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寶典

第3章 釜底抽薪與斬草除根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蓮子心 本章︰第3章 釜底抽薪與斬草除根

    在風雲變幻的斗爭舞台上,上一章所講述的斗法之術,宛如一場驚心動魄的激戰,雙方各展神通,在智謀與力量的較量中一決高下。當歷經艱苦卓絕的對抗,終于在斗法中取得勝利,看似塵埃落定,實則不然。此時,敵人雖已遭受重創,但殘余勢力猶存,猶如隱藏在暗處的暗流,隨時可能掀起新的波瀾。在這樣的背景下,繼續采用釜底抽薪之術,進而達成斬草除根的目的,就顯得尤為關鍵。

    先談釜底抽薪。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消除敵人動能和造血能力,限制其活動範圍,搞垮其經濟的策略。回顧歷史,諸多經典戰例都深刻詮釋了這一策略的精妙之處。以楚漢相爭為例,劉邦在與項羽長期對峙的過程中,深知項羽軍隊勇猛,正面交鋒難以輕易取勝。于是,劉邦一方面派遣軍隊騷擾項羽的糧草運輸線,燒毀其糧草儲備,這便是在消除項羽軍隊持續作戰的動能。沒了充足的糧草供應,士兵們饑腸轆轆,又何談戰斗力?另一方面,劉邦積極聯絡各方勢力,從戰略上對項羽進行包圍,限制其活動範圍。項羽原本可以縱橫馳騁的區域逐漸被壓縮,軍隊調動和物資補給都變得困難重重。同時,劉邦還大力發展自己的經濟,穩定民生,通過與周邊地區開展貿易等方式積累財富,而項羽統治下的地區卻因戰亂和經濟封鎖陷入困境,經濟逐漸崩潰。如此一來,項羽軍隊的造血能力被極大削弱,即便他個人英勇無比,也難以扭轉整個戰局。

    再看現代商業競爭領域,類似的例子也屢見不鮮。某新興科技公司在與行業巨頭競爭時,推出了一款極具創新性的產品,成功搶佔了部分市場份額,讓巨頭公司感受到了威脅。巨頭公司在斗法失利後,迅速采取釜底抽薪之策。一方面,利用自身雄厚的資金實力,高薪挖走新興公司的核心技術人才,這就如同切斷了新興公司的“造血干細胞”,使其產品研發的進度大幅減緩,失去了持續創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巨頭公司通過大規模的廣告投放和價格戰,擠壓新興公司的市場空間,限制其活動範圍。新興公司原本計劃拓展的市場區域,因巨頭公司的強勢介入而難以立足。同時,巨頭公司還聯合供應商,對新興公司進行原材料供應限制,提高原材料價格,使得新興公司的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經濟陷入困境,最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然而,僅僅做到釜底抽薪還不夠,若想徹底消除隱患,還需進行斬草除根。這並非是簡單的肉體消滅,而是從世界觀、價值觀、文化藝術領域徹底否定敵人存在的價值。

    在古代,當一個國家征服另一個國家後,往往會推行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例如,古羅馬帝國在擴張過程中,將羅馬的法律、建築風格、宗教信仰等傳播到被征服地區。被征服地區的人民逐漸接受羅馬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他們原本的文化和傳統在羅馬文化的沖擊下逐漸式微。曾經輝煌一時的迦太基文明,在羅馬的征服過程中,不僅城市被摧毀,經濟被破壞,其獨特的文化藝術,如迦太基的宗教信仰、文學作品等,也遭到了系統性的否定和打壓。隨著時間的推移,迦太基文明幾乎消失殆盡,只留下一些殘垣斷壁和歷史記載供後人憑吊,這便是從文化和精神層面斬草除根的典型案例。

    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文化領域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某些西方國家試圖通過文化輸出,將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強加給其他國家。他們利用電影、音樂、互聯網等文化載體,傳播個人主義、消費主義等觀念,對其他國家的本土文化造成了巨大沖擊。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傳統文化在這種文化入侵下,面臨著傳承和發展的困境。比如,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因年輕人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對其興趣寥寥,面臨失傳的危險。而這些國家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大力弘揚本土文化,通過教育、文化活動等方式,強化本民族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抵御外來文化的不良影響,這其實也是一場文化層面的“反斬草除根”斗爭。

    在當今社會,東西方文化戰爭已達到了白熱化。無數文化斗士都是想盡一切辦法否定西方的歷史承傳,否定西方科學的權威性,否定其文明高度,甚至包括登月成就和各種價值觀。現在更有一批斗士用中式英語幫助西方民眾改造英語,並向其傳達英語是垃圾語言的信息。

    這時一批公知跳出來,提出︰理性看待東西方文化交流,急忙否定“西方偽史論”。他們的論點潛藏著一個危險的預設︰西方文明的價值體系、歷史貢獻與文化標準天然具備普世性與權威性,而對西方歷史文化的批判則被簡單歸類為“極端思維”。這種邏輯將“理性”等同于對西方敘事的全盤接受。事實上,當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礙,並非所謂的“文化斗士”,而是根深蒂固的西方霸權敘事對東方文明的有系統遮蔽與貶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那些殖民者先動了對中華文明斬草除根的念頭,現在還要怪我們反擊了。下面舉幾個例子,詳細說明這一過程。

    近代西方中心主義的歷史敘事壟斷了人類文明的解釋權,將古希臘羅馬塑造成“唯一正統”,卻對其他古文明的貢獻選擇性失明。中國秦漢時期“以法治國”“刑無等級”的實踐,卻淪為歷史腳注。更諷刺的是,阿拉伯帝國百年“翻譯運動”明明是中華文化,卻被換皮包裝成了古希臘典籍,為歐洲文藝復興鋪路。歷史書寫的權力,本質是文明話語權的爭奪。當東方文明的歷史貢獻被系統性邊緣化時,所謂“否定西方歷史”的指控,不過是霸權對批判的本能恐懼。

    西方將科學革命描繪為“天才的孤獨覺醒”,卻刻意掩蓋知識的全球流動性與殖民掠奪的助推作用。牛頓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謙辭中,隱藏著這些“巨人”的真實身份︰阿拉伯數學家翻譯的代數學、中國《九章算術》的方程理論,明朝工匠帶去的先進技術。

    大航海時代西方殖民者從美洲掠奪的白銀支撐了歐洲實驗室的運轉,黑奴種植園生產的棉花為工業革命提供原料。科學與殖民的共謀關系,使得西方科學史本質上是一部“吃人吸血的進步史”。今日批判西方科學敘事的獨佔性,並非否定科學成果,而是拒絕將科學剝離其血腥的原始積累語境,還原其為全人類共有的遺產。

    西方通過殖民強權將自身文化標準塑造為“普世審美”,進而對東方文明實施改造。哥特式教堂的尖頂被視為“神聖崇高”,而中式的亭台樓閣和木屋的層檐卻被歸為“奇異的東方風情”;莎士比亞戲劇的“人性深度”被無限拔高,中國元雜劇《竇娥冤》對社會不公的控訴卻被窄化為“民俗獵奇”。這種雙標背後,是文化等級制的暴力。西方博物館中陳列著從埃及、中國掠奪的文物,卻以“保護人類共同遺產”之名剝奪原屬國的解釋權。當東方文化被迫以“他者”身份進入西方設定的評價體系時,“平等對話”早已淪為虛偽的修辭。

    英語的全球霸權絕非“文化自然交流”的結果,而是殖民擴張與資本全球化的副產品。當“文明開化”成為傳教士推廣英語的借口,當“國際接軌”迫使發展中國家將英語設為精英教育門檻,語言早已成為文化殖民的工具。中式英語如“ong tie no see”被主流詞典收錄)的本質,是被壓迫者對霸權語言的戲謔性反抗。大量的英語詞匯被中式語言模型改造,從而打破英語霸權,消除殖民文化。指責“文化斗士”否定英語,恰似要求被殖民者感恩殖民者賜予的“文明”。

    將批判西方中心主義污名化為“極端思維”,實則是維護霸權敘事的障眼法。真正的文明對話,必須直面三組矛盾︰西方“啟蒙”理想與殖民暴行的矛盾、“普世價值”與文化多樣性的矛盾、知識共享與資源掠奪的矛盾。

    人類文明的未來,不在于對西方標準的妥協性“包容”,而在于徹底瓦解文化霸權,讓所有文明在平等的廢墟上重建對話的基石。

    目前,中國在文化戰爭上已取得了初步勝利,文化斗士已經打破了西方霸權,還需要繼續擴大成果,正是因為西方霸權亡我之心不死。

    斗法勝利只是階段性的成果,後續的釜底抽薪與斬草除根才是確保長治久安、徹底消除威脅的關鍵所在。無論是在歷史的戰爭中,還是在現代的商業競爭、文化博弈中,這兩種策略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運用。

    喜歡修行寶典請大家收藏︰()修行寶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修行寶典》,方便以後閱讀修行寶典第3章 釜底抽薪與斬草除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修行寶典第3章 釜底抽薪與斬草除根並對修行寶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