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荀林父任用 雍治理盜賊,羊舌職推測 雍必定不得善終,荀林父便詢問他原因。羊舌職回答說︰“周時有諺語說︰‘能看清深潭中魚的人不吉祥,能預料他人隱秘之事的人會遭殃。’僅依靠 雍一人的明察,不可能抓盡所有盜賊,而眾多盜賊合力,反而能夠制伏 雍,他不死還能怎樣?” 沒過三天, 雍偶然到郊外行走,數十個盜賊一起圍攻他,割下他的頭顱後離去。荀林父為此憂憤成疾,最終去世。晉景公听聞羊舌職之前的預言,便召他前來詢問︰“你對 雍結局的預料很準!那麼,該用什麼辦法來消除盜賊呢?” 羊舌職回答道︰“用智謀去對付智謀,就如同用石頭壓草,草必定會從縫隙中生長出來。用暴力去禁止暴力,就如同用石頭擊打石頭,兩塊石頭必然都會破碎。所以,消除盜賊的方法,在于感化他們的內心,讓他們懂得廉恥,而不是以多抓捕盜賊為能事。您如果挑選朝中的善人,讓他們在百姓面前榮耀顯達,那些不善之人就會自然受到感化,哪里還用擔憂盜賊呢?” 景公又問道︰“當今晉國的善人,誰最為突出?你不妨舉薦一下。” 羊舌職說︰“沒有人比得上士會。他為人處世,言語講求誠信,行為遵循道義,與人和諧相處卻不諂媚,廉潔而不做作,正直而不高傲,威嚴而不凶猛。您一定要任用他。” 等到士會平定赤狄歸來,晉景公向周王獻上狄人的俘虜,並將士會的功勞奏明周定王。定王賜給士會禮服和禮帽,讓他位居上卿。于是,士會代替荀林父擔任中軍元帥,還兼任太傅之職,改封在範地,這便是範氏的開端。士會將緝捕盜賊的條例全部廢除,專門用教化來勸導百姓向善。于是,那些為非作歹的人都逃到了秦國,晉國國內再也沒有盜賊,社會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景公又有了圖謀霸業的想法。謀臣伯宗進言說︰“先君文公,在踐土首次會盟諸侯,列國紛紛響應。襄公時期,諸侯還在新城接受會盟,不敢有二心。自從在令狐之戰中失信于秦,便與秦國斷絕了友好關系。等到齊國、宋國發生弒君之事,我們未能前去討伐,崤山以東的諸國,便輕視晉國而歸附楚國。到後來救援鄭國沒有成效,救援宋國也未能成功,又失去了這兩個國家。如今晉國的勢力範圍內,只剩下衛國、曹國等寥寥三四個國家了。齊國和魯國,是天下矚目的大國,您若想恢復盟主之位,不如親近齊魯兩國。何不出使這兩個國家,聯絡彼此的情誼,等待楚國出現可乘之機,便可實現您的志向。” 晉景公認為很有道理,便派上軍元帥 克出使魯國和齊國,並準備了豐厚的禮物。
魯宣公因為齊惠公曾幫助他穩定君位,所以一直恭敬地侍奉齊國,朝見和聘問都有固定的期限。到齊頃公無野繼位後,仍然遵循舊例,從未失禮。 克到魯國完成聘問之禮後,準備前往齊國,而此時也正好到了魯宣公該去齊國聘問的時候,于是魯宣公派上卿季孫行父,與 克一同出發。剛到齊國郊外,就看到衛國上卿孫良夫、曹國大夫公子首,也為了聘問齊國來到這里。四人相見,各自說明來意,沒想到會在此相遇,足見他們想法一致。四位大夫住進了客館。第二天進宮朝見,各自傳達本國君主的旨意。禮儀結束後,齊頃公看到四位大夫的容貌,心中暗暗稱奇,說道︰“大夫們請暫且回到公館,我馬上設宴款待各位。” 四位大夫退出朝門。
頃公回到宮中,見到母親蕭太夫人,忍不住笑了起來。蕭太夫人是蕭國國君的女兒,嫁給了齊惠公。自從惠公去世後,蕭夫人日夜悲傷哭泣。頃公非常孝順,總是想盡辦法讓母親開心,即使是街巷中有趣的事情,也必定會繪聲繪色地講述,只為博得母親一笑。這天,頃公干笑,卻不說原因。蕭太夫人問道︰“外面有什麼開心事,讓你笑得這麼厲害?” 頃公回答說︰“外面沒什麼開心事,只是見到一件怪事!如今晉、魯、衛、曹四國,各自派大夫前來聘問。晉國大夫 克,是個獨眼,只有一只眼楮能看人。魯國大夫季孫行父,是個禿子,頭上一根毛發都沒有。衛國大夫孫良夫,是個跛子,兩腳一高一低。曹國公子首,是個駝背,眼楮只能看著地面。我想人天生有殘疾,身體四肢不健全的情況是有的。但這四人各自患有不同的殘疾,又同時來到我國,朝堂上聚集了一群怪人,豈不可笑?” 蕭太夫人不相信,說︰“我能去看一看嗎?” 頃公說︰“使臣來到我國,在正式宴會之後,按慣例還有私人宴請。明天我在後苑設宴,各位大夫赴宴時,必定會從崇台下面經過。母親登上高台,拉上帷幕偷看,這有什麼難的?”
這里略過正式宴會不提,單說私人宴請。此時蕭太夫人已經在崇台之上。按照舊例,使臣到來,車馬僕從都由主國提供,以便讓客人暫時休息。頃公一心想讓母親開懷大笑,于是在國內秘密挑選了一個獨眼、一個禿子、一個跛子、一個駝背,讓他們分別為四位大夫駕車。 克是獨眼,就用獨眼的人駕車;行父是禿子,就用禿子駕車;孫良夫是跛子,就用跛子駕車;公子首是駝背,就用駝背的人駕車。齊國上卿國佐勸諫說︰“朝見聘問,是國家的大事。賓主之間應相互敬重,以敬成禮,不可兒戲。” 頃公不听。車中兩獨眼、兩禿子、雙駝背、雙跛子,從台下經過,蕭夫人拉開帷幕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大笑起來,左右侍女也都掩口偷笑,笑聲一直傳到外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