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道︰“李老哥,我有一個問題,不知朝中那些官員,有多少是依靠著所謂萌生身份,讓家中弟子步入國子監?”
國子監萌生,是指朝中官員的子孫,憑借父祖地位進入國子監讀書,這也是一種特權的體現。
分為官生和恩生兩種。
官生是指正常情況下的三品以上官員子孫入監,恩生則是指因皇帝特恩而準入監的官員子弟。
李至剛听後一愣,隨後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笑了笑。
這種後門,大家心照不宣。
國子監學子數千人,生源來自大明各個州縣。
但要說哪一個地方生源最多,毫無疑問京師!
說白了,朝中一大半但凡有點權勢的,都會將自家子弟往國子監塞。
因此,
面對陳羽的這個問題時,他有些不好意思回答。
畢竟那些有才華的落榜考生,落榜之後不要說入仕了,恐怕連讀書這一條路都要因此斷絕。
這也是他與陳羽商討的問題。
但說著說著,就將國子監走後門的事情直接當面捅破。
關鍵他也干了……
這就使得空氣的氛圍,不知不覺間,有些尷尬起來。
李至剛想了想,說道︰
“很多!”
“陳老弟,這是一個默認的潛規則。”
“你是內閣成員,雖然官階不高,但將來你若是想要舉薦家中弟子進入國子監,估計沒什麼難度。”
我家中弟子?
我現在還是孤家寡人一個好不好?
你是不是有點扯遠了!
陳羽覺察到李至剛並沒有被那種腐儒思想腐蝕,反而是一個以解決問題為第一要素的實干派,他清了清嗓子說道︰
“李老哥,我的意思是說,反對大學招生政策的人,應該在朝中也有些份量。既然這樣,若他們反對,那麼建設大學、與維持大學福利的錢,就讓他們眾籌得了。”
“他們既不想出錢、又不想辦法。現在想出辦法來了,結果一個勁打嘴炮,打了半天實際問題一點都沒有解決!”
“既然這樣,那麼就讓他們眾籌!”
“我也想要看見,當大明儲備人才的利益,觸踫到了他們這些權貴階級的利益,還會不會站出來抨擊!”
李至剛听後眼楮一亮,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興奮的說道︰
“對啊,這個主意好啊!”
“辦法我給你們想出來了,你們若是反對,那麼好,自己掏錢將這個辦法完成!”
“若是那幫家伙拿錢,那麼恩科後續的事情,與大明朝廷的人才儲備一樣可以完成;若是不同意,那麼按照大學的招收政策,一樣可以完成。”
“可以說是無解的陽謀啊!”
“就是看看解決問題的錢,需要哪部分人拿。”
“你說我怎麼就沒有想到讓商賈也參與進來呢?”
李至剛搓了搓手,想著在自己的參與下,完成了一件足以稱得上大功績的事情,心中也是激動不已。
“陳老弟,不得不說,在解決問題上,我這個老家伙的思路,跟你相比,太過于死板,不懂的變通。”
“唉!書法造詣我自認不差,但面對朝中問題的策論方面,跟各方面博弈的彎彎繞繞,我不如你啊!”
“飯後一番閑聊,就將困擾了禮部、戶部、內閣十幾天的難題解決了。但話又說回來,幸虧陛下此次提前舉辦了恩科,這才使得你這樣的治國大才入仕。”
當一個難題解決之後,人會獲得爽感;
而當一個困擾了十幾天的難題解決之後,人獲得的爽感將會暢快的無以復加。
反正現在李至剛心中那是舒暢無比,心情好了。
對于提出解決問題的陳羽,當即口中的贊美之詞,不要錢一樣,瘋狂的往外輸出。
至于解決問題的辦法看似很簡單,但對于古代官員千百年以來對商賈戴有色眼鏡的情況下,卻難突破慣性思維,往商賈方面思考。
……
說句實話,
陳羽自來到大明以來,對于這種吹捧與贊揚,听到過許多。
就像是老朱那一伙小團體,差不多每次多來,都會毫不吝嗇的夸贊一大堆。
因此陳羽在這方面,听多了之後,有了一定的免疫。
但不管怎麼說,哪怕在免疫、無感,可人在面對別人對自己夸贊的時候,還是會不由露出笑意回應。
陳羽對著李至剛笑道︰
“李老哥,我對于大學的規劃還沒有講完,你先別忙著夸。”
“大學招收的第一類學子就不用多說了;這第二類商賈弟子,面對大明招生的時候,需要有一些限制。”
“那就是需要繳納學費,而且還是高昂學費,這就是商賈弟子入學的敲門磚。”
李至剛听後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思索了一番之後,開口詢問道︰
“這樣的限制是不是有點不合理?”
“首先,如果設置高昂的學費,那些商賈願意為此買單嗎?”
“其次,大學既然是學府,那麼在招收學子,哪怕是商賈弟子,也需要進行一定的才學考生,這樣才比較合適。”
“否則,招收一批不學無術的作為大學的學生,傳出去,豈不是讓大學落得一個有教無類的機構?”
陳羽听著李至剛犀利的評價,有些哭笑不得。
李至剛也不知道怎麼想,有教無類都出來了?
這也證明了資本主義若是想要提前在大明永樂時期萌芽,還需要很長大一段路要走。
畢竟在陳羽看來,李至剛在思想啟蒙上已經算是大明比較開放的一批了,結果還是這有老頑固的守舊看法。
陳羽聳了聳肩說道︰
“李老哥,解決一個問題之前,應當找到這個問題的需求。而招生商賈子弟的需求,就是為了轉接建設大學與碩士生的福利成本。”
“因此,若是在收取商賈弟子上增設一道才識門檻,那麼無形當中,將會砍掉相當大的一部分商賈。砍掉的看似是無能的商賈弟子,實則是所要嫁接的成本,因此在招錄商賈方面,沒有門檻才識最好的門檻。”
“至于你所擔心的會不會造成所謂有教無類,這一點無需擔心。這麼多學生,我建議在分班前進行一個考試,最終按照考試成績的排名,分出優班跟差班,這樣一來不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