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

第291章 在去看暗堡之前,我想給你看個東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眼魔的秋波 本章︰第291章 在去看暗堡之前,我想給你看個東西

    一覺醒來,掏出懷表一看,已經過了兩個多小時,

    李國助扭頭一看桌上的兩個燒杯,雜質都已沉澱下去,剩下上層焦糖色的液體。

    于是他翻身起來,用涼水沖了把臉,就繼續去做實驗了。

    他先是找來一個2升的干淨玻璃燒杯,用多層粗棉布蓋住杯口,

    然後把兩個1升燒杯里的焦糖色液體都倒在棉布上過濾。

    兩個1升燒杯里的焦糖色液體全都通過棉布流入2升燒杯之中,只有雜質留在了棉布上面。

    雖然兩個1升燒杯里的糖汁是用不同的方法澄清的,但澄清後的糖汁成分卻是一樣的,合並到一起並無不妥。

    接下來就到了熬煮與結晶階段。

    李國助把一壺燒的滾燙的開水倒進銅盆之中,又把銅盆放在了下方有酒精燈的支架之上。

    然後他把裝著澄清糖汁的2升燒杯放進銅盆之中,開始用水浴法熬煮。

    這里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哪怕是500毫升的澄清糖汁,用水浴法熬煮都需要4~6個小時,才能熬成糖膏,就更別說是整整2升的澄清糖汁了。

    可能還是怕這個時代的玻璃制品不耐高溫,直接加熱可能會炸裂吧。

    當然甜菜汁在熬煮的時候,是比較容易焦糊的,用水浴法熬煮可以把溫度控制在100度以下,防止澄清糖汁焦糊。

    熬煮過程中,李國助一直在不停地用玻璃棒攪拌糖汁。

    這樣做可以加速蒸發。

    當然每過一段時間,通常是一個小時,他都會停下來休息一會,吃點東西。

    他也不是第一次做化學實驗了,知道有些實驗耗時很長,中途又不能離開人太長時間,沒法撇下實驗去吃飯,

    所以就提前準備了一些干糧和糕點,餓了就吃點。

    就這樣整整熬了八個小時,燒杯里剩下大約400毫升粘稠的糖汁,李國助終于熄滅了酒精燈。

    剩下的這些粘稠糖汁就是含有糖蜜的黑糖,

    糖蜜因密度較高,靜置一兩天就會自然下沉,但也有一部分會包裹住蔗糖晶體。

    這就是下一步分離糖蜜的基本原理,方法有自然排水法和壓榨法。

    自然排水法,是將糖漿倒入多孔容器,如編織籃中,糖蜜會從篩孔中自然滲出。

    壓榨法,是將結晶後的糖膏包裹于粗布之中,用重石或杠桿擠壓,擠出部分糖蜜。

    李國助用的是自然排水法,在編織籃中內襯粗麻布,把燒杯里的糖膏倒入其中,放在支架上靜置,一兩天內糖蜜會從粗麻布和編織籃的縫隙流下去。

    他在編織籃下方放了一個瓷盤,用于承接糖蜜。

    這一步最後可以得到濕糖渣和初榨糖蜜。

    現在天色已晚,又要靜置糖膏一兩天,李國助也已精疲力盡,只好隨便吃喝了一些,就睡下了。

    兩天後,糖蜜已經沉澱下去。

    接下來就可以進行脫色工藝了。

    李國助采用的方法是骨炭脫色,是歐洲人在17世紀使用的精制白糖法,

    將動物骨骼高溫炭化後碾碎,糖液趁熱過濾通過骨炭層,1公斤糖用0.5公斤骨炭。

    這就是他三天前跟金順姬索要牲畜骨頭,還要幫他煆燒成炭的原因。

    大明當時流行的方法是黃泥澆淋法,在《天工開物》里有記載,

    實際上是因為黃泥中含有高嶺土、活性炭等成分可有效吸附紅糖中的色素,使糖結晶變白,但成品純度低于現代白糖。

    到了這一步還沒完,還需要最終精制。

    這個時代,歐洲的方法是“糖面包”工藝,本質上還是一種自然排水法,只是工具與脫色工序前的粗分離工序不同。

    <,頂部開口,底部有小孔。

    將熱糖漿倒入模具後緩慢冷卻約12周。

    糖蜜從底部小孔逐漸滲出,剩余部分形成致密結晶。

    成品外觀為硬質的白色或淺黃色錐形糖塊,需用糖鉗敲碎使用。

    這種方法起源于16世紀,由葡萄牙人從殖民地甘蔗制糖技術改良而來,17世紀普及于歐洲精煉糖廠。

    李國助使用的就是這種方法,錐形模具是他在南海邊地的時候讓制陶工人幫忙燒制的。

    做完這一步,剩下的就是等待了,一般需要兩三周。

    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精制的要求,可以比較徹底地分離出糖蜜,靜置一兩天只能對糖蜜進行粗分離。

    如果不想等待兩三周的話,還可以用離心法,但需要有離心機。

    這玩意可以只用幾個小時實現糖結晶與糖蜜的高度分離。

    但在原來的歷史上,離心機是19世紀的發明。

    1864年,德國青年小安東寧?普朗特構想出牛奶分離器,

    其兄長亞歷山大?普朗特在此基礎上幾經實驗將其做了出來並加以改進。

    1875年,亞歷山大帶著牛奶分離器參加了德國法蘭克福的世界博覽會。

    這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台離心機。

    但依然是用人力驅動的手搖離心機。

    李國助暗暗發誓,明年回去以後,一定要讓永明學會把手搖離心機搞出來。

    他堅信一定可以成功,因為這跟復寫紙一樣沒有什麼技術條件的限制,只是欠缺了一個想法而已。

    畢竟在中國古代,離心力的運用很早就出現了,

    人們常將繩子系住陶罐,用力甩動,通過離心力實現蜂蜜與蜂巢的分離。

    這便是最早對離心力的應用。

    而在17世紀,制造出一種通過旋轉甩動物體的人力機械顯然不是什麼難事。

    “小少爺,所有暗堡都已經建成了,你要去看看嗎?”

    三周後,金順姬來找李國助去驗收暗堡工程。

    “怎麼用了這麼久啊?”

    這個時間有些出乎李國助的意料,按他的預測,應該一周就能完成,

    “只要有4700人分成470組同時施工,十天左右應該就可以完工了吧。”

    “我的確是這麼做的,實際上還動員了五千人呢。”

    金順姬臉一紅,連忙解釋道,

    “但實際上要所有小組同時施工是不可能的,畢竟有的暗堡離的近,有些離的遠。”

    “好吧,我明白了。”

    李國助立即一拍腦門,像是在懲罰自己忽略了重要的因素,

    “不過在去看暗堡之前,我想給你看個東西。”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方便以後閱讀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291章 在去看暗堡之前,我想給你看個東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291章 在去看暗堡之前,我想給你看個東西並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