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二十八回 季葦蕭揚州入贅 蕭金鉉白下選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二十八回 季葦蕭揚州入贅 蕭金鉉白下選書

    鮑廷璽剛走到閶門,就看見大哥倪廷珠的小廝阿三。阿三在前面走著,後面跟著一個幫工,挑著一擔東西,里面裝著祭祀用的三牲,還有銀錠、紙馬之類的物品。鮑廷璽連忙上前問道︰“阿三,倪大太爺在衙門里嗎?你挑著這些東西要去哪里?”

    阿三見到鮑廷璽,神色黯然地說︰“六太爺,您可來了!大太爺從南京回去後,就派人去京城接太太。結果去的人回來說,太太上個月就已經去世了。大太爺听到這個消息,急火攻心,一病不起,沒過幾天就離世了。現在大太爺的靈柩停放在城外,我暫時住在飯店里。今天是大太爺去世後的頭七,我正要去墳上燒紙祭奠。”

    鮑廷璽听了這番話,一下子瞪大了眼楮,驚得說不出話來,半晌才慌張地問道︰“你說什麼?大太爺死了?”阿三重重地點點頭︰“是的,大太爺已經不在了。”鮑廷璽頓時悲從中來,癱倒在地痛哭,阿三費了好大勁才把他扶起來。

    此時的鮑廷璽,進城的心思全無,當即跟著阿三來到哥哥停靈的地方。他擺好祭品,灑酒祭奠,焚燒紙錢,悲聲痛哭道︰“哥哥,你的陰魂若在,就听听兄弟的話!我來晚了一步,連你最後一面都見不著啊!”哭聲在空曠處回蕩,久久未歇。一番祭奠後,在阿三的勸說下,鮑廷璽才回到飯店住下。

    第二天,鮑廷璽又用僅剩的盤纏買了祭品和紙錢,再次去哥哥墳前祭拜。此後的幾天,他一直住在飯店里,可盤纏很快就花光了,阿三也因有事離開了他。鮑廷璽走投無路,思來想去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把新做的、原本打算拜見撫院大人穿的綢緞長衫當了,換得二兩銀子,決定前往揚州,去找季葦蕭踫踫運氣。

    鮑廷璽乘船抵達揚州後,便去道門口打听季葦蕭的住處。門簿上登記著“寓在興教寺”,他趕忙來到興教寺。和尚告訴他︰“季相公啊,他今天在五城巷引行公店隔壁的尤家辦喜事,你去那里找他吧。”

    鮑廷璽尋到尤家,只見門口掛著喜慶的彩綢,三間寬敞的大廳里坐滿了賓客。正中間的書案上,兩根紅燭燒得正旺,牆上掛著一幅百子圖,兩邊貼著紅紙寫的對聯,上聯是“清風明月常如此”,下聯是“才子佳人信有之”。季葦蕭戴著嶄新的方巾,穿著銀紅綢緞長衫,正在熱情地招待客人。看到鮑廷璽走進來,他先是吃了一驚,隨後趕忙作揖行禮,把鮑廷璽請入席中坐下,問道︰“姑老爺剛從甦州回來?”鮑廷璽強打精神說道︰“是啊,正巧趕上姑爺大喜,我來討杯喜酒喝。”

    座上的賓客好奇地問︰“這位是?”季葦蕭連忙介紹︰“這是我的親戚鮑先生,是我妻子娘家的姑爺,也就是我的姑丈人。”眾人紛紛起身行禮︰“原來是姑太爺,失敬失敬!”鮑廷璽也禮貌地詢問各位賓客的姓名。季葦蕭指著坐在首席的兩位先生說︰“這位是辛東之先生,這位是金寓劉先生,二位可是揚州赫赫有名的大才子。他們作的詩,從古至今都少有比得上的,書法更是精妙絕倫,天下找不出第三個人。”

    說話間,飯菜已經擺上桌。辛、金兩位先生坐在首席,鮑廷璽坐在第三席,還有幾位尤家的親戚,大家圍坐了滿滿一桌。吃過飯後,親戚們跟著季葦蕭去里屋幫忙料理事情,鮑廷璽則留下來,和辛、金兩位先生攀談起來。

    辛先生感慨道︰“揚州這些有錢的鹽商,真是讓人厭惡!就說河下興盛旗的馮家,他家有十幾萬銀子,把我從徽州請過去,住了半年。我跟他說︰‘你要是瞧得起我,就干脆送我二三千兩銀子。’結果他一毛不拔!我後來跟別人說︰‘馮家這銀子就該給我。等他死的時候,這十幾萬銀子一分也帶不走,到了陰間就是個窮光蛋。到時候閻王要蓋森羅寶殿,寫匾上“森羅寶殿”這四個字,少不了要請我出手,至少得送我一萬銀子。到時候我再拿出幾千兩給他用,也不是不行,何必現在這麼小氣!’”說完,自己先笑了起來。

    金先生也接過話茬︰“這話一點不假!前幾天,河下的方家請我寫一副對聯,總共二十二個字。他家派小廝送了八十兩銀子來謝我,我把小廝叫到跟前,跟他說︰‘你回去告訴你家老爺,金老爺的字在京師王爺府里都是定過價的︰小字一兩銀子一個,大字十兩銀子一個。我這二十二個字,公平交易,市場價就得二百二十兩銀子。要是只給二百一十九兩九錢,就別來取對聯了。’那小廝回去傳話後,方家那家伙仗著自己有錢,竟然坐著轎子到我住的地方,把二百二十兩銀子往桌上一扔。我一氣之下,把銀子全撒到街上,給那些挑鹽、拾糞的人了!你們說說,這種人可不可惡?”

    正說著,季葦蕭從里屋走出來,笑著說︰“你們又在講鹽商的故事?我最近听說,揚州有‘六精’的說法。”辛東之疑惑道︰“不是‘五精’嗎,怎麼又冒出個‘六精’?”季葦蕭解釋道︰“這‘六精’可厲害了!听我給你們說︰鹽商坐在轎子里,就是‘債精’;抬轎子的是‘牛精’;跟在轎子後面的是‘屁精’;看門的是‘謊精’;家里藏著的是‘妖精’,這就是‘五精’。現在時興,這些鹽商頭上都戴著方巾,中間還得瓖個水晶結子,合起來可不就是‘六精’嘛!”眾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時,新的飯菜又端了上來,四人邊吃邊聊。鮑廷璽好奇地問︰“我听說,鹽商去面店,八分一碗的面,只喝一口湯,就把面賞給轎夫吃,有這回事嗎?”辛先生肯定地說︰“當然有!”金先生補充道︰“他們哪是吃不下,分明是在家吃飽了鍋巴,才去面店裝樣子的。”

    眾人說說笑笑間,天色漸晚。屋里傳來鼓樂聲,季葦蕭被迎進了洞房。賓客們重新入席飲酒,散席後各自離去。鮑廷璽當晚又回到鈔關的飯店住下。

    第二天,鮑廷璽前來賀喜,參觀了新房和新娘子。之後,他坐在大廳里,悄悄問季葦蕭︰“姑爺,你之前的姑奶奶沒消息了嗎,怎麼又辦起喜事來了?”季葦蕭指了指牆上的對聯,得意地說︰“你沒看見‘才子佳人信有之’?我們風流名士,才子配佳人,娶一房兩房的,有什麼稀奇!”鮑廷璽又問︰“辦喜事的這些花費,都是哪兒來的?”季葦蕭回答︰“我一到揚州,荀年伯就送了我一百二十兩銀子,還讓我在瓜洲管關稅,估計還得在這兒待幾年,所以就又娶了一房。姑老爺,你什麼時候回南京?”鮑廷璽嘆了口氣︰“不瞞你說,我在甦州投奔親戚沒找著,現在連回南京的盤纏都沒有了。”季葦蕭爽快地說︰“這好辦,我送你幾錢銀子當盤纏,還想麻煩你帶封信回南京。”

    兩人正說著,辛先生、金先生帶著一個道士,還有一位陌生人,一起來鬧新房。季葦蕭把他們迎進新房,熱鬧了一陣後,眾人出來坐下。辛先生向季葦蕭介紹︰“這位道長姓來,號霞土,也是我們揚州的詩人。這位是蕪湖的郭鐵筆先生,刻的印章特別精妙。今天借著喜事,特地來拜訪。”季葦蕭問了二人的住處,說改日一定登門拜訪。辛先生和金先生又問鮑廷璽︰“鮑老爹,听說您家在南京,什麼時候回去?”季葦蕭替他回答︰“就在這一兩天。”兩位先生遺憾地說︰“那我們不能同行了。我們在揚州不受重視,將來也打算去南京發展。”幾人又聊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

    鮑廷璽問季葦蕭︰“姑爺,你要帶信給南京的哪位朋友?”季葦蕭說︰“也是我們安慶人,也姓季,叫季恬逸,和我同姓不同宗,之前跟我一起出來的。我現在走不開,他在這里也沒什麼用處,你帶封信叫他回家吧。”鮑廷璽問︰“信寫好了嗎?”季葦蕭說︰“還沒寫,我今晚寫好,你明天來拿,後天就可以動身了。”鮑廷璽答應下來,便先回去了。

    當晚,季葦蕭寫好信,又封了五錢銀子。第二天一早,有人坐著轎子前來拜訪,遞進來的帖子上寫著“年家眷同學弟宗姬頓首拜”。季葦蕭出門迎接,只見來人戴著方巾,穿著寬大的衣服,神態古樸。兩人進屋坐下後,季葦蕭詢問對方姓名,那人說︰“我字穆庵,湖廣人。之前一直在京城,和謝茂秦先生一起在趙王家里教書。這次回家探親,路過這里,久仰大名,特來拜訪。我有一幅小照,想請您題字,之後還打算帶到南京,請各位名家都題詠一番。”季葦蕭謙虛道︰“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我要是獻丑,那真是班門弄斧了。”兩人喝了會兒茶,宗姬便告辭離去。

    正巧這時鮑廷璽前來,取走了信和盤纏,向季葦蕭道謝。季葦蕭叮囑他︰“姑老爺回到南京,一定要到狀元境,勸我那朋友季恬逸回去。南京可不是個能久待的地方,一不小心就要餓肚子!”說完,把鮑廷璽送了出來。

    鮑廷璽拿著幾錢銀子,乘船回到南京。一進家門,他就把自己的遭遇跟妻子說了一遍,結果又被妻子狠狠罵了一頓。施御史也來催促他付清房款,他拿不出錢,只好把房子退還給施家,之前交的二十兩定金也打了水漂。夫妻倆沒了住處,只好在妻子娘家胡家在內橋借了一間房子,搬進去暫時居住。

    過了幾天,鮑廷璽拿著季葦蕭的信,到狀元境尋找季恬逸。好不容易找到人,季恬逸接過信看了,簡單請他喝了壺茶,說︰“有勞鮑老爹跑一趟,信里的話我都知道了。”鮑廷璽見他態度冷淡,也不好多說,便告辭離開了。

    原來這季恬逸也正為生計發愁,他身無分文,找不到住的地方,每天只能花八個錢買四個吊桶底,分兩頓充饑,晚上就睡在刻字店的案板上。這天看了季葦蕭的信,知道他一時回不來,季恬逸更慌了,既沒有錢回安慶,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每天吃完餅,坐在刻字店里發呆。

    這天早上,季恬逸連餅都沒得吃,正餓著肚子,只見一個頭戴方巾、身穿黑色長衫的人走進店里,向他拱手行禮。季恬逸招呼他在板凳上坐下,那人問道︰“先生貴姓?”季恬逸回答︰“我姓季。”那人又問︰“請問先生,這里有沒有擅長選編文章的名士?”季恬逸來了精神,說︰“那可多了!衛體善、隨岑庵、馬純上、蘧夫、匡超人,我都認識,還有之前和我在一起的季葦蕭,個個都是大名鼎鼎的才子。你想要找哪一位?”那人說︰“都行。我有二三百兩銀子,想選編一部文章,麻煩先生幫我找一位,我們一起合選。”季恬逸問︰“先生您貴姓,是哪里人?告訴我,我好去尋人。”那人回答︰“我復姓諸葛,盱眙縣人。說起來,大家應該都听說過。先生快去幫我找一位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季恬逸讓諸葛先生在店里等著,自己走到街上。他心里犯起了愁︰“這些人雖然常來這兒,但都分散在各處,這會兒上哪兒找去?可惜季葦蕭不在,不然也好有個幫手。”但轉念一想︰“不管了,我就沿著水西門大街走,踫上誰就拉誰,先混口飯吃再說。”

    季恬逸拿定主意,徑直朝著水西門走去。剛到門口,就看見一個人押著一擔行李正準備進城。他定楮一看,竟是老家安慶的蕭金鉉,頓時喜出望外,大喊一聲︰“好了!”三步並作兩步上前,一把拉住對方,興奮地問道︰“金兄,你什麼時候來的?”

    蕭金鉉也很意外︰“原來是恬兄!你和葦蕭在一起嗎?”季恬逸回答︰“葦蕭早就去揚州了。我現在踫上一樁好事,你來得正好,要是成了,可別忘了我!”蕭金鉉好奇地問︰“什麼好事?”季恬逸賣起了關子︰“你別管,跟我走,保準讓你過幾天好日子!”蕭金鉉雖然疑惑,但還是跟著他一起來到了狀元境的刻字店。

    此時,姓諸葛的正伸長脖子在店里張望。季恬逸老遠就喊起來︰“諸葛先生,我給你請了一位大才子來!”那人趕忙迎出來,把蕭金鉉讓進刻字店,彼此作揖行禮後,蕭金鉉把行李寄放在店里。三人又一同來到茶館,再次鄭重地介紹自己,互通姓名。那人說︰“我復姓諸葛,名佑,字天申。”蕭金鉉接著說︰“我姓蕭,名鼎,字金鉉。”季恬逸趁機把諸葛天申想花幾百兩銀子選編文章的事說了出來。

    諸葛天申滿臉期待地對蕭金鉉說︰“選編文章這事兒,我自己也懂些皮毛,但來到南京這樣的大地方,一定要請一位有名望的先生合作,才能提升檔次。今天能見到蕭先生,真是太幸運了!”蕭金鉉謙虛道︰“我才疏學淺,只怕擔不起這重任。”季恬逸在一旁打圓場︰“兩位就別客氣了,大家早就听說過彼此,今天見面就像老朋友一樣。諸葛先生不如先做東,請蕭先生吃頓接風飯,咱們邊吃邊商量具體的事兒。”諸葛天申點頭贊同︰“說得有理,在外面就找個館子吧。”

    三人付了茶錢,一起走到三山街,進了一家大酒樓。蕭金鉉坐在首席,季恬逸坐在對面,諸葛天申坐在主位。服務員過來問要點什麼菜,季恬逸一口氣點了一份肘子、一份板鴨、一份醉白魚,打算先吃魚和板鴨下酒,把肘子留著,再做個三分銀子的湯,配上米飯。服務員端上酒,三人邊喝邊聊。

    季恬逸說︰“選編文章這事兒,得找個安靜又寬敞的地方。選好文章後,把刻字匠都叫到住處,盯著他們刻,這樣才方便。”蕭金鉉提議︰“要說安靜,南門外的報恩寺最合適,不吵不鬧,房子寬敞,房錢也不算貴。咱們吃完飯,就去那兒找住處。”

    幾人喝完幾壺酒,服務員又端上肘子、湯和米飯,季恬逸吃得飽飽的。下樓結完賬,他們回到刻字店寄存好行李,便朝南門外走去。南門一帶熱鬧非凡,車水馬龍,三人費了好大勁兒才擠出人群,走進報恩寺。季恬逸說︰“就在寺門口找地方住吧。”蕭金鉉卻搖頭︰“不好,再往里面走走,才更安靜。”

    他們又走了好一段路,路過老退居,看到一戶和尚家,便敲門進去。小和尚開了門,問他們有什麼事。得知是來找住處的,小和尚便領著他們見當家的老和尚。老和尚頭戴玄色緞面僧帽,身穿繭綢僧衣,手里拿著佛珠,大搖大擺地走出來,打了個問訊,把三人請坐下,詢問姓名和籍貫。

    三人說明來意後,老和尚說︰“我這兒空房多著呢,好多當官的來都住這兒。三位隨便看,看上哪間都行。”三人進去看了三間房子,出來問每月房錢多少。老和尚張口就要三兩銀子,砍了半天價,他一分都不讓。諸葛天申加到二兩四錢,老和尚還是搖頭,還時不時罵小和尚︰“還不掃地!明天施御史老爺來這兒擺酒,看到這成什麼樣子!”

    蕭金鉉覺得這老和尚太討人嫌,小聲對季恬逸說︰“地方是不錯,就是買東西太遠。”老和尚繃著臉回懟︰“在我這兒住的客人,要是買東西和做飯讓一個人干,可不行。必須得一個廚子專門做飯,一個買辦專門跑腿買東西,這樣才來得及。”蕭金鉉笑著調侃︰“將來我們住這兒,不僅得用兩個人,還得養頭驢,讓買東西的騎著,這樣跑得更快!”把老和尚噎得說不出話,干瞪眼。三人見狀,起身告辭︰“我們先回去,回頭再商量。”老和尚把他們送了出來。

    又走了二里路,他們來到一個僧官家,敲門後,僧官滿臉堆笑地迎了出來,把三人請到廳上坐下,馬上煨了新鮮的茶,還端上九個茶盤,擺上精美的蜜橙糕、核桃酥請他們吃。聊到租房的事兒,僧官爽朗地說︰“這有什麼難的,三位老爺看上哪兒,直接把行李搬過來就行!”

    三人問房錢多少,僧官擺擺手︰“談錢就見外了!三位老爺願意來住,我請都請不來,隨便給點香火錢就行,我怎麼能討價還價呢?”蕭金鉉見他說話得體,便說︰“在您這兒打擾,每月給二兩銀子,還請別嫌棄。”僧官連忙答應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于是,諸葛天申和蕭金鉉留在僧官家,季恬逸則回城去搬行李。僧官吩咐道人打掃房間,擺放好床鋪、桌椅和生活用品,又換了新茶,陪著兩人聊天。傍晚,行李搬來了,僧官告辭去忙自己的事。蕭金鉉讓諸葛天申先拿出二兩銀子,封在袋子里,貼上標簽,送給僧官,僧官出來道謝後離開。

    三人點上燈,準備吃宵夜。諸葛天申拿出一些錢,讓季恬逸去買酒菜。不一會兒,季恬逸帶著一個跑堂的,端著四壺酒和四個碟子回來︰一碟香腸、一碟鹽水蝦、一碟水雞腿、一碟海蜇。諸葛天申是鄉下人,沒見過香腸,疑惑地問︰“這是什麼東西?看起來像豬腸子。”蕭金鉉笑道︰“你只管吃,別問那麼多。”諸葛天申嘗了嘗,又說︰“這就是臘肉吧!”蕭金鉉無奈地解釋︰“你又錯了!臘肉哪有一圈圈的皮?這是豬肚里的小腸!”諸葛天申又不認識海蜇,邊吃邊說︰“這脆脆的是什麼?真好吃,再買點來!”蕭金鉉和季恬逸相視一笑,又陪他吃了一會兒。當晚喝完酒,三人各自休息。季恬逸沒帶行李,蕭金鉉便分了一條褥子給他,湊合著睡下。

    第二天一早,僧官就走進來說︰“昨天三位老爺剛來,今天我準備了頓便飯,想請三位賞臉,順便在寺里四處逛逛。”三人連忙客氣了幾句。僧官把他們請到樓底下,端出四大盤菜當作早飯。吃完後,帶著他們在寺里閑逛,說︰“咱們去三藏禪林看看吧。”

    一行人走進三藏禪林,第一進是高大雄偉的大殿,殿上掛著金字匾額,寫著“天下第一祖庭”。穿過兩間屋子,沿著彎彎曲曲的台階和欄桿,登上一座樓。本以為沒地方可去了,僧官卻打開樓後的兩扇門,讓他們進去。沒想到里面別有洞天,一片開闊的平地,地勢很高,視野極佳,四周景色盡收眼底。地上有高大的樹木,幾萬竿竹子在風中沙沙作響,中間還矗立著唐玄奘法師的衣缽塔。

    三人逛了一會兒,僧官又把他們請回自己家,晚上擺了九個菜,一起喝酒。席間,僧官說︰“我當上僧官後,還沒請過客。後天家里擺酒唱戲,三位老爺一定要來,不用隨禮!”三人連忙答應︰“一定來捧場!”當晚喝完酒,各自回房休息。

    到了第三天,僧官家請的客人陸續到來,從應天府尹衙門的官員到縣衙的差役,足有五六十人。客人還沒到齊,廚子、負責倒茶的人一大早就來了,戲班子也把戲箱送了過來。僧官正在三人房間里閑聊,突然,道人慌慌張張跑進來︰“師公,那人又來了!” 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又會引發怎樣的故事?一場風波是否即將來臨?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二十八回 季葦蕭揚州入贅 蕭金鉉白下選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二十八回 季葦蕭揚州入贅 蕭金鉉白下選書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