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

第27章 行情指標量化測試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伽西 本章︰第27章 行情指標量化測試

    “這次我要講的是行情指標的量化測試。行情指標雖然簡單,但用于量化交易的收益不一定比其他指標低。與此同時,行情指標也可以作為測試的附加條件。”

    這時有人問︰“行情指標指哪些?”

    “漲幅、振幅、成交金額這一類的,都算是行情指標。”

    “哦。”

    “我舉個例子,股價創15日新低,就算是一個行情指標。”

    “懂了。”

    “好,現在我就以漲幅為例,介紹三種常用的量化策略︰動量策略,反轉策略和均值回歸策略。”

    田園告訴學員們︰統計漲幅一般有三種方案,第一種是用年報周期,統計的是4月底至次年的4月底;第二種是半年周期,統計的是4月底至10月底;第三種是四個月為一個周期。”

    學員們點頭。

    “方案一是長線方案,二是中線方案,三是短線方案。每一個階段的時間周期相同,有利于對比,也有利于記憶。”

    “應該不只這一個理由吧?”有學員問。

    田園笑,“說的對,其實這幾個時間點,也是機構資金調倉換股的時間點。大資金進出一些股票時,必然會影響這些股票的價格,所以在這幾個時間點更容易出現行情。”

    眾人點頭。

    田園繼續講︰“動量策略的原理,是目標周期內漲幅較高的股票,在下一周期內的漲幅可能也會比較高。”

    他提出,如果是年度漲幅,動量策略就要在每年的4月底,對目標股進行一年漲幅的排序,然後把這些股票從高到低平均分成五組。漲幅最高組、次高組、中間組、次低組和最低組。

    “分好組後要統計各組股票在下一年的漲幅。”

    听到這,有人問︰“那要怎樣評價策略的有效性?”

    “問得好。評價量化交易系統時,必須有一個對照組,就是既要看符合條件的個股平均漲幅,也要對比不符合條件的個股平均漲幅。”

    听到這個,學員們有些不解。

    田園解釋說︰“股市有一個規律,一段時間內數量不同的兩組股票,一般是數量多的那組平均漲幅更高。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每組股票的數量要超過十只。”

    此言一出,眾人驚訝。

    “為何會這樣?”田園自問自答︰“這是股票市場的輪炒機制決定的。我們知道大資金為了業績,或者游資為了賺錢,總是會尋找機會炒作一些股票。哪怕指數處于熊市中,每隔一段時間也會有一些個股被炒高。”

    眾人點頭。

    “但牛股的佔比比較低,可能十只股票里才有一只。我問你們,一組股票有五只,另一組股票有十只,你們覺得哪組股票,更有可能包含這只被炒高的大牛股?”

    “十只那組里。”

    “正確。原因很簡單,十只股票里有一只大牛股的概率,比五只股票里有一只大牛股的概率高,而有了這只股票的漲幅,這組股票的平均漲幅也會提高”

    他繼續講漲幅動量策略︰“為了驗證哪一組的後續漲幅最高,我們應該多設置幾個股票池。比如三個股票池各500只個股,我們要分別進行排序和測試。”

    田園提醒大家,只有三組測試的結論一致,這個結論才是可信的。

    “但是有一點,年度漲幅排序不具有優勢的股票,它們的半年度漲幅或者季度漲幅,反而可能會有優勢。”

    學員們點頭,一個人問︰“就是有些個股的動量延續時間長,有些個股的延續時間短唄?”

    “是的。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試著用三個月的排序分組,看看半年後的漲幅怎麼樣。也就是通過參數的調整,找到有收益優勢的策略。”

    田園停頓了幾秒,繼續說︰“相信有的人已經猜到我要說的下一個策略了。沒錯,就是漲幅的反轉策略。其實它和漲幅動量策略可以同時測試。因為我們在分組時,漲幅最大的是動量組,那麼漲幅最小的就是反轉組。”

    眾人點頭。

    “好了,現在我說第三種策略,就是漲幅的均值回歸策略。這個策略有時和反轉策略很接近,但它們又有不同。”

    田園指出,均值回歸策略的重點在于均值兩個字,就是必須統計出一個市場平均值,這樣才有回歸的參照物。

    “那具體要怎麼做啊?”有學員問。

    田園說︰“個股的漲幅,參照物就是市場的平均漲幅,或者是大盤指數的漲幅。所以它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在一個時期內個股的漲幅要低于市場平均值。但在更長的時段里,它的漲幅又與市場平均值很接近。也就是說,只有長期走勢一致,才表示這只股票是有回歸傾向的股票。”

    學員們聞听不是太理解,紛紛一臉疑惑。

    田園見狀說︰“均值回歸要同時考慮時間與幅度。只用文字說可能不太好理解,我們看圖吧。”

    他給學員們看了一張圖,是一只個股與指數的k線對比圖。“大家看,個股和指數在六年周期的累計漲幅是相同的。但我們一段一段看就會發現,這只個股前兩年的走勢與指數幾乎一樣,而中間兩年的漲幅是落後于指數的,到了最後兩年它又逐漸強于指數,直到六年的總漲幅與指數相同。”

    “那就是說最後這兩年是在均值回歸?”

    “對,就是這樣。如果回到四年前,我們發現這只股票兩年的走勢與指數一致時,基本可以認定它是有均值回歸潛力的個股。這樣在中間兩年它落後于指數時,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在最後兩年會強于指數。”

    田園想了想,繼續說︰“只是一種思路而已,但策略絕對不應該這麼簡單。對了,還有一點,用均值回歸策略必須是組合投資。因為單只個股落後于市場的平均值,可能是有利空消息的影響,它可能就不會回歸了。”

    他提醒學員們,用這個策略前一定要看個股消息面,只買基本面和業績正常的個股。同時,購買的個股數量越多,就有越高的概率實現階段性的均值回歸。

    “由于多數個股是隨指數運行的,所以買一組落後于指數的個股,在下一個階段跑贏指數的概率是比較高的。”

    喜歡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請大家收藏︰()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方便以後閱讀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第27章 行情指標量化測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第27章 行情指標量化測試並對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