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

    比丘國的君臣百姓,一路護送唐僧師徒四人出城,足足送出了二十里地,仍依依不舍。三藏只好勉強下了輦車,換乘馬匹,辭別眾人繼續前行。送行的人們一直望著他們,直到再也看不見蹤影,才轉身返回。

    師徒四人走了許久,歷經冬去春來,一路上欣賞著漫山遍野的野花和郁郁蔥蔥的樹木,景色美不勝收。前方又出現了一座巍峨險峻的高山。三藏心中一驚,問道︰“徒弟們,前面這座高山,有沒有路可走?一定要小心謹慎!” 行者笑著說︰“師父,您這話可不像個走過長途的人,倒像是足不出戶、坐井觀天的公子王孫。俗話說︰‘山不礙路,路自通山。’怎麼會沒有路呢?” 三藏說︰“雖說山不會阻擋道路,但恐怕在那險峻之處會有怪物出沒,密林深處會有妖精作祟。” 八戒連忙說道︰“放心吧,放心吧!這里離極樂世界已經不遠了,肯定太平無事!”

    師徒幾人正說著,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山腳下。行者取出金箍棒,走上石崖,喊道︰“師父,這里是繞山的路,非常好走。快來,快來!” 長老這才放寬心,揚鞭策馬。沙僧對八戒說︰“二哥,你挑一會兒擔子吧。” 于是八戒接過擔子挑在肩上,沙僧牽著韁繩,師父穩穩地坐在雕鞍之上,跟著行者一同朝著山崖上的大路走去。只見那座山︰

    雲霧繚繞著山峰,山澗中溪水潺潺流淌。一路上百花盛開,香氣撲鼻,萬樹繁茂,郁郁蔥蔥。青梅掛枝,李花潔白,柳綠桃紅,一片生機盎然。杜鵑啼鳴,預示著春天即將過去,紫燕呢喃,表明春社已近尾聲。山勢巍峨,怪石嶙峋,翠松如蓋。山路崎嶇蜿蜒,奇峰突兀,玲瓏多姿。陡峭的懸崖絕壁,薜蘿和草木郁郁蔥蔥。千座山峰爭奇斗艷,像排列整齊的劍戟,萬道溝壑溪水奔騰,浪花洶涌。

    師父緩緩欣賞著山中景色,忽然听到鳥兒的啼叫聲,心中又涌起了思鄉之情,勒住馬韁繩說道︰“徒弟們!

    我從天庭領受旨意,在錦屏風下接過關文。

    正月十五觀燈後離開東土,與唐王就此天地分隔。

    好不容易師徒相聚踏上征程,卻又歷經波折。

    走過巫山十二峰,何時才能面見當今聖上?”

    行者說︰“師父,您總是思念故鄉,這可一點都不像個出家人。安心趕路,不要憂慮太多。古人說︰‘想要獲得富貴,就得下苦功夫。’” 三藏說︰“徒弟,話雖如此,但不知道西天的路究竟還有多遠啊!” 八戒說︰“師父,我佛如來舍不得那三藏真經,知道我們要去取,說不定已經把經搬走了。不然,怎麼一直都走不到呢?” 沙僧說︰“別胡說!只管跟著大師兄走。只要堅持下去,總有到達的一天。”

    師徒幾人正閑聊著,只見前方出現了一片茂密的黑松林。唐僧心中害怕,又喊道︰“悟空,我們剛走過崎嶇山路,怎麼又踫上這麼幽深黑暗的松林?一定要多加小心。” 行者說︰“怕什麼!” 三藏說︰“可不能這麼說!‘不要輕信表面的正直,要防備人心的險惡。’我們也走過好幾處松林,但都不像這片林子這麼幽深。你看︰

    這片松林東西方向密密麻麻排列,南北方向整齊成行。向東向西,密不透風,高聳入雲,向南向北,延伸至天際,仿佛要穿透碧漢。周圍荊棘叢生,相互纏繞,蓼草纏枝,上下盤繞。藤條纏著葛藤,葛藤又纏著藤條。藤纏葛,使得東西往來的旅客難以通行;葛纏藤,讓南北經商的人也無法前進。在這林子里,住上半年,都分不清日月;走好幾里路,都看不見北斗星。你看那背陰的地方,景色千變萬化,向陽之處,萬花叢中繁花似錦。這里還有千年槐樹、萬年檜樹、耐寒的松樹、山桃、野芍藥、旱芙蓉,一叢叢緊密堆積,紛繁復雜,就算是神仙也難以描繪。還能听到各種鳥兒的叫聲︰鸚鵡學舌,杜鵑啼鳴;喜鵲在枝頭穿梭,烏鴉反哺;黃鸝翩翩起舞,百舌鳥婉轉啼鳴;鷓鴣聲聲,紫燕低語;八哥兒學人說話,畫眉鳥似乎也在念誦經文。又能看到老虎擺動尾巴,磕著牙齒;多年的狐貉化作女子模樣,蒼狼在林中吼叫。就算是托塔天王來到這里,也會被嚇得失魂落魄!”

    孫大聖毫不畏懼,揮舞著鐵棒上前,劈開一條大路,帶著唐僧徑直走進了深林。他們悠閑自在地走了半天,卻始終沒有找到走出林子的路。唐僧喊道︰“徒弟們,一路向西走來,歷經無數山林險阻,幸好這里清幽雅致,一路太平。這林子里奇花異草,確實讓人心情愉悅!我想在這里休息一會兒︰一來讓馬歇一歇,二來我肚子餓了,你去化些齋飯來給我吃。” 行者說︰“師父請下馬,老孫去化齋。” 長老于是下了馬。八戒把馬拴在樹上,沙僧放下行李,取出缽盂遞給行者。行者說︰“師父穩穩坐著,不要驚慌害怕。我去去就回。” 三藏端坐在松陰之下,八戒和沙僧則去尋找花草果實,四處玩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聖縱身一躍,翻了個筋斗,來到半空,停住雲光,回頭望去,只見松林中祥雲繚繞,瑞氣氤氳。他不禁失聲叫道︰“好啊!好啊!” 你知道他為什麼叫好嗎?原來他是在夸獎唐僧,說唐僧是金蟬長老轉世,歷經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頭頂才有這祥瑞之氣籠罩。“像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時候,雲游海角,四海為家,聚集群妖,自稱齊天大聖,降龍伏虎,還消去了生死簿上的名字。那時我頭戴三額金冠,身穿黃金鎧甲,手持金箍棒,腳踏步雲鞋,手下有四萬七千群怪,都尊稱我為大聖爺爺,那才叫威風。如今我擺脫了天災,甘願做小伏低,拜你為師。看師父頭頂有祥雲瑞靄籠罩,回到東土,必定會有好處,老孫我也肯定能修成正果。”

    大聖正在心里暗自念叨,忽然看見林南下方有一股黑氣,滾滾升騰而起。行者大驚道︰“那黑氣里肯定有邪祟!我那八戒和沙僧可不會放出這樣的黑氣……” 大聖在半空中,仔細觀察,卻難以判斷。

    再說三藏坐在林中,靜下心來,念誦著《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忽然听到隱隱約約有人呼喊 “救人”。三藏大驚道︰“善哉!善哉!在這深山老林里,怎麼會有人呼救?想必是被狼蟲虎豹嚇得摔倒了,我去看看。” 長老站起身,挪動腳步,穿過千年柏樹,撥開萬年松樹,攀著藤條,走近一看,只見一棵大樹上綁著一個女子。女子上半身用葛藤綁在樹上,下半身埋在土里。長老停下腳步,問道︰“女菩薩,你有什麼事,被綁在這里?” 唉!這女子分明就是個妖怪,只是長老肉眼凡胎,無法識破。那妖怪見長老詢問,頓時淚如泉涌。你看她,桃花般的臉頰掛滿淚水,有著沉魚落雁的容貌;明亮的眼楮飽含悲傷,擁有閉月羞花的美貌。長老不敢靠近,又開口問道︰“女菩薩,你究竟犯了什麼罪過,跟貧僧說說,或許我能救你。” 那妖怪花言巧語,虛情假意,急忙回答道︰“師父,我家住在貧婆國,離這里有二百多里地。父母都很善良,一生和睦友愛,廣交朋友。當時正值清明,我們邀請了親朋好友和本家老小一起去祭掃祖墳,一行人馬轎子,都來到了荒郊野外。到了祖墳前,擺好祭禮,剛剛燒化紙馬,突然听到鑼鼓聲響起,跑出一群強盜,手持刀杖,呼喊著殺了過來,我們嚇得魂飛魄散。父母和親朋好友們,有馬有轎子的,各自逃命去了;我年紀小,跑不動,嚇得暈倒在地,被這群強盜拐到山里。大當家的想讓我做他的夫人,二當家的想讓我做他的妻子,其他三四個也都貪戀我的美色。七八十個人為此爭吵不休,誰也不服誰,所以就把我綁在這樹林里,那些強盜都散開去了。到現在已經五天五夜了,我眼看就要沒命,不久于人世!不知道是哪一世祖宗積德,今天遇到老師父您。求求您大發慈悲,救救我,我在九泉之下也絕不會忘記您的大恩大德!” 說完,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不停地往下掉。

    三藏心地善良,忍不住也落下淚來,聲音哽咽地喊道︰“徒弟們。” 八戒和沙僧正在林子里尋找花草果實,突然听到師父叫得如此淒慘。呆子說︰“沙和尚,師父在這里認親戚了吧。” 沙僧笑著說︰“二哥,別瞎扯!我們走了這麼久,一個熟人都沒踫到,哪來的親戚?” 八戒說︰“不是親戚,那師父怎麼會跟人哭呢?我們去看看。” 沙僧真的轉身回到原來的地方,牽了馬,挑著擔子,走到跟前問道︰“師父,怎麼了?” 唐僧用手指著樹上,說︰“八戒,把那女菩薩解下來,救她一命。” 呆子也不分青紅皂白,就去動手解繩子。

    再說大聖在半空中,又看到那片黑雲越來越濃,把祥光完全遮蓋住了,不禁說道︰“不好!不好!黑氣遮住了祥光,恐怕是有妖邪要害我師父!化齋還是小事,我得先去看看師父。” 于是他返回雲頭,落在林子里,只見八戒正在胡亂解繩子。行者上前,一把揪住八戒的耳朵,用力一甩,把他摔了一跤。呆子抬起頭,看見是行者,爬起來說道︰“師父讓我救人,你憑什麼仗著自己力氣大,把我摔這一跤!” 行者笑著說︰“兄弟,別解她。她是個妖怪,在耍花招,騙我們呢。” 三藏喝道︰“你這潑猴,又在胡說!這麼一個女子,你怎麼就認定她是妖怪!” 行者說︰“師父,您有所不知,這種事老孫見多了,這是想吃人肉的妖怪慣用的伎倆。您哪里能認得出來!” 八戒撇著嘴說︰“師父,別信這弼馬溫哄您!這女子就是本地人家的。我們從東土大老遠來,又不跟她計較什麼,又不是親戚,怎麼能說她是妖精!他是想打發我們先走,然後自己翻個筋斗,耍個神通,回來跟她干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倒插門去當女婿呢!” 行者喝道︰“你這夯貨!別亂說話!老孫我一路西行,什麼時候偷懶過?像你這樣重色輕命、見利忘義的家伙,不識好歹,小心被人家哄去招女婿,也像她一樣被綁在樹上!” 三藏說︰“罷了,罷了。八戒啊,你師兄平時的判斷也常常是對的。既然他這麼說,那就別管她了,我們走吧。” 行者高興地說︰“太好了!師父有救了!請上馬。走出松林,到有人家的地方化齋給您吃。” 師徒四人繼續前行,把那妖怪扔在了後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妖怪被綁在樹上,咬牙切齒地說︰“多年來就听說孫悟空神通廣大,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那唐僧是童身修行,一點元陽都沒有泄露,我正打算拿他去修煉,成就太乙金仙,沒想到被這猴子識破了我的計劃,把他救走了。要是能解開繩子,放我下來,我隨手就能把唐僧抓回來,他不就成了我的囊中之物?現在被他一番話帶走了,我豈不是白忙活一場?我再叫他兩聲,看看有沒有辦法。” 這妖怪真是狡猾,不用繩索,用一陣順風,把幾句甜言蜜語吹進了唐僧的耳朵里。你知道她喊的是什麼嗎?她喊道︰“師父啊,你連活人的性命都不救,昧著良心去拜佛取經又有什麼用?”

    唐僧騎在馬上,又听到那女子這般叫喚,便勒住馬韁繩說道︰“悟空,去把那女子救下來吧。” 行者問道︰“師父,咱們正趕路呢,怎麼又想起她了?” 唐僧說︰“她又在那邊喊呢。” 行者轉頭問︰“八戒,你听見了嗎?” 八戒回答︰“我耳朵大,把聲音都擋住了,沒听見。” 行者又問︰“沙僧,你听見了嗎?” 沙僧說︰“我挑著擔子走在前面,沒太留意,也沒听見。” 行者說︰“老孫我也沒听見。師父,她叫什麼?怎麼就您听見了?” 唐僧說︰“她叫得有道理。她說︰‘連活人的性命都不救,還昧著良心去拜佛取經干什麼?’‘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咱們快去把她救下來,這可比取經拜佛更重要。” 行者笑著說︰“師父要是一心向善,那可就沒法治了。您想想,從東土出發,一路往西走來,也經過了好幾座山,遇到過不少妖怪,那些妖怪常常把您抓進洞里,老孫我去救您,揮動鐵棒,打死過千千萬萬的妖魔鬼怪;今天卻舍不得一個妖精的性命,還要去救她?” 唐僧說︰“徒弟啊,古人說︰‘不要因為善事小就不去做,不要因為壞事小就去做。’咱們還是去救救她吧。” 行者說︰“師父既然這麼堅持,只是這擔子,老孫我可挑不動了。您要救她,我也不敢苦苦勸您,不然您又要生氣了。隨您去吧。” 唐僧說︰“你這猴頭,別多嘴!你坐著,我和八戒去救她。”

    唐僧回到林子里,讓八戒解開女子上半身的繩子,又用釘耙把她下半身從土里挖了出來。那女子整理了一下鞋子和裙子,滿臉歡喜地跟著唐僧走出松林。見到行者,行者只是不停地冷笑。唐僧罵道︰“你這潑猴頭!笑什麼?” 行者說︰“我笑您‘時來運轉遇到好友,運勢衰落踫上佳人’。” 三藏又罵道︰“你這潑猢猻!胡說八道!我從娘胎里出來就做了和尚,如今奉旨西行,一心禮佛求經,又不是貪圖功名利祿的人,哪有什麼運勢衰落的時候!” 行者笑著說︰“師父,您雖然自幼出家,可只會看經念佛,沒見識過世間的王法條律。這女子年輕漂亮,我和您都是出家人,要是和她一路同行,萬一遇到壞人,把我們送到官府,不管什麼取經拜佛,都會被當成奸情處理。就算沒這回事,也會被懷疑拐帶人口︰師父您會被追回度牒,挨一頓打;八戒會被充軍;沙僧也會被發配去服勞役;我老孫也脫不了干系,就算我能言善辯,也難免落個不應有的罪名。” 三藏喝道︰“別胡說!我救她性命,怎麼會有這些麻煩!帶上她,出了事都由我承擔。” 行者說︰“師父雖說有事您擔著,可您不知道,您這不是救她,反而是害她。” 三藏問︰“我把她從林子里救出來,讓她活命,怎麼成害她了?” 行者說︰“她當時被綁在林子里,就算過上三五日,或者十天半月,沒飯吃餓死了,好歹還能留個全尸歸陰;現在把她帶出來,您騎著快馬,行路如風,我們只能跟著您,可那女子腳小,走路艱難,怎麼跟得上?要是半路上把她丟下,萬一遇到狼蟲虎豹,被一口吞了,豈不是反而害了她的性命?” 三藏說︰“說得也是。這件事還多虧你提醒。那該怎麼處置呢?” 行者笑著說︰“把她抱上來,和您同騎一匹馬走吧。” 三藏猶豫了一下說︰“我怎麼能和她同騎一匹馬呢!…… 那她怎麼趕路?” 三藏接著說︰“讓八戒馱著她走吧。” 行者笑著說︰“呆子,你的福氣來了!” 八戒說︰“‘遠路無輕擔’,讓我馱人,哪有什麼福氣?” 行者說︰“你那張嘴那麼長,馱著她,轉過頭就能和她悄悄說體己話,多方便啊?” 八戒听了這話,捶胸頓足地跳起來說︰“不行!不行!師父就算打我幾下,我也忍著疼,可背著她肯定不干淨。師兄你就會冤枉人,我不馱!” 三藏說︰“也罷!也罷。我還能走幾步,我下來,和她慢慢走,讓八戒牽著空馬吧。” 行者大笑道︰“呆子運氣真好,師父還照顧你,讓你牽馬。” 三藏說︰“你這猴頭又胡說!古人說︰‘馬行千里,沒有人引導就無法自己返回。’要是我在路上走得慢,你們能丟下我不管嗎?我走得慢,你們也得慢下來。咱們一起帶著這女菩薩下山,要是遇到庵觀寺院,或者有人家的地方,就把她留在那里,也算是我們救了她一場。” 行者說︰“師父說得有理,那就繼續前進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于是,三藏在前面走著,沙僧挑著擔子,八戒牽著空馬,帶著女子,行者拿著金箍棒,一行人繼續前行。沒走二三十里路,天色漸漸晚了,又看到一座樓台殿閣。三藏說︰“徒弟們,那里肯定是座庵觀寺院,我們就在這里借宿一晚,明天一早再趕路。” 行者說︰“師父說得對,大家都加快點腳步。” 不一會兒,他們就來到了寺院門口。行者吩咐道︰“你們稍微站遠一點,我先去借宿。要是有合適的地方,我就派人來叫你們。” 眾人都站在柳樹的樹蔭下,只有行者拿著鐵棒,看著那女子。

    長老邁步走近寺院,只見那門東倒西歪,零零散散。推開一看,長老忍不住心中一陣淒涼︰長廊寂靜無聲,古剎蕭條冷落;庭院里長滿了苔蘚,小徑上蒿草叢生;只有螢火蟲像飛舞的小燈,蛙聲代替了更漏的聲音。長老不禁落下淚來。眼前的景象真是︰

    殿宇破敗,搖搖欲墜,廊房冷清,即將傾塌。地上散落著十幾堆斷磚破瓦,全是些歪扭的梁木和折斷的柱子。前後都長滿了青草,滿是灰塵的香廚已經腐朽。鐘樓崩塌,鼓皮也沒了,琉璃香爐破損不堪。佛祖的金身失去了光澤,羅漢像東倒西歪。觀音像被雨水淋壞,變成了一堆泥,楊柳淨瓶也掉落在地上。白天沒有僧人出入,夜里只有狐狸棲息。只听見風聲呼嘯,如同雷鳴,這里到處都是虎豹藏身的地方。四周的牆垣都倒塌了,連門扇也沒有。

    有詩為證︰

    多年的古剎無人修繕,破敗不堪,愈發淒涼。

    狂風把伽藍神的面容吹裂,大雨澆壞了佛像的頭。

    金剛像被損壞,任雨水沖刷,土地神沒有房屋,夜晚無處安身。

    更有兩件令人嘆息的事,銅鐘倒在地上,沒有懸掛的鐘樓。

    三藏壯著膽子,走進第二層門。只見鐘鼓樓都倒塌了,只有一口銅鐘倒在地上,上半截像雪一樣潔白,下半截像靛青一樣發藍。原來是因為年深日久,上面被雨水淋白了,下面則是因為泥土的氣息染上了銅綠。三藏用手摸著鐘,高聲感嘆道︰“鐘啊!你

    曾經懸掛在高樓之上,發出洪亮的聲響,也曾在彩繪的梁間鳴響,傳得很遠。曾經在雞叫時報曉,也曾在天晚時宣告黃昏的到來。不知道化銅的道人去了哪里,鑄銅的工匠又在何方。想來他們二人已經歸了陰府,如今沒了蹤跡,你也不再出聲。”

    長老高聲感嘆著,不知不覺驚動了寺里的人。里面有一個負責侍奉香火的道人,听到有人說話,爬起來撿起一塊斷磚,朝著鐘砸了過去。那鐘 “當” 的一聲響了,把長老嚇得摔倒在地。長老掙扎著起身想要離開,卻又被樹根絆倒,“撲” 的一聲再次摔倒。長老倒在地上,抬起頭又喊道︰“鐘啊!

    貧僧正在感嘆你,你突然叮當地響了一聲。想必是西天路上長久無人到來,日子久了,你也變成精了。”

    那道人急忙趕上前,一把扶起長老說︰“老爺請起。不是鐘成精了。剛才是我砸鐘發出的聲響。” 三藏抬起頭,看到道人模樣丑陋黝黑,便說︰“你莫不是魍魎妖邪?我可不是尋常人,我是從大唐來的,我手下有能降龍伏虎的徒弟。你要是撞上他們,性命可就難保了!” 道人連忙跪下說︰“老爺別怕,我不是妖邪,我是這寺里侍奉香火的道人。剛才听到老爺的善言稱贊,就想出來迎接,又怕是什麼邪鬼敲門,所以才撿起一塊斷磚,砸一下鐘壯壯膽,這才敢出來。老爺請起。” 唐僧這才定下神來說︰“住持,差點嚇死我。你帶我進去吧。”

    那道人領著唐僧,一直走到第三層門里。這里和外面相比,大不相同。只見︰

    用青磚砌成的彩雲牆,綠色的琉璃瓦蓋成的殿堂。佛像用黃金裝飾,台階是白玉打造。大雄寶殿上閃耀著青光,毗羅閣中散發著瑞氣。文殊殿里,彩綢飄舞,瑞雲繚繞;輪藏堂中,描繪的花朵鮮艷欲滴,翠色逼人。三層檐的頂上,寶瓶尖聳入雲霄,五福樓中,繡蓋平整華麗。千株翠竹在禪榻邊搖曳,萬種青松映襯著佛門。碧雲宮里金光閃耀,紫霧叢中瑞靄飄飄。清晨能聞到四野傳來的香風,夜晚能听到山間傳來的畫鼓鳴聲。應該有迎著朝陽縫補破衲衣的情景,也不乏對著明月誦讀殘經的畫面。又看見半壁燈光照亮了後院,一行香霧彌漫在中庭。

    三藏見了,不敢貿然進去,問道︰“道人,這寺院前面破敗不堪,後面卻如此整齊,這是為何?” 道人笑著說︰“老爺,這山里有很多妖邪強寇,天氣晴朗的時候,他們就在山間打劫,天陰了就跑到寺里來藏身。他們把佛像推倒用來墊坐,把木頭搬來燒火。本寺的僧人軟弱,不敢和他們理論,所以就把前面的破房子讓給那些強人住,重新化緣,得到一些施主的幫助,這才蓋了後面那座寺院。好壞各有不同,這也是西方這地方的常事。” 三藏說︰“原來是這樣。”

    正說著,又看見山門上有五個大字,寫著 “鎮海禪林寺”。剛抬腳走進門里,忽然看見一個和尚迎面走來。你看他模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頭戴左笄絨錦帽,一對銅圈垂在耳根。身著頗羅毛線服,一雙白眼明亮如銀。手中搖著撥浪鼓,嘴里念著听不懂的番經。三藏原本不認得,這是西方路上的喇嘛僧。

    那喇嘛和尚走出門來,看到三藏眉清目秀,額頭寬闊,頭頂平整,耳垂過肩,雙手下垂過膝,好似羅漢下凡,十分俊雅。他走上前拉住三藏,滿臉笑容,對三藏又是拉手又是摸腳,還摸他的鼻子,揪他的耳朵,以此表示親近。然後把三藏帶到方丈中,行過禮後,問道︰“老師父從哪里來?” 三藏說︰“弟子是東土大唐皇帝派往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拜佛取經的。剛走到貴地,天色已晚,特來貴寺借宿一晚,明天一早便趕路。希望能行個方便。” 那和尚笑著說︰“罪過!罪過!我們當初可不是自願出家的,都是因為父母生我們時,命犯華蓋,家里養不住,才舍了塵世出家。既然做了佛門子弟,可別說假話。” 三藏說︰“我句句都是實話。” 和尚說︰“從東土到西天,路途遙遠,一路上有山,山里有洞,洞里有妖精。像您這樣孤身一人,又生得這般嬌嫩,怎麼看都不像個取經的!” 三藏說︰“院主說得也在理。貧僧一個人,怎麼能走到這里?我有三個徒弟,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保護我一路西行,所以才能來到貴寺。” 那和尚問︰“三位高徒在哪里?” 三藏說︰“他們現在山門外等著呢。” 那和尚一听,慌張地說︰“師父,您不知道,我們這里有虎狼、妖賊、鬼怪傷人。白天都不敢走遠,天還沒黑,就關上了門戶。這時候怎麼還能把人留在外面?” 接著喊道︰“徒弟們,快去把他們請進來。”

    有兩個小喇嘛從寺里跑出來,一眼瞧見行者,嚇得腳下一軟,直接跌坐在地;緊接著又看到八戒,更是嚇得渾身一顫,再次摔倒。兩人慌慌張張地爬起來,轉身拼命往後跑,嘴里叫嚷著︰“哎呀,我的天!今天真是倒霉透頂!您的徒弟沒瞧見,只看到三四個妖怪站在寺院門口呢!” 三藏好奇地問道︰“他們長什麼樣啊?” 小和尚氣喘吁吁地描述道︰“一個長著雷公般的尖嘴,一個嘴巴又長又凸,還有一個青面獠牙。旁邊倒是有個女子,面容姣好,打扮得很是艷麗。” 三藏笑著解釋說︰“你們不認識,那三個模樣丑陋的,是我的徒弟。那個女子,是我從松林里救出來的。” 小喇嘛驚訝地說︰“爺爺呀,您這麼俊朗的師父,怎麼收了這般丑陋的徒弟呢?” 三藏耐心地說︰“他們雖然長相丑陋,可各有各的本事。你們趕緊去請他們進來。要是再晚一會兒,那個雷公嘴的徒弟脾氣可不好,他可不是一般人,說不定直接就闖進來了。”

    小和尚趕忙又跑了出去,戰戰兢兢地跪在地上說︰“各位老爺,唐老爺有請。” 八戒笑著說︰“哥哥,他請咱們進去就罷了,怎麼這般嚇得渾身發抖呢?” 行者回答道︰“還不是因為瞧見咱們這副模樣,心里害怕。” 八戒嘟囔著︰“真是荒唐!咱們天生就長這樣,誰願意故意扮丑呀!” 行者接著說︰“那咱們就稍微收拾收拾這丑模樣吧。” 呆子還真听話,把那長長的嘴巴往懷里一藏,低下頭,牽著馬,沙僧挑著擔子,行者跟在後面,拿著金箍棒,押著那女子,一行人朝著寺院里走去。他們穿過倒塌破敗的房廊,走進第三層門,把馬拴好,放下擔子,來到方丈室,與喇嘛僧見面,分賓主坐定。那和尚走進內室,不一會兒,帶出七八十個小喇嘛來。眾人相互見禮後,便忙著準備齋飯,熱情款待唐僧師徒一行。正所謂︰積累功德需心懷慈悲,佛法昌盛時僧人相互扶持。不知他們最終如何離開這座寺院,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