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

第311章 威尼斯軍械庫的生產模式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眼魔的秋波 本章︰第311章 威尼斯軍械庫的生產模式

    “有!”

    顏思齊立即胸有成竹地道,

    “雅蘭造船廠去年共建造了十四艘武裝商船,”

    “其中為訂單建造的有六艘,建成後售出的有三艘。”

    “目前庫存船有五艘,本月還有兩艘庫存船在建,已即將完工。”

    “也就是說,雅蘭造船廠目前每月可建成兩艘武裝商船。”

    根據顏思齊提供的數據,李國助馬上就算出了雅蘭造船廠的月產量。

    “這只是一般情況,如遇緊急情況,雅蘭造船廠甚至能在一天內完成一艘戰艦的組裝!”

    顏思齊雲淡風輕地道。

    “什麼?一天一艘!”

    李國助驚得眼楮瞪大了一圈,

    “我沒听錯吧?顏叔你不是開玩笑的吧?”

    “我一點都沒開玩笑。”

    顏思齊笑呵呵地道,

    “這是標準化生產和流水線作業的理念。”

    “現在雅蘭造船廠有一個部門並不參與造船,”

    “日常工作就按統一標準制造艦船的零部件。”

    “這樣在維修艦船時,可以用庫存的零部件快速更換受損的零部件。”

    “當遇到緊急情況時,也可以用庫存的零部件快速組裝出全新的艦船。”

    尼瑪,這生產理念也太先進了吧!

    “這是誰想出來的主意啊?”李國助又驚又喜地道,“我們應該給這人立生祠!”

    “是斯佩克斯先生。”

    顏思齊笑答,

    “他說這是威尼斯軍械庫的生產方式,還說威尼斯是歐洲非常成功的一個城邦,”

    “它的歷史、政府架構,商業模式,及生產管理經驗等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斯佩克斯先生還給我們提供了不少有關威尼斯城邦的資料。”

    李國助翻了個白眼,抬手一拍腦門,懊惱地道︰

    “我怎麼就忘了威尼斯軍械庫……”

    “按照它的生產模式,的確有可能在一天內組裝出一艘船的。”

    他知道威尼斯軍械庫,還是上輩子通過《維德梅爾的文明》系列游戲。

    威尼斯軍械庫是游戲中的一個奇觀,必須建在靠近工業區的海岸單元格上,

    作用是每訓練一個海軍單位,便會獲得第二個海軍單位,

    充分體現了歷史上威尼斯軍械庫在造船方面的高效。

    威尼斯軍械庫始建于1104年,

    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最終形成了涵蓋造船廠、兵工廠和武器商店的龐大建築群。

    其目的是為了滿足威尼斯海軍的需求,

    依靠兵工廠,威尼斯共和國才能維護其自身獨立,以及利潤豐厚的海上貿易航線,

    因此它被認為是“前工業文明時期集中式結構的大型生產綜合體的重要範例”。

    兵工廠在不同地方生產預制的船部件、軍備、繩索、風帆以及一切需要的東西,

    如有必要,可以在一天之內用庫存的預制部件組裝出一艘軍艦。

    蒙特洛山上的國有林場可提供木材和瀝青。

    約1460年新建了通往兵工廠的波爾圖麥格納,是威尼斯軍械庫的標志性入口大門,

    也是威尼斯最早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築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此設計出自藝術家雅格布•貝利尼之手,是在威尼斯建造的第一個古典復興建築。

    1687年,兩只在希臘獲得的石獅子被放置在入口處以震懾訪客。

    在派遣軍艦于地中海打敗威尼斯的挑戰者之前,兵工廠還生產了絕大部分的威尼斯商船,從而將財富帶回城邦,以便建造更多船只。

    “雅蘭造船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這種方式生產的?”

    懊惱了一陣,李國助抬頭問道。

    “從去年十月就開始了,”

    顏思齊莞爾一笑,

    “那時候天氣已經很冷了,船廠的工人就開始在室內制造艦船的預制部件,”

    “到今年三月復工,已經整整造了五個月的艦船部件。”

    “今年船廠又招募了一批工匠專門負責制造艦船的預制部件。”

    “我估計,如果把庫存部件全部用掉的話,船廠今年完全可以造出三十艘艦船。”

    李國助點了點頭,這次就顯得冷靜多了,沉吟片刻,說道︰

    “我記得你剛才說過,雅蘭船廠現在有五艘庫存船是吧?”

    “嗯嗯。”顏思齊點頭稱是。

    “那就先援助五艘庫存船給毛文龍。”

    李國助立即說道,

    “讓負責制造預制部件的部門不要停,我估計今年下半年會有一筆明國的大訂單。”

    他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因為今年四月廿一,袁可立就會上任登萊巡撫。

    此人在任期間整頓軍備、修築炮台、調度水師,並協調朝鮮共同牽制後金,是明末遼東防御體系的關鍵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山東半島及遼東沿海防務,

    任期內大力整頓、擴充並強化了登萊水師,使其成為明末遼東抗金的重要海上力量。

    登州、萊州地處渤海咽喉,早在明初就是海防重鎮,明成祖時期已有水師駐防。

    萬歷後期,為應對建奴的威脅,明廷開始加強登萊海防,但水師規模較小,戰斗力有限。

    天啟元年,後金攻佔遼陽、沈陽,遼東明軍潰敗,大量難民和敗兵渡海南逃至登萊。

    明廷急需在登萊建立一支能支援遼東、牽制後金的水師,

    但此時登萊水師仍較薄弱,缺乏系統訓練和戰船。

    袁可立上任後,立即采取多項措施重建登萊水師。

    第一步就是造船與整頓軍備。

    袁可立在登州擴建船廠,保障艦船的建造、維護和補給。

    他主持建造、修復了大批戰船,包括福船、沙船等主力艦只,使水師具備遠海作戰能力。

    他還為戰船加裝火炮、火銃等裝備,強化火力。

    不過受限于明代海船的結構,他為戰船加裝的火炮幾乎都是射程和威力較小的弗朗機炮。

    至于其他火器,則是明朝海軍傳統的火箭、火龍出水等華而不實的東西。

    雅蘭造船廠生產的武裝商船普遍裝備20門加農炮,多為12~18磅,火力遠超明軍那些只能裝備十幾門弗朗機炮的戰船。

    只要毛文龍能用它們取得戰果,就肯定會引起袁可立的注意。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方便以後閱讀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311章 威尼斯軍械庫的生產模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311章 威尼斯軍械庫的生產模式並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