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697 年五月,周桓王病情日益加重,這位一心想要重振周室的君王,卻連連遭遇挫折和失敗,心中抑郁難平,終致一病不起。
周桓王深知自己的大限將至,便緊急召見了執政卿周公黑肩,並對其說出了一番肺腑之言。
周桓王認為太子坨雖然為人忠厚老實,孝順父母、敬愛兄弟、忠于國家且誠實守信,但如今世道混亂,周王室勢力衰微,如此軟弱,恐怕他繼承王位之後也很難復興周室。
然而次子姬克天生聰穎過人,智勇雙全,頗具王者風範,深得周桓王的喜愛。因此,寡人有心立姬克為新君。
但按照周禮宗法規定,不允許廢長立幼,而我作為天下之王,更不能知法犯法,帶頭破壞祖宗留下的規矩,那就是嫡庶宗法制。
寡人思慮已久,不如這樣,我死後由太子坨繼承王位,等到他去世後,兄終弟及,讓姬克繼位為王。
周公黑肩道“這個……恐怕不行吧!到時候太子坨的兒子能願意嗎?”。
周桓王道“我考慮過了,我單獨給你一封密詔,到時候在合適時候,擁立姬克為王”。
周公黑肩只好答應周桓王,周桓王給了周公黑肩信物,以及遺詔。
隨後周桓王病逝,依照舊例太子坨繼位為新一任周天子,史稱“周莊王”。
而此時鄭昭公也得知高渠彌一些人對自己不滿,自己在鄭國的君位岌岌可危,鄭昭公于是為了籠絡祭仲,竟然讓其母親鄧曼,嫁給祭仲,試圖掌控鄭國局面。
祭仲得到鄧曼之後,甚是得意,于是忠心耿耿的輔佐鄭昭公,他先是要求鄭昭公加強和衛國,齊國關系,進一步拉攏魯國,鄭昭公逐漸掌握鄭國政局。
公元前696年夏,衛惠公自從用陰謀詭計和母親宣姜聯手,殺了太子汲,公子壽,最後自己坐上衛國國君。
先前太子汲,公子壽的太傅左公子泄和右公子職相當不滿,隱忍多年之後,最終左公子和右公子聯手,發動政變,派兵攻打朝歌。
衛惠公一看情景不對,于是棄城而逃,流亡自己舅舅家里齊國,躲在齊國不敢回去。
于是公子泄和公子職擁立太子汲的弟弟,公子黔牟為衛國國君,史稱“衛君黔牟”。
公元前695年,蔡桓侯去世,弟弟姬獻舞繼位,史稱“蔡哀侯”。
齊襄公看到鄭國,衛國內亂,周莊王剛剛繼位,魯桓公是自己妹夫,漸漸有了稱霸的意願,于是以紀國當初陷害齊哀公,導致齊哀公被烹殺為由,準備攻打紀國,實際上想要吞並紀國。
紀國自從齊哀公被殺,已經和齊國結怨,一直投靠魯國,並且結盟周邊諸侯,聯合對抗齊國。
隨著齊僖公時期,齊國國力大增,如今紀國根本無法對抗齊國,于是求救于魯桓公。
魯桓公于是召集齊襄公,紀哀侯三國君主會盟,調節齊國和紀國恩怨,齊襄公要求紀國賠禮道歉,並且為了彌補齊國損失。
讓紀哀侯將紀國 、 、 三地割讓給齊國,紀哀侯拒絕了齊襄公的要求,三人不歡而散。
于是齊襄公出兵攻打紀國,魯桓公當即出兵援助紀國,齊魯兩國在溪地發生戰事,溪地,現今山東棗莊),魯桓公大敗齊國大軍,齊襄公怒不可遏,無奈退兵。
而鄭國的鄭昭公,得到了叔父原繁,大夫祭仲的擁護,開始坐穩了鄭國國君之位。
于是他開始整頓內政,調整領導班子,並且要調查棟邑之變的幕後主使,這一舉動嚇壞了高渠彌。
公元前695年秋,鄭昭公以狩獵為名,前往制邑,要求高渠彌一起前去狩獵,實則鄭昭公已經調查清楚。
棟邑叛變,檀伯被殺,都是高渠彌背後指使,于是就想把高渠彌從鄢陵調走,因為他早晚會投靠鄭厲公。
借著狩獵機會,將高渠彌騙到制邑,遠離他的軍隊,趁機抓捕高渠彌。
高渠彌可不是碌碌無為之輩 ,他可是從鄭武公時期就已經位居鄭國要職,有好幾次鄭莊公想讓高渠彌任職執政卿。
但是鄭昭公做太子時候,就和高渠彌不合,多次反對鄭莊公提拔高渠彌,所以二人恩怨已久。
高渠彌得到消息,國君讓他陪著自己去制邑狩獵,就覺得事情不妙,因為棟邑之事 ,早晚瞞不住,看來鄭昭公應該知道了什麼。
因為高渠彌和祭仲一樣,四朝元老,又任職鄭國大夫主管軍隊多年,如今鄭國大小將領都是他的故友和門生。
高渠彌立即聯系自己在制邑的手下,暗自調兵前去制邑,以保護國君為由,調兵跟隨鄭昭公狩獵。
當鄭昭公和高渠彌進山狩獵,鄭昭公便開門見山質問高渠彌,為何反叛自己,幫助鄭厲公奪取棟邑。
高渠彌一看事已至此,無法辯解,于是眼疾手快,拔箭將鄭昭公射死,然後發出信號,自己早就安排好的軍隊瞬間控制其他衛隊,以鄭昭公狩獵不小心被鹿頂死為由,將鄭昭公尸體帶回新鄭。
高渠彌奪取了制邑和京邑兵權,大軍駐扎在新鄭郊外,然後帶兵入城,找到祭仲,告訴祭仲,自己已經殺了鄭昭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因為先前咱們兩個驅逐鄭昭公,迎立鄭厲公,他早晚要報復我們兩個,不如先下手為強。
咱們不如讓鄭厲公回來繼位,祭仲當即表示反對,還有原繁,二人道。
鄭厲公是要殺我,被我發現他才逃走的,他回來我就得死,高渠彌道。
“好吧!鄭厲公不能回來,那就立老三公子�為君”。
于是原繁和祭仲,高渠彌冊立公子�為鄭國國君,史稱“鄭子??”。
公元前694年,周莊公看到如今衛國,鄭國,內亂不止,只有齊國和魯國強大,于是周莊公便想要借助齊魯勢力,維護周王室利益。
周莊公在心中反復思量之後,最終決定要把他的妹妹周王姬,嫁給齊襄公做夫人。
然而,這個計劃需要一個合適的媒人來牽線搭橋。經過深思熟慮,周莊公選定了魯桓公作為中間人。
一旦婚事成功,他就可以借機賞賜魯國,而齊襄公也會成為自己的妹夫。
這樣一來,周王室就能得到齊魯兩國的支持,處境必然會好很多。
因此,周莊公立即派遣使者前往魯國,向魯桓公傳達了這個想法。
魯桓公听到這個消息後,自然也是非常樂意幫忙的。畢竟,能夠緩和與齊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對魯國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此外,通過這次聯姻,魯國還能獲得更多的好處,增強自己的地位。所以,魯桓公毫不猶豫地表示願意充當這個重要的媒人角色。
與此同時,齊襄公得知了周莊王想要與自己結交的意圖。對于齊襄公而言,如果能夠與周莊王聯姻,建立良好的姻親關系,那麼將來齊國就有可能再次回到權力中心,掌握雒邑朝政的大權。
這對于齊國未來的稱霸之路具有難以估量的意義。因此,齊襄公欣然接受了這門親事,並表示非常滿意。
公元前694年春天,周莊王派遣大夫單伯和榮叔負責護送周王姬,首先抵達魯國,對魯桓公進行賞賜和嘉獎。
隨後,由魯桓公親自出馬送親,將周王姬護送到齊國,並交到齊襄公里手中。魯桓公對此事充滿熱情,毫不猶豫地滿口答應下來。
歡迎閱讀下一章,兄妹私會。
喜歡歷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