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組織部要人,是何雨柱深思熟慮的決定。
一方面他需要有能力的人,一方面他想讓上邊的人正面地了解自己的作為。
還有就是他得再培養幾個得力的人,留給北大,也留給這個國家。
因為仲斌同志有過批示,組織部對于何雨柱要人的請求那是相當的重視,部長親自為何雨柱物色秘書和助理人選。
……
何曉嵐剛剛博士畢業,在北大醫學院助理研究員,同時也在附屬醫院跟隨程前進行臨床醫療工作。
忙得很!真的是忙得很!
今天,何雨柱給他請了幾天假,讓鄭筱蘭叫他回家吃飯。
何曉嵐是所有孩子中最像何雨柱的,無論是身形還是相貌都像的很。
而在其他人眼中,醫術更像!
晚飯後,鄭筱蘭拉著小兒子神神秘秘地談著她最關心的話題,婚姻。
何雨柱搖頭苦笑,什麼年代都避免不了催婚催生。
叫他們說的差不多了,呃∼或者說何曉嵐抵抗不住了,發出了求救信號,何雨柱坐到他們身邊,開啟了新的話題。
“曉嵐,知道爸爸讓你回家為了什麼事兒嗎?”
“我哪知道啊?只要不是催婚就行!”
“臭小子!”
鄭筱蘭瞪眼罵了一句,起身離去,到後花園喂狗散步去了!
後院現在已經不種莊稼了,除了保留以前的果樹之外,其他都變了,變成了花園魚池。
另外,狗子們的窩也在這里,狗子們不在巡邏崗位上的,都生活在這里。
這是規矩,除了主人回家,它們可以跑到前院兒去撒歡之外,就是有外人進來時它們去展示威武。
鄭筱蘭把今天吃剩下的骨頭和適合狗子們吃的剩菜都帶了過來,受到了狗子們的熱烈歡迎。
尤其是一條不到兩個月的幼犬,直接跑到她腳邊,用力地用頭蹭她的褲腿,尾巴搖的像電風扇一樣。
“呵呵呵……二郎,是不是餓壞了?”
“汪!汪!汪!”
“好,賞你一塊兒肉骨頭!”
“汪!”
……
客廳里,何曉嵐不明所以地問道“爸,您給我請了幾天假,就是讓我去了解那個叫李國生的叔叔的現狀嗎?這∼這∼”
“嗯!這個‘了解’二字用的好,一定要做到哦!”
了解這兩個字可深可淺,到什麼程度算是了解一個人?
知道現狀算嗎?曉得從小到大,親朋好友算嗎?清楚了祖孫三代算嗎?
這些也不重要,何曉嵐想知道何雨柱讓他去“了解”李國生的用意是什麼?
是讓他接近這個人還是看他在這個“了解”的過程中的辦事能力?
他是大夫,又不是警察也不是特工,這鍛煉的是個什麼什麼能力啊?
何曉嵐不解,何雨柱卻自有深意。
何曉嵐什麼都好,就是缺少社會經驗和人生閱歷,讓他看看社會,了解了解其他人的人生,也是一種鍛煉。
另外,何曉嵐想的對,他不是警察也不是特工,要了解一個人,所用的方式方法必然不同。
如何在人不反感的情況下了解人家,這也是一個鍛煉。
最後一層深意就是,如果何曉嵐能夠知道他爹何雨柱現在在做什麼,需要什麼幫助,幫他把人請過來,那就最好不過了!
象牙塔能使人變得有知識,卻難以讓人有智慧,還容易讓人變傻變呆!
何雨柱可不想讓他的醫術傳人變成不諳世事的書呆子!
書呆子可以成為醫生研究員,可是不要忘了,這小子還在保健組里學習呢!
保健組是什麼地方?
古代有個叫太醫院的地方,和它近似!
在那里,用錯一劑藥都有可能全家殺頭,說錯一句話就可能招災引禍。
保健組當然不會那樣,但是也不是一個不諳世事的書呆子能混的地方。
李國生的人生豐富異常,精彩與暗淡並存,恩怨情仇交加,有小人陷害也有貴人提拔,是個很有特色的人生樣本。
了解他,何曉嵐可能會受益匪淺。
……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李國生是一員大將,但是何雨柱現在需要的可不止一個!
就在他愁手下無人可用的時候,有大批人想往他手下擠呢。
這些天,很多部級副部級領導干部找他談話,目的無非是給他塞人、塞關系戶,也有給他塞供應商和客戶的。
何雨柱是不勝其煩,但他也有應對之法,他是練太極的,泄力、借力打力、畫圈圈他還是會的,而且還是此道高手,化解起來容易得很!
不過他也明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次辦的校辦工廠他能拿下兩個安排自己人就不錯了,不能全部獨吞了!
畢竟往大里說這些都是國家的企業,不是他何雨柱個人的,不能一家獨大!
于是,他就毫不傷人地把大家打發到組織部去了,只要組織部能通過,醫藥公司和醫療儀器公司的掌舵人他都可以承認。
之所以放開醫藥公司和醫療儀器,是因為何雨柱除了行政手段還有辦法通過其他方式把握他們的方向,不讓他們走偏了路線。
而自行車和汽車摩托車產業,何雨柱想控制它們,除了行政手段,其他的辦法就不多了。讓何雨晴和李國生當兩個廠子的頭兒,就萬事好辦了!
何雨柱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私利,而是為了這些產業像他手中其他的產業一樣,健康發展,但是這些卻無法說于他人听。
也是此刻,何雨柱切身實地地感覺到了什麼是高處不勝寒!
雖然說自古就有“舉賢不避親”的說法,但是他真的想天公能給他降一個不拘一格的人才,他就不用“用親”了。
自家又不是沒有企業!
校辦企業中,何雨柱缺的是領軍大將,但是其他崗位是不缺的,因為他們不是由組織部門任命,保留行政編制身份的。
其他崗位都是沒有編制,是可以自主招聘的,《勞動法》還有四年才會通過,自己招的人自己有權管理,可以按照公司規定獎懲甚至是開除。
我不怕招不到人,北大這麼多學生,實習的時候可以派人過去,總會有人願意留下的。
而且,按照何雨柱的回話,這些企業的工資待遇會跟著企業效益走,掙錢了待遇好了自然有人會留下,參與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