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視頻︰震驚古人

第540章 湯若望︰我難道不能當教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水光山色與人親 本章︰第540章 湯若望︰我難道不能當教宗?

    【牛頓︰劍橋地方,歷代大規模學術論戰五十余次,是非曲折難以論說,但科學家無不注意到,正是在這個大學堂,決定了多少代科學家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所以古來就有問鼎劍橋之說。

    二十年前,我從劍橋踏上征途,進入皇家科學院,大不列顛科學家群體遂歸于一統。本爵士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佔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牛頓︰把式萬對嘍式萬,優勢宰我。】

    【但凡你問的是卡文迪許,也許大伙就說不出什麼來了,畢竟社恐富二代+權二代什麼的換成在華夏可能真的出不了頭。

    但牛爵爺嘛……他是那個逼別人敬酒的。】

    【而且是前半生被逼敬酒,後半生逼別人敬酒。】

    【牛爺發跡早,極其會鑽營,怕是用不了前半生就上去了。】

    【前半生擱教會學校,咋敬酒啊?】

    【被胡克按著頭敬酒。】

    【牛爵爺三十歲之前還是耿直青年,被胡克整玉玉後愈發魔怔。】

    【錯咧,是牛爵爺上位才引領的敬酒風潮哩。】

    【你以為牛頓是被官僚主義逼得敬酒,實際上是牛頓用官僚主義逼別人敬酒。】

    【牛頓︰這次院士提名就讓小張上吧,上次吃飯別人都敬我白酒,只有他敬我隻果酒,是個有心的年輕人。】

    【牛爵爺︰誒,小愛。

    愛因斯坦︰我在。】

    【牛︰听說你有一項專利不錯~

    愛︰什麼我的,那明明是牛爵爺您的!

    【牛頓這輩子唯一的愛好就是整人,他真的對女色沒有興趣。】

    【其實幫人處理後事也是他的一大樂趣。】

    【牛頓在英國政壇最大的阻礙是沒有貴族血統,進不了最核心的權利層,就這他也做到了能做到的最高處,這一點上華夏可以靠師承和提攜關系,突破血統限制。】

    【牛爵爺來華夏,那可叫一個如魚得水,他可是天生官僚聖體。】

    【牛爵爺︰我可是非常擅長混官場的大科學家和神學家!】

    【提示一下,牛爵爺的職位換算過來,其實等于央行行長,而不是一個印鈔廠廠長。】

    【大概相當于︰閣老、戶部尚書、兵部兵器局兼江南織造。】

    【上書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太保牛頓牛爵爺。】

    【牛頓是有宗教背景的,就是落魄了點,代換到華夏這邊就是人丁稀少的大儒後代。】

    【牛頓︰原來有了權勢可以直接誅了討厭的人的九族啊,這可太適合咱了。】

    【弄不好要玩九族的九族。】

    【為了算清九族的九族,發明了積分。】

    【牛爵爺世人皆以為我好斗,這是天大的誤會,其實我是個大好人啊,看,胡克和萊布尼茨的族譜我都幫他們整理好了。】

    【牛子斬首政敵的時候,因為腦袋掉地上發現了萬有引力;牛子凌遲政敵的時候,想均勻的折磨對方所以發明了微積分。】

    【可是……牛老爺,你還沒有解決大腦袋和小腦袋同時落地的問題呀。】

    【只要割肉的速度趕不上長肉的速度,這人就不會死。】

    【蘭州牛肉面。】

    【牛頓在華夏,那麼經典力學里面推動地球轉動的手就是天子的,而不是上帝的,牛哥就是這麼會來事。】

    【提晚了,天人感應那一套就有點天子影響自然的感覺了。】

    【牛爵爺給你來一套完整體系完整嚴密的證明。】

    【以前是只能說,但是你拿不出證據,牛爵爺可是拿出證據證明的。】

    【看牛爵爺屁股坐哪,站世家就是完善天人感應論,站皇權就是完善殿興有福論,推翻天人感應論。】

    【牛頓生活在華夏會有什麼成就,我不知道,但胡克和萊布尼茨成就肯定比現在大。】

    【我們在皇家科學院抓到了800個胡克分子和200個萊布尼茲分子。】

    【100件壞事里面,一定有150件是胡克萊布尼茨干的!】

    【牛頓的手伸到哪里,哪里的胡克和萊布尼茲就泛濫成災。】

    【不是胡克先開搞的嗎?】

    【胡克搞的是牛頓的老師。】

    【在帶英,牛爵爺還要找理由,在華夏,天地君親師,理由都不用,就是報復你胡克,你能怎麼著?】

    【曾經有一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政治家和科學家哪個對人類文明貢獻更大?

    直到我認識了艾薩克.牛頓。

    天不生牛頓,萬古如長夜。】

    【科學兼政治家,甚至還是神學家。】

    【經濟方面也有所建樹。】

    【羅伯特•虎克,發明了顯微鏡,光學、力學、天文都有研究,但是跟牛爵爺搞斗爭,他死了以後爵爺當了皇家學會主席,解散了他的實驗室和圖書館,抄家掘墳,廢了他所有成就,就給留了個顯微鏡發明者。】

    【若是牛爵爺活在明末,東林黨那幫人肯定都被整成孫子。】

    【你確定牛爵爺不是東林黨魁首嗎?】

    【把胡閣老開棺戮尸還不夠,連墳都推平了啊!】

    【得罪了牛太師,不挫骨揚灰都算人家心慈手軟了!】

    【在英國牛頓都能把胡克的畫像全毀了,在咱們國家那估計就是把歷史上關于胡克的記載和碑文全抹了。】

    【但凡換個別的人,我只能憋得老臉通紅,然後一聲嘆息。

    然而這是牛爵爺,狠人中的狼滅,他沒生在華夏,是他的遺憾,是世界人民的幸運。】

    【牛爵爺在華夏,怕是要搞白奴貿易,畢竟牛爵爺真做過黑奴貿易,明顯沒有道德包袱。】

    【牛頓︰如何殺人沒有負罪感?不把人當人就行了!】

    【牛聖諱頓教會我們三件事︰學問要按照儒學的數學原理這麼搞、非我族類都不是人,是物品、黃金才是天然貨幣,不夠就出去搶。】

    【牛頓生晚了,如果他剛好在嘉靖朝入仕,就是最完美的。】

    【上能哄嘉靖開心,和他一起研究修仙,下能統領內閣,治國理政,中間閑著沒事,還可以把科學縫進儒學、道學、佛學。】

    ∼∼∼∼∼∼

    大明,嘉靖年間。

    天幕提及一個信神,研究神的科學家,嘉靖又想起數月前腦海里那個朦朧的幻想——機械飛升。

    ∼∼∼

    大明,崇禎年間。

    “還真他娘的是個全才!”崇禎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毫無帝王形象。

    他眼神復雜地盯著天幕,喃喃自語︰“這般人物,若是生于大明……”

    話說一半,卻戛然而止。

    他自嘲地搖搖頭,天幕未現之前的自己,即便諸葛亮再世、岳飛重生,只怕也會被自己用廢。

    朝堂上的黨爭傾軋,早已讓大明千瘡百孔。

    忽然,他眼中精光一閃,想起一個人來,倒是同時集政治家、科學家、神學家于一身。

    崇禎忽然坐直身子。

    “承恩,去傳口諭給徐家子弟,要他們繼承徐公遺志。”

    “將來蠻夷提及牛頓,朕希望蠻夷說︰牛頓不過是英夷的徐光啟!”

    王承恩正要領命而去,卻又被叫住。

    崇禎沉吟片刻,又道︰“順便傳諭湯若望,讓他寫信去西洋,請那些科學家、神學家都來大明效力。”

    “皇爺,朝臣們怕是會……”

    “不滿?”崇禎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厲色。

    “那就讓他們去論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是錯的!”

    “如今女真未滅,他們再不滿也得給朕忍著!”

    他站起身來,踱步到窗前,聲音低沉︰“若不趁此時做些事情,待平定女真之後,朕就什麼都做不了了。”

    ∼∼∼∼∼

    清朝,康熙元年。

    雲南。

    “陛下,臣有個不成熟的想法。”吳三桂恭恭敬敬地行禮。

    永歷帝抬了抬手︰“大將軍不必多禮。”

    “朕說過,軍國大事由你決斷便可,直說無妨。”

    吳三桂嘴角微揚︰“臣想請陛下給景教教宗修書一封,以利相誘,請他們將牛頓、胡克等人送來大明。”

    “再請陛下給國姓爺去信,讓鄭氏動用在西洋的底蘊,若利誘不成,便直接綁來。”

    永歷帝挑眉反問︰“大將軍,朕自然沒有意見。”

    “但若是以強力綁來,人心不服,不願效力,豈非徒勞?”

    吳三桂輕笑一聲,“那牛頓最痴迷神學,如今這天幕顯聖,難道不比他那些虛無縹緲的神跡更有說服力?”

    “況且他在西洋因出身所限,終究難登巔峰,陛下若賜他劉姓,何愁他不歸心?”

    頓了頓,吳三桂又道︰“如今華夏雖亂,卻非百年後那般積弱。”

    “蠻夷對天朝上國仍存敬畏之心。”

    “大明爵位,豈是英夷可比?”

    “再說西洋蠻夷想要加大通商,總要有個中間人,牛頓再合適不過。”

    “何況那湯若望降清已久,恐怕早已說動康熙小兒派人去請了。”

    永歷帝沉吟片刻,終是點頭︰“便依大將軍所言。”

    “朕這就修書,你派人快馬加鞭送去。”

    不出吳三桂所料,鰲拜、康熙早已和湯若望達成秘密協議。

    湯若望夢寐以求的無限制傳教之權,終于得償所願。

    湯若望很清楚,若是清軍佔據絕對優勢,雖不會立即鳥盡弓藏,但也絕不會真正重用這些他們。

    唯有在雙方僵持不下,民心向明的情況下,才會答應他們的條件。

    而對湯若望而言,大明絕不可能給出如此優厚的條件。

    清廷之所以敢答應,正因為他們從未真正以華夏之主自居。

    若是大清敗亡,哪還管他湯若望會把華夏搞成什麼樣子?

    大清都沒了,我還管他洪水滔天?

    若是大清得勝,到時候再慢慢收拾這些西洋人也不遲。

    清廷甚至已經想好得勝之後的安排。

    將皈依景教的民眾遷往回疆,讓這兩個世仇的教派在那里互相制衡。

    再加上當地的漢人,三方角力。

    死多少人都不心疼。

    死的人越多,三方仇恨越深,當地越亂,大清反倒越容易統治。

    湯若望等人又何嘗不知這是與虎謀皮?

    但他們想著︰ 只要放開傳教限制,未必不能與佛道一較高下。

    即便最終落敗,也好過如今束手束腳。

    既然清廷給出誠意,湯若望當即投桃報李,借鑒洪天王的先進經驗,直接修改教義。

    將努爾哈赤奉為天父嫡長子,而耶穌反倒成了庶出私生子。

    遠在千里之外的教宗是否會震怒?湯若望根本不在乎。

    有本事就派兵遠征東方,看他是能打得過大清,還是打的過大明。

    若是大清真能一統天下,當年十字軍能東征,他湯若望說不定還能率領八旗西征。

    到時候誰贏,誰才是正統!

    當然,老謀深算的湯若望也留了後手。

    若是大明最終勝出,他立刻就能改口︰努爾哈赤本是明朝臣子,按華夏禮法,朱明皇帝是他的君父。

    四舍五入,明太祖就是天父下凡!

    不然如何解釋他從南到北一統天下的偉業?

    而努爾哈赤不過是撒旦,趁著天父和域外天魔作戰,偷偷來到人間,想要顛覆天父所建立的國度。

    撒旦作祟,迷惑了他們的心智,他們才會將撒旦誤以為天父長子。

    只要大清有敗亡跡象,他們立刻改教義。

    大明認不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這些西洋人不僅懂神學,還掌握著科學技術。

    明朝皇帝就算要殺人,也得先榨干他們的價值。

    更何況湯若望今年已經七十高齡,人生七十古來稀,多活一天都是賺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刷視頻︰震驚古人》,方便以後閱讀刷視頻︰震驚古人第540章 湯若望︰我難道不能當教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刷視頻︰震驚古人第540章 湯若望︰我難道不能當教宗?並對刷視頻︰震驚古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