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站直身體,目光掃過在場的所有人。
他知道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不僅可以展示廠里的技術成果,更能徹底打消那些質疑的聲音。
“李部長,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技術改造。”沈良走向第一台設備,“首先是煉鋼爐的燃燒系統改進。”
他指著爐體上新加裝的預熱裝置“我們在原有設備基礎上增加了空氣預熱器,利用煙氣余熱預熱進入爐膛的助燃空氣。溫度從原來的常溫提升到450攝氏度。”
李慶山湊近觀察“這個改造投資大嗎?”
“材料費用不到八千塊,都是廠里現有的廢料改制。”沈良淡定回答,“但效果顯著,熱效率提升15,每月能節省焦炭近兩百噸。”
瘦高個子忍不住插話“你這個數據怎麼驗證?有沒有第三方測試報告?”
沈良瞥了他一眼,心里冷笑。這家伙還不死心啊。
“當然有。”沈良從口袋里掏出一沓文件,“這是市技術監督局的檢測報告,蓋的公章。”
王建華接過文件翻看,臉色逐漸緩和。
報告數據詳實,測試方法規範,完全挑不出毛病。
李慶山滿意地點頭“繼續說第二項。”
沈良帶著眾人來到軋鋼車間“第二項是軋制工藝的優化。我們對軋輥表面進行了特殊處理,改進了冷卻水系統。”
他蹲下身子,指著軋輥底部的管道“看這里,我們增加了分段式冷卻控制。不同部位的軋輥溫度可以獨立調節,這樣軋出的鋼材表面質量更均勻。”
廠長在旁邊補充“沈工程師這個改進太厲害了,廢品率從原來的8降到現在的3,每個月光節省的廢料就值好幾萬。”
李慶山眼中閃過贊賞“小沈,你這腦瓜子真靈活。”
瘦高個子還想找茬“你們有沒有考慮過設備疲勞問題?這樣頻繁調節溫度,會不會影響軋輥壽命?”
沈良早有準備“我們做過疲勞測試。”
他從工具箱里取出一根鋼棒,表面有明顯的切口痕跡“這是軋輥材料的疲勞試樣,經過十萬次循環加載,裂紋擴展速度在安全範圍內。預計軋輥使用壽命不僅不會縮短,反而能延長101novel.com。”
瘦高個子張了張嘴,最終什麼話也沒說出來。
沈良心里暗爽,繼續說道“第三項改進是最關鍵的——連鑄工藝。”
眾人跟著他來到車間最里面的一台設備前。
這是一個高約十米的金屬結構,外形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內部結構復雜。
“這是我們自主設計制造的小型連鑄機。”沈良拍了拍設備外殼,“鋼水從這里進入,經過連續冷卻凝固,直接澆鑄成鋼坯。”
李慶山眼楮亮了“連鑄?這不是國外的先進技術嗎?”
“沒錯。”沈良點頭,“但我們用土辦法解決了關鍵技術難題。”
他指著設備頂部的漏斗狀結構“這是中間包,我們用耐火磚砌成,雖然簡陋,但完全能滿足生產需要。冷卻水系統也是自己設計的,用普通鋼管就行。”
王建華湊過來仔細觀察“投資多少錢?”
“包括人工費,總共不到五萬塊。”沈良語氣平靜,但內心得意,“而進口一套同樣規模的設備,至少要兩百萬,還不包括技術轉讓費。”
現場一片安靜。
連李慶山都有些震驚“你們真的做出了連鑄機?”
“不信的話可以現場演示。”沈良看了看表,“下午兩點有一爐鋼水,正好可以看看效果。”
瘦高個子臉色已經徹底變了。他來之前確實接到了舉報,說這個鋼鐵廠在搞一些不切實際的技術改造,浪費國家資源。可現在看來,這些改造不僅沒有浪費,反而創造了巨大價值。
更要命的是,如果這家廠真的掌握了連鑄技術,那對整個鋼鐵行業都是震撼性的消息。他們鋼鐵集團花了幾年時間,耗資上千萬從國外引進的技術,竟然被一個地方小廠給攻破了?
王建華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沈工程師,你說的連鑄技術,真的是完全自主研發?”
“當然。”沈良胸有成竹,“所有技術資料都在這里,從理論計算到工程圖紙,每一步都有詳細記錄。”
他從辦公室搬來厚厚一摞資料,放在桌子上“熱傳導計算、流體力學分析、材料選擇依據,全部都有。”
李慶山翻開幾頁,雖然看不太懂那些復雜的公式,但能感受到技術含量很高“小沈,你這個技術如果推廣開來,對整個行業都是貢獻啊。”
沈良心里清楚,連鑄技術在後世已經是鋼鐵生產的標準配置,但在這個年代確實算得上革命性創新。他利用前世的記憶,把復雜的技術簡化成土辦法,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證了效果。
“我們廠願意向兄弟單位無償分享這些技術。”沈良看似大方地說道,實際上心里盤算著另外的打算。
技術可以分享,但關鍵設備的制造工藝和參數優化,那可是另外的價值。他要的不是一次性的技術轉讓費,而是長期的技術服務收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瘦高個子終于忍不住了“就算你們的技術先進,但有沒有考慮過安全問題?連鑄過程中鋼水溫度超過一千五百度,萬一出現意外”
“安全措施我們也考慮到了。”沈良打斷他的話,走向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你看這里,我們設置了三重安全保護。”
他逐一介紹“溫度監控系統,一旦超過設定值自動報警;壓力釋放閥,防止系統超壓;緊急停車裝置,十秒鐘內可以完全切斷鋼水供應。”
廠長在旁邊自豪地補充“沈工程師設計這套安全系統的時候,考慮得比我們廠長還周到。每個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都有預案。”
李慶山越听越滿意“小沈,你這個人才不能埋沒在車間里。我建議你們廠長給他申請破格提升。”
廠長連忙點頭“李部長說得對,我們正準備推薦沈良同志擔任副總工程師。”
沈良表面謙虛,內心卻在快速計算。副總工程師這個職位,不僅意味著更高的地位和收入,更重要的是能接觸到更多的技術資源和項目信息。
這正是他需要的。
王建華看了看手表“現在已經一點半了,沈工程師,你說的現場演示什麼時候開始?”
“馬上就能開始。”沈良朝車間工人招手,“老張,準備開爐!”
老張應聲而來,熟練地檢查設備狀態。沈良在旁邊指導著每一個操作步驟,確保萬無一失。
鋼水從高爐中緩緩流出,橘紅色的液體在管道中流淌,溫度計顯示1580攝氏度。經過中間包的緩沖,鋼水進入連鑄機的結晶器。
沈良盯著溫度和流量參數“冷卻水流量正常,結晶器溫度穩定,可以開始拉坯了。”
隨著機械裝置的轟鳴聲,一根方形鋼坯從連鑄機底部緩緩伸出。表面光滑,尺寸精確,完全符合設計要求。
現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特別是瘦高個子,臉色已經完全變了。他非常清楚這意味著什麼——這個地方小廠確實掌握了連鑄技術,而且運行穩定。
李慶山興奮地拍著沈良的肩膀“小沈,你這是給我們市里爭光啊!”
沈良謙虛地笑了笑“這只是開始,我們還有更大的計劃。”
“什麼計劃?”李慶山立刻來了興趣。
沈良故意壓低聲音“我們正在研究大型設備的制造技術。如果成功的話,一些進口設備就不用再花外匯了。”
這句話讓在場所有人都精神一振。在這個外匯緊缺的年代,能夠替代進口設備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價值。
王建華也徹底改變了態度“沈工程師,如果你們有什麼需要省里支持的,盡管開口。”
沈良心里暗笑,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但表面上依然保持著謙遜“謝謝王局長的支持,我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瘦高個子終于意識到自己這次行動的荒謬。他本來想給這個廠找麻煩,結果反而成了對方技術成果的見證人。現在想走也走不了,只能硬著頭皮留下來。
連鑄演示結束後,李慶山提議去會議室詳細討論技術推廣的問題。眾人來到廠辦公樓的會議室,沈良準備了更詳細的技術資料和發展規劃。
“各位領導,我想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們的長遠計劃。”沈良站起身來,在黑板上畫出一個簡單的示意圖,“目前我們掌握的連鑄技術還只是第一步。”
他用粉筆標出幾個關鍵環節“下一步我們計劃開發大斷面連鑄技術,可以直接生產h型鋼、工字鋼等型材,省去軋制環節。”
李慶山眼楮發亮“這樣的話成本能降低多少?”
“按照初步測算,每噸鋼材的生產成本至少能降低15。”沈良在黑板上寫下一個數字,“如果全市的鋼鐵企業都采用這項技術,一年能節省成本上千萬元。”
會議室里響起一片贊嘆聲。
沈良趁熱打鐵“但是這項技術的開發需要更多資源支持。除了資金投入,還需要專業人才和試驗設備。”
王建華立即表態“省里可以協調相關院校和科研院所技術支持。”
李慶山也不甘示弱“市里可以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技術研發。”
沈良心里樂開了花,但臉上依然嚴肅“謝謝各位領導的支持。不過我有個建議,與其各自為戰,不如成立一個技術開發中心,統一協調資源。”
這個提議讓在場所有人都陷入思考。確實,如果能夠集中力量攻關,效果會更好。
瘦高個子終于找到機會說話“技術開發是好事,但要注意風險控制。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沈良轉身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失敗?我們已經成功掌握了連鑄技術,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他走到瘦高個子面前“倒是你們集團,花了那麼多錢引進國外技術,到現在還沒完全消化吸收吧?”
這句話戳中了瘦高個子的痛處。確實,他們集團引進的連鑄技術到現在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設備故障率居高不下,生產成本比預期高出不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王建華見氣氛有些緊張,趕緊打圓場“大家都是為了發展鋼鐵工業,應該互相支持才對。”
沈良點點頭“王局長說得對。我們願意與各兄弟單位分享技術經驗,共同進步。”
但他心里清楚,真正的技術核心是不會輕易分享的。
表面上的合作是必要的,但核心競爭力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會議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最終達成幾項重要決議市里將設立技術開發專項基金,沈良的鋼鐵廠作為試點單位,省里將協調相關科研院所技術支持。
送走檢查組後,沈良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仔細回顧今天的每一個細節。
這次危機不僅化解了,反而為他爭取到了更多資源和支持。
但他也意識到,隨著影響力的擴大,會有更多人關注他的一舉一動。
必須更加小心,既要展示足夠的技術實力,又不能暴露過多的秘密。
夕陽西下,沈良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遠處的鋼鐵廠煙囪。
濃煙滾滾,但那不是污染,而是中國重工業崛起的號角。
他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沈良剛剛坐穩,秘書小王就敲門進來了。
“第二天一早,沈良剛到辦公室就發現門口站了好幾個人。
為首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戴著厚厚的眼鏡,手里拿著公文包。
”您就是沈良沈工程師吧?我是省冶金工業設計院的張明,這幾位是我的同事。“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