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錦衣官拉著假唐僧走出館驛,羽林軍將他們里三層外三層地團團圍住,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朝門外。錦衣官對黃門官說道︰“我們已經把唐僧請來了,麻煩你進去轉奏陛下。” 黃門官急忙進入朝堂,照實向昏君稟明,隨後便請他們入內。眾官員都在台階下跪拜,唯有假唐僧昂首挺胸,站在台階中央,高聲喊道︰“比丘王,找貧僧有何事相商?” 國王滿臉堆笑地說︰“朕身患疾病,纏綿許久,一直未能痊愈。幸虧國丈賜下一個藥方,如今藥餌都已準備齊全,只是還差一味藥引。特意請長老前來,求取這藥引。倘若朕的病能痊愈,定會為長老修建祠堂,四季供奉祭祀,讓長老的香火在我國世代相傳。” 假唐僧問道︰“我乃出家人,獨自一人來到此地,不知陛下听國丈說要用什麼東西做藥引?” 昏君直言道︰“特意求取長老的心肝。” 假唐僧接著說︰“不瞞陛下,我這心倒是有幾個,只是不知陛下要什麼顏色的。” 這時,國丈在一旁指著假唐僧說︰“那和尚,要的是你的黑心。” 假唐僧爽快地說︰“既然如此,快拿刀子來,剖開我的胸腹。若真有黑心,貧僧自當遵命。” 昏君滿心歡喜,連聲道謝,隨即吩咐當駕官取來一把牛耳短刀,遞給假僧人。假僧人接過刀,解開衣服,袒露胸膛,左手按住腹部,右手持刀,只听 “ 喇” 一聲,將腹皮劃開,頓時,一堆心髒骨碌碌地滾了出來。這一幕嚇得文官們臉色慘白,武將們渾身酥麻。國丈在殿上見狀,說道︰“這和尚可真是心多!” 假僧人將那些血淋淋的心髒,一個個撿起來給眾人看,只見有紅心、白心、黃心,還有慳貪心、利名心、嫉妒心、計較心、好勝心、望高心、傲慢心、殺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謹慎心、邪妄心,以及各種難以名狀的陰暗之心,卻唯獨沒有一顆黑心。昏君嚇得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渾身顫抖著喊道︰“收起來!收起來!” 假唐僧再也忍耐不住,收起變化之術,恢復了本來面目,對昏君說道︰“陛下真是沒有眼力!我們和尚一片好心,唯有你那國丈是個黑心,正適合做藥引。你若不信,我替你把他的心取出來看看。”
國丈一听,急忙瞪大眼楮仔細瞧去,只見那和尚變了模樣,不再是之前的樣子。哎呀!他認出了這正是當年的孫大聖,五百年前就赫赫有名。國丈見狀,轉身便騰雲而起。行者一個筋斗翻到空中,大喝道︰“哪里逃!吃俺老孫一棒!” 國丈連忙揮舞蟠龍拐杖抵擋。兩人在空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如意金箍棒,蟠龍拐杖,在空中你來我往,攪得雲霧翻騰。原來這國丈本是妖精,才會獻上妖女迷惑國王。國王貪戀美色,染病在身,妖邪竟要宰殺兒童做藥引。幸遇大聖顯神通,捉怪救人,化解這重重危難。鐵棒當頭,氣勢洶洶;拐棍相迎,也毫不遜色。直殺得滿天霧氣彌漫,城池黯淡無光,城里的百姓都大驚失色。文武百官嚇得魂飛魄散,嬪妃繡女們花容失色。比丘國的昏君嚇得躲在一旁,渾身顫抖,不知所措。金箍棒揮舞起來,猶如猛虎出山;蟠龍拐掄動時,好似蛟龍出海。此番大鬧比丘城,終于讓正邪之分大白于天下。
妖精與行者激戰了二十多個回合,蟠龍拐杖終究敵不過金箍棒。國丈虛晃一拐,化作一道寒光,落入皇宮內院,帶著進貢的妖後逃出宮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大聖落下雲頭,來到宮殿之下,對眾官員說道︰“你們這位好國丈啊!” 眾官員紛紛行禮,感謝神僧。行者說︰“先別忙著拜,快去看看你們那昏庸的國王在哪里。” 官員們說︰“我們國王在爭斗時,因驚恐而躲了起來,不知藏在哪個宮殿里。” 行者立刻下令︰“快去找!別讓那妖後把國王拐跑了!” 眾官員听令,不管宮殿內外,和行者一起先奔向妖後的宮殿,卻發現里面空無一人,連妖後也不見了蹤影。正宮、東西宮以及六院的所有後妃,都趕來向大聖拜謝。大聖說︰“大家先起來,現在還不是謝我的時候。當務之急是找到你們的國王。” 不一會兒,只見四五個太監攙扶著昏君從謹身殿後面走了出來。眾大臣紛紛俯伏在地,齊聲啟奏道︰“主公!主公!多虧神僧到此,辨明了真假。那國丈是個妖邪,連妖後也不見了。” 國王听了,趕忙請行者走出皇宮,來到寶殿,拜謝道︰“長老,您早上來的時候,模樣那般英俊偉岸,怎麼現在就變了樣子?” 行者笑著說︰“不瞞陛下,早上來的是我師父,他是唐朝御弟三藏。我是他的徒弟孫悟空。還有兩個師弟,豬悟能和沙悟淨,此刻正在金亭館驛。因為得知陛下听信了妖言,要取我師父的心肝做藥引,所以老孫我變成師父的模樣,特意前來降妖。” 國王听了,立即傳旨讓閣下太宰,趕緊去驛館把唐僧師徒們都請來朝堂。
三藏听說行者現出原形,在空中降妖,嚇得魂飛魄散。幸虧有八戒和沙僧在一旁護著。他臉上還貼著那片臊泥,正滿心郁悶,這時突然听到有人喊道︰“法師,我們是比丘國王派來的閣下太宰,特地請您入朝謝恩。” 八戒笑著說︰“師父,別怕!別怕!這可不是又要取您的心。想必是師兄得勝了,請您去接受酬謝呢。” 三藏說︰“雖說師兄得勝來請我,但我這張帶著臊泥的臉,怎麼見人啊?” 八戒說︰“沒辦法,我們先去見師兄,他自會有辦法解釋。” 就這樣,長老實在沒轍,只得扶著八戒,沙僧挑著擔、牽著馬,一同前往驛館庭院。太宰見了,嚇得說道︰“哎呀!你們這模樣都像妖頭怪腦的!” 沙僧說︰“朝官莫要見怪,我們天生就是這副模樣。等我師兄來了,我師父就變回俊模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們三人跟著太宰前往朝堂,還沒等宣召,就徑直來到殿下。行者看見他們,立刻轉身下殿,迎上前去,一把抓下師父臉上的泥,吹了口仙氣,喊道︰“變回來!” 唐僧瞬間恢復了原來的模樣,顯得更加精神抖擻。國王下殿親自迎接,口中稱︰“法師老佛。” 師徒們把馬拴好,都上殿來與眾人相見。行者說︰“陛下可知道那妖怪來自哪里?等老孫去把他一並擒來,為您鏟除後患。” 三宮六院的眾多嬪妃,都在翡翠屏後,听到行者說要鏟除後患,也顧不上什麼男女內外的忌諱,一起出來拜求道︰“懇請神僧老佛大展法力,斬草除根,把妖怪徹底鏟除,這真是莫大的恩情,我們定會重重報答!” 行者連忙回禮,只是讓國王說說妖怪的住處。國王滿臉羞愧地說道︰“三年前他剛來的時候,朕曾問過他。他說離城不遠,往南七十里的地方,有一座柳林坡清華莊。國丈年老無子,只有後妻生了一個女兒,年僅十六歲,尚未許配人家,願意進獻給朕。朕見那女子容貌嬌美,便將她納入宮中,十分寵幸。沒想到朕突然患病,太醫們用了很多藥都不見效。他說他有仙方,只需用小兒的心煎湯做藥引。是朕糊涂,輕信了他的話,于是挑選民間小兒,定在今日午時開刀取心。沒想到神僧降臨,那些裝著小兒的籠子也都不見了。他又說神僧十世修行,元陽未泄,取神僧的心,比小兒的心強上萬倍。一時糊涂犯錯,沒想到神僧能識破妖魔。懇請神僧廣施大法,鏟除後患,朕願用傾國之資酬謝!” 行者笑著說︰“實不相瞞,籠子里的小兒,是我師父心懷慈悲,讓我藏了起來。您先別提什麼財物酬謝,等我捉了妖怪,那才是我的功勞。” 接著喊道︰“八戒,跟我走。” 八戒說︰“謹遵師兄吩咐。只是我肚子空空,沒力氣啊。” 國王立刻傳旨讓光祿寺︰“趕緊準備齋飯。” 不一會兒,齋飯就送來了。
八戒飽餐一頓,精神抖擻,跟隨行者駕雲而起。這可把國王、妃後以及文武百官驚得紛紛朝著天空禮拜,都說︰“真是真仙真佛降臨凡間啊!” 大聖帶著八戒,徑直來到南方七十里處,停下雲頭,四處尋找妖怪的蹤跡。只見一條清澈的溪流,兩岸楊柳依依,千千萬萬棵柳樹郁郁蔥蔥,卻怎麼也找不到清華莊在哪里。真是︰萬頃田野一望無際,千堤煙柳卻將清華莊的蹤跡隱藏。
孫大聖四處尋覓無果,便捻起訣,念了一聲 “�” 字真言,召喚出當地的土地。土地戰戰兢兢地走上前,跪下說道︰“大聖,柳林坡土地前來叩頭。” 行者說︰“你別怕,我不打你。我問你,柳林坡的清華莊在哪里?” 土地說︰“此地只有一個清華洞,並沒有清華莊。小神猜大聖是從比丘國來的吧?” 行者說︰“正是,正是。比丘國王被一個妖精迷惑了。老孫到了那里,認出那是妖怪,當時與他交戰,把他打退,他化作一道寒光,不知去向。我問比丘王,他說三年前妖精進獻美女時,曾問過他的來歷,妖精說住在城南七十里柳林坡清華莊。我找到這里,只見柳林坡,卻不見清華莊,所以來問你。” 土地叩頭說道︰“懇請大聖恕罪。比丘王也是我這片土地的主人,小神理應察明情況;奈何妖精神通廣大,法力高強,如果我泄露他的事情,他定會來欺凌我,所以一直沒敢聲張。大聖既然來了,只需去南岸九叉頭的一棵楊樹根下,左轉三圈,右轉三圈,用雙手一起拍打樹干,連叫三聲‘開門’,清華洞府就會出現。”
大聖听了,讓土地回去,和八戒跳過溪流,尋找那棵楊樹。果然看到有九條叉枝,都長在同一棵樹根上。行者吩咐八戒︰“你先遠遠地站著,等我叫開門,找到那妖怪,把他趕出來,你再過來接應。” 八戒領命,在離樹半里左右的地方站定。大聖按照土地說的,走到樹根旁,左轉三圈,右轉三圈,雙手一齊拍打樹干,喊道︰“開門!開門!” 剎那間,一聲巨響,“ 喇喇” 地門開了兩扇,那棵楊樹也消失不見了。門內霞光耀眼,卻不見有人煙。行者趁著這股神威,沖了進去,只見里面真是個奇妙的地方︰
煙霞閃爍,日月的光芒都仿佛黯淡了幾分。白雲常常從洞中飄出,翠綠的苔蘚雜亂地布滿庭院。一條小徑上奇花爭艷,遍地的瑤草散發著芬芳。這里氣候溫暖,四季如春,宛如仙境閬苑,絲毫不遜色于蓬萊、瀛洲。光滑的石凳上攀爬著長長的藤蔓,平坦的石橋上懸掛著雜亂的藤條。蜜蜂叼著紅色的花蕊飛進岩窟,蝴蝶在幽蘭間嬉戲,飛過石屏。
行者快步向前,湊近仔細一看,只見石屏上刻著四個大字 “清華仙府”。他按捺不住,跳過石屏一探究竟,只見那老妖怪懷里摟著個美女,正氣喘吁吁地談論著比丘國的事情,兩人齊聲說道︰“好機會來了!謀劃了三年的事,今天眼看就要成功,卻被那猴頭給破壞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行者跑到跟前,揮舞著金箍棒高聲喊道︰“你們這些孽畜!什麼‘好機會’!吃俺老孫一棒!” 老妖怪趕忙放開美人,掄起蟠龍拐杖,急忙招架還擊。這兩人在洞前的這場惡斗,比之前更加激烈︰
金箍棒舞動,迸射出耀眼的金光,蟠龍拐揮舞,散發著騰騰的凶氣。老妖怪叫嚷道︰“你這不知死活的猴子,竟敢闖進我的地盤!” 行者回應道︰“我就是特意來降伏你這妖怪的!” 老妖怪又說︰“我和國王之間的事與你無關,你為什麼要多管閑事來攪和?” 行者義正言辭地說︰“僧人修行秉持慈悲為懷,實在不忍心看到兒童被無辜殺害。”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充滿了仇恨,金箍棒與蟠龍拐你來我往,直往對方要害招呼。打斗中,美麗的琪花被踫落,只為了活命;翠綠的苔蘚被踢破,因為要防滑。只殺得洞中原本明亮的霞光都變得黯淡無光,崖下芬芳的花草都被踩踏掩埋。打斗聲 “乒乓” 作響,驚得鳥兒不敢飛,呼喊聲震耳欲聾,嚇得美人四處逃竄。最後,只剩下老妖怪和猴王,狂風呼呼地刮著,仿佛要把大地都卷起來。眼看著兩人打出洞門,正好撞上八戒,八戒的呆勁一下子上來了。
原來八戒在外面,听到里面吵吵嚷嚷,心里癢癢得按捺不住,于是揮舞起釘耙,把那棵九叉楊樹給刨倒了,又用釘耙猛築了幾下,只見樹干中鮮血直冒,還隱隱約約傳來聲響。八戒說道︰“這棵樹成精了!這棵樹成精了!” 他把樹按在地上,正繼續猛築的時候,看見行者引著妖怪出來了。這呆子二話不說,沖上前去,舉起釘耙就朝著妖怪築去。老妖怪與行者交戰本就難以抵擋,如今又見八戒的釘耙襲來,心里愈發慌亂,抵擋不住,敗下陣來,身形一晃,化作一道寒光,徑直向東逃竄。行者和八戒緊追不舍,向東追去。
就在他們喊殺正酣的時候,忽然听到鸞鶴鳴叫,祥雲繚繞,抬頭一看,原來是南極老人星。老人用寒光罩住妖怪,大聲喊道︰“大聖慢些,天蓬別追了。老道在此有禮了。” 行者連忙回禮道︰“壽星兄弟,你從哪里來?” 八戒笑著說︰“肉頭老兒,你用寒光罩住妖怪,肯定是把它抓住了。” 壽星賠著笑臉說︰“在這兒呢,在這兒呢。還望二位饒它一命。” 行者問道︰“這老妖怪和你沒什麼關系吧,你為什麼要來替它說情?” 壽星笑著解釋道︰“它是我的坐騎,沒想到它跑出來,成了這妖怪。” 行者說︰“既然是你的東西,那就讓它現出原形給我們看看。” 壽星听了,立刻放出寒光,喝道︰“孽畜!快現出本相,饒你不死!” 那妖怪打了個轉身,原來是一只白鹿。壽星拿起拐杖說道︰“你這孽畜!連我的拐棒都偷走了!” 那只鹿趴在地上,說不出話來,只是不停地叩頭流淚。只見它︰
一身皮毛潔白如玉,上面布滿了斑斑點點,兩只角參差不齊,分叉成七叉灣。
有好幾次餓了就去尋找藥圃,口渴的時候便去飲用山間潺潺的泉水。
年深日久,學會了飛騰的法術,日子長了,修煉成了變化的本領。
如今听到主人的呼喚,現身之後,抿著耳朵,伏在塵世之中。
壽星向行者道謝後,就要跨上鹿離開。行者一把拉住他說︰“老弟,先別急著走。還有兩件事沒辦完呢。” 壽星問道︰“還有什麼沒辦完的事?” 行者說︰“還有那個美人沒抓住,不知道她是什麼妖怪;另外還得一起去比丘城,在那昏君面前現出妖怪原形,回復聖旨。” 壽星說︰“既然這樣,那我就再等等。你和天蓬去洞里把那美人抓住,然後一起去現形吧。” 行者說︰“老弟你稍微等會兒,我們去去就回。”
八戒抖擻精神,跟著行者徑直進入清華仙府,大聲喊道︰“抓妖怪!抓妖怪!” 那美人嚇得戰戰兢兢,正不知道該怎麼逃脫,又听到外面喊聲震天,于是轉身躲到石屏里面,可又沒有後門可以出去。八戒大喝一聲︰“往哪里跑!你這個迷惑男人的臊精!看我的釘耙!” 那美人手中沒有兵器,無法迎戰,身子一閃,化作一道寒光,往外就跑。大聖擋住寒光,“乒乓” 一棒打過去,那妖怪站立不穩,倒在地上,現出了原形,原來是一只白面狐狸。呆子忍不住,舉起釘耙就朝著狐狸的頭砸去,可憐那傾國傾城、千嬌百媚的美人,瞬間化作一團毛茸茸的狐狸模樣。行者喊道︰“別把它打爛了,留著它的身子去給昏君看看。” 呆子也不嫌髒,一把揪住狐狸的尾巴,拖拖拽拽地跟著行者出了門。只見壽星老兒手摸著鹿頭罵道︰“你這孽畜啊!怎麼敢背著主人逃跑,在這里成精!要不是我來了,孫大聖肯定把你打死了。” 行者跳出來問道︰“老弟,你在說什麼呢?” 壽星說︰“我在罵這鹿呢!我在罵這鹿呢!” 八戒把死狐狸扔到鹿的面前說︰“這是你的女兒嗎?” 那鹿點了點頭,晃了晃腦袋,伸著嘴,聞了聞狐狸,發出 “呦呦” 的叫聲,似乎對它十分眷戀不舍。壽星抬手對著鹿頭重重地拍了一下說︰“孽畜!你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還聞它干什麼?” 說著就解下勒袍的腰帶,把鹿的頸項扣住,牽了起來,說道︰“大聖,我們去比丘國吧。” 行者說︰“等一下!干脆把這里徹底清理干淨,省得以後再出妖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八戒听了,舉起釘耙對著柳樹一陣亂築。行者又念了一聲 “�” 字真言,像之前一樣把當地的土地召喚了出來,說道︰“找點枯柴來,點起大火,為你們這地方消除妖患,免得以後再受欺凌。” 土地轉身,陰風颯颯,帶著陰兵搬來了一些迎霜草、秋青草、蓼節草、山蕊草、蔞蒿柴、龍骨柴、蘆荻柴,這些都是隔年干透了的枯焦之物,見火就像遇到了油一樣,瞬間燃燒起來。行者對八戒說︰“八戒,不用再築樹了。把這些東西填到洞里,放火燒個干淨。” 火一點燃,果然把這座清華妖怪的巢穴燒成了一片火海。
這邊喝退了土地,行者和壽星牽著鹿,拖著狐狸,一起回到了殿前。行者對國王說︰“這就是你的美後。還想和她玩樂嗎?” 國王嚇得膽戰心驚。又看到孫大聖帶著壽星,牽著白鹿來到殿前,這可把國王以及朝中的大臣、妃後們都嚇得紛紛下拜。行者走上前去,扶起國王,笑著說︰“先別拜我。這鹿兒才是國丈,你拜它就行了。” 國王羞愧得無地自容,連忙說道︰“感謝神僧救了我國的小兒,真是天大的恩情啊!” 隨即傳旨讓光祿寺準備素宴,大開東閣,邀請南極老人和唐僧師徒四人一同就座,以表謝恩。三藏上前拜見了壽星,沙僧也以禮相見,他們都問道︰“白鹿既然是老壽星的坐騎,怎麼會跑到這里來為害百姓呢?” 壽星笑著說︰“之前東華帝君到我那里的荒山拜訪,我留他下棋,一局棋還沒下完,這孽畜就跑了。等客人走了,我才發現它不見了,于是掐指一算,知道它跑到了這里,所以特地趕來尋找,正好踫上孫大聖大展神威。要是我來晚了,這孽畜可就性命不保了。” 話還沒說完,就有人來報告說︰“宴席已經準備好了。” 這素宴十分豐盛︰
五彩的裝飾布滿了門庭,奇異的香氣彌漫在整個座位間。桌上掛著繡著花紋的帷幔,顯得華麗無比,地上鋪著紅色的地毯,閃耀著霞光。寶鴨香爐里,沉香檀香裊裊升起;御筵之上,各種蔬菜散發著清香。看盤里的高果堆砌成了樓台的模樣,龍纏斗糖擺出了走獸的形狀。鴛鴦錠、獅仙糖做得栩栩如生;鸚鵡杯、鷺鷥杓的樣子活靈活現。席前的果品各式各樣,案上的齋菜樣樣精致。有圓潤的繭栗、新鮮的荔枝、桃子。棗兒和柿餅味道甘甜,松子和葡萄散發著濃郁的酒香。還有幾樣蜜餞、數品蒸酥。油炸的糖澆食品,像花團錦簇一般。金盤里高高壘著大饃饃,銀碗中滿滿盛著香稻飯。辣乎乎的湯水粉條又長又勁道,香噴噴的菜肴接連不斷地更換。說不盡的蘑菇、木耳、嫩筍、黃精,十種清香的素菜,上百種珍貴的佳肴。往來伺候的人忙個不停,各種陳設都十分精美。
當時大家按次序就座︰壽星坐在首席,長老坐在次席,國王坐在前席,行者、八戒、沙僧坐在側席。旁邊還有兩三個太師作陪。隨即命令教坊司奏樂。國王舉起紫霞杯,一一向大家敬酒。只有唐僧不喝酒。八戒對行者說︰“師兄,果子歸你,湯飯之類的可得讓我盡情享用。” 這呆子不管什麼好壞,一股腦兒地吃了個精光。
一席筵宴結束後,壽星告辭。國王又走上前去,跪拜壽星,請求祛病延年的方法。壽星笑著說︰“我因為出來尋找鹿,沒帶丹藥。本來想傳授你修養的方法,可你如今筋疲力盡,精神衰敗,已經無法修煉還丹了。我這衣袖里,只有三個棗兒,本來是要獻給東華帝君泡茶的,我還沒吃,現在送給你吧。” 國王吞下棗兒後,漸漸覺得身體輕松,病情也有所好轉,後來能夠長生不老,也都是因為這三個棗兒。八戒看見了,喊道︰“老壽星,有火棗啊,送我幾個嘗嘗。” 壽星說︰“沒帶在身上。等改天我送你幾斤。” 于是出了東閣,道了謝,對著白鹿大喝一聲,飛跨到鹿背上,踏著雲彩離開了。朝中的君王妃後,城中的百姓居民,都各自焚香禮拜,這里就不再贅述。
三藏對徒弟們說︰“徒弟們,收拾一下,我們向國王辭行。” 國王苦苦挽留,還想請教。行者說︰“陛下,從今往後,少貪戀女色,多積累陰德,凡事取長補短,自然能夠祛病延年,這就是我給您的教誨。” 隨後國王拿出兩盤散金碎銀,作為他們的路費。唐僧堅決推辭,一分錢也不接受。國王沒辦法,只好命令擺鑾駕,讓唐僧端坐在鳳輦龍車之上,國王和嬪妃們一起推著車輪,把他們送出朝堂。六街三市的百姓們,也都端著清水,燃起真香,一直送出城去。忽然,半空中傳來一陣風聲,路兩邊落下一千一百一十一個鵝籠,里面傳來小兒的啼哭。原來是之前奉命保護的城隍、土地、社令、真官、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等眾神,高聲回應道︰“大聖,我們之前承蒙您的吩咐,把小兒和鵝籠都攝走了,如今知道大聖大功告成要啟程了,現在一一送回來。” 國王、妃後以及所有的臣民,又都紛紛下拜。行者朝著空中說道︰“有勞各位了,請各自回到祠廟,我會讓民間祭祀來感謝你們。” 呼呼淅淅的陰風又刮了起來,眾神漸漸退去。
行者讓城里的人家來認領自己的孩子。消息一傳開,大家紛紛趕來,各自認出了籠中的孩子,歡歡喜喜地抱出孩子,有的叫哥哥,有的叫肉兒,孩子們又蹦又跳,歡聲笑語,都嚷著︰“拉住唐朝爺爺,到我家去,感謝救孩子的大恩!” 不管大人小孩,不論男孩女孩,都不怕他們相貌丑陋,有的抬著豬八戒,有的扛著沙和尚,有的頂著孫大聖,有的簇擁著唐三藏,牽著馬,挑著擔,一群人簇擁著回到城里。國王也無法阻止。這家擺宴席,那家設酒席。請不到唐僧師徒的人家,有的做僧帽、僧鞋、褊衫、布襪,里里外外各種大小衣裳,都拿來相送。就這樣耽擱了將近一個月,他們才得以離開城池。還有人畫下他們的畫像,立起牌位,虔誠地頂禮焚香供奉。這真是︰陰功深厚,恩情如山重,救活了千千萬萬的人。不知道之後又會發生什麼事情,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