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1021 年,三朝元老、德高望重的太傅周公旦與世長辭。
臨終前,他力薦召公𠺖擔任執政卿,畢公高為大司馬。
並懇請周成王將自己安葬在他親手打造的成周雒邑,以永世守護宗周王朝。
周成王起初準備將周公旦安葬在雒邑,但在前往宗廟祭祀、向祖宗稟報周公旦的死訊時,意外發現了宗正府封存的周公旦當年的祭文。
這祭文共有兩篇,記錄了周公旦當年為周武王和周成王祈福消災,甚至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祈求上蒼保佑周武王和周成王健康無恙。
周成王讀罷,感動涕零,遂決定將周公旦改葬于畢 的祖墳之中,讓他長眠在周文王和周武王身旁。
此後,周公旦可以享受著宗周王室一年四季的公祭,以彰顯周成王對他輔佐之功的贊譽。
周成王並未將周公旦視為普通臣子,而是賜予他與周文王、周武王同等的天子待遇,謚號“周文公”。
為表感激之情,周成王還特賜周公旦之子魯侯伯禽,今後魯國可以使用天子儀仗,郊外祭祀周文王時可乘坐天子輦輿。此外,伯爵以下的東南小國皆歸魯國管轄,魯國可代天子接受朝覲。同時,特賜魯侯伯禽享用公爵一切待遇,加尊號“魯公”。
因此,在春秋之前,地位最為尊崇的兩個國家當屬宋和魯。由于姬姓血緣關系,實際上魯國的地位更為顯赫。
公元前1010年,為了進一步安撫殷商遺民,周成王找到比干的兒子,他們當初為了避亂,逃到密林之中,最後堅強生存下來。
周武王當時賜他們姓氏,林氏,名堅,子姓。
周成王任命林堅為士師大夫,率領成周殷八師一萬五千人,唐叔虞為周六師上軍將,其子姬燮為軍佐,率軍三萬人。
組成聯軍攻打麗戎和鬼戎,徹底將麗戎趕出唐國國境。
次年,周成王親自前往卷阿,帶著召公𠺖和畢公高,來到周公廟祭祀周文公。
公元前1008年,宗周鎬京,太子姬釗迎娶王姜為太子妃。
公元前1007年,周成王出渭河巡游,召公𠺖陪同,突然渭河波浪滔天,天空中狂風大作,出現了沙塵暴,頓時間遮天蔽日,天空金黃一片。
大家都大驚失色,因為天氣反常現象在古代是大凶之兆。
周成王原本還要御駕親征,征討淮夷各部,以及最近叛亂的錄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