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八萬?
這也讓王志明滿足了呀!
正當他想著怎麼花這筆錢的時候,他媽媽又給了他一巴掌︰“還不快謝謝你楚歌。”
怎麼這麼不機靈?
這寶貝怎麼得到的,心里就沒有點逼數嗎?靠你自己?
王志明反應過來,連連感謝楚健笑笑搖頭︰“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然而,王志明他們還是得感謝。
或許對楚健而言,那確實就是舉手之勞,但對他們來說,可就是大幫助呀!王志明作為剛畢業沒多久的人,月薪只有可憐的四五千元,得掙一年才能掙到那麼多錢。
可不能因為人家只是舉手之勞,就自己也沒當一回事。
就在這時,沈世杰拿著一樣東西過來,是他剛得到的收獲,花了兩千澳門元,說貴也談不上貴。
看到那玩意,楚健和馬漢飛都有些吃驚。
只見,那是一顆佛頭,跟人頭差不多大,磕踫掉了一個耳朵,其他都還算完好。
“很開門呀!”馬漢飛說道。
這顆佛頭,確實挺開門的,一眼真。之所以沒被人淘走,估計都是嫌棄沒了個耳朵吧?
佛像的精髓在佛頭,可以沒有下半身,但頭部受損,那價值可就大打折扣了。也正是如此,二戰時期,小日子總喜歡砍“佛頭”,將佛頭帶走。
佛真要是有火,或者真的有佛,小日子早就得被滅多少次了。
沈世杰高興道︰“我看這佛頭是兩晉時期的。”
雖然佛頭受損,沒了一個耳朵,但兩千澳門元能撿到,沈世杰認為也是撿到寶了。
馬漢飛點頭︰“應該是兩晉時期的,還保留古印度犍陀羅樣式。”
佛造像傳入中國後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里也是幾乎完全的照搬印度的樣式,兩晉時期以及十六國時期的佛像開臉明顯是古印度犍陀羅的樣子。
我們看到地理位置越靠近西域的地方佛陀的形象越接近印度犍陀羅樣式,比如龜茲,于闐,克孜爾等等。
但是到了中原內陸從十六國時期到北魏早期開始就具有漢化的改造特征了,無論是衣著的細節還是形體與頭部開臉,並非是純正的印度樣式。
這種改造的特征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明顯,至唐開始就完全的本土化了。
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厲害之處,即便是神來了,也得變成我們的樣子,你才有前途,否則注定要被淘汰出局。
“看發式,應該沒錯了。早期犍陀羅的佛像都是留有高聳肉髻,據傳這是修行圓滿時頭頂的骨肉隆起形成的尊貴之相,其形如髻故稱肉髻,是三十二相之一。”他繼續補充道。
一般來說,佛像的發式大體分為四種︰水波發 、渦卷發、 螺發,以及磨光發髻。
每一種發式在不同的時代出現的頻率不一,比如束發式發紋出現最多的是早期十六國,北魏,到後期就很少出現了。
而螺發則是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十六國未有出現,磨光式發式在十六國時期,北魏,以及南北朝,包括後來的唐代都有出現。
水波發在佛造像誕生初期就開始出現了,形狀像水的波浪一樣的排列,有縱向分布也有橫向分布。
漢傳佛的水波紋發髻與早期犍陀羅發式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水波的形式已經揉合了中國人的審美,疏密的控制,線條的動勢都具有東方的畫味,而犍陀羅式的水波紋則充滿古希臘的寫實性。
渦卷發則是可以算水波紋的一個分支,特征很明顯,水波式的發紋結合了渦卷,渦卷有大有小,一般出現在正中,或以中線為基準,兩邊對稱分布,多為右旋。
磨光發髻屬于無發紋發式,一般發髻與肉髻都光滑無雕琢,在早期也有過肉髻磨光,但發髻卻有發紋的例子,十六國時期多見。
楚健搖頭道︰“也不一定,北魏最早期的時候也是以印度樣式為藍本,濃重的犍駝羅風情,我們從敦煌,麥積山,以及雲岡石窟可以看到北魏早期佛頭那種印度式的五官,鼻梁高挺,眼窩深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時期的佛頭已經融合了鮮卑人的特征,臉型威武雄氣,眼楮睜大,目光充滿威嚴,大耳下垂,耳垂有至肩的。
“依我看,它已經有秀骨清像的雛形。”楚健說道。
收藏、研究佛像的人應該知道,北魏王朝的造像最為後人稱道,最具時代特色的乃是北魏中晚期的秀骨清像,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對佛像進行漢化改造。
因此,楚健認為,這應該是北魏早期的佛像。
看楚健他們對一顆殘破的佛頭評頭論足,王志明開口道︰“我看這佛頭怎麼好像被燒過一樣的?看上去煙燻火燎的。”
“就是被火燒過的。”沈世杰點頭道。
王志明無語,都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這石佛不也是自身難保,多災多難嗎?
被火燒不算,還被“砍”了頭,耳朵也被弄掉了一只,真夠慘的。
“你們發現沒有,好像所有佛像都是半睜眼的。”這時,王欣提出了一個疑問。
黃強似乎都懂,他說道︰“那樣顯得更加慈祥寧靜,要是睜大眼瞪你,你不怕呀?”
佛像和觀音像本來就是普渡眾生的,半閉著眼楮的形態會顯得佛像格外的柔和,能夠直接體會到一種慈悲的感覺。
當佛像是半睜著眼楮的時候,看起來面相會更加慈祥安寧,那麼凡人在跟佛像傾訴的時候也會更加的安心和寧靜。
“也給大家透露一個道理,做人做事不必太較真。”沈世杰笑道。
不管是人還是事,都不要看得太透徹,因為如果看穿了所有的事情只會讓自己更加煩惱,難得糊涂其實也是一種人生的樂趣。
“這種道理,見仁見智吧!”楚健說道。
他沒說贊同,也沒說反對。
不要太較真,得看是什麼事,什麼時候。
有時候,楚健覺得佛的思想不太適合他,這也是他不太喜歡去寺廟的原因。
佛總是叫人放下、放下、放下。
你會發現,信佛的人雖然情緒穩定,但有時也很讓人抓狂,想打他一頓。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