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讓人拿來了幾個樣品。施密特仔細檢查後,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這不可能!”施密特幾乎是吼出來的,“你們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掌握這項技術?”
“施密特先生,您剛才不是說中國人需要五十年嗎?”沈良淡淡地說道,“現在看來,您高估了這個時間。”
“你們一定是偷了我們的技術!”施密特憤怒地說道,“我要向國際仲裁法庭起訴你們!”
“請便。”沈良毫不在意,“我們所有的技術都有完整的研發記錄,隨時歡迎檢查。”
施密特氣得臉色發青,但又無可奈何。華夏重工確實是自主研發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沈總,現在我們公司願意以更優惠的價格購買您的技術。”施密特突然換了一副嘴臉,“我們可以出價一億美元。”
“不賣。”沈良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技術,不會賣給任何外國公司。”
“兩億美元!”施密特咬牙說道。
“多少錢都不賣。”沈良的態度很堅決,“施密特先生,您還是回去告訴您的老板,中國人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中國了。”
施密特灰溜溜地離開了,臨走時還不忘放狠話“沈總,您會後悔的。沒有我們的技術支持,您的企業走不遠。”
“那我們走著瞧。”沈良冷笑道。
華夏重工成功攻克鈦合金加工技術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行業。國內的航空企業紛紛前來洽談合作,訂單如雪花般飛來。
“沈總,我們現在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銷售總監興奮地匯報道,“而且價格比進口產品還高,客戶們都搶著要。”
“很好,但是我們不能驕傲。”沈良提醒道,“這只是開始,我們還有更多的技術需要攻克。”
就在華夏重工忙著擴大生產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了。
“沈總,不好了!”技術總監急匆匆地跑進辦公室,“德國那邊向我們的客戶施壓,威脅說如果繼續使用我們的零部件,就不其他技術支持。”
“什麼?”沈良皺起了眉頭,“他們這是在搞技術封鎖。”
“是的,而且效果很明顯。”技術總監苦笑道,“已經有三家客戶取消了訂單。”
沈良沉思了一會兒,突然笑了。
“沈總,您怎麼還笑得出來?”技術總監不解地問道。
“因為我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沈良神秘地說道,“既然他們要玩技術封鎖,那我們就玩得更大一點。”
“您的意思是?”
“我們不僅要做零部件,還要做整機。”沈良的眼中閃爍著光芒,“我們要造出自己的大飛機,讓全世界都看看中國人的實力。”
“造飛機?”技術總監倒吸一口冷氣,“沈總,這可是比零部件難一萬倍啊。”
“難又怎麼樣?”沈良站起身來,“當年我們造原子彈的時候,外國人也說不可能。結果呢?”
技術總監被沈良的氣勢感染了,眼中也燃起了斗志。“沈總,您說怎麼干,我們就怎麼干!”
“很好!”沈良拍了拍技術總監的肩膀,“從明天開始,我們成立飛機設計部。我要讓德國人知道,什麼叫做中國速度!”
消息傳出後,整個華夏重工都沸騰了。工人們議論紛紛,有人興奮,有人擔心,但更多的是期待。
“造飛機?我們華夏重工要造飛機了?”老工人李師傅激動地說道,“我活了六十多歲,還從來沒見過中國人造的飛機呢。”
“李師傅,您說我們能成功嗎?”年輕工人小張問道。
“能!”李師傅毫不猶豫地說道,“沈總說能成功,就一定能成功。你看看這幾年,沈總什麼時候失敗過?”
確實,從沈良接手華夏重工以來,幾乎每一個項目都獲得了成功。從最初的煉鋼爐改造,到後來的挖掘機、發電機組,再到現在的航空零部件,華夏重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但是造飛機,這確實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沈總,我們需要多少資金?”財務總監擔心地問道。
“先投入十億。”沈良說道,“如果不夠,再追加。”
“十億?”財務總監差點暈倒,“沈總,這是我們公司全部的流動資金啊。”
“沒關系,我們可以貸款。”沈良很淡定,“銀行那邊我已經談好了,他們願意支持我們的項目。”
“可是萬一失敗了怎麼辦?”財務總監還是很擔心。
“不會失敗的。”沈良的語氣很堅定,“我對此很有信心。”
接下來的幾個月,華夏重工開始了大規模的人才招聘。沈良親自出馬,到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挖人。
“教授,我們華夏重工誠邀您加入我們的飛機設計團隊。”沈良對著一位航空專家說道。
“沈總,說實話,我對您的企業很佩服。”這位教授說道,“但是造飛機不是造汽車,難度實在太大了。”
“教授,您覺得最大的難度在哪里?”沈良問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發動機。”教授毫不猶豫地說道,“沒有好的發動機,飛機就是一堆廢鐵。”
“那如果我告訴您,我們已經有了發動機的技術方案呢?”沈良神秘地說道。
“什麼?”教授不敢置信,“沈總,您不會是在開玩笑吧?”
沈良沒有說話,而是拿出了一份技術文件。教授接過來仔細看了看,臉色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這個方案……”教授喃喃自語,“理論上確實可行,而且比現有的發動機更先進。”
“教授,您願意加入我們嗎?”沈良問道。
教授沉思了很久,最後重重地點了點頭。“沈總,我願意!為了中國的航空事業,我願意賭這一把!”
有了這位教授的加入,華夏重工的飛機設計團隊迅速壯大。很快,一個由三十多位頂尖專家組成的設計團隊就成立了。
“各位,我們的目標很明確。”沈良在第一次團隊會議上說道,“設計出一款性能超越波音737和空客a3101novel.com的中型客機。”
“沈總,這個目標會不會太高了?”一位專家擔心地說道,“我們畢竟是第一次造飛機。”
“目標高一點沒有壞處。”沈良說道,“如果我們的目標只是追趕,那永遠只能跟在別人後面。我們要做的是超越。”
“那我們從哪里開始?”另一位專家問道。
“從發動機開始。”沈良說道,“這是飛機的心髒,也是最關鍵的部分。”
接下來的一年,華夏重工的發動機實驗室成了最繁忙的地方。沈良幾乎每天都要到實驗室檢查進度,有時候甚至親自參與設計工作。
“沈總,您看這個葉片的設計。”發動機總設計師指著圖紙說道,“我們采用了單晶葉片技術,效率比傳統葉片提高了15。”
“很好,但是還不夠。”沈良說道,“我們要追求的是極致的性能。”
說著,沈良在圖紙上做了一些修改。“如果我們把葉片的角度再調整一下,效率還能再提高5。”
總設計師仔細看了看沈良的修改,眼楮逐漸亮了起來。“沈總,您的這個想法很有創意,我們馬上試試。”
就這樣,在沈良的指導下,華夏重工的航空發動機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不僅性能指標全面超越了國外同類產品,而且成本還降低了30。
消息傳到國外,立即引起了轟動。
“這不可能!”波音公司的技術總監看著華夏重工發布的技術參數,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中國人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開發出這麼先進的發動機?”
“先生,這是事實。”助手苦笑道,“而且據說他們的飛機原型機馬上就要首飛了。”
“馬上首飛?”技術總監更加震驚了,“他們的進度怎麼這麼快?”
確實,華夏重工的進度快得讓人難以置信。在發動機取得突破的同時,飛機的其他部分也在快速推進。
“沈總,我們的飛機什麼時候能首飛?”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問道。
“三個月後。”沈良自信地說道,“我們的c929客機將在三個月後進行首飛。”
“c929?”記者們面面相覷,“沈總,這個型號是什麼意思?”
“c代表中國,929代表我們的目標。”沈良解釋道,“我們要造出一款能夠搭載929名乘客的大型客機。”
“929名乘客?”記者們倒吸一口冷氣,“沈總,這比波音747還要大啊!”
“沒錯。”沈良點點頭,“我們要造的不僅僅是一架飛機,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機。”
這個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支持的聲音有,質疑的聲音更多。
“中國人瘋了嗎?”《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文章寫道,“他們連一架小飛機都沒造過,居然要造世界最大的客機?”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金融時報》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華夏重工這是在嘩眾取寵。”
面對外界的質疑,沈良顯得很淡定。
“讓他們說去吧。”沈良對技術團隊說道,“事實勝于雄辯,等我們的飛機飛上天,他們就知道誰是對的了。”
三個月後,華夏重工的試飛基地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c929客機的原型機靜靜地停在跑道上,銀白色的機身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各位,今天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沈良通過廣播對所有員工說道,“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制造的大飛機,即將飛上藍天。”
試飛員走向飛機,每一步都顯得格外沉重。這不僅僅是一次試飛,更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次重大突破。
“塔台,這里是c929,請求起飛。”試飛員的聲音通過無線電傳來。
“c929,允許起飛。”塔台回應道。
巨大的發動機開始轟鳴,c929緩緩滑向跑道。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緊張地看著這架承載著無數人夢想的飛機。
“起飛了!起飛了!”人群中爆發出激動的呼聲。
c929優雅地離開了地面,直沖雲霄。那一刻,所有人都熱淚盈眶。
“成功了!我們成功了!”沈良激動地揮舞著拳頭,“中國人的大飛機飛起來了!”
消息傳到國外,那些曾經質疑和嘲笑的媒體都沉默了。事實證明,中國人不僅能造出大飛機,而且造得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好。
“這簡直是奇跡。”波音公司的ceo在內部會議上說道,“華夏重工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完成了我們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先生,我們該怎麼應對?”副總裁問道。
“應對?”ceo苦笑道,“我們還能怎麼應對?只能承認,中國人在航空領域已經不再是追隨者,而是領跑者了。”
華夏重工的成功,不僅僅是一家企業的成功,更是整個中國制造業的成功。
從此以後,“中國制造”不再是低端產品的代名詞,而是高科技、高質量的象征。
而沈良,這個從1980年穿越而來的男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堅持,改寫了中國工業的歷史。
他證明了一個道理只要有足夠的決心和正確的方向,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