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寶典

第37章 賣國者鑒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蓮子心 本章︰第37章 賣國者鑒

    網上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中國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而美國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公司。”然而,這句話僅僅說對了一半,因為中國的各個朝代實際上與美國現今的狀況頗為相似,都可以被視作一個公司,而最終這些公司走向破產倒閉,皆有其內在的緣由。

    在漢朝至唐朝的漫長時期里,世家門閥等特權階層形成了一種壟斷局面。皇權就如同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而那些較為強勢的皇帝則更像是公司的董事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皇帝所擁有的股份絕對不會超過其他董事的總和,而且各位董事的身份也僅僅在世家門閥內部流轉。即便發生了改朝換代,也無非是更換了一個ceo,或者替換掉幾個董事而已。至于普通百姓,他們始終處于社會底層,如同螻蟻一般,幾乎沒有什麼出頭的機會。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下,自然也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的投敵叛國者。

    中國古代文人叛國現象在唐宋之際發生了顯著的轉折。在唐代,高級官員叛國者所佔比例不足半成,然而到了南宋時期,降官的比例竟然接近四成,而在明末更是達到了驚人的數量。這種群體性的道德潰敗現象背後,實際上隱藏著深刻的社會結構轉型邏輯。

    黃巢之亂成為了這一轉型的關鍵節點。這場起義專門針對世家門閥進行屠殺,從物理上消滅了魏晉以來的世家門閥體系。這些傳承數百年的貴族集團,不僅是皇權的共治者,更是地方治理的實際掌控者。當長安三次遭受屠城,那句“天街踏盡公卿骨”成為了現實,維系社會運轉的門閥網絡也隨之分崩離析。

    隨著世家門閥體系的崩塌,權力架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原本的“天子與世家共天下”的股權共同體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皇帝與官員的雇佣關系。官員更像打工人,在這種新的權力格局下,官僚群體逐漸失去了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而更多地受到資本的驅動。

    科舉制原本是門閥大族的私器,只有他們的子弟才有機會通過科舉進入仕途,掌握權力。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進程,科舉制逐漸被迫從門閥私器轉變為天下公器。這一轉變使得寒門士子有了更多的機會參與科舉考試,進入官場。

    然而,這些寒門士子雖然通過科舉獲得了權力,但他們缺乏世家大族所擁有的根系網絡。他們的權力合法性依賴于皇權授權的職業資格。這意味著他們在官場上的地位和權力相對不穩定,容易受到皇權的擺布。

    這種轉變使得官僚群體從原本的“股東”地位逐漸淪為“職業打工人”。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與王朝有著緊密的血緣聯系,而是僅僅依靠職業資格來行使權力。由于權力不能世襲,文人對王朝的歸屬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種打工人式的官僚群體的出現,使得文人叛國現象愈發嚴重。他們不再將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是更關注個人的利益和地位。所以才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些官僚早已經將國家和人民拋之腦後。像不像網絡上經常听到的那句話“國家怎麼樣,與我月薪3000有關嗎?”在面對外敵入侵或政治動蕩時,他們更容易選擇背叛國家,以換取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當蒙古、滿清等外部勢力崛起並新的“就業機會”時,文官集團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道德約束在利益計算面前逐漸讓步,正如明末錢謙益“頭皮癢”的托辭所暴露的那樣,官僚系統從過去的“共天下”心態轉變為“擇主而事”的心態。

    填補世家大族真空的文官集團,實際上是學閥、財閥和官閥的共生體。民間資本通過資助科舉、運營書院以及壟斷出版等方式,構建起了一個“財閥供養學閥,學閥輸送官閥,官閥反哺財閥”的利益閉環。在這個閉環中,各方相互依存,共同維護著自身的利益。

    這種獨特的結構使得官僚系統的效忠對象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原本,他們所忠誠的對象是皇權的天下,這個概念代表著國家、人民和社會的整體利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效忠對象轉化為資源的資本集團。

    南宋時期,秦檜主張“南自南,北自北”,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種維持南北分裂的政策,但實際上,其本質是為了維護江南士紳與金朝之間的走私利益。這些士紳通過與金朝的貿易往來獲取了巨額利潤,而秦檜的政策正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

    明末時期,東林黨人強烈反對加稅,他們聲稱這是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但實際上,東林黨背後的支持者是資本集團,他們的商業特權依賴于低稅率。因此,東林黨的真正目的是保護資本集團的商業利益,而非關心百姓的福祉。

    當皇權試圖限制官僚資本集團的擴張時,官僚資本集團往往會將外敵視為“最大方的甲方”,做出了所謂的“理性選擇”,投靠外敵。在他們看來,只要能夠獲得足夠的利益,背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也在所不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這種結構性叛國在明末達到了荒誕的。當時,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與南明政權本應是敵對關系,但由于雙方都面臨著共同的敵人——官僚資本集團,他們竟然選擇了合作。這種合作實際上是底層武力集團與皇權的本能自救,他們試圖聯合起來對抗官僚資本集團的賣國。

    然而,令人感到無比諷刺的是,那些平日里飽讀詩書、滿口仁義道德的東林黨人,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卻以“水太冷”這樣荒唐的借口,推諉逃避理當殉國的責任。他們的行為不僅讓人失望,更是對國家和民族的背叛。最終,這些東林黨人打開城門,將敵人迎入城中,導致國家淪陷,百姓遭殃。他們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對國家和人民的極大傷害。

    這一事件深刻地揭示出一個重要的事實當官僚系統的權力根基從國家人民轉向資本集團時,他們的行為準則必然會遵循利潤最大化的原則。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一再重復發生。所謂“資本無國界”的現代性命題,實際上早在科舉文官集團與民間財閥的合謀中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在這種情況下,叛國行為不再僅僅被視為一種道德上的瑕疵,而是成為了制度性逐利的必然結果。歷史上的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當知識精英與資本力量形成一種共生關系時,他們的價值取向必然會受到市場邏輯的支配。這是一個跨越千年的歷史教訓,值得我們深思。

    最後講一下賣國賊的下場,當滿清成功地掌握了國家的大權之後,他們對于那些曾經背叛明朝、投靠自己的人充滿了疑慮和擔憂。這些人雖然在利益的支配下選擇了支持滿清,但滿清統治者深知這些賣國者把利益看的比國家還重,是不可信任的。

    為了確保自己的統治地位穩固,滿清決定將那些明朝賣國賊徹底鏟除。于是,一場殘酷的清洗行動展開了。

    滿清軍隊毫不留情地捕殺投降派,將這些賣國賊一網打盡。在這場血腥的屠殺中,許多明朝的賣國賊被處以極刑,有的被斬首示眾,有的則被凌遲處死,以儆效尤。

    這就是賣國賊們應得的悲慘結局。如果放任這些賣國賊集團肆意發展、不斷壯大,那麼國家的安全和穩定將會遭受極其嚴重的威脅。他們就像一群蛀蟲,會慢慢地侵蝕國家的根基,讓整個國家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就拿俄羅斯的那些倒賣國有資產的富豪來說,他們為了所謂的“安全”,把自己的巨額財產轉移到美國去。可結果呢?美國這個所謂的“自由國度”,“個人資產神聖不可侵犯”,卻毫不留情地將這些賣國者的個人財產全部沒收!這充分說明了美國對于賣國者的態度是多麼凶殘!他們絕對不會允許這些叛國者在自己的土地上坐大,更不會讓他們有機會來損害美國的利益。懂王曾說“我不相信移民來美國的中國人,他們都是自私鬼,他們連自己的祖國都不愛,他們怎麼可能愛美國”。

    有人說“我月薪3000,拿什麼去愛國”,這種言論是將愛國與月薪掛鉤,認為收入低就無法愛國。其深層次原因是一些人受錯誤思想引導,企圖在內部制造分裂,瓦解和摧毀中國人的愛國情懷。還有人認為大國崛起與小民尊嚴無關,忽視了國家強大是保障個人尊嚴和生活質量的基礎。

    另外,“國家怎麼樣,與我月薪3000有關嗎?”這種說法也體現出部分人對個體與國家關系的困惑,沒有認識到國家的發展為個人了穩定的社會環境、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發展的機會。國家構建完整產業體系,創造海量就業崗位,讓月薪3000的人有工作可做。國家經濟繁榮使金融、科技、服務產業發展,多樣就業選擇。如國家推進產業升級,從以往的血汗工廠發展到如今汽車產量全球第一等,提升了整體就業環境和薪資水平。不然可能還像過去靠低薪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力不強的人連月薪3000都難以達到。

    因此,我們要深刻認識到賣國行為的危害性,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賣國行為。同時,我們也要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不斷完善制度,堵住官僚、資本集團賣國這個漏洞,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喜歡修行寶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修行寶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修行寶典》,方便以後閱讀修行寶典第37章 賣國者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修行寶典第37章 賣國者鑒並對修行寶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