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柳氏夫人見丁山被綁,悲痛萬分,大哭道︰“哎呀!相公啊!你身為大將,怎就不懂得父子間的至親之情呢?前年征東歸來,你一箭射死了孩兒。若不是王敖老祖搭救,咱們孩兒早就成了絕嗣之鬼。今日好不容易父子重逢,如同枯木逢春一般。我舍不得孩兒,不遠萬里追隨而來。況且孩兒救君救父,立下了天大的功勞。如今就因為這點小過錯,你就要斬殺孩兒。相公,你就听我一句勸,別這樣了,快把孩兒放了吧。”
仁貴卻不為所動,說道︰“夫人,那畜生年紀輕輕,如今就不把君父放在眼里,擅自做主成婚。倘若外夷得知他是個好色之徒,用美人計引誘他,那豈不是要斷送了君父的性命?軍令已下,絕不能輕饒。夫人,你不必再多言,且回後廳歇息去吧。刀斧手,把他推出去斬首,然後回來稟報!”
夫人大哭,連忙喊道︰“住手!相公啊,這門親事是妾身做主,央請程老千歲做的媒,三軍上下都知曉此事。並非孩兒貪圖美色,自行做主,背逆君父。還望相公看在我的面子上,饒孩兒一命吧。” 仁貴听了,全然不理會,只是喝令︰“快斬,斬完立刻來報!”
軍校們正要將丁山推出帳外,只見程咬金怒目圓睜,快步上前,高聲喊道︰“刀下留人!” 他急匆匆地趕到帳前,開口說道︰“元帥,自古道虎狼尚且不食子,為人怎麼能連禽獸都不如呢?小將軍英雄無敵,勇冠三軍。令媳竇小姐習得仙傳兵法,才貌雙全。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雖說小將軍不遵軍令私自成親,但這都是老程我的過錯,不該請尊夫人做主,早早促成了這樁婚事。仔細想來,這與令郎並無多大干系。你若固執己見,執意要處斬他,那老程我願代他一死。” 說著,程咬金把脖子一伸,大聲叫道︰“要斬就斬老程我!”
仁貴忙說道︰“老柱國,你這是說的什麼話?只因我家這小畜生,既然承蒙東宮任命,拜為二路元帥,卻不知輕重利害。倘若在戰場上遇到敵人,敵人知曉他好色,用美色引誘並斬殺他,那豈不是要連累我百萬三軍?老柱國,別的事情我都听你的,唯獨這件事,我斷難從命。明日我定當到府上負荊請罪。”
程咬金听了,心中焦急萬分。這時,忽然有人來報聖駕降臨。仁貴趕忙出帳,俯伏在地,奏道︰“陛下,不知何事勞您大駕光臨?” 天子說道︰“元帥軍令森嚴,朕听聞小將軍犯了過錯,但他有破賊救駕之功,足以抵消之前的罪過。況且如今正是用兵之時,還請元帥寬恕他。” 仁貴謝恩道︰“謝陛下隆恩,願我皇萬歲,萬萬歲。” 天子賜仁貴平身,隨後起駕回宮。
仁貴回到帳中,吩咐道︰“把那畜生帶過來。方才聖上恩旨赦他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軍校們,把這畜生捆起來,重打四十銅棍。” 兩旁的軍校齊聲答應,正要動手捆綁丁山,只見程咬金趕忙上前,用身體護住丁山,大聲叫道︰“平遼公,千萬別打小將軍,求你饒了他吧。老程我給你叩頭了。” 仁貴連忙將程咬金扶起,說道︰“既然老千歲再三求情,那就免了這頓打。不過,要追回他的帥印,將他監禁三個月,以贖前罪。至于竇仙童,她與我兒野合,怎能算作我家媳婦?打發他們兄妹自行歸山去吧。”
竇家兄妹听了,無可奈何,只得收拾行囊準備離開。仙童小姐淚流滿面,上前拜別婆婆柳氏和姑娘金蓮。婆媳姑嫂之間難舍難分,但見仁貴態度堅決,面色鐵青,也不好上前勸阻,只能放手。兄妹二人正要前往營門上馬,程咬金趕忙上前阻攔,隨後又去見元帥,說道︰“哎呀!那竇小姐與令郎已然成親,怎麼能說不是你家媳婦呢?讓她回去,于情于理都說不通。況且他兄妹二人英雄無敵,令郎都曾被他們擒住。如今打發他們回去,難道他們心中不會懷恨,從而被逼造反嗎?若他們霸踞棋盤山,興兵殺入長安,那可是大禍臨頭。即便我們能滅掉西涼,卻反而失去中原,這可劃不來。千萬不能放虎歸山,還應將他們留在軍中听用。”
仁貴听了,恍然大悟,說道︰“多虧老千歲苦苦相勸,那就暫且留下他們,讓他兄妹二人在軍前效力吧。” 程咬金听了,來到營門,對竇一虎和竇仙童說道︰“竇將軍、竇小姐,我再三勸說,元帥如今已經答應留下你們了,快進營去相見吧。” 竇氏兄妹听了,來到帳前拜見元帥。仁貴認下了竇仙童這個媳婦,也將竇一虎當作大舅。竇仙童便隨婆婆進入後廳,竇一虎則退出帳外,安心在軍中效力,此事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貞觀天子對徐茂公說道︰“寡人自從離開長安出兵以來,至今已有六年,幸而殺退了番將。寡人打算起駕回朝,命元帥督令大軍繼續進兵,早日滅掉叛賊,以解朕心頭之恨。” 徐茂公領旨,與文武大臣一同退出朝門。隨後傳旨起駕,聖主踏上歸程。眾大臣大多思念家鄉,听聞皇上要回朝,都欣喜若狂,紛紛收拾行囊,等候聖駕起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接著又有聖旨降下︰所有文官與軍師徐茂公一同保駕還朝,武將則跟隨元帥進兵討伐叛賊。文武官員領旨謝恩。唐王起駕,出了宮門,武將們送出鎖陽城。天子又傳旨︰將陣亡諸將的骸骨收殮起來,帶回長安安葬。眾將謝恩。暫且不說天子回京之事,且說仁貴送出聖駕後,回到帥府,傳令諸將︰“本帥奉旨重任在肩,即日就要西征,爾等務必各盡忠心。待滅了西涼,得勝班師回朝,本帥定會論功行賞,不得違抗軍令。” 眾將齊聲應道︰“是,得令!”
且說甦寶同此前被打得大敗,一路奔逃。等他回頭一看,不見追兵,這才趕忙鳴金收軍。他清點了一下兵馬,原本百萬大軍,如今已不足七十萬,剩下的大多是傷胸折臂的殘兵,完好無損的士兵不滿二十萬。原本二百員大將,如今也只剩下二十員。他的九口飛刀和三口飛鏢,也都化為了灰燼。甦寶同心想,不如暫且退回西涼,重新整頓兵馬,再圖復仇。
主意已定,甦寶同便率領殘軍前行。走著走著,忽然看見前面有一支人馬迎面而來。甦寶同嚇得魂飛魄散,心想︰“前有兵馬阻攔,後有追兵,我命休矣!” 等那支人馬走近,他睜眼一看,原來是飛鈸和尚與鐵板道人領兵前來。二人一見甦寶同,忙問道︰“元帥,俺們听聞南蠻大破鎖陽城,特意前來與元帥共商報仇之計。不知元帥為何帶著兵馬返回西涼,難道是懼怕大唐,要就此罷休了嗎?”
甦寶同雙目含淚,說道︰“二位軍師有所不知。都怪我自己疏忽大意,放了程咬金這老蠻子回去。我本以為他年老無用,沒想到他回朝搬來救兵,二路元帥竟是薛仁貴之子薛丁山。他們兵多將廣,手下還有兩員女將,十分凶悍勇猛。把我的飛刀飛鏢都破了,又里應外合,殺得我大敗,還奪回了鎖陽城。我打算回西涼,奏明狼主,重新整頓兵馬,再來雪恨。”
飛鈸和尚和鐵板道人听了,哈哈大笑道︰“元帥,你枉為主將,統領三軍。自古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這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勝敗乃兵家常事,怎能今日就想收兵?若我們就這樣退回西涼,豈不是要讓唐朝兵將笑話,說我西涼無人?幸好我二人領兵前來,正好遇見元帥。如今我們重新整頓軍威,興兵再打鎖陽城,抓住薛蠻子父子,將他們碎尸萬段,方能解元帥心頭之恨。”
甦寶同听了,大喜過望,當即傳令大小三軍。此時他們共有精兵三十萬,連夜火速趕到鎖陽城。三聲號炮響起,他們又將鎖陽城團團圍住,圍得水泄不通。營盤扎得極為堅固,鳥雀都飛不過槍尖,蛇蟲也鑽不過馬蹄,這一番圍困,好不厲害。此番甦寶同第三次圍困鎖陽城,果然來勢洶洶。
有藍旗軍趕忙報進營中,一路跑到轅門擊鼓。元帥升帳,問中軍道︰“半夜三更,是誰在擊鼓?” 中軍回答道︰“啟稟帥爺,轅門外有探子飛報緊急軍情,所以才擊鼓。” 元帥說︰“既然如此,讓他進來。” 中軍領命,來到外面說道︰“探子,帥爺喚你進去。” 探子應了一聲,隨後來到帳下,跪地稟道︰“帥爺在上,探子叩見。” 元帥問道︰“你有什麼緊急軍情,半夜三更前來擊鼓?快快說來。”
探子稟道︰“啟稟帥爺,探子打听到西涼的甦寶同,之前被二路元帥小將軍殺得大敗而逃。如今他聯合了飛鈸和尚和鐵板道人這兩位軍師,又率領三十萬人馬,就在方才二更時分,再次把鎖陽城團團圍住。他們喝號搖鈴,鑼鼓齊鳴,馬嘶炮震,聲勢驚人。因此小的前來擊鼓報信。”
元帥听了,勃然大怒,說道︰“這殺不盡的番兒!我早就料到甦賊敗走後,必定還會再來搗亂。如今幸好聖駕前幾日已經出城回朝了。番兒啊,你如今別說帶三十萬雄兵再圍鎖陽城,就算你帶三百萬圍住,我薛元帥又何懼之有!左右,賞給探子銀牌一面,讓他再去打探消息。” 探子謝賞後,出府而去。
元帥側耳細听,果然听到炮聲連天,鼓聲震耳,人喊馬嘶,似乎有攻城的跡象。他趕忙傳令軍士,務必嚴守城門,城上多準備灰瓶、炮石、弓弩、簇箭,小心防守,等明日再開兵迎敵。軍中將士得令。暫且不說城中的情況。
再說甦寶同與二位軍師,次日便到關前挑戰。那飛鈸和尚全身披掛整齊,率領三千羅漢兵,一聲炮響,沖出營門,來到西城下,大聲喊道︰“城上的人听著,快去通報薛蠻子,今有甦元帥麾下左軍師飛鈸和尚在此挑戰。有本事的就趕緊出來與俺一戰,不然等俺攻進城去,你們這一班螻蟻都得喪命!” 這一聲大喊,驚動了守城的軍士,他們趕忙飛報入帥府。這一戰究竟勝負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