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

第440章 有個重大發現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獅城布衣 本章︰第440章 有個重大發現

    沈良心里一緊。

    設計院的人怎麼找上門了?

    ”各位領導請進。“他讓開身子,心里盤算著對方的來意。

    張明也不客套,直接開門見山”我們听說你們廠研發出了連鑄技術?能不能讓我們看看?“

    沈良裝作很平常的樣子”當然可以,不過我們的技術還比較粗糙。“

    ”粗糙不要緊,關鍵是思路對不對。“張明推了推眼鏡,”現在全省都在推廣連鑄技術,但效果不理想。如果你們真的掌握了關鍵技術,那意義重大。“

    沈良帶著他們來到車間。

    連鑄機正在運行,紅熱的鋼水從中間包緩緩流出,形成規整的鋼坯。

    張明等人都停下腳步,目不轉楮地盯著設備。

    ”這個中間包的設計很巧妙啊。“張明走近細看,”流量控制是怎麼實現的?“

    沈良指著幾個關鍵部位詳細解釋。

    張明越听越興奮,不時和同事們交頭接耳。

    ”沈工,你這個設計解決了我們一直頭疼的問題。“一個年輕的技術員激動地說,”我們試驗了半年都沒找到合適的方案。“

    沈良心里暗笑。這些問題在後世都是基礎技術,但在這個年代確實是難點。

    ”其實也不算什麼,就是多試驗幾次。“他故意說得輕描淡寫。

    張明搖搖頭”別謙虛了,這可是真本事。“

    他從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省里準備在全省推廣連鑄技術,需要技術支持單位。我們想邀請你們廠參與。“

    沈良接過文件快速瀏覽。

    這是一個省級技術推廣項目,參與單位不僅有技術轉讓收入,還能獲得省里的資金支持。

    但他也看出了其中的陷阱。

    一旦參與這個項目,他們的技術就必須完全公開,包括一些關鍵的工藝參數。

    ”這個項目確實很有意義。“沈良慢慢說道,”但我們還需要時間考慮。“

    張明有些意外”有什麼顧慮嗎?“

    沈良沉默片刻”技術推廣是好事,但我們也希望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這話讓張明皺起了眉頭。

    在這個年代,知識產權的概念還很模糊,大多數技術都是無償共享的。

    ”沈工,我們都是搞技術的,應該有技術共享的精神。“

    沈良笑了笑”張院長說得對,但共享不等于無償。“

    他指著車間里的設備”這些技術我們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才開發出來,總不能白白送人吧?“

    張明臉色變了”你這是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可以技術轉讓,但需要合理的補償。“沈良語氣平靜,”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我們有積極性繼續研發,其他廠也能獲得先進技術。“

    這個提議讓張明等人陷入沉思。

    確實,如果完全無償,那誰還願意投入資金搞研發?

    但如果收費,又擔心推廣成本過高。

    ”具體怎麼收費?“張明試探性地問。

    沈良早有準備”技術轉讓費按設備投資的5收取,另外技術服務和人員培訓。“

    這個比例讓張明吃了一驚。

    按照一般鋼鐵廠連鑄設備的投資規模,這筆費用可不少。

    ”會不會太高了?“

    沈良搖搖頭”不高。國外的技術轉讓費一般都在10以上,我們這已經很優惠了。“

    他停頓了一下”而且我們保證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絕對物有所值。“

    張明和同事們商量了一會兒,最終點頭同意。

    ”那我們回去向領導匯報,應該問題不大。“

    沈良送走設計院的人,心情很不錯。

    這次談判的結果超出了預期,不僅獲得了技術轉讓的收入,還建立了與設計院的合作關系。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他可以控制技術擴散的節奏和範圍。

    下午,廠長老劉興沖沖跑到沈良辦公室。

    ”小沈,好消息!省里批準了我們申報的技術改造項目,撥款50萬!“

    沈良也很高興。有了這筆錢,很多想法都能付諸實踐了。

    ”廠長,我有個建議。“沈良站起身,”除了購買設備,我們還應該建一個試驗室。“

    老劉有些疑惑”試驗室?干什麼用?“

    ”搞新技術研發。“沈良在紙上畫了一個簡單的平面圖,”現在我們只是跟上了國外的步伐,但要想真正領先,必須有自己的創新。“

    他指著圖上的幾個區域”金相分析室、力學試驗室、工藝試驗區,這些都是必需的。“

    老劉看著圖紙,眼神有些擔心”這得花不少錢吧?“

    ”大概需要101novel.com萬左右。“沈良說得很輕松,”但這是投資,不是花費。“

    他拿出一本筆記”我已經初步規劃了幾個研發方向,每一個都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老劉翻看著筆記,上面密密麻麻寫著各種技術要點。

    雖然很多專業術語他看不懂,但能感覺到這些想法的價值。

    ”你說的這些技術,真的能實現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沈良笑了”廠長,半年前您也覺得連鑄技術不可能實現,結果呢?“

    這話讓老劉啞口無言。

    確實,沈良已經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好,試驗室的事我支持。“老劉拍板決定,”但有個條件,你必須帶幾個年輕人,把技術傳承下去。“

    沈良點頭同意”我正有這個打算。“

    其實他心里清楚,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是有限的。

    要想真正發展中國的重工業,必須培養一批技術人才。

    而且通過培養學生,他也能更好地掩護自己的技術來源。

    第二天,沈良就開始在全廠選拔技術骨干。

    條件很簡單年齡在30歲以下,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最重要的是要有鑽研精神。

    最終選出了五個人,其中包括那個一直跟著他學習的小王。

    ”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我們廠的技術研發小組。“沈良看著面前五個年輕人,”任務很重,但前景很光明。“

    他在黑板上寫下幾個技術方向”高強度鋼材、精密鑄造、特殊合金,這些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小王舉手問道”沈工,這些技術現在國外發展到什麼水平了?“

    沈良心里一動。這個問題很關鍵,他必須小心回答。

    ”國外的技術確實比我們先進,但不是不可超越的。“他轉身面對大家,”關鍵是要找對方向,走對路子。“

    他指著黑板上的第一項”比如高強度鋼材,國外現在主要依靠添加合金元素,但成本很高。如果我們能通過工藝創新實現同樣的效果,就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這個解釋讓幾個年輕人眼前一亮。

    確實,技術路線的選擇比單純的技術水平更重要。

    ”那我們從哪里開始?“另一個技術員問道。

    沈良拿出一份資料”先從鋼材的熱處理工藝入手。這個相對簡單,但改進潛力很大。“

    他分配了具體任務,每個人負責一個研究方向。

    雖然表面上是在搞研發,但沈良心里很清楚,這其實是在為未來的技術突破做準備。

    這些年輕人現在看起來還很稚嫩,但假以時日,必將成為中國重工業的棟梁。

    傍晚時分,沈良獨自留在辦公室整理資料。

    突然,門外傳來敲門聲。”進來。“沈良頭也不抬,繼續翻看手中的技術資料。

    老劉推門而入,手里拿著一個厚厚的文件夾。臉色有些凝重。

    ”廠長?這麼晚還沒回家?“沈良放下資料,有些意外。

    老劉在對面坐下,將文件夾重重放在桌上。

    ”有個事情,必須跟你說一下。“他的聲音壓得很低,”上級部門來人了。“

    沈良心中一緊。來了嗎?

    ”什麼部門?“他表面平靜,內心卻在快速分析各種可能性。

    ”冶金部的技術考察組。“老劉打開文件夾,”說是要實地考察我們的連鑄技術。“

    沈良暗自松了口氣。技術考察而已,不是什麼壞事。

    但老劉接下來的話讓他心情復雜起來。

    ”考察組的組長是王建國,冶金部的副司長。“老劉的眼神有些擔憂,”這個人我听說過,很較真,對技術要求極嚴。“

    沈良點點頭,心里卻在盤算別的。

    王建國?這個名字他有印象。

    後來成了冶金部的副部長,是個真正的技術專家。

    如果能得到他的認可,對以後的發展極其有利。

    ”他們什麼時候到?“

    ”明天上午。“老劉搓搓手,”沈良,我有點擔心。萬一他們覺得我們的技術不夠成熟“

    ”不會的。“沈良打斷了他的話,”我們的連鑄技術完全經得起檢驗。“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廠區里依然忙碌的景象。

    夜班工人正在操作那台簡易連鑄機,橙紅色的鋼水在月光下格外顯眼。

    ”廠長,您覺得他們會問什麼問題?“

    老劉搖搖頭”這我哪知道啊。不過肯定會很專業,很深入。“

    沈良轉過身,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那就讓他們問吧。“

    這份自信讓老劉稍微安心了一些。

    但他還有個擔心。

    ”還有件事。“老劉的聲音更低了,”听說這次考察的結果,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廠的未來發展。“

    ”怎麼說?“

    ”如果技術被認可,我們就能申請國家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資金、設備、人才,什麼都不缺。“老劉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但如果“

    他沒說下去,但意思很明顯。

    沈良心中暗喜。

    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機會。

    有了國家層面的支持,他的技術推廣就容易多了。

    ”放心吧廠長,明天一定沒問題。“

    老劉看著他堅定的神情,心里的擔憂漸漸消散。

    這個年輕人總是能給人信心。

    ”那我就不打擾你了。早點休息,明天還有硬仗要打。“

    老劉起身準備離開,走到門口時又回頭說了一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對了,明天你穿正式一點。畢竟是冶金部的領導。“

    沈良笑笑”知道了。“

    門關上後,辦公室里重新安靜下來。

    沈良重新坐回桌前,但心思已經不在技術資料上了。

    王建國這個人物在他的記憶中逐漸清晰起來。

    技術出身,作風嚴謹,眼光獨到。

    最重要的是,他對新技術有著敏銳的嗅覺。

    如果能說服他,接下來的路就會好走很多。

    沈良拿出一張白紙,開始梳理明天可能遇到的問題。

    連鑄技術的原理、工藝參數、質量控制、成本效益

    每一個環節他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不過話說回來,真正的考驗不是技術問題。

    而是如何解釋這些超前技術的來源。

    沈良放下筆,靠在椅背上思考。

    必須想個合理的說法,既不能太突兀,又要足夠有說服力。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電話響了。

    這麼晚了還有電話?

    沈良拿起話筒”喂?“

    ”沈工,是我,小王。“電話里傳來興奮的聲音,”有個重大發現!“

    ”什麼發現?這麼激動?“

    ”熱處理那個項目,我剛才試了一種新的工藝參數,結果鋼材的強度提高了15!“

    沈良眼前一亮。

    這小子還真有天賦。

    ”具體數據呢?“

    ”抗拉強度從4101novel.com兆帕提升到了483兆帕,而且韌性也有明顯改善。“小王的聲音里掩飾不住興奮,”沈工,這個結果是不是很驚人?“

    確實驚人。

    不過在沈良的預料之中。

    ”你做了幾次試驗?“

    ”三次,結果都很穩定。“

    ”好,明天繼續。記住,試驗記錄要詳細,數據要準確。“沈良的語氣變得嚴肅,”這個技術很有價值,我們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掛斷電話後,沈良心情更好了。

    看來這批年輕人的培養計劃進展順利。

    而且明天正好可以向考察組展示一下研發小組的成果。

    技術創新加上人才培養,這個組合應該很有說服力。

    沈良重新拿起筆,在紙上寫下幾個關鍵詞。

    明天的匯報,就從這些方面入手。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方便以後閱讀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第440章 有個重大發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第440章 有個重大發現並對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