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雲盤之周王朝

第928章 先谷攻訐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司馬負文君 本章︰第928章 先谷攻訐

    楚莊王在之戰打敗晉國軍隊,晉國人在卷津渡口倉皇渡河,整整一晚上,晉國人才逃回原城,河中被淹死和踩死的人不計其數。

    而中軍佐先谷早就在大戰爆發前,已經知道晉國此次準會失敗,當時丟下那兩輛車和軍隊,直接駕車帶著自己親信部隊逃到卷津,第一波渡過黃河。

    因為先谷的封地就在原邑,所以先谷過河後,直奔自己家中,立即組織家族勢力,做好萬全準備。

    因為他知道,這次大敗自己和魏,趙旃是罪魁禍首,其中他罪責最大,因為作為中軍佐,副帥,是要負責荀林父的。

    然而他不听從荀林父指揮,就是他率先帶著部分中軍渡過黃河,與楚莊王對壘,荀林父不得已率領其他人進入邑,這才爆發了之戰。

    先谷思前想後,過河後不但沒有去幫助荀林父和其他軍隊征調船只渡河,反而是惡人先告狀,先行攻訐荀林父,企圖逃避自己罪責。

    先谷直接寫了一封信,讓親信前去都城絳城,向晉景公參了荀林父一本。

    使者前去絳城面見晉景公,告訴晉景公之戰晉國大敗,三軍喪失殆盡!

    我家將軍有奏本陳述,請國君御覽,晉景公接過先谷奏疏,打開一看,異常震怒,只見先谷寫道。

    罪臣先谷稽首頓首,敢言于君侯闕下

    之戰敗,舉國震痛。臣夜不能寐,伏思兩日,敢以肺腑之言陳于君前。

    昔者楚師壓鄭,我軍馳援,本應霆擊之勢,卻致崩析之局,非將士不用命,實乃元帥荀林父調度乖方、拖延戰機,臨機無斷之故也。

    臣忝為中軍佐,本當竭股肱之力,然元帥初至黃河,聞鄭降楚,便欲班師,竟言“戰而不捷,罪及社稷”之言告三軍將士。

    此語既出,三軍士氣氣沮,將士嘩然!夫晉為盟主,若不戰而退,諸侯離心,霸業何存?

    臣雖駑鈍,亦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況君侯之命本為“救鄭伐楚”,豈可見敵而避?非大丈夫爾,是以振臂一呼,率部渡河,實乃激于忠勇、衛我晉土,非敢擅專也!

    然元帥荀林父既不能制臣之先動,復不能整軍之後繼。當臣渡河而戰,楚師猝至,元帥竟令“全師而退”,致前軍背水而戰,後軍爭相渡河,舟中刃指,自相屠戮!

    此等亂象,豈因臣之輕進?實乃元帥威不足以服眾、智不足以應變之過!若其初能堅戰心、明部署,臣安敢孤軍犯險?縱有小挫,亦何至全局崩頹?

    今者敗訊歸晉,朝野議罪,皆集于臣。臣雖萬死不辭,然恐君侯為群議所蔽,不察根本。

    昔晉文公城濮之戰,用先祖先軫而勝;晉襄公崤之戰,秦穆公任孟明而敗。

    此非將士異心,乃主將之能不肖也!伏望君侯明鑒戰之失,首在元帥臨陣猶豫、御下無方,次在諸將號令不一。

    臣雖有“進兵之責”,實懷“報國之誠”,敢乞君侯察臣衷腸,念及累世忠勤,稍寬刑罰,治中軍將荀林父喪師誤國之罪,晉國幸甚!

    臣先谷惶恐再拜,頓首以聞。

    晉景公看完後大怒,因為他不知道真實情況如何,只知道先谷把所有罪責都推脫給荀林父和別人,以為是荀林父指揮不當。

    這邊荀林父等人渡河之後,集結部隊,晉國損失三分之一將士,荀林父悲慟哭泣,但是事已至此,于事無補。

    上軍將士會趕緊過來相勸,告訴荀林父,軍隊之戰大敗不可怕,因為畢竟咱們三軍尚有戰力。

    最可怕的是晉國這次之戰戰敗,將會在列國直接引起震動,大家又要重新站隊,這樣對晉國極為不利。

    而秦國可是晉國的敵人,要防止秦國人趁著我們大敗,前去攻擊咱們河東,還有邊境的白翟和赤狄人。

    荀林父這才如夢方醒,立即整頓人馬,留下一部分死守黃河渡口,防止楚莊王過河侵犯,然後率領大軍回到晉國都城,將部分軍隊立即調往河東,韓 ,魏邑,防範秦國人侵犯。

    另外一部分調往西北汾隰,防止翟國和赤狄侵襲,等到所有部署完畢,荀林父然後把兵符交給士會,然後寫了一份請罪書,讓士會帶給晉景公,隨後回到自己家中等待晉景公處置。

    士會和其他人回到都城絳城,立即進宮面見晉景公,晉景公早就知道他們回來了,于是召集群臣朝會。

    士會等人趕緊跪地請罪,然後又拿出來荀林父的請罪書,晉景公打開一看,上面寫道。

    罪臣荀林父稽首頓首,死罪死罪,敢直陳于君侯駕前

    之戰敗,罪在中行林父。此役喪師辱國,令君侯蒙羞、社稷蒙塵,臣雖肝腦涂地,難贖萬死之辜。

    然事已至此,懇請君侯容臣一訴肺腑,雖碎身萬段,無復恨矣。

    夫為三軍主帥者,當察天時、審地利、馭人心。楚師圍鄭,臣奉命馳援,既至黃河,聞鄭已服楚,便欲還師,此乃首誤——不知“晉楚爭霸,非戰不能立威”,怯懦避戰,先喪士氣。

    及先谷將軍“主戰渡河”,臣不能制其行,反從眾而進,此乃再誤——身為元帥,威不足以服眾,令不能行于軍,致三軍號令紛紜。

    至于魏、趙旃輕銳犯敵,實因臣平日訓誡不嚴,致其恃勇而驕、臨戰無紀。凡此種種,皆臣之過,與諸將無涉。

    君侯素知,先谷乃先軫之後,累世忠烈,此次渡河,實因“恥于晉師退縮,欲揚國威”,雖行止過急,然初心可鑒;

    魏、趙旃雖有冒進之失,但皆以死戰報家國,陣前亦斬將奪旗,足見忠勇。

    特別是魏,仁義之致,助荀首萬軍陣中尋子,射死楚國大將連尹襄老,活捉公子谷臣,為我晉國掙回一絲臉面,當勉勵之。

    若因一時之失而加罪于眾將,恐寒三軍之心,更令敵國荊蠻稱快。

    臣聞“主將無能,累死三軍”。今日之敗,全在臣一人之愚鈍。

    懇請君侯治臣死罪,以謝晉國列祖列宗,以安朝野臣民。至于諸將,伏望君侯念其浴血之勞、報國之誠,寬宥其過。

    臣雖死,亦敢斷言諸將必能痛定思痛,知恥而後勇,他日報君侯、復晉霸!

    臣林父再拜叩首,泣血陳辭。

    歡迎閱讀下一章,戰後追責。

    喜歡歷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歷史雲盤之周王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方便以後閱讀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第928章 先谷攻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第928章 先谷攻訐並對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