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市的晚風帶著紡織廠的棉絮香,俞虎友把民生報告攤在周志高面前時,紙張邊緣的折痕已經磨得發亮。報告上的“外來務工人員住房計劃”後面,密密麻麻標注著三十七個修改意見,最末行寫著“需追加預算八百萬元”,字跡被紅筆圈了三次。
“周部長,這錢我們能擠出來。”劉成的手指在“預算”二字上反復摩挲,西裝袖口沾著點油墨,剛從開發區的印刷廠過來,那里的工人正連夜趕印新的就業指南,“就是怕……怕本地人有意見,說我們厚此薄彼。”
周志高往窗外指了指,職工宿舍的燈光星星點點,某扇窗後傳來河南豫劇的唱腔,混著本地評彈的調子,像支奇特的二重唱。
“你去問問那戶人家,”他的聲音里帶著煙草的醇厚,“住在一起的是安徽的焊工和肖市的老裁縫,他們上個月還一起給敬老院修過窗戶。”
俞虎友突然笑了,從抽屜里掏出個搪瓷缸,缸底的茶垢結了層殼。
“去年有個提案,說要給外來工單獨劃片建房。”他往缸里續著熱水,水汽模糊了眼鏡片,“我帶著班子成員去工地住了半個月,發現他們最想要的不是單獨的小區,是能和本地人一起跳廣場舞的廣場。”
周志高翻開那本“群眾心聲”留言簿,某頁畫著幅簡筆畫戴安全帽的男人和穿旗袍的女人在菜市場討價還價,旁邊寫著“肖市真好”。
畫者是四川來的抹灰工,听說上個月把老家的父母接來了,就在小區門口擺了個修鞋攤。
“民生不是做算術。”周志高把搪瓷缸往俞虎友面前推了推,茶香混著棉絮味漫開來,“你得想,如果你是那個抹灰工,背井離鄉來到肖市,最怕什麼?”
俞虎友的手指猛地頓住,鋼筆在紙上洇出個墨點。
他想起自己剛當車間主任時,母親從鄉下來看他,在菜市場因為口音重被攤主多收了五塊錢,回來哭了半宿說“城里不好待”。
“怕被欺負,怕孩子上學難,怕生病沒人管。”劉成突然接口,聲音里帶著些微顫,“我們的醫保報銷點,以前只設在市區,郊區的農民工得坐兩小時車才能到。”
“上個月我們在工地旁設了臨時點,排隊的人繞了三圈。”
周志高往他手里塞了張紙條,是從長福鎮帶來的民生清單“老書記教我的,把自己當老百姓,就知道該往哪使勁。”
清單上的“修廁所”三個字被紅筆標了重點,旁邊寫著“王大爺說蹲坑比坐便方便”。
深夜的市政大樓還亮著燈。
周志高跟著俞虎友去突擊檢查農民工宿舍,走廊里的聲控燈隨著腳步亮起,某扇門虛掩著,穿睡衣的年輕人正在給老家打電話,說“肖市的領導來查宿舍了,還問我們被子夠不夠厚”。
“這屋住了五個甘肅小伙。”俞虎友的聲音壓得很低,指了指牆上的錦旗,“感謝肖市給我們家”,是用十字繡繡的,針腳歪歪扭扭卻格外認真,“他們上個月把省下來的工資,給社區幼兒園買了台鋼琴。”
周志高的指尖撫過鋼琴蓋的木紋,琴鍵上還留著孩子的指印。
他想起長福鎮的第一台鋼琴,是用賣隻果的錢買的,老書記說“娃娃們得知道,日子不光有苦,還有甜”。
回到辦公室時,劉成正對著份舉報信發愁。
某建築公司的經理舉報“農民工偷鋼筋”,附的照片里,幾個工人正往麻袋里裝廢料。
“我們查了監控,”劉成的眉頭擰成個結,“那些都是截下來的短頭,他們想帶回家給孩子焊個鐵架子。”
周志高往舉報信上瞥了眼,經理的簽名龍飛鳳舞,和他在工程驗收單上的筆跡一模一樣。
“把這位經理請來,”他往窗外的廢料堆指了指,“讓他看看農民工用那些短頭,給孤兒院焊了多少張課桌。”
第二天的晨會上,俞虎友突然提出“互換身份”計劃。
讓機關干部去工地當一天農民工,讓外來務工人員去體驗窗口服務,報名表剛貼出來就被搶光了。
信訪局的小李換上工裝時,安全帽在頭頂晃悠。
他跟著安徽的張師傅綁鋼筋,中午在工地食堂啃冷饅頭,下午就紅著眼圈去找局長“他們的工資單上,加班費被折成了代金券,只能在指定超市用。”
而四川的抹灰工老王坐在政務大廳的窗口後,對著電腦屏幕手足無措。
有個老太太來辦老年證,他搗鼓了半小時系統還沒弄好,急得滿頭汗“原來你們的工作也這麼難。”
周志高站在走廊里,听著交換回來的干部們爭論。
有人說“農民工不容易”,有人說“窗口服務也委屈”,吵到最後突然都笑了,說“原來大家都在使勁活著”。
俞虎友把周志高的話寫在會議室的黑板上“穿這身衣服,就得有勒緊褲腰帶的覺悟。”
粉筆灰落在他的中山裝肩頭,像落了層霜,“昨天財務科說,能從招待費里再擠出兩百萬,給農民工宿舍裝空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劉成往黑板上畫了個大大的笑臉“我們還打算搞個‘新肖市人’春晚,讓河南的豫劇和本地的評彈同台。”
他往周志高手里塞了張節目單,第一個節目是“大合唱,龍的傳人”。
離開肖市的那天,周志高去了趟新開的便民服務中心。
外來務工人員和本地人在同一個窗口排隊,取號機吐出的票上,編號前面都印著顆小紅星。
穿旗袍的工作人員給甘肅小伙遞了杯熱水,說“你的居住證三天後就能拿,孩子上學的事我幫你問了”。
俞虎友和劉成在車站送行時,手里捧著個沉甸甸的盒子。
打開一看,是本新的留言簿,第一頁貼著張合影穿工裝的、穿校服的、穿旗袍的擠在一起,背景是肖市的紡織廠,煙囪里的煙在藍天下畫著溫柔的弧線。
“周部長說的對,”俞虎友的聲音里帶著些微啞,“把自己當老百姓,就知道路該往哪走。”
他往盒子里塞了個信封,是三十七個農民工湊錢買的鋼筆,筆帽上刻著“為民”二字。
火車開動時,周志高望著窗外掠過的棉田。
肖市的紡織廠正在開工,機器的轟鳴聲里,仿佛能听見無數個聲音在合唱。
他知道,俞虎友和劉成的民生之路還很長,但只要他們記得把自己當老百姓,這條路就永遠不會走偏。
鋼筆在口袋里硌著肋骨,周志高突然想起老書記的話“官服是老百姓給的,穿在身上,就得暖著老百姓的心。”
此刻的肖市,正把這句話,縫進了城市的每個針腳里。
下一站的站牌在遠處閃著光,周志高的筆記本上,新寫了行字“民生無他,將心比心。”
筆尖劃過紙頁的聲音,像在為這場未完的旅程,又寫下了溫暖的一筆。
喜歡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