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

第290章 實驗室李國助甜菜制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眼魔的秋波 本章︰第290章 實驗室李國助甜菜制糖

    “金姐,所有暗堡的建造位置都已選好,並且在原地做了清晰的標記。”

    “再配合這張地圖,就一定可以準確地找到所有暗堡的建造位置。”

    “標記是什麼樣的,幫我測繪選定暗堡建造位置的人都知道。”

    “暗堡如何建造,我帶來的工程師會指導勞工去做。”

    “總之,建造暗堡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1616年8月15日,天啟元年六月廿八,

    李國助把一張等比例繪制的地圖交到了金順姬手中,並語重心長地叮囑了一番。

    “我知道了,小少爺就等著來驗收吧。”

    金順姬笑盈盈地接過圖紙,小心翼翼地收好,又問道,

    “那麼小少爺接下來打算做什麼?”

    “做一些煉金實驗。”

    李國助笑著眨了眨眼,一臉神秘地道,

    “金姐能幫我找一些牲畜的骨頭嗎?”

    “沒問題,你想要什麼牲畜的骨頭?”金順姬笑問。

    “豬、牛、羊,只要是家畜的骨頭就行。”李國助答道。

    “豬和羊的都好辦,牛就有些難辦了。”金順姬有點為難地道。

    “那就要豬和羊的。”李國助齜牙一笑。

    “好,我馬上吩咐人去給你辦。”金順姬說著就要吩咐人去辦事。

    “順便讓他們給我把牲畜骨頭煆燒成碳狀!”

    不等金順姬招呼人過來,李國助又連忙吩咐道。

    金順姬微微歪了歪頭,顯出疑惑之色。

    “多來些,最少搞十斤過來。”李國助又齜牙一笑。

    金順姬點了點頭,便招呼人過來吩咐了一番,然後對李國助道︰

    “那我這就去安排人建造暗堡,骨炭弄好後,會有人給你送過來的。”

    ……

    當天下午,就有人把十斤骨炭送到了李國助的居所。

    這是金順姬給他在密營里收拾出來的一間寬敞的地窨子。

    李國助在里面擺滿了各種玻璃制的瓶瓶罐罐,儼然成了一間實驗室。

    送骨炭的人剛走,他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做實驗了。

    他先是從牆角的一口麻袋里取出了幾個肥大的甜菜根,將其洗淨,切成薄絲。

    然後把甜菜絲放進了一個大約2升的玻璃燒杯之中。

    實驗桌上還有一個大約5升的玻璃錐形瓶,里面有清水,好像還冒著熱氣。

    李國助拿出一個銀閃閃金屬制的條狀物,探進燒瓶的水里靜置了幾十秒,

    取出來看了一下,便端起5升的玻璃錐形瓶往2升的玻璃燒杯中倒水,直到差不多倒滿才停下。

    然後又把燒瓶里剩下的水倒進一個銅盆之中,放到一個支架之上,

    銅盆之下有已經點燃的酒精燈。

    這之後,李國助把2升的燒杯輕輕放進銅盆之中。

    很顯然,他是要對那個燒杯進行水浴加熱,

    以確保其中的水溫能長時間保持在一定的溫度範圍之內。

    另一方面,也很明顯,他是要做甜菜制糖實驗。

    這個實驗已經拖了太久,實在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畢竟甜菜制糖不僅能給南海邊地帶來巨額的財富,也是取得軍事優勢的關鍵。

    所以他這次來也順便帶上了一些甜菜和實驗儀器,

    就是希望在朝鮮的幾個月,能把這項科技給點亮。

    甜菜含糖量約510,低于甘蔗的1220,且縴維結構復雜,直接壓榨出汁率低。

    所以一般是用浸出法提取糖汁。

    把甜菜切絲,是為了增大甜菜與水的接觸面積,提高浸出率。

    甜菜絲要用50~60度的溫水浸泡2~3小時,還要時不時地進行攪拌。

    高溫可以促進甜菜的細胞膜破裂,從而盡可能多地析出細胞中的糖分,

    但也要避免沸騰,防止糖分焦化。

    所以得用溫水長時間浸泡,還要時不時地進行攪拌。

    而那個條狀物叫錫制溫度計,是伽利略在1600年發明的。

    廉司南通過一些歐洲商人,幫李國助搞來了幾支。

    如今永明學會正在研究仿制。

    李國助剛才就是用它測量的5升錐形瓶里的水溫,確定其溫度在50~60度之間。

    至于5升燒瓶里的溫水,是他提前燒好,放在里面晾成的。

    用水浴加熱法持續浸出了3個小時,算是得到了較高濃度的浸出糖液。

    接下來就到過濾分離階段了。

    他把2升燒杯從銅盆中取出,倒掉了盆中的水。

    然後用幾層粗棉布覆蓋住了盆口,把2升燒杯里的糖液和甜菜絲盡數倒在棉布之上。

    糖液很快通過棉布流進了銅盆之中,只留下了甜菜絲。

    接著他又把甜菜用棉布包裹起來,使勁地擰了起來,

    于是又有一些汁液在棉布中被擠壓出來,流進了銅盆之中。

    如此使勁擰了幾分鐘,直到包著甜菜絲的棉布里再也擠不出汁液為止,

    銅盆里終于得到了大約2升的含糖濾液。

    李國助把這些濾液分開倒進了兩個1升的燒杯之中。

    接下來就到了汁液澄清階段,這是制糖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方法是加入少量石灰水,中和酸性並沉澱雜質。

    在17世紀,這一步基本都是憑經驗操作。

    但李國助還是引入了現代量化控制的理念,

    在一個1升的燒杯濾液中加入12克生石灰,調節ph至78,再靜置沉澱雜質。

    如果是甘蔗汁就要每升加入510克生石灰。

    這都是現代制糖工藝總結出來的用量,基本可以保證完全中和濾液酸性,並實現適度凝絮,可以省掉測量酸堿度的步驟。

    當時沒有克這種單位和相應的秤,他就把克換算成分,再用精確到分的的秤稱量。

    沒有ph試紙,就用甦木酸堿試劑,確保濾液呈微堿性即可。

    然後,他又在另一個1升的燒杯濾液中加入了1只雞蛋的蛋清。

    這叫蛋清澄清法,是歐洲制糖業的傳統方法,17世紀已有。

    做完這些後,就需要靜置,等待雜質沉澱。

    石灰澄清法需要靜置1~2小時,蛋清澄清法僅需靜置30~60分鐘。

    不過石灰澄清法僅需將濾液攪拌後靜置,

    蛋清澄清法卻需要將濾液煮沸後靜置,或者用水浴鍋保持濾液恆溫靜置。

    後一種方法可以去除80以上的膠體雜質。

    在等待雜質沉澱的過程中,李國助干脆躺到床上睡了一覺。

    畢竟溫水浸出步驟足足用了三個小時,還要時不時地攪拌,著實也夠累人的。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方便以後閱讀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290章 實驗室李國助甜菜制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290章 實驗室李國助甜菜制糖並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