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領任務豬跟去年一模一樣。
兩包想要出手,陳偉南領回家的四頭豬仔哪怕不是生產隊最好的也差不了多少。
老娘喂了好幾年豬顯然已經喂出了經驗,陳偉南剛把四頭豬仔放進豬圈,溫度適宜的豬食就被倒進豬槽。
本來還有些焦躁不安的四頭豬仔瞬間就被豬食給吸引過去。
當它們忍不住大口大口吃著豬食時,進入陌生環境帶來的焦躁不安直接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的一干二淨。
也許是因為去年養豬掙了錢,不少人學習陳偉南曬紅薯干,給豬存了不少糧食,整個生產隊竟然有四戶分家不離家的社員認領兩頭任務豬,兩頭年豬。
大伯一家也在他自己的堅持下認領一頭任務豬跟一頭年豬,打算今年跟家人好好伺候這兩頭豬,爭取年前賣個好價格。
不過這些消息對陳偉南來說沒有一點兒意義,就當听一個笑話……
因為他現在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老爹剛剛抱回來的四只小羊羔身上。
“兒子……總共四只小羊羔……兩公兩母……我都給你搞回來了,總共花了十六塊錢……具體怎麼樣我都听你的……”老爹指著蜷縮在牆角的四只小羊羔問。
“豬圈隔一個角出來,四只羊就養在里面……”陳偉南邊考慮邊回答。
“地窖不是還堆了不少大白菜嗎……”
“先切一顆大白菜,拌一些苞谷面進去給他們吃……”
“平時我們去上工,去砍柴……都背一個背簍,再帶一把鐮刀,踫到羊吃的草都割一些回來。”
“過幾天咱們種洋芋的時候自留地留一半出來種苞谷,用苞谷桿做青儲,就不用天天割草喂養了。”
…………
陳偉南一家人忙著伺候豬羊時,老爹從生產隊買了四只小羊羔的事兒就好像一陣風,迅速傳遍整個生產隊。
包括隊長在內,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陳偉南家養羊這件事兒。
大伯跟陳偉南家來來回回比了好幾年,第一次覺得老天爺站在自己這邊兒。
看著豬圈里的兩頭小豬仔很高興道︰“羊可不是豬……想要喂好必須天天安排人去放羊……”
“小畜生家總共就四個壯勞力,又是上工,又是進山砍柴,還要去外面做席,根本騰不出人手去放羊……”
“我倒要看看他們怎麼養好那四頭羊……”
堂哥陳偉東直接一副充滿恨意的表情回答︰“養死了最好……”
“到時候不僅沒法兒靠養養掙錢,還會虧進去不少錢……”
“讓生產隊社員知道……”
“陳偉南也有不行的時候,並不是干啥啥都行。”
大伯跟著接話︰“現在生產隊提起老陳家……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陳偉南那個小畜生,也是時候讓他在生產隊吃個虧。”
“不然大家都忘了我們家的存在……”
說完就把目光再次轉移到兩頭小豬仔身上,繼續道︰“從明天開始……”
“我去生產隊上工……”
“你媽在家里照顧兩頭豬仔,順便忙一忙自留地,為接下來種洋芋做準備。”
“偉東你進山砍柴……每天必須給燒炭隊交一擔柴過去,絕對不能再比別人少掙功夫……”
“你要是覺得自己完成不了就讓你媳婦兒進山幫忙……”
“除此以外……你媳婦兒還要去外面扯一籃子豬草回來……”
“總之一句話……從明天開始,咱們家誰都不能偷懶,都要給我忙活起來。”
“我就不相信了……”
“生產隊其他社員養豬都能掙錢,憑啥我們家養豬不能掙錢。”
陳偉東突然開口︰“爹……”
“養豬隊剛才在廣播里通知︰明天開始墾荒自留地,生產隊每一戶社員都可以出一個勞動力……也可以不去,男的記十個工分,女的記八個工分,咱們要不要去。”
大伯陳建國猶豫了一下回答︰“要不讓你媳婦兒過去?”
陳偉東媳婦兒馬上拒絕︰“爹……”
“我哪兒有時間過去幫忙……”
“又要進山幫偉東砍柴,又要扯豬草……要是去養豬隊幫忙,一去就是一整天,偉東一個人進山肯定砍不回來一擔柴。”
“家里的豬也不能餓著……”
“雖然我們買回來不少苞谷,但也不能頓頓吃苞谷不喂豬草,不然家里再多苞谷都不夠吃。”
其實現在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大伯自己去生產隊幫忙墾荒,讓兒媳婦兒去生產隊上工,兒子進山砍柴……
豬草的話等所有人都下工後再一起去扯……
但大伯吃不了那個苦。
對比現在去生產隊上工,幫養豬隊墾荒要累好多倍,哪怕知道給養豬隊幫忙會掙得更多,大伯也不想去養豬隊。
至于兒子陳偉東進山砍柴……
生產隊其他社員進山一天都能砍一擔柴回家,憑什麼他不行……
如果陳偉東真砍不回來一擔柴,那就是陳偉東自己的問題,讓他自己考慮解決了辦法,而不是讓媳婦兒進山幫忙,白白浪費一個勞動力。
但大伯並不想深究這個問題。
上行下效……
他自己都是撿輕松的事兒做,不想去做累活,苦活,也就沒理由讓兒子跟兒媳婦兒去做累活苦活。
只要他們不在家里偷奸耍滑,有事兒可做就行了。
當即接話道︰“既然大家都沒空……”
“那養豬隊我們就不安排人過去幫忙了。”
“去年咱們算過養豬的賬,只要不影響到生產隊上工,減掉喂豬的各種口糧,養兩頭豬掙個一百多塊錢肯定沒問題……”
“所以咱家現在最主要問題就是養豬,上工,砍柴燒炭……”
“至于給養豬隊幫忙,有了剛才那三項收入,養豬隊有沒有分紅那都無所謂。”
…………
同一時間,不同的地點,陳偉南一家也在討論明天給養豬隊幫忙墾荒的事兒。
如今家里已經存了差不多二十擔木柴,後陳偉南父子用上整整二十天。
養豬隊一次性開墾二十畝自留地,听起來很多。
但如果每天都有四五號人上工,這點兒自留地三四天就能開墾完。
如果老爹一個人過去幫忙,頂多掙回來三四十個工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