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

第311章 圭聖東出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北陽玖 本章︰第311章 圭聖東出三

    江宏業越說語氣越變得嚴肅起來。

    “不過屬下在庭州、鹽州等四州待了些時日,發現經內附蒙人這些年的經營,當地的情況比想象中要好得多。畜牧業十分興旺,城郊隨處可見成群的牛羊;復溯河沿岸興修了不少水利設施,農作物的種類也豐富多樣,有麥子、高粱,還有一些當地特有的雜糧;冶煉、紡織等手工業也初具規模,能打造一些簡單的鐵器和布料。尤其是庭州城,城里商販雲集,車水馬龍,熱鬧得很,繁榮程度絲毫不遜于咱們的沙城。”

    譚威听著,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心里暗暗盤算著。內附蒙人能把四州治理成這樣,確實有些本事,這也從側面說明馬昌樂並非等閑之輩。

    江宏業見譚威若有所思,便繼續匯報自己觀察到的軍備情況︰

    “屬下特意留意了馬昌樂的軍隊。他的親信衛隊都是重甲騎兵,三百人編成一隊,個個裝備精良,氣勢逼人。庭州城外屯駐的部隊,看樣子不少于兩萬人,這些士兵訓練有素,動作整齊劃一,一看就是久經操練的。他們的裝備也相當不錯,刀槍劍戟一應俱全,只是弓弩的數量比咱們圭聖軍要少一些。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有數千重甲騎兵,不僅士兵身披重甲,連戰馬都披了甲,防護能力比普通的騎兵要強得多。”

    譚威听到這里,眼神變得不善起來。

    馬昌樂有這麼一支強大的軍隊,又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其野心恐怕不小。

    看來以後對庭州一帶,要多加留意了。江宏業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補充道︰

    “屬下還發現,馬昌樂對軍隊的紀律要求十分嚴格,軍中將士對他也頗為敬畏。咱們在庭州期間,很少見到士兵擾民的情況,這一點倒是做得不錯。”

    譚威點了點頭,說道︰

    “能把軍隊和地方都治理成這樣,馬昌樂確實有過人之處。不過越是這樣,我們越不能掉以輕心。他麾下有如此強的兵力,又佔據著四州這樣的好地方,難保不會有什麼異動。”

    江宏業贊同道︰

    “都督說得是。屬下也覺得馬昌樂此人城府極深,表面上對咱們客客氣氣,又是賠罪又是補償,但實際上對咱們一直心存戒備。咱們在牢里的時候,就听看守的士兵議論,說馬昌樂對咱們的來歷和目的早就有所懷疑。”

    譚威沉思片刻道︰

    “你這次帶回的消息很重要。這些情況,我們都要好好分析研究,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內附蒙人經營下的四州如此繁榮,軍事實力又不容小覷,未來西北的局勢,恐怕會因此變得更加復雜。”

    江宏業應道︰

    “都督英明。屬下也是這麼覺得,所以把能觀察到的情況都記了下來,希望能對都督有所幫助。”

    他心里清楚,這些信息關系到聯軍未來的部署,容不得半點馬虎。譚威看著江宏業,眼神中帶著一絲贊許︰

    “你做得很好。這次出使辛苦你了,也委屈你們受了那麼多苦。好好休息幾天,後面還有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

    江宏業連忙起身拱手︰

    “能為都督分憂,是屬下的本分,不覺得辛苦。”

    他心里松了口氣,總算是把這次出使的情況都匯報清楚了。

    譚威擺了擺手,讓他坐下,試探問道︰

    “那股在肅、蘭兩州活躍的不明人馬,你有沒有查到一些更具體的線索?比如他們的旗號、裝備特點之類的?”

    江宏業搖了搖頭,有些無奈地說︰

    “屬下也想查,可他們太神秘了,來無影去無蹤,除了知道他們讓內附蒙軍吃了癟,別的實在查不到。當地的百姓也只是听說,沒人見過他們的真面目。”

    譚威放心地點點頭,沒再追問,而是對江宏業說道︰

    “軍情營之前對內附蒙軍實力的判斷,我本就頗為認可,你今日所說的情況,更印證了這一點。”

    他隨即語氣凝重起來。

    “我最擔憂的是,圭聖軍這些年少有敗績,怕是會生出盲目自信的心態,真到了戰場上,很容易吃大虧。”

    江宏業又道︰

    “不過屬下在庭州觀察到,內附蒙人的漢化程度很高。庭州城里的人大多穿著漢裝,不少人還用了漢姓,生活習慣也和中原十分接近,乍一看去,很難分辨出他們與漢人的區別。”

    他又思忖後向譚威道出了心中隱患︰

    “他們佔據四州之地,麾下軍士能湊出七八萬之眾。若是將來與漠南蒙古聯手,那對大明的西翼將是極大的威脅。”

    譚威眼中閃過一絲贊許︰

    “你能有這般見識,很不錯,不過先要把身子弄好,我這就令呂智安醫官好好為你治傷。”

    江宏業拱手應下,正準備起身離開,門外傳來了腳步聲,杜風正拿著幾張地圖走了進來。

    他手里的地圖繪制得十分精細,一進門就說道︰

    “都督,這是軍情營新繪制的庭州、吉州地圖,比兵部庫房里的那些舊圖可要準確多了。”

    譚威接過地圖仔細翻看,對杜風正說道︰

    “你來得正好,江宏業剛從庭州回來,對當地情況很熟悉,你找他多聊聊庭州的事,能讓地圖上的信息更完善。”

    杜風正應了聲,隨即轉向譚威匯報軍情營的滲透情況︰

    “都督,軍情營在四州的滲透一直受限。目前庭州、鹽州、昌州各有咱們幾個人,吉州那邊情況最棘手,只有兩個人在活動。”

    他臉上露出些許無奈,

    “咱們的人想在當地深入打探消息,實在太難了。”

    譚威眉頭微蹙問道︰

    “可有什麼新的線索?”

    杜風正連忙說道︰

    “屬下從運糧隊那邊得知,有不少私鹽販子在四州活動,他們和當地官吏勾結在一起,通行無阻,沒人敢攔。”

    他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提議道,

    “屬下覺得,可以將軍情營的人員安插進私鹽販子當中,借著他們的渠道在四州活動,這樣定能擴大咱們在四州的活動範圍。”

    譚威拿著地圖的手指停了下來,沉思著這個提議。

    私鹽販子常年在各地流竄,消息靈通又熟悉門路,若是能借此滲透,確實是個可行的辦法。

    江宏業在一旁听著,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補充道︰

    “杜主事這個提議很好。屬下在庭州時,就見過不少私鹽販子出入官府,那些官吏對他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確實沒人盤查。”

    杜風正見江宏業也贊同,心里更有底了,又道︰

    “這些私鹽販子為了利益,什麼人都敢接觸,咱們的人混進去,不容易引起懷疑。而且他們走南闖北,能接觸到各個階層的人,打探消息也方便得多。”

    譚威點了點頭︰

    “這個辦法可行,但一定要謹慎行事。私鹽販子魚龍混雜,咱們的人混進去,既要獲取消息,也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能暴露身份。”

    他看向杜風正,

    “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挑選些機靈可靠的人,務必做好偽裝。”

    杜風正拱手領命︰

    “屬下明白,定不會讓都督失望。”

    他知道軍情營在四州的處境一直很艱難,這次若是能借私鹽販子打開缺口,對後續的情報工作將大有裨益。

    譚威又叮囑道︰

    “地圖你和江宏業再核對核對,把他在庭州見到的地形、城防都標上去,越詳細越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杜風正應道︰

    “屬下這就去辦。都督,屬下還有個想法。之前被您收服的私鹽販子陳六子,對這行當門清,不如請他來幫忙,由他出面安排軍情營軍士扮成私鹽販子,這樣更容易融入。”

    譚威听到“私鹽”二字,目光落在地圖上的鹽州位置問道︰

    “說到鹽,鹽州的鹽鐵使現在是什麼情況?鹽利可是筆不小的收入。”

    杜風正連忙回答︰

    “原鹽鐵使鐵雋在吉州軍破城時沒能幸免,已經被殺了。朝廷新任命的鹽鐵使膽小怕事,知道鹽州局勢復雜,一直不敢到任。現在鹽州的鹽池都被當地小吏把持著,沒人管束,私鹽販子在那兒越發活躍,幾乎成了公開的秘密。”

    譚威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沉吟片刻後說︰

    “既然如此,不如讓軍情營選些精兵,真的混入私鹽販子當中,甚至自成體系,把私鹽往漠北、青藏那些缺鹽的地區販賣。這樣一來,不僅能獲得巨額利潤補貼軍用,軍士們借著販鹽的名義行動,也更方便隱蔽。”

    杜風正听到這話,驚得瞪大了眼楮,連忙提醒︰

    “都督,這可不行!私鹽販賣違背朝廷財政制度,要是被查出來,可是重罪啊!咱們軍情營可不能沾這種事。”

    他心里直打鼓,沒想到譚威會提出這麼大膽的想法。

    譚威擺了擺手說道︰

    “你別緊張,我只是提供個思路。咱們不用親自下場販鹽,讓軍情營在自己控制的地盤設幾個收鹽點,把私鹽收上來再轉賣給那些有渠道的販子就行。而且圭聖軍控制區內,那些鹽鐵使根本插不上手,出不了大問題。”

    杜風正這才松了口氣,仔細琢磨著這個方案,覺得確實可行︰

    “這樣一來,風險就小多了,幾乎沒什麼危險。不過這事兒得安排不少人手,得擴大軍情營的規模才行。”

    他心里清楚,自己早已和譚威綁在了一起,譚威的榮辱就是他的榮辱,唯有盡全力把事情辦妥當,才能保全現有的富貴,甚至更進一步。

    譚威看著杜風正的神情,知道他已經想通了︰

    “擴編的事你放心,我會讓人給你調撥人手。選人的時候要嚴格,不僅要機靈,還得嘴嚴,絕不能出半點差錯。”

    杜風正拱手應道︰

    “屬下明白,定會仔細篩選,確保萬無一失。有陳六子幫忙打點門路,再加上咱們自己設點收鹽轉賣,不出半年,肯定能打開局面。到時候不僅情報網能鋪開,還能有筆穩定的收入,一舉兩得。”

    譚威點了點頭,叮囑道︰

    “利潤的事不用太急,首要任務還是保證情報工作不受影響。錢要賺,但絕不能因為貪利而暴露了軍情營的身份,否則就得不償失了。”

    他知道私鹽利潤巨大,容易讓人迷失,必須提前打好預防針。

    杜風正連忙保證︰

    “都督放心,屬下拎得清輕重。情報工作是根本,販鹽只是輔助手段,絕不會本末倒置。”

    他心里暗暗記下譚威的話,打算回去後就制定詳細的章程,把兩者的界限劃清楚。

    譚威又說道︰

    “陳六子那邊,你去聯系。告訴他只要把事辦好了,少不了他的好處,但要是敢耍花樣,哼哼。”

    杜風正應道︰

    “屬下會跟他說清楚利害關系,他應該不敢胡來。”

    譚威滿意地點點頭,看著窗外說道︰

    “軍情營是咱們的耳目,必須強大起來。四州局勢復雜,將來少不了要靠你們提供準確的情報。這次借著私鹽的渠道,正好讓軍情營能在四州扎下根來。”

    杜風正心里涌起一股干勁,覺得跟著譚威確實能做成大事。

    他再次拱手︰

    “屬下定不負都督所托,一定把這事辦得妥妥當當。”

    他明白自己沒有退路,身家性命都系在譚威身上,唯有全力辦事方能保全富貴。譚威拍著杜風正的肩膀,語氣誠懇地說︰

    “軍情營要在多地開拓業務,處處都需要資金支持,以後就把鹽利的二成撥給你們作為日常開支。你可得把這筆錢用在刀刃上,讓軍情營越來越強。”

    杜風正聞言心頭一熱,連忙拱手︰

    “屬下多謝都督信任,定不會浪費一分一毫,全力把軍情營的事辦好。”

    有了這筆穩定的資金,軍情營擴編和開展業務就有了底氣,他心里對未來的規劃更清晰了。

    。。。

    另一邊,固原大戰的捷報早已傳遍聯軍。趙岩在這場戰役中指揮出色,不僅全殲了可薩廓爾部,還成功驅使其附屬余部向西遷移。

    聯軍奪取固原後,藍池、固原等多地徹底連成一片,佔據了極為有利的戰略位置。

    譚威雖在藍池城坐鎮,卻通過密信與趙岩保持著密切聯系,時刻掌握著前線的軍情動態,心里對趙岩的指揮能力越發認可。

    固原西北有座琨瑜山,山勢陡峭,懸崖林立,尋常人難以攀登。

    而在其東麓的琨瑜山石窟,開鑿于武周年間,是當年安西都護府主持修建的精神工程。

    這里的紅色砂岩山體質地松軟,便于雕鑿,數十處石窟依山勢分布,綿延近兩公里,雖歷經歲月侵蝕,卻依舊能看出當年的宏偉氣勢。

    固原局勢穩定下來後,趙岩時常帶著幾名軍士探訪此處。

    這位在軍中獲“鐵彌勒”外號的主官,每次來到石窟,都會站在佛像前靜靜佇立許久。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方便以後閱讀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第311章 圭聖東出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第311章 圭聖東出三並對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