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

第429章 建立完善的維修網絡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獅城布衣 本章︰第429章 建立完善的維修網絡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任何新產品的推出都要經過層層審批。

    這個過程往往很漫長,但也是必須的。

    “我建議你們先申請技術鑒定。”孫局長繼續說道,“如果能通過省里的鑒定,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需要準備什麼材料?”

    “技術文件、試驗報告、樣機演示,還要有用戶試用證明。”

    沈良在心中盤算著,這些要求都不算過分,關鍵是要做好充分準備。

    “孫局長,您看這樣行不行?”陳志華提出建議,“我們先在廠里試用一段時間,積累一些數據,然後再申請鑒定。”

    “這個想法不錯。”孫局長贊同道,“實踐出真知,有了實際使用經驗,鑒定起來就更有說服力。”

    就這樣,小型挖掘機的命運確定了下來。

    接下來的日子里,沈良和工人們又制造了兩台同樣的設備,投入到鋼鐵廠的日常作業中。

    煤場改造、廢料清理、基礎開挖,這些原本需要大量人工的工作,現在都交給了小型挖掘機。

    效果出奇地好。

    不僅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而且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更重要的是,精確的操作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費。

    “這小東西真是個寶貝。”負責煤場的老張逢人就夸,“一天頂十幾個人干活,還不知道累。”

    消息很快傳開,附近幾家企業的負責人都跑來參觀。

    “能不能給我們也造一台?”一家建材廠的廠長主動找上門。

    “價格怎麼樣?願意出高價購買。”化工廠的采購員也表達了購買意向。

    面對這些詢問,陳志華都婉言謝絕了。

    不是不想賣,而是不能隨意擴大生產。沒有相關許可證,私自制造銷售是違規行為。

    沈良對此倒很淡定。

    他知道,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面其實是好事。市場需求旺盛,說明產品有競爭力,也為後續的正式推廣奠定了基礎。

    三個月後,技術鑒定的材料準備齊全了。

    詳細的技術文件、完整的試驗數據、用戶的試用報告,還有那台表現出色的樣機,一切都準備就緒。省工業廳的技術鑒定會定在了下個月的第三個周五。

    沈良接到通知後,心情既興奮又忐忑。這可是他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技術成果,能否通過省里的權威認定,直接關系到後續的產業化進程。

    “小沈,听說省里要派專家過來?”老工程師王師傅湊過來打探消息。

    “嗯,十幾個專家呢。”沈良點點頭,“機械、液壓、電氣各個方面的都有。”

    王師傅咂咂嘴“這陣勢不小啊,看來上面挺重視的。”

    確實重視。孫局長已經提前打過招呼,這次鑒定會規格很高,不僅有省工業廳的領導,還邀請了幾所重點院校的教授參加。

    沈良知道,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專家們見多識廣,想要蒙混過關是不可能的。每一個技術細節都必須經得起推敲,每一項性能指標都要有充分的數據支撐。

    接下來的半個月,沈良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到準備工作中。

    技術文件反復修改,試驗數據重新整理,樣機保養調試,各種演示方案都要考慮周全。

    “累死了。”小李一屁股坐在工具箱上,“這比造機器還費勁。”

    沈良擦擦額頭的汗珠“馬虎不得,這關系到咱們產品的前途。”

    陳志華也很緊張。作為廠領導,他比誰都清楚這次鑒定的重要性。如果能順利通過,鋼鐵廠就有機會申請到專門的生產許可證,成立獨立的機械制造部門。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要知道,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能夠生產新產品的企業地位都很特殊。不僅有政策扶持,還能獲得更多的資源配置。

    “老陳,你說專家們會問些什麼問題?”沈良有些擔心。

    “技術原理、創新點、市場前景,這些肯定要問。”陳志華分析道,“還可能涉及成本核算、生產工藝、質量控制等方面。”

    沈良暗自點頭。這些問題他都有準備,關鍵是要把握好分寸,既要展現技術實力,又不能過度夸大。

    鑒定會的前一天晚上,沈良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月光透過窗簾灑在地板上,形成斑駁的光影。他想起前世參加過的那些技術評審會,專家們犀利的提問,激烈的討論,還有最終揭曉結果時的緊張氣氛。

    “希望明天一切順利。”他默默祈禱。

    第二天一早,省里的專家團就到了。

    十三個人,清一色的中山裝,胸前佩戴著工作證,看起來都很權威的樣子。

    領頭的是省工業廳技術處的處長,姓李,四十多歲,戴著厚厚的眼鏡片,說話慢條斯理。

    “這就是你們研制的小型挖掘機?”李處長圍著樣機轉了一圈。

    “是的。”沈良恭敬地回答,“我來介紹一下主要技術特點。”

    他按照預先準備的方案,從整體結構開始講解。液壓系統、傳動機構、控制裝置,每一個部分都講得很詳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專家們听得很認真,不時提出各種問題。

    “這個液壓泵的流量是多少?”一位教授問道。

    “額定流量30升每分鐘,工作壓力16兆帕。”沈良回答得很干脆。

    “動力系統呢?功率多大?”

    “18馬力的柴油機,能夠滿足各種工況需求。”

    問答進行了半個小時,專家們基本了解了設備的技術參數。接下來是現場演示環節。

    沈良親自操作,展示了挖掘、裝載、平整等各項功能。

    小型挖掘機在他的控制下靈活轉動,鏟斗精準地抓取土石,動作流暢自然,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不錯!”一位老專家忍不住贊嘆,“操作很穩定,精度也夠高。”

    李處長也點點頭“看得出來,設計很用心,工藝也比較成熟。”

    演示結束後,專家們開始仔細檢查設備的各個部位。

    焊接質量、裝配精度、表面處理,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他們還打開了幾個關鍵部件,查看內部結構和加工工藝。

    “這個減速器是自己加工的?”一位專家指著變速箱問道。

    “是的,我們根據設計圖紙自行制造。”沈良如實回答。

    “齒輪精度怎麼樣?有沒有噪音問題?”

    “經過精密加工,噪音控制在65分貝以下,符合作業環境要求。”

    專家滿意地點頭。

    檢查持續了兩個小時,專家們對設備的整體質量給予了肯定。接下來是最關鍵的技術文件審查。

    會議室里,厚厚的一摞資料擺在桌子上。設計圖紙、計算書、試驗報告、用戶反饋,每一份文件都被仔細翻閱。

    “這個結構強度計算有問題。”一位結構專家指出了技術文件中的一處疏漏。

    沈良心里咯 一下,但表面保持鎮定“您看哪里不對?我重新核算一遍。”

    “這里的載荷分布沒有考慮動態因子。”專家在圖紙上劃了個圈。

    沈良仔細一看,確實是個疏忽。在靜態計算的基礎上,應該增加動載系數,這樣計算結果才更準確。

    “您說得對,我立即修正。”他拿起筆重新計算。

    好在問題不大,加上動載系數後,結構強度依然滿足安全要求,甚至還有一定的余量。

    “現在沒問題了。”專家檢查了修正後的計算結果,表示認可。

    審查繼續進行,專家們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十幾個技術問題。沈良憑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一一給出了滿意的答復。

    下午三點,技術鑒定正式結束。

    專家們集體退到另一間會議室進行評議。沈良和陳志華只能在外面焦急地等待。

    “怎麼樣?有把握嗎?”陳志華小聲問道。

    “應該問題不大。”沈良分析道,“專家們的態度都比較積極,沒有提出什麼致命的技術缺陷。”

    但他心里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技術鑒定不僅要看產品質量,還要考慮市場需求、生產條件、經濟效益等多方面因素。

    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影響最終結果。

    等待的時間格外漫長。

    一個小時過去了,會議室的門依然緊閉。透過玻璃窗,能看到專家們在激烈討論,但听不清具體內容。

    “他們在爭論什麼?”小李悄悄問道。

    “可能是在討論技術等級。”沈良猜測道,“鑒定結果分幾個檔次,達到什麼水平很重要。”

    又過了半個小時,會議室的門終于開了。

    李處長走出來,表情嚴肅,看不出喜怒。

    “鑒定結果出來了。”他清清嗓子,語氣莊重,“經過專家組認真評議,一致認為該產品技術先進,工藝成熟,性能穩定,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沈良的心跳頓時加快,這是要通過的節奏?

    “鑒定等級為優秀,建議盡快投入批量生產。”

    李處長的話音剛落,會議室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陳志華激動得臉都紅了,用力握著沈良的手“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沈良也很興奮,但內心更多的是如釋重負。這意味著小型挖掘機正式獲得了權威認證,為後續的產業化掃清了最大障礙。

    “接下來就要申請生產許可證了。”李處長提醒道,“這方面的程序相對簡單一些,主要是審核生產條件和質量保證能力。”

    沈良點頭表示理解。有了技術鑒定的背書,生產許可證應該不是大問題。關鍵是要盡快完善生產線,提升制造能力。“老沈,你這可是給咱們廠爭光了啊!”回到廠里,老王一臉興奮地迎上來。

    消息傳得真快。沈良剛下車,整個技術科就沸騰了。

    “優秀等級!這在咱們廠歷史上還是頭一回!”小李激動得聲音都變調了。

    陳志華笑得合不攏嘴“沈工程師,今晚我請客,咱們好好慶祝慶祝!”

    沈良擺擺手“慶祝可以,但不能松懈。技術鑒定只是第一步,後面的路還長著呢。”

    他心里很清楚,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生產許可證雖然相對簡單,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更重要的是,現在就要開始準備批量生產的事情了。

    “陳廠長,我想和您單獨聊聊。”沈良示意陳志華。

    兩人走進廠長辦公室,關上門。

    “說吧,有什麼想法?”陳志華給沈良倒了杯茶。

    沈良在椅子上坐下,神色變得嚴肅起來“批量生產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咱們廠目前的財務狀況”

    “錢的問題我來想辦法。”陳志華打斷了他,“銀行那邊我已經在接觸了,再不行就找上級申請專項資金。”

    沈良點點頭,但心里還有別的擔憂。

    “還有一個問題。”他停頓了一下,“市場推廣怎麼辦?東西再好,賣不出去也是白搭。”

    陳志華眉頭微皺“這確實是個難題。咱們廠以前主要做內銷,對外貿易經驗不足。”

    沈良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在後世,他見過太多技術先進但市場失敗的案例。

    “我覺得可以先從租賃業務入手。”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多小工程隊買不起設備,但可以租用。這樣既能快速回籠資金,又能積累用戶口碑。”

    陳志華眼前一亮“這個思路好!降低了客戶的使用門檻。”

    “另外,我們還要加強售後服務。”沈良繼續說道,“建立完善的維修網絡,培訓專業技術人員。”

    兩人越聊越投機,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

    正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人輕輕敲響。

    “進來。”陳志華喊道。

    老王探進頭來,神色有些異樣“廠長,外面來了幾個人,說是要找沈工程師談合作的。”

    沈良和陳志華對視一眼。

    這麼快就有人上門了?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方便以後閱讀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第429章 建立完善的維修網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第429章 建立完善的維修網絡並對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