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鳴

第134章 廷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飛夢舞輕歌 本章︰第134章 廷議

    皇帝的聲音打破了大殿的寂靜,低沉而充滿威嚴︰“趙將軍,你覺得太子的計策如何?”

    此言一出,趙武心中猛地一震。他微微抬起頭,目光迎上皇帝那雙深不可測的眼楮,心中明白,這個問題不僅是對他軍事能力的考驗,更是對他忠誠與判斷的試探。作為弼麟國的將領,他在前線與北烏國交戰多年,深知敵人的狡猾與韌性。太子的疲敵之計看似高明,但執行起來卻如同在刀尖上起舞,稍有不慎,便可能功虧一簣。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波瀾,隨即抱拳行禮,聲音洪亮卻不失恭敬︰“陛下,臣以為太子的疲敵之計確實高明。通過割地、賠款、駐軍和裁軍等條件,可以逐步削弱北烏國的國力,避免我軍正面硬拼。此計若能成功,不僅能為我軍爭取休養生息的時間,還能讓北烏國在不知不覺中喪失反抗之力。只是……”他頓了頓,眉頭微皺,繼續道︰“這計策的關鍵在于如何確保北烏國老老實實執行條約。臣擔心,他們可能會表面答應,暗中反抗,甚至借機積蓄力量,反撲我朝。”

    趙武的話音落下,大殿內響起一陣細微的低語。朝臣們有的點頭,似乎認同他的擔憂;有的則低頭沉思,顯然在掂量這計策的可行性。皇帝微微點頭,手指依然輕輕敲擊著扶手,目光轉向太子︰“趙治,你來說說,如何應對趙將軍的擔憂?”

    太子趙治上前一步,他的動作從容不迫,紫色蟒袍隨著步伐微微擺動。他微微抬頭,聲音清朗而自信,帶著一絲少年獨有的朝氣︰“父皇,趙將軍說得有理。北烏國狡詐多端,若無約束,條約不過是一紙空文。孩兒以為,我們可以在條約中加入監督機制。比如,派駐使節定期檢查北烏國的軍力情況,確保他們的裁軍承諾落到實處;再比如,在他們境內設立情報網,隨時掌握他們的動向。若發現北烏國陽奉陰違,我們就以軍事行動施壓,逼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太子的回答條理清晰,語氣中透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趙武听後,心中暗自點頭,覺得這個十一歲的少年確實有幾分謀略。然而,他還未及細想,五王爺趙德宗卻冷哼一聲,打斷了殿內的平靜。

    “太子,你這是紙上談兵!”趙德宗的聲音帶著幾分嘲諷,他向前邁出一步,袍袖一甩,繼續道︰“北烏國憑什麼讓我們駐軍監督?他們若暗中備戰,我們的情報網未必能及時發現。哼,到時候,他們緩過氣來,又是一場大戰!我看你這計策,不過是痴人說夢!”

    五王爺的話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湖中,激起陣陣漣漪。朝臣們的目光迅速在太子與五王爺之間游移,有的露出贊同之色,有的則皺眉不語。趙武心中微微一動,五王爺的話雖然直白,甚至有些刻薄,卻也不無道理。北烏國並非善類,若讓他們察覺到弼麟國的真實意圖,談判恐怕會陷入僵局,甚至適得其反。

    他看向太子,卻見趙治並未動怒,反而微微一笑,冷靜地回道︰“皇叔,北烏國現在是強弩之末,他們沒得選。只要我們派駐精銳部隊,駐扎在他們的戰略要地,比如北烏國的糧倉重地烏山關,他們就不敢輕舉妄動。至于情報網,可以由趙將軍這樣經驗豐富的人來布置,以他的能力,必定萬無一失。”

    太子的聲音雖輕,卻字字鏗鏘,透著一股少年人少有的從容。趙武听後,心中不由升起一絲贊賞。他在前線多年,自然知道烏山關的重要性,若能駐軍于此,確實能掐住北烏國的命脈。只是,他也清楚,北烏國絕不會輕易同意如此苛刻的條件。

    皇帝微微頷首,似乎對太子的回答頗為滿意。他轉頭看向趙武,聲音依然低沉︰“趙將軍,你覺得如何?”

    趙武沉思片刻,腦海中浮現出前線作戰的種種場景︰北烏國騎兵的凶悍、糧道被襲後的艱難、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吶喊……他深知,北烏國表面求和,實則未必真心。若不施以重壓,他們定會伺機反撲。他抱拳道︰“陛下,太子殿下的想法可行。駐軍于戰略要地,確實能震懾北烏國。只是,臣以為,北烏國對此必定不甘心。我們得做好應對他們反抗的準備,比如在條約中明確,若他們違約,我軍有權直接攻佔他們的都城。”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響起一片低語。有的朝臣點頭,認為這個補充讓計策更具威懾力,仿佛一柄懸在北烏國頭頂的利劍;有的則皺眉,覺得這會讓談判更加艱難,甚至可能激怒北烏國,導致和談破裂。皇帝靠在龍椅上,手指停下敲擊,目光在趙武與太子之間游移,似乎在權衡眾人的意見。

    就在此時,淳親王趙德晟站了出來。他是皇帝的親弟弟,也是霽公主趙希若的父親,身形略顯清瘦,卻自有一股沉穩的氣度。他上前一步,聲音平穩地說道︰“陛下,臣以為,趙將軍和太子的建議各有道理。太子的疲敵之計著眼長遠,趙將軍的補充則更具威懾。只是,臣擔心,北烏國求和的心思未必真誠,我們不能只靠條約約束他們,還得在軍事上保持壓力。否則,他們可能會拖延時間,暗中恢復實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皇帝看向趙德晟,問道︰“那你覺得,該如何保持壓力?”

    趙德晟不慌不忙地回道︰“陛下,我們可以在邊境增兵,同時派使者與北烏國談判。增兵既能震懾敵軍,又能為談判增添籌碼。讓他們知道,若不接受條件,我軍隨時可以攻城。”

    趙武听後,心中暗自點頭。淳親王的建議與他前線作戰的經驗不謀而合。他曾在邊境與北烏國交鋒多次,知道唯有實力才能讓敵人低頭。皇帝听完,嘴角微微上揚,顯然對這個提議頗為滿意。

    朝會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殿內的氣氛時而緊張,時而緩和。皇帝最後拍了拍龍椅扶手,聲音洪亮地總結道︰“好,今日就議到這里。趙將軍,你與太子商議,盡快擬定具體的條約內容。朕要看到北烏國低頭的那一天。”

    趙武抱拳應道︰“是,陛下。”他的聲音堅定,卻難掩內心的沉重。 這場朝會只是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北烏國的反應、條約的執行、邊境的局勢……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朝會結束後,趙武走出大殿,陽光刺得他微微眯眼。他抬頭望向遠處,天邊隱約可見一抹烏雲,心中不由嘆息︰這場博弈,才剛剛拉開帷幕。

    太子若有所思,隨著眾人走出殿門,他似是想到什麼,快步走出大殿。

    趙武還未走出宮門,腳下的石階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淡淡的金光,身後卻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他微微皺眉,轉過身,便見太子趙治快步追了上來。陽光灑在宮殿外的石階上,趙治的身影被拉得修長,黑色的衣袍在微風中輕輕擺動。他走到趙武身旁,停下腳步,低聲說道︰“趙將軍,剛才朝會上,我見你對駐軍之事頗有顧慮。我想與你單獨談談,商討一下細節。”

    趙武停下腳步,目光落在太子身上,見他眼中滿是認真與急切,心中不由一動。作為弼麟國久經沙場的老將,他早已習慣了朝堂上的爾虞我詐,但太子這番主動的態度,卻讓他感到一絲意外。他點了點頭,沉聲道︰“太子殿下請說。臣定知無不言。”

    兩人並未多言,轉身走向一旁的偏殿。這座偏殿坐落在主殿的東側,周圍綠樹掩映,顯得僻靜而隱秘。殿內空蕩蕩的,只有幾名宮女遠遠地站在角落,低頭垂手,不敢靠近。趙武和趙治在殿中的矮榻上坐下,陽光透過窗欞灑進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太子趙治開門見山,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趙將軍,你覺得北烏國最可能在哪一條條件上反抗?”

    趙武聞言,低頭沉思片刻。他腦海中浮現出北烏國都城外那連綿的軍營,以及戰後滿目瘡痍的土地。作為一名武將,他深知戰爭的殘酷,也明白北烏國如今的處境。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向太子,沉聲道︰“殿下,臣以為,駐軍和裁軍是最麻煩的兩條。北烏國若讓我們駐軍,就等于把命脈交到我們手里,他們絕不會甘心。至于裁軍,他們可能會表面答應,暗中藏兵。這些都需要我們提前防備。”

    太子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他身子微微前傾,手指輕輕敲擊著榻邊的木幾,似在思索趙武的話。片刻後,他說道︰“趙將軍果然經驗豐富。我也這麼想。所以我在朝會上提了監督機制,但具體怎麼做,還得听听你的建議。”

    趙武听罷,心中暗自稱奇。他原以為太子年輕氣盛,或許只擅長紙上談兵,沒想到他竟有如此細致的考量。他低頭思索片刻,腦海中逐漸勾勒出一幅戰略藍圖,隨即開口道︰“殿下,臣建議,我們可以在條約中規定,駐軍必須駐扎在北烏國的軍事重鎮,比如基渚城附近。這樣,他們若有異動,我們能第一時間察覺。至于裁軍,可以要求他們交出部分武器,由我軍銷毀,同時派人清點他們的兵力人數。”

    太子听後,眼楮一亮,忍不住拍手贊道︰“好主意!這樣既能限制他們的軍力,又能震懾他們的反抗之心。只是,北烏國會不會一口拒絕?”

    趙武聞言,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他抬頭看向殿外的天空,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殿下,他們肯定不願意。但現在兵臨城下,他們沒多少討價還價的余地。只要我們態度強硬,他們就得低頭。”

    太子沉吟片刻,眉頭微皺,顯然在權衡利弊。他起身踱了幾步,停下身後,又問道︰“那賠款和割地呢?這會不會讓他們鋌而走險?”

    趙武的目光追隨著太子的身影,沉聲道︰“殿下,賠款可以分期支付,讓他們不至于立刻崩潰。至于割地,可以選一些邊境小城,既能削弱他們的防御,又不至于逼他們狗急跳牆。”

    太子听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走回矮榻旁坐下,拍了拍趙武的肩膀,語氣中滿是信任︰“趙將軍,你果然是父皇的得力干將。有你在,我這計策才能落地。”

    趙武連忙擺手,謙遜道︰“殿下過獎了。臣只是個武將,做事只求穩妥。”

    兩人又細細討論了一些細節。趙武建議駐軍的部隊應挑選精銳,以防北烏國突然反撲;使節的行程則需謹慎安排,避免途中遭遇埋伏。太子一邊听,一邊點頭,時而提出自己的看法。趙武發現,盡管太子年紀尚輕,但思路清晰,頗有謀略,不禁暗自感慨︰“若太子能多些歷練,或許真能成為一代明君。”

    密談持續了近一個時辰,直到殿外的陽光漸漸西斜,天色染上一層淡淡的昏黃。趙武走出偏殿,抬頭望向天空,心中卻多了一絲信心。 這份條約一旦送往北烏國,將掀起一場新的風暴,而他作為弼麟國的將領,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北烏國並不缺乏能人志士,他們肯定知道這些條件的苛刻,對北烏國的壓力。

    但是大勢所趨,誰也無法阻擋,信使載著此次重要的任務,國書,從弼麟國京都出發,前往北烏國。

    不多日,北烏國的王宮內卻是一片壓抑。幾個時辰前,弼麟國的國書被快馬送至都城,國王烏圖爾坐在高高的王座上,手里捏著那封薄薄的信箋,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他的臉色陰沉得可怕,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仿佛要將整個大殿點燃。大殿內的大臣們分列兩旁,低著頭不敢出聲,生怕觸怒這位暴躁的君主。

    烏圖爾猛地將國書摔在地上,信箋在空中翻滾幾下,落在冰冷的石板上,發出輕微的聲響。他站起身,怒吼道︰“這算什麼東西!弼麟國竟敢提出這種條件,他們是想讓我北烏國亡國嗎?”

    喜歡合鳴請大家收藏︰()合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合鳴》,方便以後閱讀合鳴第134章 廷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合鳴第134章 廷議並對合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