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咱家什麼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剛建的新房子,還沒住熱乎呢,怎麼又要把你妹妹弄去江城,這背井離鄉的哪有家里好……”
張元順是堅決不同意。
他一輩子都沒出過遠門,去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
江城對于他來說,實在是個太遙遠的地方了,遠的就像是天邊。
這麼遠的地方,張建國說買房就買房,簡直就像是兒戲,也不回來和父母商量一下。
關鍵是還要把妹妹,帶到那里去讀書,讓人感覺到很不靠譜不安全。
所以他是不同意的。
而且,最近村里也有風言風語傳出來,說是張建國去了上京,過上了好生活,以後到了大地方就不會回來了。
也不會在養張元順了,他們這兒子沒了。
對于心底一直有疙瘩的張元順來說,他最擔心害怕的就是老了沒人養。
農村人的觀點就是養兒防老,如果老了沒人養,這兒子也就沒啥用了,他心里著實有些害怕。
“建國,你爸說的有幾分道理,村里小學也要辦起來了,公社那邊有中學,到時候你兩個妹妹,我肯定會讓她們讀書,也不用跑那麼遠吧……”
何玉芳作為這個時代的女人,她願意讓女兒讀書,已經領先了很多人了。
讓她支持孩子們去江城,去那邊讀書,她有些想不通,心底直打鼓。
“江城的教學質量和家里,完全是兩碼事,我買的那個房子特別大,小學和初中都很近,走路都是十分鐘以內,妹妹們自理能力很強,她們在那邊讀書,你不要擔心……”
張建國想了一下,這年頭都是大孩子帶小孩子,十多歲的孩子,在家洗衣做飯都不成問題。
像紅梅和紅月,一個讀小學一個讀初中,去了江城也不用像家里這樣活多。
她們可以專心的讀書,奔自己的前程,其實是非常好的一件事,父母的思想還是帶有一定的愚昧性。
或者說被周圍人影響了,張建國打算慢慢的勸說他們,至少得把父母的工作做通。
張建國這次回來,除了想安排妹妹去那邊讀書,還有一件事兒,就是在村里招兩個人。
原本他計劃把劉強帶上,然後在村里招一個姑娘家,性格好一點,活潑一點的。
可上次店里,出現那樣的事,張建國覺得,還是要招兩個年輕小伙子比較好。
在外面男人多,別人不咋敢欺負他們。
在性別上有一定的優勢。
所以他先去找了劉強,他這事兒和他一說,劉強高興的不得了,表示自己一直盼星星盼月亮,就想去江城。
劉二听說張建國願意帶他兒子,也趕緊給張建國家里送了兩只老母雞。
說是家里也沒啥好東西,說這兩只老母雞,下蛋非常勤快,而且雞蛋下的又大,送到他家非常好。
劉二的這種說法,讓張建國有些哭笑不得,原本打算把這兩只雞退回去,張元順卻表示。
“留下吧, 劉二那個人講究,你要是不收他的雞,他反而擔心你說話不算話……”
張元順這樣一說,張建國馬上明白,也是這個道理,農村人雖然沒啥好東西,但他們都挺講究的。
覺得你帶他家兒子去江城,那是天大的好事,送兩只雞,你不收那就是嫌棄東西少了。
收吧收吧,至少能讓劉強家安心。
而張建國跟卓秋白一回來,還得帶一個人去江城的消息,一下子就散開了,不少人心底就熱乎起來。
紛紛琢磨著,自己家里有沒有合適的人。
很明顯,去江城比在石灰窯廠做事強多了,而且見識了大城市的繁華,那回家也不一樣。
沒看到上次許友慶回家,那一身的派頭和說話的語氣,都不一樣了。
那一看都是見過大世面的人。
何況張建國人大方,給他做事,他不會讓你吃虧的,一時間張建國家里,門檻都快被踏破了。
與此同時,張建國也知道了,他離開的這陣子,村里發生了一些事兒。
最大的事兒當然是趙家的。
先是趙元軍,灰溜溜的從城里回來了,原本他是經常回村的,而且動不動就被處分,然後大家也習以為常了。
總覺得他回來一段時間後,還會再去城里。
可這一次,雖然趙元軍瞞得死死的,但消息還是被傳出來了,他被開除了。
是佔公家的便宜,把公家的東西帶回家了,又被搜出來了。
單位直接讓他滾鋪蓋滾蛋。
這一次趙元軍回來,開始也沒當回事,還指望著他父親,再去找貴人說說,讓他換一個單位。
或者把他和楊艷,弄到一個單位上班。
可這一次,趙元軍打錯了算盤,趙誠也是無可奈何,雖然嘗試著和貴人那邊聯系。
但人家這次壓根都不見他了,甚至連中間人都不見了,更不要說接電話呀之類的。
這一情況讓趙誠,一下子就反應過來,心里覺得要糟糕。
他嘗試著跟趙元成聯系,可左思右想,又覺得現在不合適。
最後只能跟大兒子說,讓他以後安心在家當農民吧,至少能混口飯吃,餓不死。
趙元軍可不樂意,主要是他在城里上過班,舒服慣了的,覺得自己就是上等人,現在回來當農民,那活他干不了。
不但他不樂意,楊艷更不樂意。
原本她嫁給趙元軍,就是圖他城里有工作,單位上的能養活她,讓她能過上好日子。
可是結了婚以後,楊艷覺得自己受騙了。
家里一攤子爛攤事,對她也不好,關鍵是錢也不咋夠用,還得自己想辦法去賺。
現在,連她唯一覺得滿意的趙元軍的工作,也丟了。
楊艷覺得應該是趙誠沒用心,借故就在家里鬧,三天兩頭的吵架摔鍋砸盆。
就為了讓趙誠把趙元軍,再弄到城里上班。
可這一次,不管楊艷怎麼了鬧,趙誠都表示沒有辦法,這下可把楊艷氣的不行,開始是假鬧,後面就變成這真鬧了。
關鍵是鬧著鬧著,趙家的事兒就變了味兒,因為除了趙元軍被趕回家。
連帶著在部隊里的,趙元國也出事兒了。
因為不年不節的,趙元國也背著行李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