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趕到店里已經是第二天上午了,卻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在等著他。
來的人居然是錢亞。
他們已經有許久沒見面了,這一次見面是格外親切,因為錢亞的生意,也是越來越大。
從張建國這里進的貨,也越來越多,他已經成了張建國最大的南方客戶。
錢亞是南方人喜歡喝茶,張建國沏好一壺毛尖茶。
兩人一邊品著茶,一邊說起當下的生意。
原來錢亞這一次來,也是有重要的事情,他進貨的量會增加,但是想張建國把價錢再壓百分之十。
這樣一來,他的利潤也能多一點。
“錢老板,你的想法我能理解,我做生意其實也是薄利多銷,想把生意做大,但是你也看到了,我們的款式和原材料都不錯……”
在商言商,進貨的人肯定希望貨物降價。
張建國心里也有預期,他可以把出貨價降一降,但也不可能降到錢亞想的百分之十。
關系再好,該掙的錢還是要掙,這是原則性問題。
張建國一邊笑呵呵的和錢亞喝茶聊天,一邊叫苦,表明他們也很難做。
兩人拉扯著,一邊商量著這月和下月的訂貨量,一邊把價格降了一點,大約有百分之五的樣子。
這讓錢亞已經很滿意了,他心里還挺高興的,覺得張建國會做生意,為人也大方肯讓利。
但是,張建國也有自己心底的打算,他們家的貨上新很快,老款讓一讓利也沒啥,損失可以從新款上撈回來。
錢亞既然是大客戶,對價格方面肯定也有所了解,也沒有說一定要降多少,只要大家面子上過得去,張建國自然是要把事兒辦得漂亮,弄個皆大歡喜的局面才好。
果然談好生意的錢亞,心情很是不錯,居然還下了一些定金,足有好幾千塊呢。
主要是因為這個時候,貨物都是供不應求,像錢亞訂的貨回頭得給他送到車站發過去,也不是個輕松的活,所以得先收錢。
談好這一筆生意,張建國還特意請錢亞吃了頓飯,順便也叫上了劉強和柳三,也算是帶他們開開眼界吃頓好的。
這一次,他們去了一個比較上檔次的招待所。
專門要了一個包間,上了滿滿一桌子菜,其中瓦罐煲藕湯,還有清蒸武昌魚等。
其中最讓人流口水的是粉蒸肉。
主要是那肉,特別的軟爛嫩滑,一大塊一大塊的超滿足,吃上一塊兒都覺得幸福感滿滿。
柳三偷偷的跟許友慶嘀咕,說原來江城吃的這麼好啊,要不是來到這里,他一輩子都不可能知道。
看看桌上的菜,再想想自己這幾天的見聞,柳三已經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想辦法留在江城。
這里真的太好了,好的讓他來了一次,再也不想回去了。
一頓飯吃完,已經是兩個小時後,張建國還安排錢亞去休息,並且給他付了招待所的錢。
這讓錢亞非常的感動,心底甚至隱隱有些不好意思,今天自己是不是砍價太狠了?
就沖著張建國這態度,以後做生意也得讓點利給他。
安排好錢亞後,張建國算了一下手里的錢,這一次差不多有上萬的現金了。
加上前亞給的幾千塊,他手里還有一萬多到兩萬塊。
雖然這筆錢看著非常多,但其實也不夠花的,特別是張建國,還計劃著擴大規模,大干一場。
像石灰窯廠,現在只能穩定產出,不可能把那個窯廠弄到江城來。
而且石灰這個東西,屬于體積大運費貴,只能在隨城周邊銷售,太遠的話運費算下來不劃算。
發夾發飾這些,看著不起眼,也能賺一些錢,但終究單價太低了,想做大做強還是有些困難。
至少滿足不了,現在張建國的計劃。
這會兒遍地是黃金,要是能抓住一個商機,要不了多久就能徹底積累不少財富。
到時候,就可以在江城或者上京置業。
有了那些產業,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到時候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因為有這個想法,他決定在江城多走走逛逛。
他主打哪里人多往哪里逛,順便還喊上了放假的周芷蘭,這樣的話,兩個人有說有笑,逛街也不會悶。
而張建國逛街目的性也很強,那就是觀察街上哪種店面生意最好?
江城畢竟是大城市,在江城好的生意,到下面的各個縣市,生意都不會很差。
他先去了百貨大樓,這里是幾乎整個江城,老百姓最愛去的地方。
這里有很多的賣東西的,最有人氣的還是賣電視機的地方。
那里烏壓壓的一大片人,每個進百貨大樓的人都會去看電視,順便長長見識。
但是那些電視機的價錢,卻讓一般的老百姓,望而止步咋舌不已。
因為這會兒的電視機,大多都是進口的,動輒大幾千的都有。
這個價格就不是一般老百姓敢想的,他們能來看看,就已經覺得是奢望。
周芷蘭也忍不住的好奇,一直在盯著電視機。
這會兒基本都是黑白電視,即便這樣,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覺得比電影還要過癮。
反正買不起電視,看一看,也能回去跟周圍人吹上一年了。
張建國看了一下周圍的人,電視機和三洋這些東西吸引人,但是技術含量太高了。
目前大部分都是進口,國內開始做的話,也都是國企或者央企之類的。
私人做的話資金和技術都達不到,所以類似于這樣的,只能看一看,但是張建國也知道。
過不了多久,沿海的電子產品,會蓬勃的發展起來,到時候倒賣那些東西也賺錢的很。
不過現在還不行。
“唉呀,建國,多看一下電視啊,你要去哪里?”
周芷蘭看了一下張建國,見他急匆匆的要走,有些舍不得。
“走吧,我今天有正經事兒要辦,咱們找一找,去人多的地方……”
張建國想著,他得找到老百姓最願意消費的東西。
然後技術性又不高的產品,利潤相對又比較大的生意才行。
周芷蘭並不知道他的心思,悶悶不樂的跟在他的身後,很快張建國便找到了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