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
朱高熾從御書房出來之後,立刻召見了楊世奇、楊榮二人。
楊世奇與楊榮二人此刻正廳內喝著茶,不知朱高熾為何急著召見二人,但是二人心中已經感覺出來了有些不對勁。
往常這樣的召集,應該是三人。
可這一次卻獨少謝縉。
在二人思索之際,朱高熾面無表情的走了進來。
二人見狀,行完禮之後,朱高熾坐上了主座。
喝了兩口茶,醞釀了一下情緒,朱高熾從袖口中拿出一份奏疏放在了桌子上。
“減免甦、松、嘉、湖四地賦稅,誰的主意?
楊世奇與楊榮對視一眼,傳達著消息︰
不是我告的密。
朱高熾見沒人說話,臉色很難看。
“彭∼”
突然,朱高熾將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
這一聲茶杯破碎的聲音,讓楊世奇與楊榮心中咯 一聲。
因為這件事情他們並沒有向朱高熾匯報,原因就是擔心太子儲君遭到牽連。
可眼下不知哪個不長眼,還是將朱高熾牽扯了進來。
朱高熾沒有了往日的和善,銳利的目光在二楊身上掃過一圈之後,冷冷的說道︰
“甦、松、嘉、湖四地佔據著大明國庫三分之一的稅收,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們竟不知輕重帶領大批文官上了減免賦稅的奏疏,這是什麼意思?”
听著朱高熾話語中的冷冽,楊榮與楊士奇感覺這位太子爺好像真的生氣了。
畢竟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朱高熾失去了平日里溫文爾雅的模樣,于是屁股像裝了彈簧一樣,急忙起身,躬著身子。
楊榮猶豫片刻之後,拱著手,主動開口說道︰
“太子爺,這是下面官員的意思。”
“浙江地帶發生了水患,甦、松、嘉、湖四地尤為嚴重,就是因為此四地稅收在大明佔據著重要位置,所以才應該減免賦稅,給它們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朱高熾听見楊榮的狡辯,臉色更加差了,指了指楊榮沉聲道︰
“水患嚴重?你當朝廷是瞎的!”
“這件事情背後推手是誰,你們心中清楚!如果想借此達成什麼目的,我只能告訴他們痴心妄想。”
朱高熾越說越氣,憤怒的狠狠拍了幾下桌案。
“謝縉參與其中倒在情理之中,只是我沒想到你們二人也會參與其中。”
“你們是不是想的太天真了,難不成認為民間出現一些流言蜚語,就可以讓永樂帝屈服?那是做夢!”
“永樂帝這個位置經過數年的血戰,一路殺過來,他可不是建文那種無知小兒,會被你們這些文官任意拿捏!”
“父皇他只忌憚洪武帝!你們為什麼連這些都看不透。”
朱高熾接下了完善攤丁入畝的任務,那麼一定要有班底協助。
二楊就是最合適的人。
楊榮擅劃能謀,務實斷策。
靖難成功之後,當燕王騎著高頭大馬進入紫禁城的時候,楊榮上前攔住了朱棣。問道︰您是直接登基,還是先去孝陵給洪武帝上柱香?只此一句,讓恍然大悟,也讓‘靖難’顯得合法化;
楊士奇則行事周謹,品性雅潔。
他回家從不談論公事,即使至親也不得听聞。而且他是一名敢于直言敢諫的官員,靖難結束之後,國家疲憊,他曾多次就減免賦稅、停止大興土木等事宜向朱棣進言,為百姓和國家的利益著想。
只是他二人平日里做事都以謹慎著稱,朱高熾搞不明白為何會卷入這一次的士紳與皇權之間的較量。
朱高熾說完這些話,他將楊士奇、楊榮的沉默思考的表情盡收眼底,隨後再次說道︰
“說吧,謝縉如何勸說你們與他一起上了這道奏疏?”
見楊士奇繼續沉默,楊榮只能硬著頭皮開口解釋道︰
“為了……為了太子殿下。”
朱高熾懵了,詫異的大聲道︰
“什麼叫做為了我?”
楊榮道︰“為了太子殿下能夠獲得士紳的支持!”
話說到了這里,楊世奇眼中閃過一絲掙扎之後,不再沉默,‘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態度誠懇的說道︰
“殿下,如今您雖然坐上了太子之位,可是皇帝卻多次在公開場合偏愛漢王。尤其在上一次國宴之中,漢王的英勇表現不僅使皇帝龍顏大悅,那些國外使臣討論的時候,更是直言漢王才是大明未來的太子。”
“這些在皇帝還是燕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不算什麼。可是前段時間,不知漢王怎麼想的,竟然搞出一個‘永樂公司’,臨近中元節,已經抓捕了士紳文官不下百十來人,這完全就是奔著太子爺您來的啊。”
“面對漢王的進攻,我們這些文官使勁的上奏疏,想要讓皇帝好好的懲治一下囂張的漢王,可是皇帝就一個態度,假裝看不見。”
楊士奇說到此處,聲情並茂,一副憂國憂民的語調繼續說道︰
“這般情景,恰似當年唐太宗看著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之間的爭斗,當著全天下的面,偏袒魏王李泰,賞賜超過太子,使得李泰野心膨脹,暗中覬覦太子之位。李承乾深感威脅,情急之下被迫走上了謀反的道路,卻以失敗被廢而告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今,永樂帝對漢王的偏袒,與當年唐太宗如出一轍,看著漢王肆意削弱太子爺您的力量,朝堂眾人心中都憂心忡忡,歷史的悲劇不能重演!”
“殿下,如果將來您能夠順利登基,保佑天下萬民,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我二人願意自裁謝罪!”
楊榮詫異的看了一眼楊世奇,隨即也附和起來。
朱高熾听後當即咬字清晰的問道︰
“所以你們就聯合了士紳階級一起,發動了這一次的輿論攻勢,並且在關鍵的時候幫助士紳脅迫皇帝!”
朱高熾沒想到在大明聰慧名單可排進榜單之人,思想竟如此狹隘。
路完全錯了。
他朱高熾不是李承乾,朱棣更加不是李世民。
朱棣本身因是奪取建文的皇位,所以心中極其害怕這樣的事情在大明重演。
擔心朱棣後世之人,手中再次沾染上老朱家人的血!
所以,他這個太子應該做的就是證明自己能力即可。
而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爭奪皇位上,終究會離皇位越來越遠。
楊榮在一旁應道︰
“太子爺,這也是無奈之舉,如今文官集團因永樂公司一事,已經對太子爺心中多少產生些許間隙。”
“如果不經過這些文官背後的士紳調節,那麼對于我們的力量削弱實在難以想象!”
朝廷中文官,心中差不多都對朱高熾有好感。
畢竟朱高煦那一副莽夫樣子,文官真喜歡不來。
可是在這些文官出事的時候,由于出手對象是漢王,所以他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太子殿下出來主持大局。
為文官討回公道。
但最終結果讓文官很失望,朱高熾在這個過程中只是象征性的上了幾份奏疏。
結局也是顯而易見的毫無效果。
這樣的結果讓這些文官集團很慌張。
畢竟自家老大不擋事了,那他們這些小弟還會有未來嗎?
所以之前大部分站隊朱高熾的官員,已經開始選擇中立。
兩頭都不得罪。
大不了不爭這個從龍之功,不受波及就行。
這樣一來卻讓楊士奇、楊榮心中慌了起來,畢竟他們可都是太子府上的官員,鐵鐵的太子黨,已經與太子達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地步。
朱高熾在這段時間里,表現的一點也不著急。
可他們二人不行,就在這個時候,謝縉帶著士紳階級的‘誠意’過來了。
說只要能夠幫助士紳完成這一次甦、松、嘉、湖四地的賦稅減免,那麼江浙那一片地區的所有士紳,會帶著大明幾乎全部讀書人以太子殿下馬首是瞻。
這樣的助力下,太子才能穩穩與漢王抗衡中佔據上風;在這樣的底蘊下,才能保住太子之位。
“糊涂!愚蠢!”朱高熾怒道。
隨後他搖了搖頭,真想不到這兩小子打著為自己好的名義,去听信謝縉的言論。
可是朱高熾感覺他們二人並不糊涂,至少沒有到那種不可救藥的地步。
還好在萌芽階段被發現了。
要不然自己可真就要被坑慘了!
至于永樂公司一事,朱棣當然給他已經通過氣了,說白了就是以京師之地作為試點,打造好一副良好的經商環境。
當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後對商賈征收商稅。
前提則要給商賈保障。
至于那些被抓的官員,在朱高熾看來完全就是咎由自取。
在漢王這樣嚴打下,依舊選擇吃拿卡要,欺壓商賈起來無所顧忌,如果不嚴厲,那麼這股風氣治不好。
朱高熾站起身來,緩緩走到二楊跟前,開口道︰
“洪武帝時期僅僅一個胡惟庸案就誅殺了三萬多人,這件事情還不夠深刻嗎?”
“我知道目前父皇還沒有表現出這樣狠辣,那是因為靖難之初朝政不穩,所以他忍了幾年。”
“可是目前大明經過幾年的恢復,一切都已經步入正軌,在這樣情況下,他殺起官員來,你認為會有所顧忌嗎?”
“方孝孺、齊泰、黃子澄墳頭草都那麼老高了,怎麼,你們也想要去陪他?”
此話一出,二楊頓時一股寒意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
按照朱高熾話語中的意思,朱棣接下來好像要對待士紳與這一次上奏疏的文官有大動作。
而這個大動作很有可能就是︰
大殺特殺!
朱高熾不可能在這樣的事情上開玩笑。
果然建文一朝那樣的快樂時光,終究只是過去式,不會再有了。
建文帝朱允卧椏L3璋 墓偌 龐 潛澈蟺氖可鸞準叮 踔廖 頌匾舛越 鮮可鵂 械牡胤劍 扇×訟嘍鑰硭傻乃笆照 摺 br />
而朱棣上位之後,憑借手中的東廠等特務機構,對包括士紳在內的整個朝中官員進行監視威懾。
這種高壓的監視手段,士紳們可謂苦不堪言。
而目前朝中士紳的去向,大部分都進入到編纂《永樂大典》這樣的大型工程中去,在朝中很難撈取實權。
唉!
建文這麼好的皇帝,怎麼就打不贏他叔叔呢!
可如今也只能向前看,難不成真的下去陪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不成!
楊榮跪在地上,忍不住直起了身子供手低聲道︰
“太子爺,可否明示?”
楊士奇見狀也直起來身子,想要看看這位永樂帝到底如何對抗士紳。
只有知道了朱棣的態度,才會進行接下來的選擇。
朱高熾嘆了一口氣,也罷。
就讓你們感受一下來自朱瞻基老師帶來的小小震撼!
至于你們二人听後是死是活,全憑悟性。
于是,
朱高熾將陳羽口中的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陳述了一遍。
話落,
楊士奇與楊榮對視了一眼,眼中皆是震撼!
在他們看來朱棣直接跳過了士紳的訴求,選擇硬剛。
楊榮沉吟了片刻之後,試探性的說道︰
“這樣來說的話,那豈不是讀書人寒窗苦讀十幾年的特權盡數消散,最後還要去服徭役?”
“這……這簡直就是……有辱斯文!”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