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蘭即便甦玉盈已被他妥善安置在喬淑妃那里,蕭承煦也相信喬淑妃是個明智之人,定然會妥善管束好甦玉盈。
然而,凡事皆有意外,他必須未雨綢繆,以防萬一。
“是,奴婢遵命。”月珠連忙回應道,表示一定會不辱使命。
蕭承煦微微頷首,表示滿意。
他又不由自主地朝著大門里面張望了一眼,似乎還想再看一眼可蘭。
但最終,他還是毅然決然地翻身上馬,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向著城郊進發,踏上了征程。
一路上,他不時摸一摸懷中的護身符,可蘭的身影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
歲月如流水逝去,五個多月的時間,仿佛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蕭承煦在這漫長的時間里,歷經無數艱難險阻,終于不負眾望,凱旋而歸。
他風塵僕僕地踏入皇宮,面對皇帝蕭承睿,詳細地匯報了這次出征的戰況和成果。
然而,在完成述職之後,他毫不猶豫地婉拒了宮宴的邀請,心急如焚地直奔燕王府。
這半年來,蕭承煦除了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他的腦海中還時常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個人的身影,可蘭。
也許是因為可蘭那善良、溫柔且善解人意的性格,讓他在殘酷的戰爭中感受到了一絲溫暖,又或許是因為他們之間曾經有過肌膚之親,那種特殊的親密關系,使得他對可蘭的思念愈發強烈。
無論原因如何,蕭承煦總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可蘭。
半年未見,他不知道可蘭如今過得怎樣,心中的牽掛如同潮水般涌上心頭。
因此,他才會毫不猶豫地推掉宮宴,心急如焚地趕回王府,只為能早日見到可蘭。
蕭承煦一路快馬加鞭,終于回到了燕王府。
他甚至來不及歇息片刻,便急匆匆地朝著桐園走去。
當他來到桐園門口時,腳步卻突然變得有些遲疑。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是在平復內心的激動,然後輕輕地推開了房門。
門開的瞬間,可蘭的身影出現在他的眼前。
她正背對著門,專注地整理著書架,似乎並未察覺到有人進來。
听到輕微的響動,可蘭緩緩轉過身來。
剎那間,四目相對,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了。
兩人都愣住了,誰也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凝視著對方,眼中流露出復雜的情感。
時間似乎在這一刻完全停滯了,蕭承煦凝視著眼前的可蘭,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悸動。
半年的時光轉瞬即逝,但在他眼中,可蘭卻仿佛變得更加美麗動人,她的氣色也比以前好了許多。
可蘭同樣目不轉楮地直視著蕭承煦,眼眶漸漸泛起一層紅暈,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突然間,她像一只受驚的小鳥一般,猛地撲進了蕭承煦的懷抱里,雙臂如同本能般緊緊地環繞住他的腰部。
“王爺,您終于回來了......”可蘭的聲音略帶哽咽,充滿了無盡的思念和委屈。
蕭承煦被這突如其來的擁抱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但他很快回過神來,緩緩伸出手,輕柔地撫摸著可蘭的後背,感受著她身體的微微顫抖。
“我回來了,可蘭,別擔心了,你看,我這不是好好的嗎?”蕭承煦柔聲安慰道,試圖讓可蘭平靜下來。
過了好一會兒,可蘭才慢慢松開了雙手,抬起頭,與蕭承煦四目相對。她的臉上還殘留著些許淚痕,讓人心疼不已。
“半年不見,我真的很想你。”蕭承煦注視著可蘭,真誠地說道。
可蘭的目光有些躲閃,她羞澀地低下頭,輕聲回應道︰“我也是.....”
沉默片刻後,可蘭像是想起了什麼,連忙問道︰“對了,王爺,您今日怎麼這麼早就回府了呢?按常理來說,不是應該設宴款待那些有功之臣嗎?”
蕭承煦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柔的笑容,解釋道︰
“那些繁文縟節我都推掉了,畢竟在外征戰這麼久,如今我只想快點回到府里,回到你身邊。”
可蘭輕輕地點了點頭,美眸凝視著蕭承煦,柔聲問道︰
“王爺此去一去便是半年之久,想必這次局勢定然十分焦灼,王爺可有受傷?”
蕭承煦微微一笑,搖了搖頭,安慰道︰“不必擔憂,我一切安好。”
說罷,他拉著可蘭在桌旁緩緩坐下,開始講述起這半年來的征戰經歷。
可蘭靜靜地聆听著,時而為蕭承煦的英勇果敢而驚嘆,時而為他所面臨的艱難險阻而揪心。
她的眼中滿是心疼與崇拜,仿佛能透過蕭承煦的話語看到那硝煙彌漫的戰場。
蕭承煦端起桌上的茶杯,輕抿一口,潤了潤喉嚨,然後問道︰
“這些時日,甦玉盈可有鬧事?”
可蘭柔聲回答道︰“王爺放心,淑妃娘娘將王妃娘娘管得甚是嚴格,從未讓她踏出宮門半步,府中一切都安好如初。”
蕭承煦听罷,心中稍安,長舒了一口氣,他緊握住可蘭的手,感慨道︰
“如此甚好,有你在府中操持,我方能安心在外征戰。”
可蘭微微一笑,靠在蕭承煦的肩上,輕聲說道︰
“只要王爺能夠平安歸來,便是我最大的心願,對了,如今王爺已然歸來,是否也該將王妃娘娘接回府中了呢?”
蕭承煦聞言,微微蹙眉,略作思索後說道︰“不急,總要看看她是否長了記性。”
“那.....王爺可不可以明日陪可蘭去一趟祈福殿。”
可蘭輕啟朱唇,柔聲說道,同時抬起眼眸,目光如水般凝視著蕭承煦,那眼眸之中,似有千言萬語,又似有絲絲懇求之意。
蕭承煦見狀,心中不禁一動,連忙答道︰
“自然可以,你若是想去,今日便去也無妨。”
可蘭微微一笑,輕輕搖了搖頭,
“王爺今日剛回來,舟車勞頓,還是好好歇息吧,可蘭曾在祈福殿誠心祈禱王爺平安歸來,如今王爺已然歸來,可蘭明日再去還願即可。”
蕭承煦听著可蘭的話語,只覺得心頭一陣暖意襲來。
他在外征戰多年,歷經無數生死考驗,然而真正關心他生死的人,恐怕唯有可蘭與茗玉二人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