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嘆曰︰
地網天羅遍處排,岳侯撞入運時乖。
才離吊客凶神難,又遇喪門白虎災。
岳飛看著吉青,神情嚴肅地說道︰“賢弟,今日我奉聖旨回京,但心中最擔憂的,便是金兵趁機渡河。你肩上的擔子可不輕,我就怕你貪酒誤事。今日為兄幫你把酒戒了,等我回營再開。你若肯听我的,就以這杯茶為誓。” 說完,遞過去一杯茶。吉青雙手接過,一飲而盡︰“大哥放心,我都听你的!”
隨後,岳飛派了一名家將,前往元帥營中稟報︰“岳飛奉聖旨進京,因君命緊急,來不及當面辭別元帥。” 又反復叮囑了吉青一番,這才帶著張保,翻身上馬,朝著京城方向疾馳而去。
這天,他們行至半路,一座斷橋攔住了去路。岳飛轉頭問張保︰“你之前是怎麼過來的?” 張保撓撓頭︰“小人前日路過時,橋還好好的,是從橋上走過來的,不知今日怎麼斷了。” 岳飛沉思片刻︰“想來是近日才斷的。你去尋只船來,咱們好渡河。”
張保領命,在河邊四處張望,卻連半只船的影子都沒瞧見。正著急時,發現河對岸的蘆葦叢中,藏著一只小船。他趕忙喊道︰“艄公,把船劃過來,渡我們過去!” 船上的艄公應聲︰“來了!” 只見他解開纜繩,搖著船 “咿咿啞啞” 地劃到岸邊,粗聲粗氣地問︰“你們要渡河?”
岳飛打量著這個艄公,見他濃眉大眼,皮膚黝黑,身高足有一丈,膀大腰圓,滿臉凶相。艄公又開口︰“要渡河,先把價錢談好。一個人十兩銀子,一匹馬也是十兩。” 岳飛心中暗想︰“這橋多半就是此人拆的。”
張保也覺得這價錢離譜,忙說︰“朋友,太貴了,便宜些!” 艄公卻寸步不讓︰“就這價,沒得商量!” 張保無奈︰“行,依你!先渡我們過去,錢一分不少給你。” 艄公瞥了眼他們的包裹,心里盤算著︰“包裹看著沒多少油水,不過這匹白馬能賣不少錢。這軍官文質彬彬的,好對付;倒是這個軍漢一臉橫肉,得先解決他。” 于是說道︰“船小,一次渡不了兩人一馬,先送一個人和一匹馬過去,再回來接你。”
張保不同意︰“船能裝一人一馬,我身形小,在船艄蹲著就行,不佔地方。” 艄公心中暗喜︰“正好,在船艄不用費力氣,直接推你下水!” 嘴上卻道︰“行,但船晃得厲害,你站穩了!” 一邊說,一邊把船靠岸。
岳飛牽著馬登上船,船艙確實狹窄,他只好把馬牽進艙內,自己則坐在船頭。張保背著包裹,爬到船艄,放下包裹,靠著舵站定。船行至河中央,艄公看著張保手中的混鐵棍,再摸摸自己腰間沒兵器,一時不知如何下手。想了想,他說道︰“兄弟,你幫我扶著櫓,我去拿點吃的,你要是餓了,也一起吃。”
張保早有防備,冷冷道︰“你自己拿。” 說著,放下混鐵棍,雙手握住船櫓。就在這時,艄公猛地蹲下,掀開船板,“颼” 地抽出一把板刀。張保眼疾手快,飛起左腳踢向艄公手腕,板刀 “撲通” 掉進河里;緊接著右腳再踢,艄公躲避不及,翻身落入水中。
岳飛在船頭見狀,大聲提醒︰“張保,小心他在水里使壞!” 張保應聲︰“放心!” 隨即將混鐵棍當作船槳,在船尾奮力劃動。艄公在水下看得真切,卻無法靠近船只。岳飛也沒閑著,拿起瀝泉槍在船頭四處攪動,水面泛起萬道金光,艄公幾次想靠近,都被槍棍逼退。
就這樣,張保一邊搖櫓一邊劃棍,不多時,船便靠了岸。岳飛從船艙牽出馬來,一躍上岸;張保背起包裹,提著混鐵棍,也跟著上了岸。那艘空船在水面上滴溜溜打轉。張保笑著對岳飛說︰“這艄公倒霉透頂,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將軍,咱們走吧!”
兩人剛走沒多遠,就听見身後傳來大喊︰“兩個混蛋!不付船錢就想走?” 回頭一看,只見艄公光著膀子,手持熟銅棍,氣勢洶洶地追了上來。張保擺開架勢,揮舞著混鐵棍喊道︰“想要錢,先問我手中的棍子答不答應!”
艄公怒道︰“反了天了!我在這一片混,還沒人敢賴賬!告訴你,普天之下,除了兩個人坐船不要錢,就算是當今皇帝來了,也得乖乖給錢!听好了 —— 我生長在江邊,天不怕來地不怕。任你是達官顯貴,過河就得交十千錢!”
張保毫不示弱︰“朋友,我看我就是第三個!” 艄公大怒︰“放什麼屁!你算哪根蔥?” 說著,舉起熟銅棍朝張保劈頭砸下。張保大喝一聲 “來得好”,用混鐵棍往上一架,“格當” 一聲,火星四濺。緊接著,張保使出 “直搗黃龍勢”,直刺艄公心窩;艄公側身一閃,躲過這招,又以 “餓虎擒羊勢” 橫掃張保腳骨。兩人你來我往,激戰十五六個回合。張保因背著包裹,動作施展不開,漸漸落了下風。
岳飛在馬上觀戰,見張保快招架不住,立即策馬向前,用瀝泉槍隔開兩人的兵器,大喝一聲︰“住手!” 兩人各自退開。艄公叫囂道︰“就算你們兩個一起上,我也不怕!” 岳飛擺擺手︰“不是要和你動手。我問你,你說天下有兩個人坐船不要錢,是哪兩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艄公答道︰“一個是李綱丞相,他是大忠臣,我敬重他;另一個,便是相州湯陰縣的岳飛!他是大英雄,我也甘願免費送他過河!” 張保得意地說︰“這不就對了,我家將軍就是湯陰岳飛,第三個免錢的可不就是我?” 艄公一臉懷疑︰“你少拿這話騙我!”
岳飛上前一步︰“我正是岳飛,在黃河口抵御金兵,如今奉旨進京,途經此地。不知壯士為何對我如此看重?” 艄公一听,丟下棍子,“撲通” 跪地︰“小人有眼不識泰山!我早想投奔您,今日冒犯,還望將軍收留,小人願為您效犬馬之勞!”
岳飛伸手扶起他︰“壯士請起。你叫什麼名字?家住哪里?為何想投我?” 艄公說道︰“小人王橫,生長在揚子江邊,以前在江上做些小買賣。但我好賭貪吃,掙的錢轉眼就花光了。後來尋思著,人生在世,得干一番事業,可一直沒機會。早就听聞將軍大名,想來投奔,卻沒錢當盤纏,只好在此拆橋,賺點銀子當作見面禮,沒想到在這兒踫上了!”
岳飛點頭︰“難得你一片赤誠。既然如此,我們一同保家衛國,謀個好前程。” 王橫連忙說︰“我不求富貴,只願一生追隨將軍!” 岳飛又問︰“你家中還有什麼人?” 王橫答道︰“父母早亡,只剩妻子和兒子王彪,在河邊樹林的破屋里,靠著舅舅生活。我船上還有幾兩碎銀子,取來給他們當盤纏。” 張保催促道︰“那快些,我們急著趕路呢!” 于是,三人一同朝河邊走去。
王橫利落地跳上船,從船艄取出藏著的碎銀子,又迅速跳上岸,隨手將船撇在一旁,朝著河邊樹林下的茅屋飛奔而去。在茅屋內,他將家中事務匆匆安頓好,讓妻子帶著兒子暫且依靠舅舅生活,隨後背上一個包裹,轉身朝著岳飛等人離去的方向狂奔。
張保見王橫追來,熱心地說道︰“兄弟,我腳程快,將軍又是騎馬的,怕你跟不上,不如把包裹給我,我幫你背著。” 王橫卻拍拍胸脯,自信滿滿地回應︰“我平日里挑著三四百斤的擔子,一天都能走上三四百里路,這點包裹算得了什麼?我瞧你的包裹比我的還重,不如分一些給我,咱們好一同趕路。”
岳飛見狀,笑著提議道︰“既然如此,我先騎馬前行,看你倆誰能先追上我,就算誰有本事。” 張保一听,立刻來了興致︰“好!好!” 岳飛揮鞭催馬,只听 “ 喇喇” 一陣聲響,駿馬飛馳而出,一口氣跑出去七八里才停下。王橫和張保兩人憋足了勁,撒開雙腿拼命追趕,他們步伐矯健,氣息沉穩,不一會兒就追了上來。王橫堪堪趕到岳飛馬後,而張保速度更快,已經跑到了馬頭前方,兩人之間僅僅相差十步左右的距離。
岳飛看著這一幕,忍不住哈哈大笑︰“你們兩個,真是天生一對!日後就叫‘馬前張保,馬後王橫’!” 三人一路上有說有笑,心情暢快,沒過多久便抵達了京城。
然而,剛到城門口,他們就迎面遇上了張邦昌的轎子。岳飛出于禮數,趕忙勒馬閃到一旁避讓。沒想到張邦昌眼尖,一眼就認出了岳飛,急忙喝令停轎,問道︰“那位可是岳將軍?” 岳飛連忙下馬,走到轎邊恭敬地行了一禮︰“不知太師爺在此,未能及時回避,還望恕罪!”
張邦昌臉上堆滿假笑,說道︰“過往武場之事,休要再提。如今我為了國家大事,極力保薦將軍進京擔任元帥。聖上對你十分掛念,現在就隨我一同去面見皇上吧。” 岳飛不好推辭,只得跟著張邦昌進城。
等他們來到午門時,天色已經漸暗,黃昏的暮色籠罩著皇城。張邦昌說︰“隨我上朝。” 家人們點起燈籠,一行人進了宮,來到分宮樓下。張邦昌轉頭對岳飛說︰“將軍在此等候聖旨,我進去奏明天子。” 岳飛拱手領命︰“遵命。”
此時,張邦昌並未直接去見皇上,而是派人暗中前往宮中傳遞消息。另一邊,荷香正陪著高宗在宮中宴飲,酒過三巡,高宗已有幾分醉意。荷香見時機成熟,望著窗外高懸的明月,嬌聲說道︰“臣妾自進宮侍奉陛下,還未曾好好觀賞過宮闕美景,懇請陛下帶臣妾游覽一番。” 高宗笑道︰“愛妃想看,那便去看看。” 隨即吩咐擺駕,一行人朝著分宮樓而去。
岳飛在分宮樓下等候,看到遠處燈火輝煌的鑾駕緩緩而來,心中暗想︰“張太師果然權勢滔天!” 他趕忙上前伏地行禮,高聲喊道︰“臣岳飛接駕!” 誰知,隨行的太監突然大聲叫嚷︰“有刺客!” 兩邊的太監一擁而上,將岳飛死死按住。
高宗受驚不小,慌忙回宮,驚魂未定地問道︰“刺客是誰?” 太監回稟︰“是岳飛!” 荷香在一旁添油加醋道︰“陛下,這岳飛先前抗旨不進京,如今又無故潛入京城,還擅闖深宮,分明是意圖行刺,罪不可赦,應當立即處死,以正國法!” 高宗此時醉意朦朧,听信了荷香的讒言,當即下旨將岳飛斬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宮官領命,將岳飛五花大綁,押往午門。張保和王橫看到這一幕,大吃一驚,急忙上前問道︰“老爺,這是怎麼回事?” 岳飛一臉茫然︰“我也不清楚!” 張保當機立斷︰“王兄弟,你守在這里,看好老爺,別讓他們輕舉妄動,我去去就回!” 說完,提著混鐵棍,一路狂奔,甚至將阻攔的柵門都強行打開。
五城兵馬司的巡夜官兵看到這一幕,大喊著帶人追趕。可張保速度極快,眾人根本追不上。張保一路跑到李綱太師府,顧不上叫門,一棍就砸開大門闖了進去。他在太師府中出入慣了,熟知路徑,徑直跑到書房,一腳踹開房門,掀開帳子,一把拉起正在休息的李綱,背在背上就往外跑。出了太師府,張保一邊跑一邊大喊︰“不好了!岳爺爺被綁在午門,要問斬了!” 李綱被顛得頭暈目眩,但也明白事情緊急。
等趕到午門,張保將李綱放下。李綱看到岳飛被綁在那里,連忙高聲問道︰“你何時到的京城?” 岳飛見到李綱,像是看到救星,急忙回稟︰“小將在軍營中,接到聖旨宣召進京,這聖旨現在營中妥善供奉著。剛到城中,就遇見張太師,他帶我一同來到午門,讓我在分宮樓下等候。可張太師進去許久都沒出來,這時聖上的鑾駕來了,我自然要上前跪迎,卻不料被當成刺客抓了起來。求太師為我做主,我就算死也甘心!” 李綱听後,大聲疾呼︰“刀下留人!” 隨即跑去鳴鐘撞鼓,準備向皇上奏明此事。
沒想到,張邦昌早已得知消息,暗中在東華門內鋪設了釘板。李綱心急如焚,匆忙間一腳踩上釘板,只听他慘叫一聲,倒在地上,頓時渾身是血。張保見狀,大喊︰“太師爺踩釘板了!” 午門的大臣們听到動靜,紛紛趕來救援。只見李綱手腳鮮血淋灕,倒在金階之上。值夜太監趕忙進宮稟報︰“眾大臣齊聚午門,李太師踩釘板,性命垂危,請陛下升殿!”
荷香卻在一旁勸阻︰“陛下,此時夜深,不如明日一早再升殿。” 高宗卻道︰“眾卿都在大殿等候,朕怎能不去?” 隨即起身升殿。文武百官行過禮後,高宗看到渾身是血的李綱,趕忙傳旨宣太醫前來醫治。李綱強撐著上奏︰“岳飛身為武官,私自潛入京城,雖有可疑,但其中或許另有隱情,應先將他關入刑部大牢。等臣病好,再細細審問,查明真相後再定罪也不遲。” 高宗覺得有理,便傳旨將岳飛下獄。
大臣們護送李綱回府,張保和王橫牽著馬跟在後面。回到府中,李綱立刻派人請來刑部大堂沙丙,鄭重地囑咐道︰“岳飛此事必有冤情,你替他上一道奏章,就說他身染重病,無法進食,盡量為他周旋。等我病好,自有辦法救他。” 沙丙領命而去,第二天果然上奏,高宗批準,暫時保住了岳飛的性命。
李綱又暗中寫了一張冤單,讓人刻成印板,印制數千份。他叫來張保和王橫,讓二人分頭在京城各處張貼,冤單上詳細訴說了張邦昌陷害岳飛的經過,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京城。
這消息一路傳到了太行山。在太行山上,有個自稱 “公道大王” 的牛皋,他聚集了眾多英雄好漢,在此佔山為王,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這天恰逢牛皋生日,施全、周青、趙雲、梁興、湯懷、張顯、王貴七位頭領帶著禮物前來祝壽。眾人行過禮後,圍坐在一起。有人說道︰“已經請了幾班戲子,就等大王入席,好戲開場。” 牛皋笑道︰“辛苦各位兄弟了!”
眼看快到中午,湯懷有些著急︰“兄弟們,咱們等到什麼時候才開席?” 牛皋卻說︰“再等等吉大哥,平日里我與他交情不同,我過生日,他肯定會來。” 湯懷無奈︰“照這麼等,怕是要等到晚上了。” 王貴也說︰“沒辦法,那就依他,再等等吧。”
湯懷等得煩悶,起身閑逛,不知不覺走到戲房門口。只听見里面有人念叨︰“張邦昌陷害岳飛。” 湯懷心中一驚,推門進去問道︰“誰陷害岳飛?” 戲子回答︰“剛剛看到一張冤單,閑著沒事就念了念。” 湯懷急忙說︰“快拿來我看看!” 接過冤單一看,湯懷臉色大變,轉身就跑,來到分金殿上喊道︰“牛兄弟,岳大哥被人陷害了!” 牛皋一听,忙問︰“湯哥,你怎麼知道的?” 湯懷便將冤單上的內容一字一句念給牛皋听。
牛皋听完,頓時怒發沖冠︰“罷了!罷了!這生日也不做了,兄弟們,立刻收拾兵馬,咱們進京救大哥去!” 他當即便傳令,將八位頭領的兵馬全部聚集起來,加上本山的人馬,足有八萬之眾,浩浩蕩蕩下山,一路朝著金陵進發,沿途無人敢攔。很快,大軍就抵達金陵,在離鳳台門五里的地方安營扎寨。
守城官兵驚慌失措,趕忙進宮稟報。高宗聞訊,傳旨問道︰“哪位愛卿願領兵退敵?” 後軍都督張俊領旨出朝,帶著三千人馬出城,擺開陣勢。牛皋等八位英雄騎馬來到陣前,湯懷對張俊說道︰“我們不是造反的賊寇,你回去把岳大哥放了,我們便饒你;不然,我們就攻破金陵,殺個片甲不留!” 張俊卻喝道︰“怪不得岳飛要反,原來有你們這伙強盜暗中勾結,定是想里應外合!我奉聖上旨意,特來捉拿你們這些反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牛皋大怒,揮舞雙 ,朝著張俊當頭砸下。張俊舉刀抵擋,可沒戰幾個回合,就被牛皋打得只有招架之力,轉身拍馬敗逃。湯懷趕忙攔住牛皋︰“別追了,逼得太緊,他們恐怕會害了大哥性命。” 牛皋這才下令收兵回營。
張俊逃回京城,上殿向高宗奏道︰“臣兵敗回城,那些人都是岳飛的朋友,以湯懷、牛皋為首,聚眾鬧事,就是為了救岳飛。請陛下先斬了岳飛,以絕後患!” 高宗正猶豫不決時,午門官啟奏︰“李綱在午門候旨。” 高宗傳旨宣李綱上殿。
李綱行過禮後,高宗說道︰“如今賊兵犯境,張俊敗回,朕正為此發愁,老太師可有良策?” 李綱奏道︰“可命岳飛領兵退敵,等退了賊兵,再治他的罪。” 張邦昌卻在一旁反對︰“張俊都督敗回,說這些賊寇都是岳飛的同黨,若派岳飛退敵,豈不是正中他們的奸計?” 李綱和宗澤一同出列,奏道︰“臣等願以全家性命擔保岳飛,若有閃失,甘受滿門抄斬之罪!” 高宗思索片刻,覺得有理,便降旨宣岳飛上殿。
岳飛接到旨意,正要退下,李綱突然喝道︰“岳飛,跪下!” 岳飛不知何事,只得遵命跪下。李綱嚴肅地說︰“聖上愛惜你的才華,特意派徐仁召你進京,命你鎮守黃河。你為何擅自潛入京城,還意圖行刺聖上?按律當誅九族,你有何話可說?”
岳飛心中悲憤交加,叩首道︰“太師爺!罪將冤枉啊!我確實是接到聖上旨意才進京的,那聖旨現在營中供奉著。進京時,我在城外遇見張太師,他帶我一同到午門,讓我在分宮樓下等候。可他進去後一直沒出來,恰逢聖駕到來,我自然要跪迎。我岳飛死不足惜,但母親在我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字,我不敢忘母命!求太師為我主持公道!”
張邦昌還想狡辯︰“這定是岳飛為報武場之仇,故意攀扯!請陛下明察!” 李綱奏道︰“既然如此,陛下可查查當晚值殿的官員,一問便知真相。” 高宗當即降旨,命內侍去查。很快,內侍回奏︰“那晚值殿的是吳明、方茂。”
高宗傳召二人詢問,吳明、方茂如實奏道︰“那晚有個小童,提著燈籠,上面寫著‘右丞相張’,跟著張太師引著一人進宮。當時我們沒敢奏報,是因為太師時常進宮,我們以為是尋常之事。”
高宗听完,勃然大怒,指著張邦昌破口大罵︰“險些害了岳將軍性命!” 隨即吩咐將張邦昌綁了斬首。李綱進諫︰“念他獻玉璽有功,可免其一死,貶為平民。” 高宗準奏,限張邦昌四個時辰內離京。張邦昌謝恩後,回家收拾行囊,匆匆離京。
這邊風波稍定,高宗命岳飛領兵出城退敵。岳飛此去,究竟能否擊退牛皋等人的大軍?這場紛爭又將如何收場?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