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爛陀寺外,人潮洶涌,久久不散。
他們自發地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撥。
一撥五體投地,口中念念有詞,呼喊著“大天皇帝”的尊號。
他們的眼神狂熱,仿佛要將寺廟的磚瓦都融化。
另一撥,呼喊著“如來皇帝”。
兩撥人涇渭分明,互不干擾,卻又詭異地和諧。
共同點是,他們拜的,都是——皇帝。
而陸晨在等。
等他的兵。
朱雀軍。
白虎軍。
此時。
兩支大明精銳的野戰軍團,正兵分兩路,如同燒紅的鐵鉗,朝著德里甦丹國的心髒——德里城,合圍而去。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
陸晨不介意給他們一點小小的“幫助”。
神識所及,是廣袤而破碎的天竺大地。
道路?
不存在的。
至少,不存在能讓大軍快速通行的寬闊道路。
河流、密林……都是天然的屏障。
陸晨抬起右手,食指輕輕向前一點。
轟隆隆——
大地開始輕微地震動。
起初,只是那爛陀寺周圍。
緊接著,震動如同漣漪般擴散,向著四面八方蔓延。
在那爛陀寺山門前,無數信徒驚愕地看著眼前發生的景象。
地面如同活物般。
一條筆直、寬闊的大道,憑空出現!
足足有十丈寬!
路面平整,仿佛經過最精密的夯實,泛著奇異的光澤。
“神跡!又是神跡!”
“大帝在為天兵開路!”
人群再次沸騰,膜拜得更加用力。
這僅僅是開始。
以那爛陀寺為起點,一條條同樣寬達十丈的大道,如同巨龍般,向著天竺的各個重要城池瘋狂延伸。
在陸晨的改造下,天塹變通途。
整個天竺大地,仿佛一張被隨意涂抹的畫卷,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網”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成型。
那些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目瞪口呆地看著家門口突然多出來的寬闊大道。
昨天還是泥濘小徑,一夜之間,變成了能容納十多輛馬車並行飛馳的通天坦途。
震驚,茫然,然後是更深的敬畏。
大道的盡頭,連接著戰爭的前線。
朱雀軍、白虎軍的推進速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原本預計需要數月時間的艱難行軍,在“神跡大道”的加持下,縮短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
尤其是作為先鋒的蒙古重騎兵。
這一次,他們找回了祖先的榮光!
寬闊平坦的大道,簡直是為重騎兵量身打造的沖鋒跑道!
馬蹄轟鳴,卷起煙塵。
蒙古騎士們嗷嗷直叫,揮舞著彎刀,如同決堤的洪水,沖垮了德里甦丹軍一道又一道脆弱的防線。
德里甦丹的軍隊,面對有真神庇佑的大軍,他們真主卻沒有出現,
再加上幾年來,德里甦丹的軍費不足,要問就是幾年前,他們的藏寶庫中的黃金、白銀、寶石全都被陸晨給來了個卷包燴。
到現在這些寶貝都還堆積在陸晨的神識空間之內。
組織混亂,士氣低落,絲毫也不奇怪。
面對這等摧枯拉朽、仿佛天降神兵般的攻勢,更是毫無抵抗之力。
所謂的抵抗,不過是笑話。
整個戰場,呈現出一邊倒的追擊戰。
朱雀軍從東面壓迫。
白虎軍從西面合圍。
蒙古鐵騎如同不知疲倦的獵犬,死死咬住潰逃的敵人。
最終,殘余的德里甦丹主力,連同那位甦丹本人,被死死地壓縮在了德里城及其周邊狹小的區域內。
插翅難飛。
與此同時,天竺各地,新的“神跡”也在不斷上演。
兩位容貌絕美、氣質各異的女子,如同行走在人間的神女,出現在各大城邦、村鎮。
那些奉獻給陸晨的婆羅門、剎帝利族女,一個又一個的得到了陸晨的佛國灌頂。
不但熟練掌握了大明正韻,掌握了飛天一百零八式,一個又一個的變成了飛天神女。
縹緲仙宮不再冷清,陸晨復建的那座靈鷲宮,成了這群飛天神女的居所。
無事之時,陸晨就在此看她們,接著奏樂接著舞!
再指點一下諸女在此修煉不老長生功,此功有返老還童之功效。
陸晨有時候想,既然有返老還童之妙,不知道那紅珠是不是可以重復采摘?
......
天竺的土地之上,再次出現兩位女神。
一位熾熱如陽,笑容明媚,卻帶著焚盡一切的力量的女神。她展現著火焰的神通,信徒尊稱她為“天照明妃”。
一位清冷如月,目光所及,仿佛能凍結人的靈魂的女神。她宣講著某種古老而威嚴的教義,信徒稱她為“月讀明妃”。
她們的“弘法”,簡單粗暴,卻效果拔群。
配合著大明軍隊的節節勝利和“神跡大道”的震撼,一個觀念如同病毒般迅速傳播開來︰
大明皇帝,是濕婆的化身!
大明皇帝,是大日如來的忿怒相!
神是來毀滅不法的德里甦丹,是來拯救這片土地的,弘揚正法的!
順從大明,就是順從神意!
信仰的根基,在武力和神跡的雙重碾壓下,被迅速重塑。
人心向背,已然分明。
德里城。
最後的圍攻開始了。
沒有太多懸念。
當朱雀軍的重炮轟開紅堡那看似堅固的城門時,當白虎軍的士兵如潮水般涌入時,這場決定天竺命運的戰爭,便落下了帷幕。
德里甦丹,連同他的殘余勢力,被徹底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陸晨的大道網絡,也終于在此刻,徹底“竣工”。
從北到南,從東到西,一張覆蓋整個天竺核心區域的交通網,成型了。
他微微頷首,似乎對自己的“工程”頗為滿意。
......
德里城頭,硝煙未散,大明的龍旗已經插遍了每一處垛口。
一夜之間,天翻地覆。
陸晨站在紅堡最高的塔樓上,俯瞰著這座剛剛被征服的城市,以及城外那如同蛛網般延伸向遠方的寬闊大道。
“地圖。”他淡淡地吐出兩個字。
很快,一張巨大的天竺地圖被小心翼翼地抬了上來,平鋪在地上。
上面,已經被提前用朱砂筆勾勒出了縱橫交錯的線條,正是他之前“創造”的道路網絡。
陸晨隨意地在地圖上點了點。
“以這些路為界。”他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將天竺劃為十二行省。”
沒有冗長的討論,沒有繁瑣的程序。
皇帝的意志,通過最簡單的方式,成為了這片土地新的法則。
十二個行省的劃分,就這麼定了下來。
消息以驚人的速度傳遍軍中,然後,隨著信使沿著“神跡大道”飛馳,傳向大明本土。
不久之後。
大明團隊水、陸並發。
寬闊平整的大道上,開始出現與之前軍容肅殺截然不同的景象。
一隊隊身著大明官服的文士,乘坐著馬車,帶著大量的卷宗和印信,浩浩蕩蕩地駛入了天竺。
他們是來自大明官僚團隊。
表情嚴肅,步履匆匆,眼中帶著一絲初來乍到的好奇,但更多的是一種按部就班的沉穩。
緊隨其後的,是成建制的駐軍。
他們將取代大部分野戰軍團,負責維持十二個行省的治安。
大明的統治機器,開始正式接管這片新納入版圖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