都說邊疆苦,卻不知道當川貴良田養不活那麼多人時,那才叫真苦。
而那些對“華夏”民族身份頗有微詞的人,也願意移民阿甦家。
雖然成了阿甦人就看不了天幕,但他們……尤其是故土新歸之地那些被宗教洗腦的人,根本不在乎。
若是不信,建議去看看相關視頻。
阿華和阿甦還承諾牛羊等財物,願意帶走就帶走,帶不走的按市價收購。
到了阿甦家,按“一畝換兩畝”的原則發地。
也就是你在阿華家有一畝地,到了阿甦家就給你兩畝。
並且,實際上甚至是一比五、一比十的發!因為阿甦家真是地廣人稀。
更何況,阿甦把這些移民都安排在各小弟家里。
花別人家的地,咱不心疼。
這群移民肯定會因風俗習慣和本地居民鬧矛盾。
而本地居民又會因移民分到的地多而恨上小弟們的朝廷。
“我祖祖輩輩在這,才這麼點田!新來的憑什麼比我多?”
小弟們明知這是陽謀,也沒法破解。
難道和大哥翻臉?
讓百姓跟著一起和大哥鬧鬧、多要點好處,百姓願意。
但真要掀桌子和大哥干仗、分家……呵呵,百姓肯定會抄家伙,但沖的恐怕不是大哥,而是先把自己揚了。
郎有情,妾有意,這事就這麼成了。
阿美在一旁看的著急,你們怎麼越走越近,都快親上了。
怎麼又把我撇下了?
這不行!
于是阿美趕緊表示 我家也可以接受移民!
阿華說行啊,然後遞過去一份名單。
阿美一看就懵了這名字……怎麼看著像中東那片的?
阿華 不是像,這些都是最虔誠的宗教徒,和你們信宗教的一樣。
阿美 這能一樣?
阿華 都是信上帝的嘛,只是稱呼不同。
阿美我要的是知識分子!
阿華又掏出一份名單。
阿美……
我要的是能搞科研、搞理論、哪怕會打鐵的工人也行啊!
誰特麼要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只會嘰嘰歪歪、一點建設性意見都沒有的窮酸文人!
阿華 這可都是你的鐵桿粉絲,連祭祖時都要在胸口劃十字的,真不要?
阿美 不要!哪怕給我只會干體力活的都行,這些人堅決不要!
阿華指著第一份名單,一臉“純真”地問“這些不都是能干體力活的嗎?”
阿美抓狂道這些都是極端宗教分子!
聞言,阿華和阿甦立刻義正詞嚴地指責阿美“你居然搞宗教歧視!!!”
阿美頓時語塞。
阿華給的,都是阿美不想接的盤。
我阿美又不是垃圾回收站。
你都看不上的東西,往我家塞,你惡心誰呢?
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火熱年代,民族之事,大致如此。
其他種種,容後再稟。
至于春風的年代,關于民族一事……不提也罷。
∼∼∼∼∼∼
還是說回大秦吧。
除了統一國籍和族籍這檔子事,秦王政又順手解開了一道昔日禁令。
當年始皇一統天下後,曾明令禁止百姓以故國之名自稱籍貫。
比方說,你家住燕國舊都薊城。
出了門,你可以說自己是廣陽郡人、薊縣人。
甚至可以學某個在刻板印象中不團結的省份一樣,什麼郡、什麼縣都不提,直接精細到村。
甭管別人听沒听過,反正我就住這兒!
但唯獨不能說“我是燕國人”或“燕地人”。
當然,這種禁令就算放到明朝錦衣衛、清朝血滴子眼皮底下,也未必能完全貫徹。
即便只要使用通訊設備就能被記錄被追蹤的現代,也做不到同時監視所有人。
更別提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秦朝了。
所以這條律令,差不多就跟現代查騎電瓶車戴不戴頭盔一個性質。
平時懶得較真的時候,你從交警隊門口漂移過去都沒人管。
可一旦上頭嚴抓,剛出小區門就能看見警察叔叔微笑著向你招手。
真要較起真來,全天下十有七八都是“罪民”。
所以這條禁令,基本處于“薛定諤”的狀態。
你不能說它不存在,但也不能說它時刻管用,全看朝廷想不想找你茬。
也正因如此,在統一了國籍和族籍之後,始皇大手一揮,干脆把這條雞肋禁令給廢了。
別說自稱“燕地人”、“齊地人”了,就算你想說自己是“薊人”、“杞人”。
哪怕這個國家已經亡了四五百年,只要你開心,都隨你便。
非但如此,始皇還熱情洋溢地鼓勵百姓尋根。
他甚至讓史官們把各國史書翻了個底朝天,又召集各國老史官。
要求他們按周朝分封時的疆域,仔細考據每一片土地最初屬于哪個諸侯國。
然後廣而告之,務必讓各地百姓都曉得自個兒的“根”在哪兒。
一旁的史官們听得嘴角直抽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不就是想分化各地民眾,防止他們團結一心麼?
說得這麼冠冕堂皇!
也沒見您在秦地上搞這套啊!
其實,這回真是史官錯怪始皇了。
他在秦地,也照樣搞!
除了核心的三秦之地,即便是那些被大秦統治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地區,始皇也鼓勵當地百姓尋根。
比如川蜀,始皇就說你們可以自稱蜀人,也可以巴人,靠近漢水的那一塊,算苴人也行。
又比如楚國,原本只是個小小的子爵國。
除了周成王當年封給他們的那點地盤,其他土地,始皇都要求史官務必追根溯源,找到對應的最早封國。
絕不能讓百姓忘了根在哪兒!
這一招,還順帶轉移了不少矛盾。
就拿曾經的燕國都城薊縣來說吧。
現在那兒的老百姓,有的自稱“燕人”,有的卻偏說自己是“薊人”。
因為薊城這塊地,最早是“薊國”的,國君是堯帝的後代,姓祁。
這下可熱鬧了,起初只是嘴炮。
燕人鼻孔朝天,嘲笑薊人“燕國可是正兒八經的姬姓封國,始祖是帝嚳。”
“薊國不過是祁姓,始祖是帝堯。”
“按輩分,你們該給我們行父禮!”
薊人也不甘示弱“照你這麼論就沒意思了,要比就比建國早晚!”
“薊國在商朝就立國了,那時候姬姓祖宗還在給商王當打手,滿世界抓羌人呢!”
薊人反過來要求燕人行臣禮,“像你們祖宗一樣,給我們打獵去!”
文斗,歷來是分不出高下的。
就好比李太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跟某位現代詩人淺淺寫的“我們一起去尿尿。你,尿了一條線。我,尿了一個坑。”
還真有人覺得後者比李太白寫的好,這上哪兒說理去?
所以,最終還是得武斗。
不服?就打到你服!
再不服?就往死里弄!
就在燕、薊兩撥人摩拳擦掌,準備約架的時候,更沒眼力見的跳出來了。
一伙人嚷嚷自己是“無終人”、“終北人”。
這下好了,燕人和薊人瞬間放下成見,槍口一致對外。
跳過辯論階段,直接上手教育。
因為無終國,是由戎狄建立的氏族制小國。
燕國和薊國再怎麼吵,那也是華夏內部兄弟吵架,屬于內部矛盾。
突然蹦出個蠻夷胡人,不打你打誰?
一邊拳腳相加,一邊罵罵咧咧“那麼喜歡當蠻夷,登記族籍的時候你怎麼不填‘戎族’!”
無終人一邊抱頭防守,一邊不服氣地反駁“史書說無終是戎狄,那是姬周狹隘之言!”
“無終祖先乃夏後氏!”
“夏朝的時候,燕國、薊國的祖宗,那時候還不知道在哪個山溝溝里晃蕩呢!”
“華夏的‘夏’字就來自夏朝!我們才是正統!”
“放屁!”燕人和薊人異口同聲。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跟你夏後氏有半毛錢關系?”
多說無益,還是手底下見真章吧。
誰打贏了,誰就是正統,誰就有理!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刷視頻震驚古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