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莊的一眾信眾,抬著豬羊等祭品,和扮成童男童女的行者、八戒,熱熱鬧鬧地來到靈感廟,將祭品依次擺好,把行者和八戒安置在上首位置。行者回頭,瞧見供桌上香花搖曳、蠟燭通明,正面有個金字牌位,上面寫著 “靈感大王之神”,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神像。眾人排列整齊,一同朝上叩頭,口中念念有詞︰“大王爺爺,今年、今月、今日、今時,陳家莊祭主陳澄等一眾信眾,年齡各不相同,謹遵每年慣例,獻上童男一名,名叫陳關保,童女一名,名叫陳一秤金,豬羊等祭品也都按數奉上,還請大王享用。懇請大王保佑我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祈禱完畢,燒了紙馬,眾人便各自回家去了。
八戒見人都散了,對行者說︰“咱們也回家吧。” 行者問︰“你家在哪兒?” 八戒說︰“回老陳家睡覺去。” 行者說道︰“呆子又胡說了。既然答應了人家,就得幫人家完成這心願。” 八戒說︰“你倒不傻,反倒說我傻!咱們就哄他們玩玩罷了,怎麼能真的來祭賽,還當了真!” 行者說︰“別胡說!做事就得有始有終,一定要等那大王來吃了,這才算是圓滿。不然,要是讓他又降災害人,可就不好了。”
正說著,只听見呼呼的風聲傳來。八戒喊道︰“不好了!風聲一起,那家伙來了!” 行者趕忙說︰“別出聲,等我來應對。” 不一會兒,廟門外來了一個妖邪。你瞧他那模樣︰
身上的金甲金盔嶄新發亮,腰間纏著寶帶,環繞著紅雲。
眼楮如同夜晚初升的明星般皎潔,牙齒像重重排列的鋸齒般分明。
腳下煙霞飄蕩,身邊霧靄彌漫,暖烘烘的。
走動時陣陣陰風冷颼颼,站立處層層煞氣冷冰冰。
就像那卷簾扶駕的大將,又如同鎮守寺廟的大門神。
那怪物攔住廟門,問道︰“今年祭祀的是哪一家?” 行者滿臉笑容地回答︰“承蒙您過問,莊頭是陳澄、陳清家。” 怪物听了,心中起疑,暗自思忖︰“這童男膽子不小,說起話來還挺伶俐。往常來享用供品時,問一聲,那些童男童女都不吭聲,再問一聲,就嚇得丟了魂,伸手去抓,已經是嚇昏過去的死人。怎麼今天這童男這麼能應對?……” 怪物心里犯嘀咕,不太敢上前捉拿,又問道︰“童男童女叫什麼名字?” 行者笑著說︰“童男叫陳關保,童女叫一秤金。” 怪物說︰“這祭祀是往年的老規矩,如今既然供獻給我,那我就該吃了你。” 行者說︰“不敢抗拒,您請隨意享用。” 怪物听了,還是不敢動手,攔住門大聲喝道︰“你別頂嘴!我常年都是先吃童男,今年反倒要先吃童女!” 八戒一听,慌了神,說道︰“大王,還是照老規矩來吧,可別壞了先例。”
那怪物不由分說,伸手就來捉八戒。八戒 “撲” 的一聲跳下來,現出本相,舉起釘耙,抬手就是一耙。怪物趕忙縮手,轉身就跑,只听 “當” 的一聲響。八戒說︰“把他的盔甲築破了!” 行者也現出本相,一看,原來是冰盤大小的兩片魚鱗,他大喝一聲︰“追!” 二人跳到空中。那怪物因為是來赴祭賽之約,沒帶兵器,只能空手在雲端問道︰“你們是哪里來的和尚,竟敢在此欺人,壞了我的香火,毀了我的名聲!” 行者說︰“你這潑物還不知道,我們是東土大唐聖僧三藏奉欽差前往西天取經的徒弟。昨天夜里我們借住在陳家,听說有個邪魔,假冒靈感大王之名,年年要童男童女祭祀,我們心懷慈悲,為拯救生靈,特來捉你這潑物!你趁早老實招來!一年吃兩個童男童女,你在這兒當了幾年大王,吃了多少人?一個個都給我算清楚,饒你不死!” 那怪物听了,轉身就跑,八戒又一釘耙打過去,卻沒打中。怪物化作一陣狂風,鑽進通天河里去了。
行者說︰“別追他了,這怪物想必是河里的東西。等明天再想辦法捉拿他,好送師父過河。” 八戒听從了,徑直回到廟里,把那些豬羊祭品,連同桌面一起搬到陳家。此時,唐長老、沙和尚,還有陳家兄弟,正在廳中焦急地等消息,忽然看見他二人把豬羊等物都丟在了天井里。三藏迎上來問道︰“悟空,祭賽的事情怎麼樣了?” 行者把與怪物對答、趕跑怪物,以及怪物鑽進河中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陳家二老十分高興,立刻吩咐打掃廂房,安排床鋪,請師徒四人就寢,暫且不表。
再說那怪物逃脫後,回到水府,坐在宮中,默默不語。水中的大小眷屬們問道︰“大王,每年享用完祭祀回來,您都高高興興的,怎麼今天這麼煩惱?” 怪物說︰“往年祭祀完,還能帶些剩余的供品給你們享用,今天我連自己都沒吃上。真是倒霉,踫上了一個厲害的對頭,差點丟了性命。” 眾水族問︰“大王,那對頭是誰?” 怪物說︰“是一個東土大唐聖僧的徒弟,他們是去西天拜佛求經的,假扮成童男童女,坐在廟里。我被他們現出本相,差點丟了命。一直听人說,唐三藏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只要吃他一塊肉,就能延年益壽、長生不老。沒想到他手下有這樣厲害的徒弟。他們壞了我的名聲,斷了我的香火,我有心要捉唐僧,可又怕沒那個能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時,水族中走出一個身著斑衣的鱖婆,恭恭敬敬地向怪物拜了幾拜,笑著說︰“大王,要捉唐僧,有什麼難的!不過,要是捉住了他,您能不能賞我些酒肉?” 怪物說︰“你要是有好主意,咱們齊心協力,捉住唐僧,我就和你結拜為兄妹,一起享用他的肉。” 鱖婆連忙拜謝,說道︰“我早就知道大王有呼風喚雨的神通,攪海翻江的本事,不知道大王會不會降雪?” 怪物說︰“會降。” 鱖婆又問︰“既然會降雪,那會不會制造寒冷,讓河水結冰?” 怪物說︰“這更簡單!” 鱖婆拍著手笑道︰“這樣的話,就太容易了!太容易了!” 怪物說︰“你先把這容易的辦法說來我听听。” 鱖婆說︰“今夜還有三更天的時間,大王不必猶豫,趁早施展法術,刮起一陣寒風,降下一場大雪,把通天河全都凍結起來。再讓我們這些善于變化的,變成幾個人的模樣,守在路口,有的背著包、打著傘,有的挑著擔、推著車,不停地在冰面上行走。那唐僧取經心切,看見有人在冰上走,肯定會踏冰過河。大王您穩穩地坐在河心,等他們走到冰面,听到腳步聲,就崩裂寒冰,把他們師徒幾個一起掉進水里,這樣就能一舉擒獲了!” 怪物听了,滿心歡喜,說道︰“妙啊!妙啊!” 隨即出了水府,飛到長空,興風作雪,讓河水凝結成冰,暫且不提。
唐長老師徒四人,歇在陳家。天快亮的時候,師徒們都被寒冷的天氣凍得難以入睡。八戒凍得咳嗽打戰,睡不著覺,喊道︰“師兄,好冷啊!” 行者說︰“你這呆子,真是沒出息!出家人本就該寒暑不侵,怎麼還怕冷?” 三藏說︰“徒弟,確實冷啊。你看,真是︰
厚厚的被子沒有暖氣,袖著手就像揣著冰塊。此時衰敗的葉子掛著霜花,蒼松上結著冰凍的鈴鐺。大地因為嚴寒而開裂,池水因為寒冷而冰封。漁舟上不見漁夫,山寺里也遇不到僧人。樵夫發愁柴少,王孫們則高興有炭可添。遠行的人要像鋼鐵一樣耐寒,詩人的筆也仿佛被凍得像菱角。皮襖都嫌薄,貂裘還覺得不夠暖和。蒲團上的老和尚凍得僵硬,紙帳里的旅人也被驚醒。繡被和厚褥子都抵擋不住寒冷,渾身凍得直打哆嗦。”
師徒們都睡不著,只好爬起來穿好衣服。打開門一看,呀!外面白茫茫一片,原來下雪了!行者說︰“怪不得你們喊冷,原來是下了這麼大的雪!” 師徒四人一起向外望去,好一場大雪!但見︰
濃雲密布,慘霧彌漫。濃雲密布,北風凜冽,在天空呼嘯;慘霧彌漫,大雪紛紛揚揚,覆蓋大地。真是︰雪花如同六瓣飛花,片片晶瑩如玉;千棵樹木,棵棵都披上了銀裝。片刻之間,積雪就像堆積的白粉,轉眼間又像灑下的鹽粒。白鸚鵡失去了原本的顏色,白鶴的羽毛也和雪一樣潔白。這場雪仿佛增添了吳楚之地千江的水量,壓倒了東南方向幾株盛開的梅花。就好像是三百萬玉龍在戰斗,又像是無數的敗鱗殘甲在空中飛舞。這里沒有東郭先生雪中穿的鞋子,沒有袁安臥雪的場景,也沒有孫康映雪讀書的畫面;更不見王子猷雪夜訪戴乘的船,王恭穿的鶴氅,甦武在北海牧羊時吃的氈毛。只見幾家村舍像被銀砌成的一般,萬里青山宛如白玉團。好一場大雪!柳絮般的雪花鋪滿了橋,梨花似的雪片蓋住了屋舍。柳絮般的雪花鋪滿橋,橋邊的漁翁披著簑衣;梨花似的雪片蓋住屋舍,舍下的老翁在燒著木柴取暖。旅人難以買到酒來驅寒,僕人也在苦苦尋覓梅花。雪花紛紛揚揚,像裁剪的蝶翅,飄飄蕩蕩,如剪裁的鵝毛。一團團、滾滾地隨風勢飛舞,一層層、疊疊地把道路遮掩。陣陣寒威穿透了小帷幕,嗖嗖冷氣鑽進了幽深的幃帳。這是豐年的祥瑞從天而降,正可慶賀人間的好事即將來臨。
這場雪紛紛灑灑,真如剪碎的玉片、飛舞的棉絮。師徒們觀賞了許久,只見陳家老者,讓兩個僮僕掃開道路,又有兩個僮僕端來熱湯給他們洗臉。不一會兒,又送來了滾熱的茶水和乳餅,還抬出了炭火,都放在廂房里,師徒們圍坐在一起。長老問道︰“老施主,貴地的時令,不知道分不分春夏秋冬?” 陳老笑著說︰“我們這兒雖然是偏僻之地,但風俗人物和上國不同,不過,至于各種谷物莊稼、牲畜家禽,都是在同一片天地、同一個太陽下生長,怎麼會不分四季呢?” 三藏說︰“既然分四季,怎麼現在就下這麼大的雪,這麼寒冷?” 陳老說︰“此時雖然是七月,但昨天已經交了白露,也就是八月節了。我們這兒常年八月就有霜雪。” 三藏說︰“這和我東土大不一樣,我們那兒要到冬節才會下雪。”
正說著,又見僮僕來擺桌子,請他們吃粥。吃完粥後,雪比早上更大了,不一會兒,平地就積了二尺來深。三藏心急如焚,流下淚來。陳老說︰“老爺放心,別因為雪深就發愁。我家里還有不少糧食,供養老爺們半輩子都沒問題。” 三藏說︰“老施主不知道貧僧的難處。當年我承蒙聖上恩賜旨意,聖上還擺駕親自送我出關,唐王親自端著酒杯為我餞行,問我︰‘什麼時候能回來?’我當時不知道路途有山川險阻,順口就回奏︰‘只需要三年,就能取經回國。’自從離別後,到現在已經七八個年頭了,還沒見到佛祖,我既擔心違背了欽定的期限,又害怕妖魔凶狠,所以憂心忡忡。今天有緣能住在府上,昨夜我的徒弟們略施小惠報答您,本指望能找條船渡河,沒想到天降大雪,道路迷茫,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功成回到故土!” 陳老說︰“老爺放心,這麼多年都過來了,也不在乎這幾天。等天晴了,冰化了,我就是傾家蕩產,也一定會想辦法送老爺過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個僮僕又來請師徒眾人去吃早齋。大家來到廳上,吃完早齋後,沒聊多久,午齋又陸續擺了上來。三藏見桌上菜品豐盛,心里十分過意不去,再三說道︰“既然承蒙您挽留,就應該以家常便飯相待。” 陳老說︰“老爺,您的徒弟替我兒女祭賽,救了他們的性命,這份恩情,就算每天用歌舞筵席款待,也難以報答。”
此後,大雪終于停了,路上漸漸有行人走動。陳老見三藏心情不佳,便打掃了花園,在大盆里架起火,邀請他們到雪洞里游玩解悶。八戒笑著說︰“這老頭真不會打算!春天二三月才適合賞花園,這大雪天,又這麼冷,有什麼可賞玩的!” 行者說︰“呆子不懂事!雪景自然有它的幽靜之美。一來可以游覽觀賞,二來也能讓師父寬寬心。” 陳老連聲道︰“正是,正是。” 于是邀請眾人來到花園。只見︰
此時正值深秋,風光卻如寒冬臘月。蒼松結滿了如玉般的花蕊,衰敗的柳樹掛滿了銀花。台階下的青苔被白雪覆蓋,像是堆積的粉屑,窗前的翠竹長出了潔白的瓊芽。巧石山上,養魚池內,景色各異。巧石山上,尖尖的山峰像排列著的玉筍;養魚池內,清清的活水結成了冰盤。臨近岸邊的芙蓉花色淺淡,傍著山崖的木槿嫩枝低垂。秋海棠的嬌艷被雪完全掩蓋,臘梅樹倒是冒出了幾枝新芽。牡丹亭、海榴亭、丹桂亭,每一處亭子都堆滿了鵝毛般的白雪;放懷處、款客處、遣興處,到處都被蝴蝶翅膀般的雪花鋪滿。兩籬黃菊像是用玉和金綃織就,幾樹丹楓紅白相間。無數的閑庭因為寒冷無人到訪,不妨來看看這雪洞,里面溫暖如春。雪洞里放著一個獸面象足的銅火盆,炭火熊熊燃燒,暖意融融;上下擺放著幾張虎皮搭苫的漆交椅,紙窗鋪設得柔軟溫暖。
四壁上掛著幾幅名家古畫,畫的是︰
七賢過關,寒江獨釣,連綿的山巒環繞著雪景;甦武餐氈,折梅逢使,描繪出寒天里的景致。真是說不盡那靠近水邊的亭子魚容易買到,大雪迷漫山路,酒卻難以沽到。這里真的是個可以容身的好地方,又何必去尋訪那傳說中的蓬萊仙島呢?
眾人觀賞了許久,便在雪洞里坐下,和鄰家的老者聊起了取經的事。又喝了幾口香茶。陳老問道︰“列位老爺,要不要喝點酒?” 三藏說︰“貧僧不喝酒,我的小徒弟們可以少喝幾杯素酒。” 陳老听了很高興,立刻吩咐︰“拿些素果品來,把暖酒炖上,給列位老爺驅驅寒。” 僮僕們隨即擺好桌子,圍著火爐,眾人和兩個鄰家老者一起,各自喝了幾杯,然後收拾了餐具。
不知不覺天色漸晚,眾人又被請到廳上吃晚齋。只听見街上的行人都說︰“好冷的天!通天河都凍住了!” 三藏听了,說道︰“悟空,河凍住了,我們該怎麼辦?” 陳老說︰“天氣忽冷忽熱,估計是靠近河邊的淺水處凍結了。” 有行人說︰“八百里河面都凍得像鏡面一樣,路口都有人在上面走呢!” 三藏听說有人在冰上走,就想去看看。陳老說︰“老爺別急。今天天色晚了,明天再去看吧。” 于是告別了鄰家老者。吃完晚齋後,師徒四人依舊在廂房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八戒起床說︰“師兄,昨晚更冷了,想必河已經凍住了。” 三藏迎著門,朝天禮拜道︰“眾位護教大神啊!弟子從東邊一路往西而來,一心虔誠拜佛,歷經無數山川險阻,從未有過一句抱怨。如今到了這里,承蒙上天庇佑,河水凍結。弟子暫且誠心感謝,等取得真經回去,奏明唐皇,必定竭誠報答。” 禮拜完,就叫悟淨牽馬,打算趁著冰過河。陳老又說︰“別急。等過幾天雪化冰融,我這里準備好船送你們過河。” 沙僧說︰“現在走不合適,再住下去也不是辦法,口說無憑,耳听為虛,眼見為實。我背著馬,先請師父親自去看看。” 陳老說︰“說得有道理。” 又吩咐︰“小的們,快去把我們的六匹馬牽來!先別牽唐僧老爺的馬。”
于是有六個小廝跟著。一行人徑直來到河邊,只見︰
積雪如山般高聳,雲層散去,破曉天晴。寒冷使楚地的千座山峰顯得更加瘦削,冰雪讓江湖一片平整。北風凜冽,冰凍的地面滑溜溜的。池里的魚兒依偎在茂密的水藻間,野外的鳥兒留戀著干枯的樹枝。塞外的征夫手指都被凍得快掉了,江頭的船夫牙齒凍得咯咯響。冰能凍裂蛇的腹部,凍斷鳥兒的爪子,果然這冰山有千百尺高。千萬條山谷中寒冷的銀光浮動,一條河流都被寒冰凍得像玉一樣。東方傳說中會出現凍僵的蠶,北方確實有被雪覆蓋的鼠窟。王祥臥冰求鯉,光武帝渡河,一夜之間溪橋連底都凍得堅固。曲折的池塘結了一層又一層的冰,深邃的淵潭重重凍結。寬闊的通天河不再有波濤,皎潔的冰層平坦得如同陸路。
三藏和一行人來到河邊,勒住馬觀看,果然看到路口有人在冰上行走。三藏問道︰“施主,那些人在冰上要去哪里?” 陳老說︰“河那邊是西梁女國。這些人都是做買賣的。我們這邊價值百錢的東西,到了那邊能值萬錢;那邊百錢的東西,到我們這邊也能值萬錢。利潤豐厚,本錢又小,所以人們不顧生死地前往。往年常常是五七人坐一條船,或者十幾人坐一條船,飄洋過海過去。現在河道凍住了,所以他們才舍命步行。” 三藏說︰“這世間,名利最為重要。像他們為了利益舍生忘死,我奉皇命一心求經,也只是為了名,和他們又有多大差別呢!” 接著吩咐︰“悟空,快回施主家,收拾行囊,牽好馬匹,趁著這層冰,早點往西方趕路。” 行者笑嘻嘻地答應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沙僧說︰“師父啊,常言說︰‘千日吃了千升米。’如今承蒙陳府的照顧,不如再住幾天,等天晴冰化了,準備好船再過去。匆忙趕路恐怕會出岔子。” 三藏說︰“悟淨,你怎麼這麼糊涂!如果是正月、二月,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還可以等冰融化。可現在是八月,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怎麼能指望解凍呢!這不又要耽誤半年的行程嗎?”
八戒跳下馬來,說︰“你們先別閑聊了,等老豬試試這冰有多厚。” 行者說︰“呆子,前幾天試水,還能扔石頭,現在冰結得這麼厚,怎麼試?” 八戒說︰“師兄你不知道。等我用釘耙築它一下,如果築破了,說明冰薄,就不敢走;要是築不動,那就說明冰厚,為什麼不能走?” 三藏說︰“對,說得有道理。” 那呆子撩起衣服,大步走到河邊,雙手舉起釘耙,使出全身力氣一築,只听 “撲” 的一聲,冰面上留下了九個白色的痕跡,他的手也被震得生疼。呆子笑著說︰“能走!能走!這冰連底都凍得牢牢的。”
三藏听了,十分高興,和眾人一起回到陳家,只吩咐收拾行李準備上路。陳家兩位老者苦苦挽留,但師徒心意已決,只得準備了些干糧,烘炒一番,又做了些燒餅饃饃相送。一家人磕頭禮拜,還捧出一盤子散碎金銀,跪在面前說︰“承蒙老爺救了我兒子女兒的性命,這點錢只是表示途中一頓飯的敬意。” 三藏擺手搖頭,堅決不收,說︰“貧僧是出家人,要財帛有什麼用?就算在途中也不敢拿出來,只以化齋度日為正事。收了干糧就足夠了。” 二老又再三央求,行者用指尖捏起一小塊,大約有四五錢重,遞給唐僧說︰“師父,就當是些賞錢,別辜負了二老的心意。”
于是雙方告別。師徒們來到河邊冰面上,那馬蹄滑了一下,差點把三藏摔下馬來。沙僧說︰“師父,不好走!” 八戒說︰“等等!向陳老官討些稻草來。” 行者問︰“要稻草干什麼?” 八戒說︰“你哪里知道!用稻草包著馬蹄就不會滑,免得師父摔下來。” 陳老在岸上听到,急忙讓人從家里取來一束稻草,然後請唐僧上岸下馬。八戒用稻草把馬蹄包裹好,然後才踏冰前行。
告別陳老,離開河邊,走了三四里路,八戒把九環錫杖遞給唐僧,說︰“師父,你把這錫杖橫放在馬上。” 行者說︰“你這呆子真狡猾!錫杖原本是你挑著的,怎麼又叫師父拿著?” 八戒說︰“你沒走過冰面,不知道。凡是冰面上,肯定有冰眼,要是不小心踩到冰眼,掉下去了,要是沒有橫著的東西架住,就像被一個大鍋蓋蓋住,怎麼鑽得上來!必須得這樣架著才行。” 行者暗自笑道︰“這呆子倒是個走冰的老手!” 果然大家都依了他。長老橫擔著錫杖,行者橫擔著鐵棒,沙僧橫擔著降妖寶杖,八戒肩挑著行李,腰里橫著釘耙,師徒們放心地向前走去。他們一直走到天黑,吃了些干糧,卻又不敢多做停留,借著星月光華,映照在冰面上,亮閃閃、白茫茫的,只顧趕路,真的是馬不停蹄,師徒們都沒能合眼,走了一整夜。天亮後又吃了些干糧,繼續往西趕路。
正走著,只听見冰底下 “撲喇喇” 一聲巨響,差點把白馬嚇得摔倒。三藏大驚失色,說︰“徒弟呀!怎麼這麼大聲音?” 八戒說︰“這河凍得太結實了,地凌發出聲響。或許這中間連底都凍得嚴嚴實實的。” 三藏听了,又驚又喜,趕著馬繼續前行,一路不停。
再說那妖邪自從回到水府,帶著一眾妖精在冰下等候了許久。只听見馬蹄聲傳來,他在冰下施展神通,“滑喇” 一聲,把冰凍迸裂開來。嚇得孫大聖趕忙跳到空中,白馬瞬間落入水中,八戒、沙僧也都掉進水里。
那妖邪趁機捉住三藏,帶著一群妖精徑直回到水府,大聲喊道︰“鱖妹在哪里?” 老鱖婆趕忙迎到門口行禮,說︰“大王,不敢當!不敢當!” 妖邪說︰“賢妹,你這是說的什麼話!‘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原本說好了听從你的計策,捉了唐僧,就和你結拜為兄妹。今天果然成功用計捉了唐僧,怎麼會違背前言呢?” 然後吩咐︰“小的們,抬過案桌,磨快刀,把這和尚剖腹剜心,剝皮剮肉;一邊奏響樂器,和賢妹一起享用,好延年益壽,長生不老。” 鱖婆說︰“大王,先別吃他,恐怕他的徒弟們會找來吵鬧。先忍耐兩天,等他們不來找了,再剖開肚子,請大王上座,眾眷屬圍坐四周,吹彈歌舞,再奉上大王,您就可以從容自在地享用了,這樣不是更好嗎?” 那妖怪听從了她的話,把唐僧藏在宮後,用一個六尺長的石匣,把唐僧蓋在里面,暫且不提。
八戒和沙僧在水里撈起行囊,放在白馬身上馱著,分開水路,破浪而出。只見行者在半空中看見,問道︰“師父在哪里?” 八戒說︰“師父姓‘陳’,名‘到底’了。現在沒地方找,先上岸再想辦法。” 原來八戒本是天蓬元帥下凡,當年掌管天河八萬水兵;沙和尚出自流沙河;白馬本是西海龍孫︰所以他們都熟悉水性。大聖在空中指引著。不一會兒,他們回到東岸,把馬匹刷洗干淨,把衣裳晾了起來。大聖落下雲頭,和他們一起回到陳家莊。早有人跑去告訴陳家二老︰“四個取經的老爺,現在只剩下三個了。” 兄弟倆趕忙出門迎接,果然看到他們衣裳還是濕的,問道︰“老爺們,我們那麼苦苦挽留,你們卻不肯留下,非要這樣才罷休。怎麼不見三藏老爺?” 八戒說︰“不叫三藏了,改名叫‘陳到底’了。” 二老落淚道︰“可憐啊!可憐!我說等雪融了準備船送你們,你們堅決不听,才導致喪了性命!” 行者說︰“老兒,別為古人擔憂。我師父肯定不會死,他長命著呢。老孫我知道,肯定是那靈感大王使詭計把師父捉去了。你們放心,給我們把衣服漿洗一下,曬曬關文,取些草料喂喂白馬,等我弟兄們找到那妖怪,救出師父,索性斬草除根,替你們這一莊人除掉後患,這樣你們才能永遠安穩地生活。” 陳老听了,滿心歡喜,立刻安排齋飯。
兄弟三人飽餐一頓後,把馬匹、行囊交給陳家看守,各自整理兵器,徑直前往水邊,尋找師父,捉拿妖怪。正是︰誤踏冰層傷了師父,真經未取,修行如何能周全?究竟他們怎麼才能救出唐僧,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