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嘉,也像他的諸位兄弟一樣,在嬰兒時期被邪神之手隨意拋灑于星海。他墜落在科爾奇斯chis)——一個完美、美麗、虔誠至上的星球。那里信仰昌盛,文化厚重,幾乎與亞蒙塔的泰拉相仿,堪稱帝國中宗教氣氛最濃郁的世界之一。
最初發現這個嬰兒的,並不是後來的牧師科爾•法倫kor p)。莫蓋爾發現這個降臨的嬰孩非凡之極,遂收養為子,視若己出。
然而不久後,聖約教的高級牧師科爾•法倫也得到了消息。他親自前往,將嬰孩視作“神跡”——但在此之前,他悄無聲息地滅了莫蓋爾一家。這位宗教狂熱者毫無愧意,甚至連牧師身份都未曾遮掩。
這,是洛嘉的“原點”。
事實上,科爾•法倫遠不止是個牧師。他是一名混沌信徒,一名披著聖約教袍子的信仰掮客,一頭穿著羊皮的狼。
而在他的“養育”下,洛嘉從嬰兒起便承受著嚴格、扭曲,甚至可以說是虐待式的教育。在恐懼與壓抑中,服從權威、取悅強者成了洛嘉生存的本能。
但即便如此,洛嘉的天賦仍不可遮掩。他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哲學修養、口才與邏輯能力。長大後,他成為了聖約教最熾熱的傳教士,言辭優雅,神態謙和,極富人格魅力。整個科爾奇斯幾乎都為他的言語折服,數以千萬計的信徒將他視作先知、代言者、聖人。
起初,洛嘉確實是聖約教的堅定𥕜衛者——直到有一天,他見到了幻象︰
一個身披金甲的彌賽亞,在一位獨眼巨人的陪同下,從鋼鐵鑄就的雲海中跨越虛空而來,帶領天使的軍團征服星辰,播撒真理。
他意識到,這不是夢。這是預兆。
于是洛嘉向整個世界宣告︰唯一的真神即將降臨,他將帶來真正的統一與救贖。而聖約教高層對此大為震怒,立即將他定為極端異端,甚至準備處決他。
諷刺的是,一向高壓冷酷的科爾•法倫這一次卻選擇了站在洛嘉這邊。他內心對聖約教的秩序早已厭惡,而洛嘉的預言恰好給了他一個對抗教會的理由。他決定假意支持養子,甚至推動聖戰,以此徹底打碎舊有體制。
洛嘉並不是一個冷漠的原體。他非常在意兄弟之間的關系,甚至真心希望與他們建立深厚的感情。
最親近的兄弟,大概是馬格努斯。兩人同為知識分子,雖信仰路徑與思想手段南轅北轍,卻都更願當學者而非武夫。他們都孤獨、都敏感、都因不合群而備感疏離。而當他們彼此相遇時,幾乎瞬間便讀懂了對方,成為了彼此影子的共鳴者。
洛嘉也是極少數會主動關心安格隆的兄弟。他不但理解那位血腥角斗士的苦痛,甚至日後還親自舉辦法術,為安格隆升魔,以此讓他擺脫屠夫之釘的折磨,不至于早早死于生理與精神的雙重崩潰。
甚至與最難相處的黎曼•魯斯,洛嘉的關系也遠沒有外界傳言得那麼僵。這個狂暴的戰犬其實悄悄讀過洛嘉的著作,雖然看不慣那些“讀書人的彎彎繞繞”,卻也承認其中“確實有點東西”,足夠讓人“記住幾句”。
這些細節都證明,洛嘉其實是這個家庭里最正常、最真心想要建立情感紐帶的孩子。
當帝皇一度考慮將洛嘉打入冷宮,取消他在遠征中的軍職時,是魯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力主保留洛嘉的位置。而在馬格努斯與魯斯爆發激烈爭執時,居然也是洛嘉能勸住他們的那一個。
似乎——只要是關于洛嘉的事,連帝皇的智商都會臨時下線。
帝皇一直對懷言者軍團的推進速度深感不滿,認為洛嘉是效率最差的原體之一。這話從戰術角度講,並不完全錯。洛嘉確實推進緩慢,但原因不是“打不過”,而是——他不願多打。
他是以哲學與言語征服星球的人。他的方式不是毀滅,而是引導與啟蒙。
他留下的世界,絕不是廢墟與焦土,而是一個個富有希望與忠誠的新世界。他不需要用尸體堆砌戰功,而是用理念贏得歸順。
在這方面,他更像基里曼,將征服與治理視為一體。不同的是,基里曼帶著烏壓壓的艦隊和阿斯塔特,以德服人。而洛嘉靠的是三寸不爛之舌和辯經,以理服人,征服的是人心。
他在每顆星球上花費大量時間,講解帝國的真理,傳播人類的統一願景,灌輸對帝皇的忠誠與敬仰。這些星球一旦歸順,幾乎從不叛亂。
他是帝皇麾下最強的筆桿子——也是最被誤解的那個。
若帝皇不是一個愛搞陰間玄學的獨裁者,而是一個理性且重視才華的政治家,他大概會解除洛嘉的軍職,轉而任命他為帝國內宣機構或外交事務的最高長官,甚至讓他與基利曼搭檔。
一個說,一個做,用做仁義的方式橫掃銀河。
因為打仗?洛嘉當然比不過佩圖拉博、萊恩、魯斯,甚至可能比不過任何一個兄弟。
但在政宣理論、思想整合、意識形態滲透、文化外交這些看似無形、實則決定人心與國運的領域——除了荷魯斯與基里曼,還有誰能與洛嘉一爭高下?
更何況,人類帝國之所以能在荷魯斯叛亂之後,帝皇深陷黃金王座、原體盡皆失蹤的情況下,苟延殘喘萬年而不滅,其核心支柱之一,便是洛嘉留下的意識形態遺產。
說得再直白一點——
要不是洛嘉親手締造的帝國國教,給帝皇樹起了一個“神明之座”,讓天文數字的人類以信仰之力支撐帝皇、維穩銀河,那麼今天這個“人類帝國”,是不是還“姓皇”,都真不好說。
但即便如此,帝皇仍舊不識人、不識才,非要把這根最強的筆桿子綁在一頭驢屁股後面拉磨。
洛嘉本是能寫出傳世經典的大學者,卻被當成前線指揮官來用,簡直如同讓甦格拉底去打擂台,叫韓非子搬磚送快遞。
而李峰對此,一直嗤之以鼻。
“光是不會用人這點,”李峰曾對安普瑞斯半調侃地說,“我就一直瞧不上那個皇老漢——”
以至于李峰和皇老漢有小爭論的時候……李峰經常說︰
“這麼好一個筆桿子,你竟然讓人家去打仗?”
“講道理,要不是人家洛嘉起草的《聖言錄》,締造的青春版帝國國教把億兆蒼生的思想捏合成一塊,還順帶用‘信仰之力’給你老漢續命——你以為今天你那張金馬桶還能坐?”
而帝皇呢?當時在烏蘭諾上,讓洛嘉不要搞神神叨叨的東西的時候,當初就只一句話︰
“不听你的,難道帝國就要亡國咯?”
而洛嘉當時的回答,歷史書上記載他是沉默。
但據說,在他走出那間戰略會議室之後,低聲對馬格努斯嘆了口氣,只說了兩個字︰
“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