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

第264章 那些糧食都儲存了五年,還能吃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眼魔的秋波 本章︰第264章 那些糧食都儲存了五年,還能吃嗎

    林福不明覺厲地點了點頭,又問道︰“誒,那你們有沒有再點菜啊?”

    “點了。”李國助含笑頷首。

    “點的什麼啊?”林福追問。

    “不知道。”

    李國助干脆地道,見林福一臉茫然,便解釋道,

    “我只讓掌勺的隨便做三道拿手的家常魯菜,至于是什麼,我也不知道。”

    “菜來嘍!”

    忽听慧琴清脆的聲音從後廚傳來。

    李國助循聲一看,只見她端著兩盤菜走在前面,身後還跟著一個女子,也端著兩盤菜。

    “秀畫!”

    李國助猛地站起身來,又驚又喜地道,

    “你怎麼也在這,怎麼現在才出來啊?”

    “不知道了吧。”慧琴俏皮地道,“秀畫是咱這店里的掌勺啊。”

    “是啊,所以我只有把菜做完了,才能出來見少爺。”

    秀畫把手里端著的兩盤菜放到桌上,對李國助福身道,

    “還請少爺恕奴婢怠慢之罪。”

    “誒,還叫什麼奴婢,你既已嫁了郭兄,那便是我的嫂嫂了。”

    李國助說著,突然長揖道,

    “小弟拜見嫂嫂。”

    “哎呀,少爺,你可別這樣。”秀畫又慌張又害羞地雙手捂住了臉。

    “誒,林大哥。”

    李國助卻轉對林福道,

    “這要不是早知道娶了秀畫的是郭懷一,我還以為你把她倆都娶了呢。”

    “誒,少東家,這種玩笑可不能開啊!”林福慌得連連擺手。

    “少爺,你怎麼這樣……”

    秀畫急的直跺腳,雖然雙手捂著臉,但遮不住的臉頰都已經紅透了。

    “好了,好了,不說笑了。”

    李國助一看這樣,也不好再開玩笑了,于是正色道,

    “郭懷一在干什麼啊?”

    “哦,他在西邊沿海一帶帶人墾荒呢。”林福答道。

    李國助一愣,說道︰

    “不是說,一萬多遼東難民都在那邊建新城嗎?他還能帶什麼人在那邊墾荒?”

    林福一愣,抬手拍了自己腦門一巴掌,自嘲地笑道︰

    “都怪我沒說清楚,其實一萬多遼民里,只有一千人在建新城,”

    “其他人都分散到山里去了,有的在墾荒,有的在開闢蠶場,還有的在建密營。”

    “我就說嘛,從听你說一萬多人都在那里建新城開始,我就總覺得哪里不對。”

    李國助釋然地笑道,

    “咱們建永明要塞的時候,三百人施工,也只建了三個月。”

    “新城雖說設計的比永明城大一些,但也不過是周長六里,還是先建木城,”

    “一萬多人同時施工,五天左右就應該能完工,怎麼也不至于建一個月,”

    “原來是只有一千人在施工啊。”

    “啊對對對。”

    林福忙賠笑道,

    “陳勛、雷耶斯、李篤培都是搞建築的行家,肯定不至于安排不好這一萬多勞力。”

    “嗯嗯。”

    李國助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道,

    “今年都這時候了,田地開墾出來肯定也種不了什麼了。”

    “不過蠶場開闢出來倒是還能來得及放養秋蠶,”

    “密營建起來,也能確保後面來的遼民安全過冬。”

    “新城雖說是按容納兩萬常駐居民設計的,但一下就住進去兩萬人可不見得是好事。”

    “反而不如讓更多人住在密營里更穩妥些。”

    “其實四月上中旬開墾出來的一些土地,郭郎還是讓人種了玉米、土豆和番薯的。”

    秀畫總算也不再捂臉了,開始跟李國助一本正經地討論起了農業問題,

    “還有豆角、黃瓜、白菜等蔬菜,到秋季應該都能有收獲的。”

    李國助點了點,又若有所思地道︰“那糧食能供應的上嗎?”

    “能,現在供應給那一萬多遼民的是五年前的陳糧。”

    “那五年前,我們收購的六萬擔糧食足夠兩萬人吃到明年了。”

    秀畫不愧是嫁給了郭懷一,對農事什麼的都比較門清。

    李國助皺了皺眉,問道︰“那些糧食都儲存了五年,還能吃嗎?”

    “能,咱們的糧倉建造的非常精良,防潮做的極好。”

    秀畫胸有成竹地道,

    “再加上南海邊地的氣候本來就比較涼爽干燥,”

    “所以五年前的陳糧到現在都還沒有變質,”

    “我們開倉前都看過了,絕對沒有變色變味的情況。”

    “這段時間以來,也沒有人因為吃這些糧食出現什麼問題。”

    “嗯,那就好。”

    李國助對這個還是有信心的,谷物一般來說都能儲存三年左右而不變質。

    比如稻谷,在常規良好儲存條件下,一般能儲存3~5年。

    如果儲存環境溫濕度控制精準,比如采用低溫、低濕且密封良好的倉儲條件,

    有的稻谷甚至可以存放10年以上還能保持較好品質。

    再比如小麥,正常儲存時,通常可以保存5~8年。

    小麥本身有較好的耐儲性,而且經過合適的晾曬、干燥處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使其水分含量達標,放置在干燥、通風、低溫的環境中,

    部分優質倉儲條件下的小麥能儲存10年以上,依然可用于加工面粉等用途。

    在這個時代當然不可能精準地控制儲存溫度,

    好在海參崴全年溫度都不算高,尤其現在還是小冰河期,

    所以很容易就能把儲存溫度維持在較低的範圍內。

    至于濕度,中國古代糧倉的防潮技術一直都處在世界領先水平。

    比如隋唐時期的含嘉倉就是設計科學、建造精良的大型糧倉,

    在理想條件下糧食保存數年甚至十幾年都有可能保持較好的狀態。

    含嘉倉選址在地勢較高且干燥的地方,

    能有效避免地下水、雨水等的浸泡,減少糧食受潮發霉的風險。

    它的倉窖建造極為講究,一般先深挖窖坑,然後用火將窖壁烘干,使得窖內保持干燥,

    之後會涂抹一層防潮性能較好的材料,如用草木灰、木板等進行多層防護,

    最大程度的隔絕了外界水汽,保證窖內相對干燥的環境。

    在糧食入窖後,會在上面覆蓋厚厚的谷糠、席子等進行密封,

    進一步阻止空氣和外界水汽進入,讓窖內形成一個相對穩定、低氧的環境,

    抑制了糧食自身的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延緩糧食變質的速度。

    永明城的糧倉自然也是這樣建造的。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方便以後閱讀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264章 那些糧食都儲存了五年,還能吃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264章 那些糧食都儲存了五年,還能吃嗎並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