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五十五回 華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結草亢杜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五十五回 華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結草亢杜回

    話說楚莊王召集眾多大臣,商議如何應對晉國的事情。公子側進言說︰“楚國關系最好的國家莫過于齊國,而在侍奉晉國這件事上最堅定的,非宋國莫屬。要是我們出兵討伐宋國,晉國救宋都來不及,哪敢跟我們爭奪鄭國呢?” 莊王說︰“你的計策雖然不錯,可我們還缺少出兵的借口。自從先君在泓水之戰打敗宋國,還傷了宋君的大腿,宋國都能忍下來。到厥貉之會時,宋君還親自來服役。後來宋昭公被弒殺,子鮑繼位,到現在已經十八年了,我們用什麼名義去討伐呢?” 公子嬰齊回答說︰“這不難。齊國國君多次派使者來訪問我國,我們還沒有回訪過。現在應該派使者去齊國回訪,故意路過宋國,並且不向他們借道,以此來試探宋國。如果他們不計較,那就是懼怕我們,以後君王召集會盟,他們肯定不敢拒絕。要是因為我們無禮,侮辱了我們的使臣,我們就以此為借口,還怕沒有出兵的理由嗎?” 莊王問︰“派誰去合適呢?” 嬰齊回答說︰“申無畏曾經參加過厥貉之會,這個人可以出使。”

    于是,莊王就命令申無畏前往齊國訪問。申無畏上奏說︰“去齊國訪問必定要經過宋國,得有借道的文書以供查驗,才能過關。” 莊王說︰“你是害怕宋國會阻攔使臣嗎?” 申無畏回答說︰“之前厥貉之會時,各位諸侯在孟諸打獵,宋君違抗命令,我抓了他的僕人並殺了,宋國肯定對我恨之入骨。這次出行如果沒有借道文書,他們肯定會殺了我。” 莊王說︰“文書上給你改名叫申舟,不用無畏這個舊名就行了。” 申無畏還是不肯去,說︰“名字能改,長相改不了。” 莊王發怒說︰“要是他們殺了你,我一定興兵滅掉宋國,為你報仇!” 申無畏這才不敢再推辭。

    第二天,申無畏帶著兒子申犀,進宮拜見莊王說︰“我為國家殉死,是分內之事。只希望大王能善待我的兒子。” 莊王說︰“這是我的事,你別多操心。” 申舟領了出使的禮物,拜別莊王出城。申犀送父親到郊外,申舟囑咐他說︰“你父親這次出行,肯定會死在宋國。你一定要向君王請求,為我報仇,記住我的話!” 父子倆灑淚而別。

    沒過多久,申舟一行人走到睢陽。關吏得知是楚國使臣,便索要借道的文書查驗。申舟回答說︰“我奉楚王之命,只有訪問齊國的文書,沒有借道文書。” 關吏于是把申舟扣留下來,飛速報告給宋文公。當時華元主持宋國政務,他向文公上奏說︰“楚國是我們的世仇。現在他們派使臣公然路過宋國,卻不遵循借道的禮節,這是對我們極大的侮辱!請殺了他!” 宋公說︰“殺了楚國使臣,楚國肯定會攻打我們,這可怎麼辦?” 華元回答說︰“被侮辱的恥辱,比被攻打還嚴重。況且他們既然侮辱我們,必然會攻打我們。同樣是被攻打,還不如先洗刷我們的恥辱。” 于是派人把申舟抓到宋國朝堂。華元一看,認出他就是申無畏,更是怒上加怒,斥責道︰“你曾經殺了我先公的僕人,現在改名,是想逃避一死嗎?” 申舟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大罵宋文公鮑︰“你奸污祖母,弒殺嫡佷,竟然沒遭天譴。現在又胡亂殺害大國使臣,等楚兵一到,你們君臣都將粉身碎骨!” 華元下令先割掉申舟的舌頭,然後把他殺了。還把申舟攜帶的訪問齊國的文書和禮物,都在郊外燒毀。申舟的隨從們丟下車,趕緊逃走,回去向莊王報告。

    莊王正在吃午飯,听到申舟被殺的消息,把筷子扔在席子上,猛地站起身來。他立刻任命司馬公子側為大將,申叔時為副將,馬上整頓車馬,親自率軍討伐宋國,還讓申犀擔任軍正,隨軍出征。申舟在夏四月被殺,楚軍在秋九月就抵達宋國邊境,速度快得驚人。潛淵為此寫詩道︰“明知欺宋必遭屯,君命如天敢惜身?投袂興師風雨至,華元應悔殺行人。”

    楚軍把睢陽城團團圍住,建造了和城牆一樣高的樓車,從四面攻城。華元率領士兵和百姓巡視防守,同時派大夫樂嬰齊前往晉國告急。晉景公打算發兵救援宋國。謀臣伯宗勸諫說︰“荀林父率領六百輛兵車在城都戰敗了,這是上天在幫助楚國,我們去救援不一定能成功。” 景公說︰“現在只有宋國和晉國關系親近,如果不救,就會失去宋國。” 伯宗說︰“楚國距離宋國兩千多里,糧草運輸跟不上,肯定不能長久圍困。現在派一名使者去宋國,就說‘晉國已經出動大軍來救援’,讓他們堅守。不出幾個月,楚軍就會撤離。這樣我們不用和楚國交戰,卻有救援宋國的功勞。” 景公覺得有道理,便問︰“誰能替我出使宋國呢?” 大夫解揚主動請求前往。景公說︰“不是你解揚,還真擔不起這個重任。”

    解揚換上便服,走到宋國郊外時,被楚國的巡邏兵盤查抓住,獻給了莊王。莊王認出是晉國將領解揚,問道︰“你來干什麼?” 解揚說︰“奉晉侯之命,來告訴宋國,讓他們堅守,等待救援。” 楚莊王說︰“原來是晉國的使臣!之前北林之戰,你被我的將領賈擒獲,我沒殺你,放你回國。這次你又自投羅網,還有什麼可說的?” 解揚說︰“晉楚是仇敵,被你殺了也是分內之事,還有什麼好說的?” 莊王搜出解揚身上的文書,看完後說︰“宋國都城馬上就要攻破了,你要是能把文書里的話反著說,就說你們國內有事,‘一時無法救援,怕耽誤你們國家的事,特地派我來口頭通報’。這樣,宋人就會絕望,肯定會投降,也能免去兩國百姓被殺的慘禍。事情辦成後,我封你為縣公,讓你在楚國為官。” 解揚低頭不說話。莊王說︰“不然的話,就殺了你!” 解揚本不想答應,可又擔心死在楚軍手里,沒人能傳達晉君的命令,于是假裝答應說︰“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莊王讓解揚登上樓車,派人在旁邊催促他喊話。解揚對著宋人喊道︰“我是晉國使臣解揚,被楚軍抓住了,他們讓我誘騙你們投降。你們千萬別上當!我們主公親自率領大軍來救援,很快就到了。” 莊王听到他的話,命令趕緊把解揚從樓車上拉下來,斥責道︰“你既然答應了我,卻又反悔,是你自己不講信用,可不是我的過錯。” 說完,喝令左右把解揚斬了,再回來報告。解揚毫無懼色,緩緩回答說︰“我並非不講信用。我要是對楚國守信,就必然對晉國失信。假如楚國的臣子違背自己國君的話,去外國謀取私利,君王你覺得這是守信,還是不守信呢?我甘願受死,以此表明楚國的信用,應該體現在對外,而不是對內!” 莊王感嘆道︰“‘忠臣不懼死’,說的就是你啊!” 于是放了解揚,讓他回國。

    宋國的華元因為解揚帶來的消息,防守得更加堅決。公子側讓軍士在城外堆起土山,就像敵樓一樣,他親自住在上面,窺探城內的一舉一動,城內的情況他都了如指掌。華元也在城內堆起土山,與城外對峙。從秋九月開始圍困,一直到第二年夏五月,雙方僵持了九個月,睢陽城里糧草都耗盡了,很多人餓死。華元只能用忠義激勵部下,百姓深受感動,甚至到了交換孩子當食物,撿骨頭當柴燒的地步,但依然沒有投降的意思。莊王也沒了辦法。軍吏稟報說︰“營中只剩下七天的糧草了!” 莊王說︰“我沒想到宋國這麼難攻打!” 于是親自登上戰車,巡視宋城,看到守城的軍士十分嚴整,不禁嘆了口氣,馬上召集公子側商議撤兵。

    申犀在莊王馬前哭著下拜說︰“我父親為了完成大王的命令而死,大王難道要對我父親失信嗎?” 莊王听了,面露慚愧之色。申叔時當時正在為莊王駕車,他獻計說︰“宋國不投降,是估計我們不能長久圍困。要是讓軍士建造房屋、開墾田地,做出長久圍困的架勢,宋國肯定會害怕。” 莊王說︰“這個計策很好!” 于是下令,讓軍士沿著城牆一帶建造營房,拆毀城外的民房,砍伐竹子和樹木來建造。每十名軍士,留下五名攻城,五名耕種,十天輪換一次。軍士們互相傳告這個命令。

    華元听說後,對宋文公說︰“楚王沒有撤兵的意思了!晉國的救兵又不來,怎麼辦呢?我請求進入楚營,面見公子側,脅迫他講和,或許還有成功的希望。” 宋文公說︰“國家的存亡,就看這一次了,你要小心行事!” 華元打听到公子側住在城外土山上的敵樓里,還預先知道了他身邊人的姓名,以及值班守衛的詳細情況。等到半夜,華元扮成謁者的模樣,悄悄從城牆上用繩子吊下去,一直走到土山邊。遇到巡邏的士兵敲著梆子走來,華元問道︰“主帥在上面嗎?” 巡邏士兵說︰“在。” 華元又問︰“已經睡了嗎?” 巡邏士兵說︰“主帥連日辛苦,今晚大王賜了一樽酒,他喝了之後已經睡下了。” 華元走上土山,守山的軍士阻攔他。華元說︰“我是謁者庸僚,大王有緊急機密的事吩咐主帥。因為剛才賜了酒,怕主帥喝醉了,特地派我來當面叮囑,等著回復呢。” 軍士信以為真,讓華元上了土山。土山里面燈燭還亮著,公子側和衣而睡。華元徑直走到他床邊,輕輕用手推他。公子側醒來,剛要動彈,卻發現兩只袖子被華元壓住了。他急忙問︰“你是什麼人?” 華元低聲回答說︰“元帥別驚慌,我是宋國右師華元。奉主公之命,特地連夜來求和。元帥要是答應,兩國就世代結為盟好;要是不答應,我和元帥的命,都將在今晚結束!” 說完,左手按住臥席,右手從袖子里抽出一把雪白的匕首,在燈光下晃了兩下。公子側慌忙回答說︰“有事好商量,別沖動。” 華元收起匕首,道歉說︰“請原諒我的無禮!形勢危急,實在沒辦法從容行事。”

    公子側問︰“你們國內現在是什麼情況?” 華元說︰“已經到了交換孩子當食物,撿骨頭當柴燒的地步,十分狼狽。” 公子側驚訝地說︰“宋國竟然困窘到這種程度了?我听說軍事上‘虛者實之,實者虛之’,你為什麼把實情告訴我?” 華元說︰“君子憐憫別人的危難,小人利用別人的危難。元帥是君子,不是小人,所以我不敢隱瞞實情。” 公子側又問︰“既然這樣,為什麼不投降呢?” 華元說︰“國家雖然有困窘的現狀,但百姓有不屈的意志。國君和百姓願意拼死抵抗,與城共存亡,怎麼會簽訂城下之盟呢?如果承蒙元帥憐憫我們的困境,退兵三十里,我們國君願意率全國歸附,發誓絕無二心!” 公子側說︰“我不騙你,我們軍中也只剩下七天的糧草了。要是過了七天,城還攻不下來,我們也會撤兵。之前下達的建造房屋、開墾田地的命令,只是嚇唬你們罷了。明天我會奏明楚王,退兵三十里。你們君臣也不能失信。” 華元說︰“我情願以自身為人質,和元帥一起立下誓詞,雙方都不反悔。” 二人立下誓言後,公子側就和華元結拜為兄弟,把一支令箭交給華元,囑咐他︰“趕緊走吧。” 華元拿著令箭,大搖大擺地走到城下,口中發出一個暗號,城上就放下兜子,把華元吊上城去了。華元連夜向宋公匯報,滿心歡喜地等待著第二天楚軍退兵的消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二天清晨,公子側把昨晚華元所說的話告訴了莊王,說道︰“我的性命,差點喪在匕首之下。幸虧華元心存仁善,把宋國的國情如實告訴了我,哀求我們退兵,我已經答應他了。懇請大王降旨!” 莊王說︰“宋國都困窘到這種地步了,我應該拿下它再回去。” 公子側磕頭說道︰“我們軍中只剩下七天的糧草了,我已經告知華元了。” 莊王頓時發怒,說道︰“你為什麼把實情透露給敵人?” 公子側回答說︰“小小的宋國,都有不欺騙人的臣子,堂堂楚國,反倒沒有嗎?所以我不敢隱瞞。” 莊王的臉色立刻緩和下來,說道︰“司馬說得對!” 當即降旨退兵,駐扎在離城三十里之外的地方。申犀見軍令已下,不敢再阻攔,只能捶胸大哭。莊王派人安慰他說︰“你別悲傷,最終一定會成全你的孝心。” 楚軍安營扎寨完畢,華元先來到楚營,傳達宋公的命令,請求接受盟約。公子側跟隨華元進入城中,與宋文公歃血為誓。宋公派華元把申舟的棺材送到楚營,華元自己則留在楚國做人質。莊王班師回楚,厚葬申舟,滿朝大臣都前去送葬。葬禮結束後,莊王讓申犀繼承大夫之位。

    華元在楚國,通過公子側又結識了公子嬰齊,和嬰齊相處得很好。一天,大家聚在一起談論時事,公子嬰齊感嘆道︰“如今晉楚紛爭不斷,戰火連天,天下什麼時候才能太平呢?” 華元說︰“依我看,晉楚實力相當,不相上下。要是真能有一個人促成兩國和解,讓兩國各自的屬國來朝拜,停止戰爭,恢復友好,百姓就能免受戰火之苦,這實在是天下的大幸啊!” 嬰齊問道︰“這件事你能擔當嗎?” 華元說︰“我和晉將欒書關系不錯,當年訪問晉國時,也曾談到過此事。只是一直沒人從中聯合罷了。” 第二天,嬰齊把華元的話告訴了公子側。公子側說︰“兩國還沒有厭倦戰爭,這件事恐怕還不能輕易商議。” 華元在楚國一共待了六年,到周定王十八年,宋文公鮑去世,他的兒子共公固繼位,華元請求回國奔喪,這才回到宋國。這是後話。

    再說晉景公听說楚人圍困宋國,一年都沒有解圍,便對伯宗說︰“宋國守城也疲憊不堪了。我不能對宋國失信,應該去救援他們。” 正準備發兵,忽然收到報告︰“潞國送來密信。” 這潞國是赤狄的一個分支,姓隗,爵位是子爵,和黎國相鄰。周平王的時候,潞國國君趕走黎侯,佔領了黎國的土地,從此赤狄變得更加強大。此時潞國國君名叫嬰兒,娶了晉景公的妹妹伯姬為夫人。嬰兒性格懦弱,潞國的國相酆舒獨攬大權,專橫跋扈。早些時候,狐射姑逃到潞國,他是晉國的功臣,見識廣、才能高,酆舒還忌憚他幾分,不敢太過放肆。狐射姑死後,酆舒越發肆無忌憚,他想讓潞國和晉國斷絕關系,就誣陷伯姬有罪,逼迫潞國國君把她縊死。後來又和潞國國君到郊外打獵,酒後君臣玩打彈弓的游戲,比賽用彈弓射飛鳥。酆舒發射彈丸,不小心射中了潞國國君的眼楮,他把弓扔在地上,笑著說︰“沒射中,我應該罰酒一杯!” 潞國國君受不了這種虐待,卻又無力反抗,于是寫了密信送到晉國,請求晉國出兵討伐酆舒。謀臣伯宗進言說︰“如果殺了酆舒,兼並潞國的土地,再趁機吞並周邊國家,把狄人的土地都佔了,那麼晉國西南的疆土就能擴大,兵力和賦稅也會增加,這個機會不能錯過。” 景公也對潞國國君嬰兒不能保護自己的妻子感到憤怒,于是任命荀林父為大將,魏顆為副將,出動三百輛兵車討伐潞國。

    酆舒率領軍隊在曲梁抵抗,戰敗後逃到衛國。衛穆公速當時正和晉國交好,就把酆舒囚禁起來,獻給了晉軍。荀林父下令把酆舒押到絳都,將其處死。晉軍長驅直入,開進潞城,潞國國君嬰兒到馬前迎接,荀林父數落他誣陷殺害伯姬的罪行,把他也抓了起來。荀林父對外聲稱︰“黎國百姓思念他們的國君很久了。” 于是尋訪黎侯的後裔,劃出五百戶人家,修築城池讓他們居住,取名為復黎,實際上是滅掉了潞國。嬰兒為國家滅亡而悲痛,自刎而死。潞國百姓很同情他,為他建立了祠堂。如今黎城南面十五里的潞祠山,就是當年建祠的地方。

    晉景公擔心荀林父不能取勝,親自率領大軍駐扎在稷山。荀林父先到稷山獻上捷報,留下副將魏顆,繼續平定赤狄的土地。魏顆返回途中,到了輔氏之澤,忽然看見塵土漫天,喊殺聲震天,晉兵不知道來的是什麼人。前哨飛快報告︰“秦國派大將杜回出兵來了。” 原來秦康公在周匡王四年去世,他的兒子共公稻繼位,因為趙穿入侵崇國引發爭端,秦國出兵圍困焦城卻沒有成功,于是和酆舒結交,一起圖謀晉國。共公在位四年去世,他的兒子桓公榮繼位。此時是秦桓公十一年,听說晉國討伐酆舒,正打算出兵救援,又听說晉國已經殺了酆舒,抓住了潞國國君,于是派杜回帶兵來爭奪潞國的土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杜回是秦國出名的大力士,生得牙齒像銀色的鑿子,眼楮突出,像金色的珠子,拳頭如同銅錘,臉似鐵缽,胡須卷曲,身高一丈有余。他力大無窮,能舉起千鈞重物,慣用一柄開山大斧,重達一百二十斤。他本是白翟人,曾經在青眉山一天之內拳打五只老虎,還把虎皮都剝下來帶了回去。秦桓公听說他勇猛,聘請他擔任車右將軍。後來他又率領三百人打敗了嵯峨山的一萬多山賊,威名大震,于是被任命為大將。

    魏顆擺開陣勢,準備迎戰。杜回卻不乘車馬,手持大斧,帶著三百名善戰的殺手,大踏步直接沖進晉軍陣中。他下砍馬腿,上劈將士,就像天降的凶神惡煞!晉兵從來沒見過這麼凶狠的人,根本抵擋不住,大敗一場。魏顆下令扎營,暫且不要出戰。杜回帶著一隊刀斧手,在晉營外又跳又叫,高聲叫罵,一連三天,魏顆都不敢出兵應戰。忽然有報告說本國援兵到了,領兵的將領是魏顆的弟弟魏。魏說︰“主公擔心赤狄的余黨勾結秦國生出事端,特地派我來幫忙。” 魏顆講述了秦將杜回如何勇猛,難以抵擋,正打算派人請求援兵。魏不信,說道︰“他不過是個草寇,能有多大能耐?明天我去出戰,一定能取勝。”

    到了第二天,杜回又來挑戰,魏氣憤不已,想要出戰,魏顆勸阻他,他卻不听。當下魏率領新來的士兵,駕車直沖過去,秦兵卻四散逃走,魏分兵追擊。忽然一聲呼哨,三百名殺手又聚集在一起,都跟著杜回,揮舞著大刀闊斧,下砍馬腿,上劈將士。北邊的步兵隨著戰車轉動,戰車不便轉彎,被他們從左右前後找準機會砍殺,魏大敗。幸虧魏顆帶兵接應,才得以退回營中。

    當晚,魏顆在營中煩悶地坐著,左思右想,沒有好辦法。坐到三更,他感到困倦,迷迷糊糊睡著了,耳邊好像有人說 “青草坡” 三個字,醒來後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再睡,又听到同樣的話。于是他把這件事告訴了魏。魏說︰“輔氏左邊十里處,有個大坡叫青草坡,也許秦軍會在那里戰敗。我先帶一支軍隊到那里埋伏,兄長你把敵軍引到這里,我們左右夾攻,就能取勝。” 魏便去安排埋伏的事情。魏顆傳令︰“拔營出發。” 還揚言要 “先回黎城”。杜回果然前來追擊,魏顆稍微交戰幾個回合,就掉轉車頭逃走,漸漸把杜回引向青草坡。一聲炮響,魏的伏兵全部出動。魏顆又轉身殺回,將杜回團團圍住,兩邊一起夾攻。杜回一點都不害怕,揮舞著一百二十斤的開山大斧,橫劈豎砍,踫到他的人都被砍死。雖然他手下的殺手有不少傷亡,但晉軍還是無法取勝。魏顆和魏督促眾軍,全力攻打杜回,卻無法擊退他。眼看著殺到青草坡中間,杜回忽然一步一跌,就像穿著油靴踩在冰面上,站不穩腳跟,軍中頓時一片驚呼。魏顆抬眼望去,遠遠看見一位老人,穿著布袍、草鞋,像是個莊稼漢,把青草一路挽結起來,絆倒杜回的雙腳。魏顆和魏兩車趕到,兩支戟同時刺出,把杜回刺倒在地,活捉了他。那些殺手見主將被擒,四散逃命,都被晉兵追上抓住,三百人只逃掉了四五十人。魏顆問杜回︰“你自恃英雄,怎麼會被抓住?” 杜回說︰“我的雙腳好像被什麼東西攀住,動彈不得,這是上天要絕我的命,不是我力氣不夠。” 魏顆心中暗暗稱奇。魏說︰“他力氣這麼大,留在軍中,恐怕會出變故。” 魏顆說︰“我也正擔心這個。” 當即把杜回斬首,派人送到稷山報功。

    當晚,魏顆終于能安心睡覺,他夢到白天見到的那位老人前來作揖,說道︰“將軍知道杜回為什麼會被擒住嗎?是我結草絆倒他,他才會跌倒被抓。” 魏顆大驚,問道︰“我從不認識您,您卻來相助,我該怎麼報答您呢?” 老人說︰“我是祖姬的父親。你遵從你父親清醒時的遺囑,妥善地把我女兒嫁出去,我在九泉之下,感激你救了我女兒的命,所以特意施展一點微薄之力,幫助將軍立下這份軍功。將軍好好努力,日後世代都會榮耀顯達,子孫會貴為王侯,不要忘了我的話。”

    原來魏顆的父親魏有個寵妾,名叫祖姬。魏每次出征,都會囑咐魏顆︰“我要是戰死沙場,你要給她選個好人家嫁了,別讓她無依無靠,這樣我死也能閉眼了。” 等到魏病重的時候,又囑咐魏顆︰“這個女子我很愛惜,一定要讓她為我殉葬,讓我在黃泉之下有個伴。” 說完就去世了。魏顆安葬父親時,並沒有用祖姬殉葬。魏說︰“你不記得父親臨終的囑咐了嗎?” 魏顆說︰“父親平日都吩咐要嫁了這個女子,臨終時說的是糊涂話。孝子應該遵從清醒時的遺囑,不遵從糊涂時的遺囑。” 葬禮結束後,魏顆就選了個合適的人把祖姬嫁了出去。因為有這樣的陰德,所以老人才有結草報恩的舉動。魏顆醒來後,把夢告訴魏,說︰“我當時體諒父親的心意,沒有殺這個女子,沒想到她父親在地下如此感恩。” 魏也不禁嘆息。髯仙為此寫詩道︰“結草何人亢杜回?夢中明說報恩來。勸人廣積陰功事,理順心安福自該。”

    秦國的敗兵回到雍州,得知杜回戰死,君臣都垂頭喪氣。晉景公嘉獎魏顆的功勞,把令狐之地封給他,還鑄造了一口大鐘,用來記載這件事,上面詳細刻著年月。後人因為這口鐘是晉景公鑄造的,就把它叫做 “景鐘”。晉景公又派士會領兵攻滅赤狄的殘余勢力,一共滅掉了三個國家︰甲氏、留吁,以及留吁的屬國鐸辰。從此,赤狄的土地全部歸晉國所有。

    當時晉國鬧饑荒,盜賊四起,荀林父尋訪國內能偵察盜賊的人,找到了一個,是氏家族的人,名叫雍。這個人善于推測,他曾經在市井中游逛,忽然指著一個人說是盜賊,讓人抓起來審問,那個人果然是盜賊。荀林父問︰“你怎麼知道他是盜賊?” 雍說︰“我觀察他的眉眼之間,看到集市上的東西有貪婪之色,看到集市上的人有慚愧之色,听到我的到來有恐懼之色,所以知道他是盜賊。” 雍每天能抓到幾十個盜賊,市井百姓都很害怕,可盜賊卻越來越多。大夫羊舌職對荀林父說︰“元帥任用雍抓盜賊,盜賊還沒抓完,雍的死期卻要到了。” 荀林父驚訝地問︰“為什麼?” 不知道羊舌職會說出什麼話來,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五十五回 華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結草亢杜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五十五回 華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結草亢杜回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