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天子與徐茂公、程鐵牛一同在城牆上觀戰,只見程咬金率領著人馬,如疾風般飛奔到城邊。天子遠遠瞧見,心中明白,想必是已經殺退了番兵。于是,他走下城頭,回到銀鑾殿上,命令程鐵牛出城去迎接他的父親。程鐵牛領了聖旨,翻身上馬,來到城外。此時,程咬金帶來的大隊人馬已在城外扎下營寨。城門大開,程咬金與二路元帥及諸位將領一同來到殿上,向萬歲行禮參拜。朝拜完畢,天子開口問道︰“王兄前往長安搬救兵,這二路元帥究竟是何人呢?”
程咬金上奏道︰“殿下張貼榜文招賢,沒想到榜文剛掛出一天,就來了薛元帥的兒子,名叫丁山。他是王敖老祖的徒弟,身懷十件寶貝,武藝精湛。殿下封他為二路元帥,他便率領三十萬大軍,前來營救聖駕。” 天子听後,龍顏大悅,又說道︰“王兄,方才在陣上,朕遠遠看到有兩員女將,其中一位放出高大的金甲神將,將番兵砍得七零八落;另一位拋出紅繩,那紅繩閃耀著萬道金光,把番兵紛紛捆住。還有一個人,能在地中鑽進鑽出,手提黃金棍,打死了無數番將。這四人是從何處來相助寡人的,日後定能助寡人破番,早日平定戰亂。王兄,你快奏明朕,他們究竟是誰?”
程咬金上奏道︰“使戟的正是薛世子;放出金甲神將的,是仁貴的女兒;使用捆仙繩的那位…… 臣有罪,不敢貿然奏明聖上。” 天子說︰“愛卿有何罪?但說無妨。” 程咬金這才奏道︰“薛丁山與護國夫人、妹妹金蓮一同前來征西,途中路過棋盤山。山上有兄妹二人攔路。世子出戰,卻被那女子用捆仙繩擒住,還差點被斬首。老臣見那兄妹二人武藝高強,又會仙術,覺得他們可助聖駕脫險。況且那女將才貌雙全,老臣便與護國夫人商議,由老臣做媒,促成了他們的婚事。臣罪該萬死,那使雙刀、用仙繩的,便是二路元帥的妻子竇仙童;用黃金棍、會地行之術的,是竇一虎。”
天子听了程咬金的奏報,龍心大悅,說道︰“王兄不但無罪,反而有功。促成這樁美事,又添人來扶助寡人,這真是天賜良緣。不知還有哪些將領一同前來?” 程咬金又奏道︰“羅通擔任先鋒,程千忠、尉遲青山等人也一同前來征剿。只是越國公羅通來到界牌關時,遇上了守將王不超。那王不超年已九十八歲,勇猛無比。羅通與他大戰百合,不幸被刺傷肋部,肝腸都流了出來。但羅通將腸子盤在腰間,奮力一槍刺死了老將,之後忍痛回到營中,最終還是死在了營內,如今靈柩已送回鄉里。他的兒子羅章願意代替父親,擔任先鋒,接連攻破兩座關卡,來到了此處。”
天子听聞羅通已死,不禁龍目含淚。徐茂公勸慰道︰“陛下不必過于哀傷,羅通這是天數使然。” 天子問道︰“羅通有何天數?” 徐茂公上奏說︰“萬歲可還記得那年掃北,羅通曾與屠爐公主立下終身誓言,若違背誓言,便會死在八九十歲的老番將手中。如今,果然應驗了。” 天子听後,點頭稱是,隨後傳旨,命程王兄速速帶領丁山前往帥府,讓他們父子團圓。諸將謝恩後,領旨出朝。
程咬金帶著丁山母子來到帥府。有軍士趕忙進去通報。此時,仁貴臥病在床已有一年多,傷病一直未能痊愈。軍士說︰“啟稟元帥,程千歲求見。” 仁貴听到這話,艱難地翻身,面向外面說道︰“程千歲搬救兵回來了嗎?” 軍士回答︰“回來了。” 仁貴又說︰“你去告訴程千歲,說帥爺我有病在身,不能遠迎,實在是多有得罪。請千歲進來,容我當面致謝。” 軍士領命,來到外面說︰“小將奉元帥之命,稟告老千歲,因元帥傷痕疼痛,臥床不起,無法遠迎,深感愧疚。請老千歲進去,與元帥當面相見,接受元帥的謝意。”
程咬金听後,帶著丁山走進里面。見到仁貴,程咬金說道︰“我這一去就是一年多,你背上的傷痕怎麼還沒好,連起身都困難?幸好我騙出番營,逃回長安,請來救兵,攻破了界牌關、金霞關和接天關,收復了這三關,才來到鎖陽城,殺退了番兵番將,還有甦寶同,這才解了此圍,得以與你相見。” 仁貴感激地說︰“多謝老千歲。不知朝中任命誰為帥,此人本事高強,竟能勝過我,殺退甦寶同,進城救駕?” 程咬金哈哈大笑道︰“平遼公,全靠皇上洪福齊天,這二路元帥不是別人,正是平遼公你的兒子,名叫丁山,他領兵前來救駕了。”
仁貴听了,難以置信地說︰“老千歲,你可別騙我。我的兒子丁山,早就被我的神箭誤傷性命,去世多年了,哪來的兒子?” 程咬金說︰“元帥,你有所不知。幸虧王敖老祖將他救走,收為徒弟,在山中傳授法術。如今他奉旨前來與你相見。你看,這位是誰?” 丁山走到床前,跪在地上說︰“爹爹,孩兒並未死去,是師父將我救活的。” 仁貴十分驚訝,人死怎麼可能復生?他忍不住問道︰“你當真就是我的兒子丁山?是王敖老祖將你救活的?” 丁山淚流滿面地說︰“爹爹,孩兒命中不該死,幸得師父搭救還魂,在山中學習了七年。師父吩咐我,速速前往西涼,解救君父。殿下封孩兒為二路元帥,我殺退了番邦人馬,這才前來與父親相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仁貴滿心歡喜,說道︰“這可真是難得。父子能重逢,當真是謝天謝地。兒啊,為父的臂膀中了飛鏢,傷痕極深,一年多來,疼痛難忍。你既是王敖老祖的徒弟,可有什麼靈丹妙藥,能救為父一命?” 丁山說︰“師父曾說父親有難,給了我一粒丹藥,敷在傷處,立刻就能痊愈。” 仁貴听了,連忙說道︰“兒啊,快把丹藥拿來敷上。” 丁山急忙站起身,從身邊取出小葫蘆,倒出一粒仙丹,放在口中嚼碎,敷在仁貴的傷痕處。不一會兒,仁貴只覺膀上發癢,流出毒水,僅僅過了片刻,傷痕便痊愈了,也不再疼痛。仁貴喜出望外,翻身從床上坐起,說道︰“果然是仙丹妙藥。難得!難得!” 他伸了伸身子,腰背也全好了。
丁山又說︰“爹爹,母親和妹子都在轅門外,她們是和孩兒一同起兵前來的。希望父親出去接見,一家人骨肉團圓,得以相見。” 仁貴听了,說道︰“孩兒,你母親也來了?你快出去告訴母親,待為父大開轅門,叩謝聖恩之後,再進去相見。” 丁山依言,急忙來到外面,對母親說︰“爹爹的傷痕已經好了,他要開門謝過聖恩,然後再接見我們。” 夫人听了,歡喜不已。程咬金此時也告辭離去,仁貴相送並致謝,暫且不表。
再說元帥仁貴傳令,吩咐打開轅門。軍士得令,趕忙來到外面喊道︰“元帥有令,大開轅門!” 只听得鼓樂齊鳴,三聲炮響,元帥升帳,擺好香案,行了二十四拜大禮,叩謝聖恩。諸位將領在兩旁恭敬地躬身而立。夫人、小姐、媳婦三人乘坐的大轎,被抬進轅門,來到帳下,三人下轎。仁貴走出帳外迎接夫人,隨後吩咐關上轅門。眾人來到後廳,夫妻相見行禮,金蓮上前拜見父親,叩拜完畢。
仁貴卻面露不悅之色,對夫人說︰“夫人,下官奉旨征西,這沙漠之地,乃是身負王命,不敢違抗,所以才在沙場上奮力拼殺,不幸身中飛鏢,險些性命不保。若不是聖上洪福庇佑,怎能活下來?你與女兒身為深閨女子,本不該與孩兒一同來到此地,這不僅有損千金之體,還會招人笑話,實在是不妥。” 夫人解釋道︰“相公有所不知,妾與孩兒深知閨門女訓,豈敢輕易妄動?只因在家中听聞相公被困鎖陽城,身中飛鏢,性命垂危。那時可把我母女二人嚇壞了。幸好孩兒得到仙師相救,還學了仙法,他先回到家中,說有靈丹妙藥,能救父親。之後奏明殿下,點兵起程。妾舍不得孩兒遠行,又擔心相公安危,不知生死,所以才一同前來。女兒也放心不下,便隨我一同起程。女兒雖是千金之軀,但兵書戰策無所不通,她是桃花聖母傳授的兵法,武藝精通,也能來助戰。此次殺散番兵,女兒也有功勞。”
仁貴听了,又問道︰“夫人,那這位是何人?” 夫人說︰“媳婦,過來拜見公公。” 竇仙童听見,趕忙上前見禮。仁貴問道︰“這是何等人家的女子,竟稱為媳婦?請夫人詳細說來。” 夫人說道︰“相公,此女乃是棋盤山夏明王竇建德的孫女。當初天下大亂,七十二路煙塵紛紛反亂,他們尚未歸降。她與兄長竇一虎在棋盤山屯兵數年,招兵買馬,十分驍勇。咱們孩兒奉命征西,經過山下。那竇家兄妹下山挑戰,孩兒大怒,與他們大戰。誰知雙方都有仙法,那女子竟把咱們孩兒擒了去,還強逼成親。孩兒大罵,當即被綁到山前,要斬首示眾。有軍士報信,可把我母女二人嚇壞了。程咬金千歲驚慌之下,情願做媒,兩邊說合,這才成就了親事。後來,他們兄妹二人改邪歸正,拔寨燒山,一同歸順唐朝,扶助聖主。此次殺退番兵,也立了大功。今日在帳前听令,理應拜見公公。”
仁貴听後,勃然大怒,說道︰“罷了!罷了!竟生出這樣的逆子。我連自家都管教不好,又怎能治理國家?身為主將,要統領三軍,這下可難辦了!” 夫人見仁貴發怒,忙問︰“相公,今日咱們骨肉團圓,你為何如此生氣?” 仁貴說︰“夫人有所不知,我恨丁山這小畜生,既然身為二路元帥,領兵救應,即便被不服王化的草寇竇家兄妹擒住,也理應殺身報國,怎能被逼著成親?身為元帥,責任重大,三軍都仰仗著他,他應當請旨定奪,怎敢擅自私自成親?這畜生犯下了十惡不赦之罪,難以饒恕!” 于是,他吩咐軍校︰“把這畜生綁到轅門,斬首示眾!” 軍校們齊聲答應,立刻將丁山綁了起來。丁山性命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