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高二開始

第348章 回聲谷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劉居胥 本章︰第348章 回聲谷

    回聲谷的風是帶著回音的,每句話說出口,都會被谷里的石頭彈回來,撞出層層疊疊的響。小男孩剛對著塊圓石頭喊了聲“有人嗎”,谷里就漫起無數個“有人嗎”,有的脆生生像孩子的聲音,有的沉甸甸像老人的嘆息,最後都融進遠甸的霧里,像沒寄出的信落進了郵筒。

    “這里的回聲,都是沒被接住的話變的。”星塵裁縫舉著傾听燭往前走,燭火在風里抖出細碎的光,照見路邊立著塊裂成兩半的石頭。左邊的半塊刻著“我想你”,右邊的半塊刻著“我想你”,可兩個“我想你”的字跡不一樣,一個娟秀如溪,一個剛硬似山——原是對分離的戀人,各自對著石頭說話,卻不知道對方也在同一個谷里。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突然飛向谷深處,線尾的光珠在塊尖石頭上撞出清脆的響。那石頭正反復喊著“我不怕”,回聲卻越來越小,像快被風磨平的字。針線繞著石頭纏了圈,針尖輕輕扎進石縫,里面飄出個發抖的影子︰是個迷路的小孩,三天前跟媽媽走散時,硬撐著說“我不怕”,其實每聲喊都帶著哭腔。

    “回聲會騙人的,”小女孩蹲下來,把耳朵貼在石頭上,“它只會重復你說的,卻藏不住你沒說的。”她對著石頭輕聲說“我陪你找媽媽”,石頭的回聲頓了頓,第一次沒重復“我不怕”,而是冒出個怯怯的“真的嗎”。

    他們往谷心走,發現越往里,石頭的回聲越復雜。有塊扁平的石片總在說“我很好”,回聲卻帶著哭腔;有座石崖反復喊“別管我”,回聲卻像在說“快來呀”;還有片石灘,每次有人走過,就會響起“對不起”的回聲,石縫里滲著透明的水,像誰的眼淚沒干。

    小男孩用彗星剪刀在石片周圍剪出個圈,圈里的“我很好”突然碎了,露出底下藏著的“我病了”“沒人陪”“想回家”。“原來你攢了這麼多話啊。”他把自己的手帕鋪在石片上,手帕上繡著的星星在回聲里亮了起來,石片的回聲變軟了,輕輕說“謝謝你”。

    星塵裁縫從背包里掏出“回應鈴”——那是用回聲谷的共鳴石、真心話的聲波和聯結草的根須鑄的鈴鐺,搖一搖,就能把藏在回聲里的真心喊出來。他對著石崖搖了搖鈴,鈴鐺發出“叮”的一聲,石崖的“別管我”突然變成了“我摔斷了腿”,石縫里露出只流血的野兔,是它三天前被困在這里,對著石崖喊出的話。

    “回聲谷的石頭最懂藏話了,”星塵裁縫給野兔包扎傷口,“它們知道有些話太燙,說出來會疼,就幫著攢著,等個願意听的人來。”石崖的回聲變得溫柔了,反復說“謝謝你”,石縫里滲出的水,在地上匯成條小溪,溪水里漂著野獸的腳印,通向谷外的草地。

    谷心有個圓形的凹地,凹地中央立著塊“回音石母”,所有石頭的回聲都從它這里來。石母上布滿蜂窩狀的小孔,每個孔里都嵌著個光團,有的亮有的暗,有的在發抖有的在笑——那是無數沒被回應的故事,有的是沒被原諒的道歉,有的是沒被听見的喜歡,有的是沒被接住的求助。

    石母頂端坐著個穿聲波織成的裙子的姑娘,她是回聲谷的“回音使者”,裙擺上的波紋會跟著回聲起伏。“人們總以為回聲是重復,”姑娘輕輕撥動裙擺,波紋里浮出無數對不上的話,“其實是在等一句‘我懂’‘我在’‘我也一樣’。”

    她指著石灘上的“對不起”,“那是個小男孩五年前說的,他推搡了妹妹,妹妹哭著跑了,再也沒回來——其實妹妹當天就原諒了他,只是在跑回家的路上,被風吹到了別的山谷,她的‘沒關系’,一直卡在石母的這個孔里呢。”姑娘撥開石母的一個小孔,里面飄出個小女孩的聲音,清晰地說“哥哥我不怪你”。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突然在凹地織出張網,網眼剛好能接住從石母里飄出的光團。當“我想你”的光團踫到一起,娟秀的字跡和剛硬的字跡融成了“我也想你”;當“對不起”撞上“沒關系”,石灘的水突然變清了,露出底下埋著的妹妹的發帶;當“我病了”遇到“我陪你”,石片的回聲里長出了朵小花。

    星塵裁縫搖響回應鈴,鈴鐺的聲音在谷里蕩開,像在給每個回聲搭座橋。石崖的回聲開始說“我好了”,石片的回聲哼起了歌,石灘的回聲變成了“我們和好吧”,石母的小孔里,越來越多的光團亮了起來,在凹地上空連成了光帶,像無數對牽在一起的手。

    那個迷路的小孩,跟著星光針線的軌跡找到了媽媽,媽媽抱著他哭的時候,石片的回聲反復說“找到了”;那個摔斷腿的野兔,被星塵裁縫送到草地,野兔回頭望時,石崖的回聲說“常來玩呀”;還有那對分離的戀人,順著光帶找到了彼此,他們對著石母說“再也不分開了”,石母的回聲第一次沒重復,而是說“祝你們呀”。

    小男孩發現自己的彗星剪刀上,多了層回聲谷的光,剪尖踫了踫石母的小孔,孔里飄出個屬于他的光團——那是他去年對著流星說的“想爸爸了”,此刻光團里浮出爸爸的聲音,是爸爸在另一個星球執行任務時,對著星星說的“爸爸也想你”,原來他們的話早就在宇宙里踫到過,只是今天才在回聲谷接住彼此。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盒里,多了片石母的碎片,碎片上總在重復她剛才說的“我陪你”,像個不會消失的承諾。她把碎片貼在耳邊,能听見谷里所有正在被回應的故事︰石灘上的小男孩終于知道妹妹不怪他,正順著溪水去找她;石崖的野兔帶著伙伴回來道謝,石縫里長出了會開花的草;還有無數對藏在回聲里的花,正在光帶里擁抱。

    星塵裁縫的傾听燭這次變成了金黃色,火苗里浮出新的光字︰“下一站,去‘孤獨島’嗎?那里的故事都在自己跟自己玩呢。”他往背包里塞回應鈴時,鈴鐺突然自己響了,像是在說“快去呀”。

    他們順著連星蟲的金線往谷外走,金線已經染上了回聲谷的波紋,走在上面能听見自己的腳步聲變成了“一起走”的回聲。小男孩回頭望,凹地的光帶正往谷外延伸,像條金色的路,把所有被回應的故事送回家。

    孤獨島的船是用“一個人的木頭”做的,船板上刻著“獨自”“沒人”“就我”的字樣,劃槳時會發出“吱呀”的響,像誰在嘆氣。他們剛踏上島,就看見棵歪脖子樹,樹上坐著個穿黑斗篷的小孩,正自己跟自己玩石子,每次石子落地,都能听見“沒人陪我玩”的回聲。

    “這里的故事都把自己關在玻璃罩里呢。”星塵裁縫的傾听燭火苗是小小的一團,照在樹洞里的玻璃罩上,罩里有只獨腳的鳥,正自己跟自己唱歌,玻璃罩上貼著“別靠近”的紙條。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突然飛向玻璃罩,線尾的光珠在罩上敲了敲,獨腳鳥的歌聲停了,歪著頭看她。針線繞著玻璃罩纏了圈,輕輕一拉,罩子就開了,獨腳鳥撲稜著翅膀飛出來,落在小女孩的肩膀上,對著她的耳朵唱了句新的歌,像在說“謝謝你”。

    島上的房子都是尖頂的,屋頂上沒裝煙囪,卻裝著高高的圍牆,圍牆上爬滿了“別進來”的藤蔓。有戶人家的窗戶總是關著,窗縫里透出微光,里面坐著個老人,正自己跟自己下象棋,棋盤上的棋子都刻著他的名字——他年輕時有個棋友,棋友走後,他就再也沒跟別人下過棋。

    小男孩用彗星剪刀剪掉窗台上的藤蔓,老人的棋子突然掉了顆,在地上轉了個圈。“其實你在等個人說‘我陪你下’吧?”小男孩從背包里掏出自己的跳棋,放在窗台上,“我不會下象棋,但我們可以玩跳棋。”老人的手抖了抖,慢慢推開了窗戶,陽光照在棋盤上,棋子的影子像兩個挨在一起的人。

    星塵裁縫的回應鈴在島上格外響,鈴聲穿過圍牆,那些“別進來”的藤蔓開始枯萎,露出底下“請進來”的嫩芽。他往每戶人家的門口掛了個“共享鈴”,搖一搖,就會有人出來打招呼——搖響第一戶的鈴,出來個會做面包的姑娘,她總怕自己做的面包不好吃,其實面包的香味早就翻過了圍牆;搖響第二戶的鈴,出來個會修鐘表的老先生,他總怕別人嫌他慢,其實他修的鐘表走得最準。

    島中心有個“孤獨湖”,湖里的水是靜止的,倒映著島上的一切,卻沒有波紋——因為沒人敢往湖里扔石頭,怕打破自己的影子。湖中央的小島上,長著棵“自說樹”,樹葉都是單瓣的,開不出並蒂花,樹枝上掛著無數個小牌子,寫著“我自己來”“不用管我”“我一個人挺好”。

    自說樹底下坐著個戴草帽的老人,他是孤獨島的“孤獨守護者”,草帽上縫著無數個補丁,每個補丁都是一個獨自度過的日夜。“人們總以為孤獨是安靜,”老人摘下草帽,里面露出個小小的鳥窩,窩里有只剛出生的小鳥,“其實是怕熱鬧散了,會更冷。”

    他指著會做面包的姑娘,“她小時候把面包分給小伙伴,卻被說‘太硬了’,從此就把面包藏起來自己吃;”又指著修鐘表的老先生,“他年輕時修壞過鎮長的懷表,被罵‘沒用’,就再也不敢接別人的活。”鳥窩里的小鳥叫了一聲,聲音小小的,卻在湖面上蕩開了圈波紋。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在湖面上織出張網,網眼接住了風吹來的花瓣、羽毛、小石子。她把花瓣扔進湖里,波紋里開出了花;把羽毛放在水面,波紋里飛出了鳥;把小石子投進湖中央,整個湖的倒影都活了,樹影開始搖晃,房影里透出了燈光。

    星塵裁縫往自說樹的樹枝上掛了串“聯結燈”,燈一亮,單瓣的樹葉開始成對生長,“我自己來”的牌子變成了“我們一起”,“不用管我”的牌子換成了“幫幫我吧”。會做面包的姑娘把烤好的面包擺在湖邊,修鐘表的老先生幫小孩修好了玩具鐘,下象棋的老人教小男孩跳棋,獨腳鳥在他們頭頂飛,唱著新學會的歌。

    連星蟲的金線在島邊晃了晃,線身上的光字變成︰“下一站,去‘迷茫森林’嗎?那里的故事都在找路呢。”小男孩摸了摸腰間的彗星剪刀,刀刃上映著孤獨湖的波紋,笑了︰“找不到路也沒關系,有人陪就不怕啦。”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已經蹦到了金線盡頭,針尾的光珠在森林入口閃了閃,像在說“進去看看吧”。迷茫森林的樹都是纏在一起的,樹枝絞成了迷宮,每個路口都掛著“往這走”“不對”“別走錯”的牌子,卻沒有一個牌子指的路是對的——因為掛牌子的人,自己也不知道該往哪走。

    風穿過森林,帶著點猶豫的氣息,像所有找路的故事在輕輕說︰“你知道往哪走嗎?”

    森林里的霧是流動的,剛看清左邊的路,霧就把右邊的路藏起來,剛記住身後的標記,霧就把腳印抹掉了。小男孩剛跟著一塊“往這走”的牌子拐了彎,就發現前面是道斷崖,崖下的霧里傳來“走錯啦”的回聲,是以前掉下去的故事在提醒他。

    “這里的路最會騙人了,”星塵裁縫用傾听燭照了照斷崖,燭火在霧里畫出條模糊的線,“它們知道你心里沒底,就故意把錯的路擺在眼前。”他從背包里掏出“本心指南針”——那是用迷茫森林的方向木、初心石的碎片和勇氣藤的汁液做的,指針不會指東南西北,只會指著“你最想走的方向”。

    指南針的指針晃了晃,指向左邊的荊棘叢,那里沒有路,卻有朵發光的花。小女孩的星光針線飛過去,在荊棘叢里織出條小道,他們順著小道走,發現花叢深處藏著個穿登山靴的青年,他正對著地圖哭,地圖上被他畫滿了叉——他想找座會下雨的山,因為他的家鄉三年沒下雨了,可他總在岔路口選看起來好走的路,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

    “指南針說,你心里其實知道哪條路對,”星塵裁縫把指南針遞給他,指針堅定地指著北方,“只是怕難走,就騙自己那條路不對。”青年抹了把眼淚,跟著指針往荊棘更密的地方走,走了沒多久,就听見遠處傳來雷聲,霧里飄來潮濕的雨氣。

    他們往森林深處走,發現每個迷路的人,身邊都有個“假路標”︰想找水源的旅人,身邊的路標總指著干涸的河床;想找村莊的商人,身邊的路標總通向廢棄的驛站;想找出口的小孩,身邊的路標總繞回原地——那些路標都是用“害怕”做的,怕累、怕難、怕失望,就故意指錯方向。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在假路標上纏了圈,路標突然變軟了,露出里面的“真方向”︰干涸的河床旁邊有條地下河,廢棄的驛站後面藏著個小村莊,繞圈的路盡頭有塊“出口”石。“原來你一直在幫我們藏著正確的路啊。”小女孩對著路標笑,路標晃了晃,像在不好意思地點頭。

    小男孩用彗星剪刀剪斷纏在路上的藤蔓,藤蔓斷口處流出綠色的汁液,在地上畫出箭頭,指向更難走的密林。“有時候難走的路,才是對的路。”他跟著箭頭走,密林里藏著群被藤蔓纏住的螢火蟲,它們的光被遮住了,才讓森林顯得更暗。剪刀剪斷藤蔓,螢火蟲飛出來,在前面帶路,光帶越來越長,像條不會斷的路。

    森林中心有座“迷霧山”,山頂被永遠不散的霧罩著,山腳下有無數條路,每條路都通向不同的霧,卻沒有一條能到山頂。山腳下坐著個拄著拐杖的老人,他是迷茫森林的“引路者”,拐杖上刻著“別怕錯”三個字。“人們總以為迷路是因為路太多,”老人敲了敲拐杖,地上的路開始變清晰,“其實是因為沒勇氣承認‘我選這條路,就算錯了也認’。”

    他指著條被荊棘覆蓋的路,“那條路能到山頂,山頂上有棵‘答案樹’,能幫迷路的人找到答案,可十年沒人敢走,因為第一個走的人被荊棘劃破了手,就大喊‘這條路不對’。”老人的拐杖往那條路指了指,荊棘突然往兩邊退,露出底下的石階,石階上刻著“我願意試”。

    星塵裁縫的本心指南針突然指向山頂,他把背包里的“勇氣膏”分給大家——那是用堅持草的汁、不怕疼的淚和不後悔的決心熬的,抹在身上,就不怕荊棘了。小女孩的星光針線在石階兩側織出防護網,網住了可能落下的石頭;小男孩的彗星剪刀走在前面,剪斷還在冒頭的荊棘;星塵裁縫舉著傾听燭,燭火越來越亮,照得霧都往後退。

    他們爬到山頂,霧突然散了,答案樹就長在山頂中央,樹葉都是問號形狀,果實卻是感嘆號。每個果實里都藏著個答案︰想找水源的旅人,果實里寫著“地下河的水需要挖三尺”;想找村莊的商人,果實里寫著“廢棄驛站的井里有船”;想找出口的小孩,果實里畫著條跟著螢火蟲走的路。

    答案樹頂端坐著個穿霧做的衣服的精靈,他是“答案守護者”,手里拿著本厚厚的書,書里記著所有迷路的故事。“其實答案從來都在,”精靈把書翻開,里面的每個故事後面都有個括號,括號里是正確的路,“只是人們總在等別人說‘這條路對’,才敢邁出腳。”

    小女孩摘下個感嘆號果實,果實里飄出張地圖,是迷茫森林的全圖,每條路都標著“可能對”“可以試”“也許行”。“原來沒有絕對對的路啊。”

    小女孩的話剛落音,答案樹的葉子突然沙沙作響,問號形狀的葉片邊緣冒出了小小的箭頭,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有的指著看似無路的懸崖——原來所謂的“正確”,本就是跟著心走的方向。那個找水源的旅人按果實里的提示挖開地下河,河水涌出來時,他突然明白︰“原來不是找不到水,是沒勇氣往下挖啊。”

    他們順著答案樹指引的路下山,發現森林里的假路標都倒了,真方向在地上長出了會發光的草。想找村莊的商人撐著井里的船出發時,船舷上突然多了行字︰“繞遠路時看到的風景,也是禮物啊”;想找出口的小孩跟著螢火蟲走,螢火蟲停在朵蘑菇上,蘑菇傘上寫著︰“跟著光走,就不會錯”。

    連星蟲的金線在森林口晃了晃,線身上的光字變成︰“下一站,去‘等待港’嗎?那里的故事都在碼頭坐著呢。”小男孩摸了摸彗星剪刀,刀刃上沾著森林的露水,笑了︰“等待的故事,心里一定藏著很重要的人吧?”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已經蹦到了金線盡頭,針尾的光珠在港口的燈塔上閃了閃,像在說“進去看看吧”。等待港的碼頭是用“望夫石”鋪的,每個石階上都刻著日期,有的是“第三年”,有的是“第五個春天”,有的是“第一千個月亮”。碼頭上停著無數艘沒掛帆的船,船身上寫著“等信來”“等船靠岸”“等一句再見”,桅桿上拴著的風箏,線都拖在水里,像沒人收的思念。

    “這里的等待,都長著翅膀呢。”星塵裁縫的傾听燭火苗在風里晃,照見碼頭盡頭的老燈塔,燈塔里亮著盞昏黃的燈,燈芯是用“不熄的牽掛”做的。守塔人是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她每天都往海里扔個漂流瓶,瓶子里裝著曬干的花瓣,那是她年輕時和愛人約定的信號——“看到帶花瓣的瓶子,就知道我在等你”。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飛向最近的一艘船,船上刻著“等歸人”,甲板上擺著個褪色的布偶,是個小女孩的玩具。針線纏著布偶轉了圈,布偶突然眨了眨眼,吐出個藏在肚子里的紙條︰“爸爸說,捕到最大的魚就回家”。紙條上的字跡被海水泡得發皺,卻能看出寫的時候很用力,像在給承諾加重。

    他們沿著碼頭往前走,每艘船都藏著個等待的故事。有艘“等道歉”的船,船艙里堆著沒拆的信,信封上的郵票都黃了——是對吵架的朋友,一個在等對方先開口,一個在等對方消氣,信寫了又撕,撕了又寫,最後都壓在了箱底;有艘“等原諒”的船,桅桿上掛著件破了的外套,是個兒子年輕時離家時穿的,父親每天都把外套熨平,卻從沒說過“回來吧”;還有艘“等自己”的船,船帆上畫著個模糊的笑臉,是個想成為畫家的姑娘,總在等“準備好了”,一等就是十年。

    小男孩用彗星剪刀剪開“等原諒”號的外套口袋,里面掉出張照片,是兒子小時候騎在父親肩頭的樣子。“原來你早就在等他了啊。”他把照片放在船艙最顯眼的地方,父親留下的熨衣板突然自己動了,把外套熨得筆挺,像在說“隨時可以穿”。

    星塵裁縫從背包里掏出“約定鐘”——那是用等待港的潮汐聲、未拆的信箋紙和重逢的腳步聲熔的,敲響時,能讓等待的人听見對方的牽掛。他對著“等道歉”號敲了敲鐘,鐘聲落進海里,沒多久,遠處就漂來個瓶子,里面的信上寫著︰“其實我第二天就後悔了”,和船艙里未寄出的信最後一句“我不該說重話”,正好對得上。

    “等待最怕的不是時間長,是怕對方不知道自己在等。”星塵裁縫把兩個瓶子系在一起,“等道歉”號的船帆突然鼓了起來,自動朝著對岸漂去,船尾拖著條寫著“我在這”的光帶。

    港口的深海里,沉著艘“等了一輩子”的船,船身上的漆都掉光了,卻在船底長著叢發光的海草,草葉上寫著“他回來了”。守塔的老婆婆說,那是五十年前的船長,等愛人等成了化石,海草是愛人的靈魂變的,每年春天都會開出“我也在等你”的花。

    “人們總覺得等待是煎熬,”老婆婆往海里撒了把花瓣,“其實是怕自己先放棄,連這點念想都留不住。”她指著那艘“等自己”的船,“姑娘每天都在船板上畫畫,畫的都是想畫的風景,其實早就準備好了,只是缺句‘現在就出發’。”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在“等自己”號的船帆上繡了個太陽,星塵裁縫敲響約定鐘,鐘聲響過,姑娘畫的風景突然從船板上飄了起來,在空中拼成幅完整的畫——畫里有她站在畫展上的樣子,笑得多開心。“原來你早就畫好了答案啊。”小女孩輕聲說,船帆突然自己升了起來,朝著有陽光的方向駛去。

    連星蟲的金線在港口晃了晃,線身上的光字變成︰“下一站,去‘告別灘’嗎?那里的故事都在說再見呢。”小男孩摸了摸腰間的彗星剪刀,刀刃上映著等待港的燈塔,笑了︰“再見不是結束吧?說不定是為了下次更好地見。”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已經蹦到了金線盡頭,針尾的光珠在灘涂的貝殼上閃了閃,像在說“進去看看吧”。告別灘的沙子是涼的,踩上去會留下很深的腳印,卻很快被海水沖平,像從沒走過。灘上散落著無數“告別物”︰斷了的風箏線、空了的糖果盒、寫滿字的日記本、沒送出去的擁抱——都是些說不出“再見”,卻不得不離開的故事。

    風穿過灘涂,帶著點咸澀的味道,像所有沒說出口的告別在輕輕說︰“其實我不想走啊。”

    告別灘的潮水是分兩撥的,一波帶著“留下”的浪,一波帶著“離開”的浪,兩波浪撞在一起,在灘上拍出白色的泡沫,像無數個被揉碎的擁抱。小男孩剛撿起只空貝殼,貝殼就發出“嗚嗚”的聲,里面藏著個小女孩的哭聲——她昨天在這里和外婆告別,外婆要去很遠的星球,她沒敢說“我會想你”,只把最喜歡的貝殼塞給了外婆。

    “告別最疼的,是把話憋在心里。”星塵裁縫的傾听燭照在貝殼上,燭火里浮出小女孩追著飛船跑的影子,飛船的窗戶里,外婆正舉著貝殼揮手。他從背包里掏出“留聲螺”——那是用告別灘的回聲貝、未說的再見和重逢的約定做的,對著螺殼說話,聲音會跟著潮水漂向對方。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飛向灘中央的“分岔石”,石頭左邊刻著“別走”,右邊刻著“保重”,石縫里卡著半塊玉佩,是對好朋友的信物,一個要去南方,一個要留北方,昨天在這里把玉佩掰成了兩半,誰都沒敢回頭。針線纏著玉佩轉了圈,兩半玉佩突然自己合在一起,石縫里滲出透明的水,在灘上寫出“我們會再見面的”。

    他們往灘深處走,發現每個“告別物”都在發抖。斷了的風箏線纏在礁石上,線尾的風箏卡在雲里,像個懸著的牽掛;空了的糖果盒里,還留著最後顆糖的甜味,是媽媽送孩子上飛船時塞的,孩子沒舍得吃,直到糖果化在盒里;寫滿字的日記本被潮水泡得發脹,最後一頁寫著“明天就要搬家了”,卻沒寫“我舍不得你們”。

    小男孩用彗星剪刀把風箏線從礁石上解開,風箏突然朝著雲里飛去,線尾拖出串光字︰“我會在新家放風箏,你看到了就知道是我”。“其實告別不是斷了聯系,是換種方式牽掛啊。”他把光字剪下來,貼在風箏線上,線身立刻變得亮晶晶的,像條永遠不會斷的橋。

    星塵裁縫的留聲螺派上了用場。他對著糖果盒里的甜味說話︰“孩子每天都在想你做的糖”,甜味突然變濃了,順著潮水漂向遠方,那是媽媽所在的星球;他對著日記本說︰“你的朋友每天都在老地方等你”,日記本突然自己翻開,空白頁上長出了棵“約定樹”,樹葉上寫著每個朋友的名字。

    灘盡頭的“望海亭”里,坐著個穿水手服的老人,他是告別灘的“送別者”,手里總攥著張船票,那是他年輕時沒敢登上的船,船要帶他去夢想的星球,可他舍不得家里的小女兒,最後看著船開走,女兒長大後卻對他說︰“爸爸,我知道你為了我放棄了什麼”。

    “人們總以為告別是失去,”老人把船票放進留聲螺,“其實是把對方藏進了心里,走到哪都帶著。”他指著那對分岔石旁的玉佩,“他們昨天在石上刻了彼此的地址,只是沒敢告訴對方,你看,潮水沖掉了表面的字,卻把地址刻進了石頭里。”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在分岔石上織出個心形的網,網住了“留下”和“離開”的浪,兩波浪在網里轉了圈,竟合成了溫柔的波紋,在灘上畫出個大大的“再見”,下面還藏著行小字︰“等我回來”。

    連星蟲的金線在灘口晃了晃,線身上的光字變成︰“下一站,去‘重逢灣’嗎?那里的故事都在等擁抱呢。”小男孩摸了摸彗星剪刀,刀刃上映著望海亭的影子,笑了︰“你看,告別之後,總有重逢在等著呀。”

    小女孩的星光針線已經蹦到了金線盡頭,針尾的光珠在灣口的浪花上閃了閃,像在說“進去看看吧”。重逢灣的海水是暖的,浪里漂著無數光團,每個光團里都裹著個“快要見面”的故事︰有的是分開十年的筆友,終于約在灣邊的咖啡館;有的是迷路的小狗,正順著主人的氣味往這跑;有的是年輕時錯過的戀人,在彼此的白發里認出了對方——所有的等待和告別,都在這里等著一個擁抱。

    風穿過海灣,帶著點甜暖的味道,像所有即將重逢的故事在輕輕說︰“我終于等到你了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修仙從高二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修仙從高二開始第348章 回聲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修仙從高二開始第348章 回聲谷並對修仙從高二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