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嬸,你說的是什麼時候,那會兒我母親懷孕了沒有?有幾個月了,那天你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張建國此時心里有點緊張,李秋菊其實說了很多信息。
但是猛然之間,他覺得這條信息很有用,來這里一趟不容易,盡量多記一些東西,多問清楚一些事情。
知道的越多,也許就越能早點解開謎底。
“那會兒我真不知道啊,我當時正在做飯,卓小姐本來是要在家里吃飯的,後來我都忘記了……”
李秋菊撓了一下腦袋,時間真的太久了,她也年紀不輕了,很多事情真的記不住了。
所以面對張建國的詢問,她也提供不了什麼線索。
她能記得的只是,一些作為旁觀者,印象比較深刻的事,至于當年卓穎為什麼去趙家村。
她是一點都不知道。
晚上的時候,張建國就留在了李秋菊家,她家的生活條件看著還不錯。
住的是新房子,晚上她殺了一只雞又做了一盆魚,把家里最好的都端了出來。
她的男人看起來比較實在,屬于那種不咋作聲的,但是忠厚老實的人。
一個勁兒的招呼張建國吃菜喝酒,席間還對張建國母親的表示感謝,說當年要不是他母親,說不定他連命都沒了。
“東家當年還給了二十塊錢我,二十多年前的二十塊錢呢,我們還記在心底呢,我跟老頭子商量過,我們要把當年的錢還了,不然總是晚上睡不踏實。”
李秋菊放了一疊錢在桌子上,足有100塊了,滿懷誠意的推到了張建國面前。
“李嬸子,我媽當年都沒要這錢,我今天自然也不能收,你們也別有心理負擔,我們來你家吃喝住,這開支也不小的……”
張建國當即就拒絕了,這李嬸子也太講究了。
二十多年前的二十塊錢,確實比較值錢,但是現在的這一百塊,購買力也是非常強的。
他也不是缺錢的人,多年前母親借出的錢,哪有他要回的道理?
在張建國的一再堅持下,這李秋菊眼楮都紅了。
“好人有好報,我一直以為女東家沒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也沒了,當年知道這事的時候,我哭過好多回,沒想到老天有眼了……”
李秋菊一直說,這是女東家的福報,她人好,給孩子張建國留下了福氣。
張建國發現李秋菊和他聊天的時候,很少提及葉榮,問了一下,則說當年他們關系特別好。
兩人在一起幾乎從不紅臉,唯獨那一次爭執了幾句,好像後來又和好了。
李秋菊還說,很少看到夫妻兩人的那麼好的,兩個東家很恩愛。
李秋菊的話,讓張建國沉默了一下,又問了一下細節。
“男東家也很好的,經常會去接女東家回家,對于他帶回來的學生 ,也從沒有怨言,還讓我多煮點飯,兩人不管去哪里,都喜歡在一起……”
李秋菊一直說葉榮,跟他母親關系非常好。
“你母親為什麼去趙家村?我真不知道,你可以試著問問你父親,或者卓小姐,也許他們比我清楚……”
張建國晚上躺在床上,還在回想李秋菊的話。
現在這邊的情況,估計只有葉榮或者那個卓小姐,有可能知道一些當年的情況。
可卓家沒有第二個姑娘,這個卓小姐到底是誰,也許只有葉榮知道。
但是葉榮會不會告訴自己,張建國並沒有把握。
他對葉榮的印象並不好,一個連兒子都會認錯的人,張建國覺得沒辦法共情。
何況他總覺得,葉榮認錯兒子,說不定是故意的。
所以這事最好還是有一天,張建國和葉榮踫頭後,或者在一些機緣巧合之下,葉榮願意告訴他事情的真相。
不然就現在這種狀況,張建國真沒有把握,能從葉榮的嘴里,知道自己想要的真相。
第二天,張建國和卓秋白告別了李秋菊,雖然她一再挽留,還塞了很多東西給張建國。
卻被張建國拒絕了,最後收了一點李秋菊曬的腌菜。
也算是讓李秋菊,心里好受一點。
回來他們因為熟悉了路線,比預想中的要快上許多,他們甚至趕回了趙家村吃中午飯。
張建國回家的時候,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等吃飯的時候他才想起來,點點沒有看到。
問了一聲才知道,說是點點今天早晨跑出去了,到現在還沒回來。
張建國也沒在意,點點性子比較野,他有時候喜歡跑出去,一天一夜不回家的事兒也有。
正常情況下,一般晚上就會回來,所以他也沒著急。
卓秋白吃過飯後,卻和張建國商量,說是自己要去縣城一趟。
主要是處理她司機的事情,她決定去看一下,不然不放心。
“到時候我跟你一起去吧……”
“不用,這去隨城很近,而且你不是說想考大學嗎,你得在家好好復習,我回頭想辦法給你寄一些書來……”
卓秋白跟張建國商量著,表示這事兒也不是很難,她自己就能搞定。
而且回頭到了隨城,她說不定就不回來了,到時候直接回上京,還方便一些。
張建國一想,卓秋白的事兒,確實都辦的差不多了,不過他那司機的事,還沒定下來。
他一直覺得趙元家很可疑,但凡事都得講究證據,他最多只能提供一下,自己的猜測和懷疑。
“行,你按照你的計劃去辦,有需要用到我的只管說,如果事情沒辦好,需要住一段時間,家里的房間還給你留著,你直接來住就行了……”
這段時間張建國和卓秋白在一起,辦了不少事情,配合的也比較默契。
張建國覺得卓秋白能力比較強,非常的省心,也樂意和他相處。
兩人說著話,卓秋白那邊就開始動手收拾,準備下午就去隨城。
只是她這邊還沒出門,就有人又來找張建國了。
這一次來的是個姑娘,張建國一听到聲音,就知道是誰,趕緊喊來人進門。
來的是一個短發的姑娘宋瑩,此時她滿臉的喜氣,是來找張建國借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