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良就來到了廠長辦公室。
“老王,咱們得好好規劃一下這個項目。”沈良在老王對面坐下,“五十萬不是小錢,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上。”
老王點點頭,眼中還帶著昨天的興奮勁兒。
“你說咋辦,我全听你的!”
沈良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清單。
“首先是人員,除了李明和趙師傅,我們還需要兩個焊工、一個電工,還有幾個熟練的車床工。”
“沒問題,廠里有的是人!”老王一口答應,“你看上誰直接說,我馬上調過來。”
“材料方面比較麻煩。”沈良皺起眉頭,“有些特殊合金鋼現在國內還買不到,得想辦法從國外進口。”
老王臉色微變。
“進口?那得多少錢?”
“不會超出預算,但程序比較復雜。”沈良安慰道,“好在我認識幾個搞外貿的朋友,應該能幫上忙。”
這當然是謊話,但沈良相信憑自己的能力,總能找到渠道。
上午十點,劉局長按時到達,身邊跟著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子。
“這位是市里的法務顧問張律師,專門負責合同事宜。”劉局長介紹道。
沈良禮貌地握手。
張律師翻開公文包,取出厚厚一摞文件。
“沈工程師,這是合作協議的初稿,你先看看有什麼意見。”
沈良接過文件,快速瀏覽起來。
基本條款都很標準,但有幾處細節需要修改。
“這里的技術保密條款能不能調整一下?”沈良指著其中一頁,“我們希望保留部分技術的自主使用權。”
張律師推了推眼鏡。
“這個恐怕不太合適。既然是委托研發,技術成果理應歸委托方所有。”
“但我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總得有些回報吧?”沈良據理力爭。
劉局長在旁邊沉思片刻。
“這樣,技術專利權歸國家所有,但你們工廠可以享有優先生產權,怎麼樣?”
這個條件還算公平,沈良點頭同意。
“違約責任這一條也需要明確。”沈良繼續說道,“如果因為不可抗力導致延期,不應該由我們承擔全部責任。”
張律師記錄下修改意見。
“還有付款方式,能不能分期支付?”老王插話道,“一次性五十萬,我們資金壓力太大。”
“可以。”劉局長很爽快,“簽約時支付二十萬,樣機驗收合格再付二十萬,批量生產後支付余款。”
經過兩個小時的討論,合同條款基本敲定。
“明天上午正式簽約。”劉局長收起文件,“沈工程師,你們可以開始準備了。”
送走檢查團後,沈良立即召集項目組開會。
“從現在開始,我們進入戰時狀態!”沈良站在黑板前,“三個月時間,一天都不能耽誤。”
李明舉手發言。
“沈工,咱們是不是應該先搞個詳細的設計圖?”
“圖紙我已經畫好了。”沈良轉身在黑板上快速繪制,“這是總裝配圖,這是分解圖”
流暢的線條很快構成了一幅精密的機械圖。
在場的人都看呆了。
這哪是現畫的,分明是早就爛熟于心!
“沈工,你這腦子是咋長的?”趙師傅搖頭感嘆,“這麼復雜的東西,你都能記得清清楚楚。”
沈良淡然一笑。
“多看多想多練,熟能生巧嘛。”
李明湊近黑板,仔細觀察圖紙上的尺寸標注。
“這個燃燒室的形狀好特別啊,為什麼要做成這個樣子?”
“螺旋形設計可以延長氣體滯留時間,提高燃燒效率。”沈良解釋道,“同時還能減少熱點集中,降低材料損耗。”
趙師傅若有所思地點頭。
“有道理!我干了三十年,還真沒見過這種設計。”
沈良內心一陣得意。
這可是二十一世紀的先進技術,當然沒人見過。
“材料清單我也列出來了。”沈良指著黑板另一側,“大家分頭采購,爭取一周內全部到位。”
老王看著密密麻麻的清單,有些頭疼。
“這麼多東西,咱們廠的采購部門忙得過來嗎?”
“我來協調。”沈良主動請纓,“有些特殊材料需要特殊渠道,正好我去跑跑關系。”
散會後,沈良獨自留在會議室,繼續完善設計細節。
雖然核心技術他早已掌握,但具體的實施方案還需要根據現有條件進行調整。
1980年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畢竟有限,必須在保證效果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要求。
正思考間,李明敲門進來。
“沈工,有件事我想單獨跟你聊聊。”
李明的表情有些復雜,似乎在猶豫什麼。
“你說。”
“我總覺得這個項目太順利了。”李明坐下來,壓低聲音,“昨天那些專家,好像對你的方案早有準備似的。”
沈良心中一緊,但表面不動聲色。
“什麼意思?”
“你沒發現嗎?他們問的問題都很專業,但從來不質疑基本原理。”李明眼中閃過一絲疑惑,“按說這麼超前的技術,應該會引起更多爭議才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這個觀察很敏銳,沈良暗暗警惕。
李明雖然年輕,但思維很縝密,必須小心應對。
“可能是我們的理論基礎比較扎實吧。”沈良故作輕松,“而且專家們都是內行,一看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明點點頭,但眼中的疑惑並未完全消散。
“還有一點,你的技術儲備好像特別豐富。”李明試探性地問道,“這些知識你都是從哪兒學來的?”
沈良早就準備好了說辭。
“我愛看外文資料,經常研究國外的先進技術。”沈良攤攤手,“雖然買不起設備,但可以學習他們的設計思路啊。”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李明表示理解。
“難怪你的英語那麼好,原來是這麼練出來的。”
危機暫時化解,但沈良知道必須更加謹慎。
李明這樣的聰明人不在少數,如果表現得太過突出,遲早會引起懷疑。
下午,沈良騎著自行車前往市區,準備聯系材料供應商。
路過新華書店時,他停下來買了幾本最新的技術期刊。
既然要偽裝成一個勤學好問的技術員,就必須做足功課。
書店里人不多,沈良挑選了幾本機械設計和材料科學的雜志。
結賬時,收銀員多看了他幾眼。
“師傅,你是搞技術的吧?這些書可不便宜呢。”
沈良笑笑。
“工作需要,不買不行。”
走出書店,沈良直奔市機械公司。
這里是全市最大的設備供應商,應該能買到大部分需要的材料。
業務員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姓孫。
“小伙子,你要的這些東西可不便宜啊。”孫經理看著采購清單,“特別是這幾種合金鋼,都得從外地調貨。”
“價格不是問題,關鍵是質量要保證。”沈良很認真地說道。
孫經理眼前一亮。
“看來是個大客戶啊!”他放下清單,“不過有些材料確實比較特殊,你能不能透露一下用途?這樣我好推薦合適的型號。”
沈良早就想好了應對策略。
“我們廠接了個技改項目,要升級爐子的燃燒系統。”他簡單介紹了項目背景,“上級要求必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哦!那確實得用好材料。”孫經理來了興趣,“你們這是要搞大事啊!”
兩人詳細討論了材料規格和交貨時間。
大部分常規材料都能在本地解決,但有幾種特殊鋼材需要從上海或北京調貨。
“這樣吧,我給你個優惠價。”孫經理拿起計算器,“總共十二萬,你看怎麼樣?”
這個價格在沈良預算範圍內,他痛快地點頭同意。
“什麼時候能全部到貨?”
“最快兩周,最慢不超過一個月。”孫經理很有信心,“你放心,我一定給你催緊點。”
簽完訂貨合同,沈良騎車返回工廠。
路上經過一家小飯館,他停下來吃了碗面條。
飯館老板是個健談的中年人,見沈良一個人吃飯,主動聊了起來。
“小伙子,看你面生啊,不是本地人吧?”
“我在鋼鐵廠上班。”沈良隨口回答。
“鋼鐵廠!那可是咱們市里的大企業。”老板眼中滿是羨慕,“听說你們廠最近接了個大項目,真的假的?”
消息傳得還真快,沈良暗自感嘆。
“我就是個普通技術員,大項目的事兒不太清楚。”
老板顯然不信。
“別謙虛了!我听說是要搞什麼新技術,投資好幾十萬呢!”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