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

第514章 這潭水,要渾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黑嶺山脈的姜越林 本章︰第514章 這潭水,要渾了

    夜幕籠罩著大地,月光如水,傾瀉而下,將整個縣城都染上了一層銀輝。

    劉推官遠眺著北嶺的方向,那里,星羅棋布地散落著一個個村落的燈火。

    他隱約可以看到,田埂上插著的竹竿,仍然掛著一些殘破的《民情通稟》殘頁,在風中輕輕顫動。

    這些《民情通稟》,曾經是他和陳皓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他了解民情,體察民意的窗口。

    可是現在,他卻要離開這里了。

    劉推官的內心,充滿了掙扎和痛苦。

    但他沒有選擇。

    有些事情,一旦開始了,就再也無法回頭了。

    劉推官緩緩地轉過身,將隨身攜帶的密令火漆印,投入了護城河中。

    “噗通”一聲,火漆印沉入了水中,消失不見。

    回到家中,劉推官燒毀了所有的私人筆記,唯獨留下了一頁抄寫的《共濟文約》的開頭

    “我們寫字,不是為了給你們審……”

    墨跡顫抖,卻堅定。

    第二天一大早,劉推官離開了縣城,踏上了前往府城的道路。

    三天後……

    三天後,一隊身著蟒袍的朝廷特使,帶著肅殺之氣,驟然降臨本縣。

    馬蹄踏碎清晨的寧靜,徑直沖向縣衙,沿途百姓噤若寒蟬。

    縣衙內,一場緊急會議在壓抑的氣氛中召開。

    劉縣丞戰戰兢兢地坐在末位,額頭冷汗涔涔。

    特使目光如炬,掃視一周,沉聲道“松筆記一案,驚動聖听,爾等務必全力配合,肅清余孽!”

    就在縣衙風聲鶴唳之時,皓記酒館卻反常地徹夜燈火通明。

    往日樸素的招牌被換成鮮紅的“慶豐宴”三字,酒香肉香飄散十里,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望,議論紛紛。

    “皓哥,這都什麼時候了,還擺什麼慶豐宴啊?”柱子滿臉不解。

    陳皓負手而立,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辰,嘴角微微上揚“越是風雨欲來,越要讓人看見屋檐下的光。讓那些藏在暗處的老鼠看看,咱們皓記,不怕事兒!”

    當夜,千字台中央,那個不起眼的陶甕,在幾名老者的合力下,悄然移至酒館地下密室。

    泥土的芬芳混雜著淡淡的酒香,在狹小的空間里彌漫。

    當陶甕穩穩落地,眾人小心翼翼地擦拭掉甕底的塵土,露出幾行新刻的文字“執筆者,永不獨行。”刀刻斧鑿,筆力遒勁,仿佛在黑暗中宣告著某種不屈的意志。

    與此同時,數百里外的府城驛館,特使正襟危坐,面前攤開一幅巨大的地圖。

    地圖上,密密麻麻地標注著“松筆記”活動軌跡,如同蛛網般錯綜復雜。

    特使的目光沿著一條條紅線游走,最終,所有的線條匯聚于一點——陳皓的皓記酒館,輪廓清晰可見。

    他緩緩合上地圖,燭光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躍,映出幾分凝重“這陣風,怕是壓不住了。有人想借著民意翻天,呵,那就看看,鹿死誰手!”

    府城驛館的三日晨曦,每一次天邊雞鳴,特使都將絲絨長袍裹緊,赴往周驛丞的書房。

    沉默的會面在硬木桌上若隱若現地展開,不斷詢問著那些被塵世繽紛的文書來往,卻總也得不到滿意的答案。

    周驛丞只是微笑不語,透過窗欞看見譙樓內的城鐘,又暗自留意著身邊小廝遞過來的兩壇酒,每天的酒,倒是個奇怪的禮物。

    小李子精美的手藝,挑選的那壇酒往往是能潤肺的微酸口感,陳皓在其中心思深邃,每條附帶詩話寫于桑皮紙屑之上,倒也不負那人心意,隱藏著驛館進出人員的名錄。

    周驛丞滿腹疑惑的情緒仿佛浮懸在頭頂,從而生出一絲欽佩之意,他將這些藏在心中,暗自盤算著這手藝人的不凡巧思。

    與此同時,趙秀才則在陳皓的密令下,啟動了“灶火輪值”計劃。

    夜雨聲聲,村莊的每個角落都有燒紙 啪作響,每夜都有不同的村民在自家灶頭悄然焚毀《共濟文約》的副本。

    火焰猶如追逐帆影,灰燼混入灶泥封存,給了敵人一個“文書已被銷毀”的假象。

    而那些次日突襲的貨郎幕僚們,挖掘著無果的講字台地基時,竟不知身後老張家的灶膛藏著他們意想不到的秘史——老張笑著遞上茶碗,袖口未擦淨的墨跡昭示著他昨夜的辛勞。

    織言社那邊,徐六娘心思如滾珠般敏捷,留意到送菜婦人每次總是繞著縣衙後巷,行徑詭異。

    她設計了一個巧妙的計劃,柱子假扮醉漢在街頭偶遇撞翻其籃筐,青菜中夾帶的半頁油紙旋即引起一場圍觀。

    巡街的差役雷厲風行,婦人驚慌之下無從辯解,中招而遭監收。

    隨後縣里流言四起,“有人替官府偷記百姓菜價!”流言不脛而走,輿論潮涌,本該平和的日常卻因此震蕩不已。

    在縣衙的更深邃處,劉推官默默履行著職司,面上冷淡如常,但心里卻暗涌情勢,與往日不同。

    他以巡查倉儲為名,悄然將一封火漆鎖緘的竹筒交予王老板,傳至陳皓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陳皓拆開後,映入眼簾的只有一粒干癟稻穗與一枚銅釘。

    這些人體小物,被陳皓視為時光的片段。

    他呼來李芊芊,細細對照《糧行舊賬》,終發現了驚人的端倪。

    銅釘之多,稻穗之少,終將引發大動蕩無疑。

    于縣倉的去年冬修中,那虛報材釘數目,與滿倉霉變糧食的數字竟完美對齊。

    貪腐鏈條赫然浮現,謊報材料冒領銀兩,謊報損耗填補虧空,全然曝露于陽光之下。

    這是一個巨大的泥潭,讓人不勝憂慮。

    陳皓凝神冷笑,他將稻穗與銅釘收入袖中,背對著窗外皎潔的月光,神色中盡顯睿智與決斷。

    店內燈火通明,柱子亦是靈思,將酒肆里那些星星燈盞打理得更加明亮。

    末了,陳皓在淡然的笑意中下定決心,眼眶微微閃動“路還長著呢,大家都不能停。”一句戛然而止的話,讓周圍人心里皆記起了長期拼爭的理由。

    風吹動簾幔,似乎承載著山河的回憶——是時候交給月光去審判那些未解之贊歌。

    夜幕低垂,皓記酒館的地下密室里,燭光搖曳。

    陳皓的聲音不大,卻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

    “執筆者,永不獨行。”他摩挲著陶甕底部的刻字,眼神銳利,“他們盯著我的酒館,卻沒看見這片土地上燃燒的希望。”

    趙秀才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略帶憂慮“停更《尋印日記》,會不會讓大家…”

    “不發聲,便是聲。”陳皓打斷了他,語氣堅定,“明日起,各家門前掛一盞素紙燈籠,繪無字方印。讓他們去猜,讓他們去查,讓他們在無聲中感受恐懼。”

    徐六娘指尖輕點桌面,讓他們摸不清虛實。”

    三位村老也紛紛點頭,他們雖不善言辭,但

    屋外,雨後的空氣帶著一絲清冷。

    在府城驛館,周驛丞獨自坐在書房,借著昏暗的燭光,細細端詳著手中陳皓所贈酒壇的殘片。

    指尖摩挲著壇身上精美的紋路,他仿佛能感受到陳皓那深沉的目光。

    他深吸一口氣,提筆蘸墨,在驛報空白處悄悄添了一行小字“松筆記未滅,焰在土中。”寫完,他放下筆,走到窗前,任由冰冷的夜風吹拂著臉龐。

    遠處,隱隱傳來幾聲犬吠。周驛丞知道,有些人,注定無法安眠了。

    他拿起火折子,小心翼翼地點燃了桌上的油燈,微弱的光芒映照著他堅毅的面龐。

    他喃喃自語道“這潭水,要渾了……”隨後,他吹滅了燈,屋子里重歸一片黑暗。

    只有窗外,依稀可見幾點星光,如同一雙雙警惕的眼楮,注視著這片風雨欲來的土地。

    傍晚時分

    晚風吹過,黃葉飄零。

    萬富貴帶著一隊家丁,浩浩蕩蕩地向南行進。

    此次南下督辦“肅清偽文”事宜,是他奉命而來,背後隱藏著更為復雜的陰謀。

    途經本縣時,萬富貴目中無人地命令家丁征用講字台作為臨時行轅。

    講字台上,原本是村民們聚集講古、傳不斷的所在,如今卻被這群不速之客佔為己用。

    村民們群情激憤,紛紛指責其霸道無理。

    然而,就在這時,酒館的大門緩緩打開,陳皓親自迎了出來。

    “恭祝萬少東家新任九縣采醞使。”陳皓捧上燙金賀帖,語氣雖禮數周全,但眼中卻閃爍著一抹冷嘲。

    萬富貴接過賀帖,冷笑一聲,拆開一看,只見空白一頁。

    他怒不可遏,將賀帖狠狠擲于地上,卻意外發現身後的師爺正細細打量著封套內側。

    師爺琉步上前,細看之下,竟是《誰在抄我們》中描繪的幕僚暗紋。

    萬富貴面色驟變,他終于明白,自己的行蹤早已被盯得一清二楚。

    深夜傳訊

    夜色漸深,張嬸按例行夜送《灶火錄》殘頁至千字台。

    她輕手輕腳地穿過夜市,四周一片寂靜,只有偶爾傳來的犬吠聲打破寧靜。

    然而,當她接近講字台時,卻發現四周暗伏著便衣差役。

    張嬸心中一凜,靈機一動,佯裝摔倒,順勢將紙卷塞進了懷中哺乳嬰兒的襁褓里。

    她哭喊著“賊人搶奶布!”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鄰里們的關注,人群中頓時亂作一團。

    趁著混亂,一名賣糖的老頭默默接過她遞來的襁褓一角,轉身融入夜市。

    待差役驅散人群,才發現所謂“密信”不過是塊繡著歪字的尿布——真件已在半個時辰前由盲藝人彈唱傳往鄰鎮。

    驛站奇妙計策

    周驛丞在府城驛館的書房內,眉頭緊鎖。

    傳遞消息的風險日漸增大,他必須找到一種更為穩妥的方法。

    忽然,一個念頭在他腦中閃過——“驛馬換法”。

    每次重要公文送達時,他故意延誤更換馬,導致騎使遲發一刻。

    短短五日,這一小小的誤差累積起來,竟達到了兩個時辰。

    更妙的是,他在馬襯布內縫入了微縮抄本,隨馬匹往返各鎮自然流轉。

    無人搜查馬具,而信息已遍行八鄉。

    周驛丞輕輕撫摸著馬具,心中暗自得意。

    他知道,這潭水很快就會渾濁起來,而他的計策將為陳皓等人贏得寶貴的時間。

    喜歡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方便以後閱讀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第514章 這潭水,要渾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第514章 這潭水,要渾了並對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