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八十八回 顏統軍陣列混天象 宋公明夢授玄女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八十八回 顏統軍陣列混天象 宋公明夢授玄女法

    狂風呼嘯,羊角風卷起,天地瞬間變得昏暗無光,黃沙漫天飛舞,陰雲密布,氣氛壓抑得讓人窒息。大遼國的軍隊浩浩蕩蕩地進發,如山岳崩塌般氣勢磅礡,仿佛整個乾坤都為之失色。

    黑色的雕旗隨風舒展,好似烏雲在天空中翻騰,沙柳箭如流星般飛馳而出。連環駿馬奔跑起來,速度快過疾風,虎臂強弓射出的箭,仿佛能縮地追擊。士兵們頭戴千池荷葉般的青氈笠,身上的鐵甲在寒日的映照下閃爍著寒光。朱纓棍如豹子的狼牙般揮舞,寶雕弓好似烏龍的脊背般緊繃。

    胡笳聲響起,仿佛在共同吟唱著天山的戰歌,鼓聲陣陣,震撼著大地,就連白駱駝也似乎受到了鼓舞。番王左右侍從手持鉞斧,威風凜凜,統軍前後士兵橫握金戈,氣勢洶洶。瀚海的狂風翻動著人馬,乳酪的香氣飄散在空氣中,仿佛在為君王的盛宴增添氛圍。海青鷹展翅高飛,讓鴻雁都感到憂愁,豹子的吼聲傳來,令神鬼都為之懼怕。

    番兵們穿著平整的貂鼠袍,矯健的健兒揮舞著魚腹刀,十萬番兵展現出無比的英勇威武,虎筋弦緊繃,發出悲愴的號聲。幽州城下,人潮涌動,連珠炮轟鳴,聲響震天。仿佛神兵從天而降,四野的人們都仰頭觀望,被這宏大的場面所震撼。

    當時,宋江站在高處,看到遼兵如此強大的陣勢,心中慌亂,急忙騎馬回到本陣。他在營帳中與盧俊義、吳用、公孫勝等人商議道︰“今日雖然贏了一陣,斬殺了他們兩個先鋒,但我登上高處觀望遼兵,只見他們鋪天蓋地而來,陣容浩大。這可是大隊的番軍人馬,明日必定要與他們展開大戰,我們兵力薄弱,恐怕寡不敵眾,這可如何是好?”

    吳用說道︰“兵微將寡之時,自古以來善于用兵的人,能夠以少勝多,這才是高明之處。昔日晉朝謝玄率領五萬人馬,就擊退了苻堅的百萬雄兵,像這樣以少勝多的例子數不勝數,先鋒何必懼怕!可傳令給三軍眾將,明日務必讓旗幡整齊嚴整,弓弩上好弦,刀劍拔出鞘,深深埋下鹿角,嚴密警戒守護營寨,濠塹準備完備,各種軍器都布置妥當,提前準備好雲梯、炮石等攻城器械。依舊擺出九宮八卦陣勢,如果遼軍前來攻打,就按照陣勢依次應對。縱使他們有百萬之眾,又怎敢輕易沖陣!”

    宋江說︰“軍師所言極是。” 隨即傳令下去,眾將三軍都領命行事。五更時分開始做飯,天剛亮就拔營出發,向前抵達昌平縣界,立即將軍馬擺開陣勢,扎下營寨。

    前面排列的是馬軍,虎軍大將秦明在前,呼延灼在後,關勝在左,林沖在右,東南方向是索超,東北方向是徐寧,西南方向是董平,西北方向是楊志。宋江坐鎮中軍,其余眾將各歸原位。後面的步軍另成一隊,作為後陣,由盧俊義、魯智深、武松三人統領。數萬將士,個個都是能征善戰之輩,此時都摩拳擦掌,準備投入廝殺。陣勢布置完畢,只等番軍到來。

    沒過多久,遠遠望見遼兵浩浩蕩蕩地前來。前面有六隊番軍人馬,他們既是哨探道路,也是壓陣之軍。番兵這六隊,每隊各有五百人,左邊設置三隊,右邊設置三隊,循環往來,陣勢變化不定。先頭看到的是游動的士兵,隨後大隊人馬如潮水般涌來,前軍清一色都是黑色的旗幟,一帶有七座旗門,每座旗門有千匹馬,各有一員大將。這些大將是怎樣的裝扮呢?他們頭頂黑色頭盔,身披玄色鎧甲,上身穿著皂色戰袍,騎著烏黑色的戰馬,手中拿著相同的兵器,正好對應北方斗、牛、女、虛、危、室、壁七星。七門之內總設一員把總大將,對應上界北方玄武水星。這員大將又是怎樣的模樣呢?他頭披青絲細發,黃色抹額緊緊束著烏雲般的頭發;身穿禿袖皂袍,銀色壓鎧散發著陣陣冷氣。獅蠻帶緊扣烏油甲,錦雕鞍穩穩地跨在烏騅馬上。身上掛著一副走獸飛魚沙柳硬弓和長箭,手中拿著一口三尖兩刃四楞八環刀。此人正是番將曲利出清,他率領著三千披發的黑甲人馬,對應北辰五氣星君。皂旗下的軍兵多得數都數不清。真可謂是︰凍雲截斷東方日,黑氣平吞北海風。有詩為證︰

    兵按北方玄武象,黑旗黑鎧黑刀槍。

    烏雲影里玄冥降,凜凜威風不可當。

    左軍全是青龍旗,一帶有七座旗門,每座旗門有千匹馬,各有一員大將。這些大將頭戴四縫盔,身披柳葉甲,上身穿著翠色袍,下騎著青鬃馬,手持相同的兵器,正好對應東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七門之內總設一員把總大將,對應上界東方蒼龍木星。這員大將頭戴獅子盔,身披狻猊鎧。身穿堆翠繡青袍,腰系縷金碧玉帶。坐在雕鞍上,腰間懸掛著弓箭,腳蹬寶鐙,穿著鷹嘴花靴。手中拿著月斧金絲桿,騎著龍駒玉塊青馬。他就是番將只兒拂郎,率領三千青色寶幡人馬,對應東震九氣星君。青旗下左右圍繞的軍兵多得數不清。恰似︰翠色點開黃道路,青霞截斷紫雲根。有詩為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青龍驅陣下天曹,青蓋青旗青戰袍。

    共向山前呈武勇,堂堂殺氣拂雲霄。

    右軍全是白虎旗,一帶有七座旗門,每座旗門有千匹馬,各有一員大將。這些大將頭戴水磨盔,身披爛銀鎧,上身穿著素羅袍,騎著雪白色的戰馬,各拿伏手兵器,正好對應西方奎、婁、胃、昴、畢、觜、參七星。七門之內總設一員把總大將,對應上界西方咸池金星。這員大將頭頂兜鍪鳳翅盔,身披花銀雙鉤甲。腰間玉帶閃爍著寒光,合身的素袍如飛雪般潔白。騎著一匹照夜玉狻猊馬,手持一枝純鋼銀棗槊。他是番將烏利可安,率領三千白纓素旗人馬,對應西兌七氣星君。白旗下前後護御的軍兵多得數不清。正像︰征駝卷盡陰山雪,番將斜披玉井冰。有詩為證︰

    太白分兵下九天,白雲光擁素袍鮮。

    巨靈翻海人難敵,擾得蒼龍夜不眠。

    後軍全是緋紅旗,一帶有七座旗門,每座旗門有千匹馬,各有一員大將。這些大將頭戴箱朱紅漆笠,身披猩猩血染的征袍,桃紅鎖甲顯現出魚鱗般的紋理,騎著沖陣龍駒赤兔馬,各持伏手兵器,正好對應南方井、鬼、柳、星、張、翼、軫七星。七門之內總設一員把總大將,對應上界南方朱雀火星。這員大將頭頂著絳冠,朱纓燦爛奪目;身穿緋紅袍,茜色光芒耀眼。甲衣如一片紅霞,靴子上刺著數條花縫。腰間系著寶帶紅,臂上掛著硬弓長箭。手持八尺火龍刀,騎著一匹胭脂馬。他是番將洞仙文榮,率領三千紅羅寶幡人馬,對應南離三氣星君。紅旗下朱纓絳衣的軍兵多得數不清。恰似︰離宮走卻六丁神,霹靂震開三昧火。有詩為證︰

    祝融飛令下南宮,十萬貔貅烈火紅。

    閃閃赤雲生澗谷,陣前誰敢去當鋒?

    陣前左邊有一隊五千人的猛兵,人馬都戴著金縷弁冠,穿著鍍金銅甲,身著緋袍,系著朱纓,打著火焰紅旗,騎著絳鞍赤馬。簇擁著一員大將︰他頭戴簇芙蓉如意縷金冠,身披結連環獸面鎖子黃金甲,穿著猩紅烈火繡花袍,系著碧玉嵌金七寶帶。手持兩口日月雙刀,騎著一匹五明赤馬。此人正是遼國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對應上界太陽星君。正如同︰金烏擁出扶桑國,火傘初離東海洋。有詩為證︰

    海神英武出扶桑,耶律提兵準太陽。

    雄略嘉謀播遼國,源源兵陣遠鷹揚。

    陣前右邊設置一隊五千人的女兵,人馬都戴著銀花弁冠,穿著銀鉤鎖甲,身著素袍,系著素纓,打著白旗,騎著白馬,手持銀桿刀槍。簇擁著一員女將︰她頭上鳳釵對插青絲,紅羅抹額上珠翠散亂地鋪著,雲肩巧妙地襯托著錦裙,繡襖緊緊裹著銀甲,小巧的花靴穩穩地踏在金鐙上,翩翩的翠袖中玉鞭輕盈地揮舞著。她手持一口七星寶劍,騎著一匹銀鬃白馬。她就是遼國天壽公主答里孛,對應上界太陰星君。恰似︰玉兔團團離海角,冰輪皎皎照瑤台。有詩為證︰

    貌似春煙籠芍藥,顏如秋水浸芙蓉。

    玉縴輕搦龍泉劍,到處交兵佔上風。

    兩隊陣中,圍繞著一圈都是黃旗,軍將們都騎著黃馬,身披金甲。襯甲袍好似一片黃雲,繡包巾散發出半天的黃霧。黃軍隊中有軍馬大將四員,各領兵三千,分布在四角。每角上有一員大將,團團守護︰東南方向的一員大將,身著青袍金甲,頭戴三叉金冠,束著獸面腰帶,帶著全副弓箭,手持青纓寶槍,騎著粉青馬,站在陣前,對應上界羅星君,他是遼國皇佷耶律得榮;西南方向的一員大將,身著紫袍銀甲,頭戴寶冠,束著腰帶,背著硬弓長箭,手持一口寶刀,騎著海騮馬,站在陣前,對應上界計都星君,他是遼國皇佷耶律得華;東北方向的一員大將,身著綠袍銀甲,頭戴紫冠,束著寶帶,腰間懸掛著龍弓鳳箭,手持方天畫戟,騎著五明黃馬,站在陣前,對應上界紫氣星君,他是遼國皇佷耶律得忠;西北方向的一員大將,身著白袍銅甲,紅抹額下青絲散亂地撒著,金廂帶裝飾得七寶璀璨,腰間懸掛著雕箭畫弓,手持七星寶劍,騎著踢雪烏騅馬,站在陣前,對應上界月孛星君,他是遼國皇佷耶律得信。

    黃軍陣內簇擁著那員上將,對應上界中央鎮星,他左邊有人舉著青旗,右邊有人持著白鉞,前面有人擎著朱幡,後面有人張著皂蓋。周圍的旗號對應二十四氣、六十四卦,南辰北斗,飛龍飛虎,飛熊飛豹,明面上分出陰陽左右,暗地里契合璇璣玉衡、乾坤混沌之象。那員上將是怎樣的裝扮呢?他頭戴七寶紫金冠,身披耀日黃金龜背甲,身著西川蜀錦制成的繡征袍,系著藍田美玉制成的玲瓏帶。左邊懸掛著金畫鐵胎弓,右邊帶著鳳翎子箭。腳穿鷹嘴雲根靴,騎著鐵脊銀鬃馬。錦雕鞍穩穩地踏在金鐙上,紫絲韁牢牢地絆在山 上。腰間掛著寶劍,用以驅趕番將,手中揮舞著馬鞭,統領大軍。馬前有一將,擎著朱紅畫桿方天戟。這簇軍馬光輝耀眼,四邊都閃耀著金色,對應中宮土星一氣天君。他就是大遼國都統軍大元帥兀顏光上將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旗之後,中軍是鳳輦龍車,前後左右有七重劍戟槍刀圍繞。九重之內,又有三十六對黃巾力士推著車駕。前面有九騎金鞍駿馬駕轅,後面有八對錦衣力士跟隨。輦上中間坐著大遼郎主,他頭戴沖天唐巾,身穿九龍黃袍,腰系藍田玉帶,腳穿朱履朝靴。左右有兩個大臣︰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師褚堅,他們都戴著貂蟬冠,穿著火裙朱服,系著紫綬金章,拿著象簡玉帶。龍床兩邊,金童玉女手持簡圭。龍車前後左右兩邊,簇擁著護駕天兵。大遼國主對應上界北極紫微大帝,總領鎮星。左右二丞相,對應上界左輔右弼星君。真可謂是︰一天星斗離乾位,萬象森羅降世間。有詩為證︰

    旗幡鎧甲與刀槍,正按中央土德黃。

    天意豈能人力勝,枉將生命苦相戕。

    那遼國番軍擺列的天陣已然完成,形狀如同雞卵,屯扎穩定後,團團如覆盆之狀。旗幟排列在四角,長槍擺放在八方,循環變化沒有定數,進退都有規則,擺出了如此強大的陣勢。

    宋江見狀,立刻下令讓強弓硬弩手守住陣腳,壓陣的輕騎兵也做好準備。他在中軍豎起雲梯將台,帶著吳用、朱武登上台去觀望遼軍陣勢。宋江一看,驚訝得合不攏嘴。吳用瞧了半天,也摸不著頭腦。朱武仔細辨認後,認出這是天陣,便對宋江和吳用說道︰“這乃是太乙混天象陣。”

    宋江趕忙問道︰“該如何攻打呢?” 朱武回答︰“此天陣變化無窮,局勢交錯復雜,難以預測,切不可貿然攻打。” 宋江又說︰“若打不開這陣勢,怎樣才能讓敵軍退兵?” 吳用接口道︰“眼下急切間還不清楚陣內虛實,怎麼能輕易去攻打呢?”

    他們正在商議,兀顏統軍在中軍傳令︰“今日五行屬金,可派亢金龍張起、牛金牛薛雄、婁金狗阿哩義、鬼金羊王景四位將領,跟隨太白金星番將烏利可安,出陣攻打宋兵。”

    宋江等眾將在陣前,遠遠望見對陣右軍的七座旗門,時而打開,時而關閉,軍中戰鼓雷響,陣勢嚴整。那引軍旗在陣內從東轉向北,又從北轉向西,最後朝西投南。朱武見此情形,騎在馬上說道︰“這是天盤左旋之象。今日屬金,天盤向左轉動,必定有敵軍來襲。”

    話還沒說完,只听五聲炮響,對陣中頓時涌出敵軍。中間是太白金星,四下是四位星宿,帶領著五旗軍馬如卷席般沖殺過來,那氣勢猶如山崩地裂,銳不可當。宋江的軍馬一時措手不及,急忙往後退,大隊人馬連忙壓住陣腳。遼兵從兩面夾攻,宋軍抵擋不住,大敗而逃,匆忙退回本寨,遼兵倒也沒有追趕。

    宋江趕忙清點軍中頭領,發現孔亮被刀砍傷,李雲中箭,朱富被炮擊中,石勇被槍刺中,受傷的軍卒更是不計其數。宋江立即命人將傷者抬上車,送到後寨,讓安道全醫治。同時,他又命令前軍在營寨前布下鐵蒺藜,深深埋下鹿角,堅守寨門。

    宋江在中軍心中煩悶,與盧俊義等人商議︰“今日吃了敗仗,這可如何是好?要是再不出戰,敵軍必定會來攻打。” 盧俊義說︰“明日派兩路軍馬抵住他們的壓陣軍兵,再調兩路軍馬沖擊敵軍正北的七座旗門,同時讓步軍從中間殺進去,看看里面究竟是何虛實。” 宋江點頭道︰“也只能如此了。”

    第二天,宋江依照盧俊義的計策,整頓好營寨,率軍來到陣前準備迎戰。他大開寨門,引兵向前。遠遠望去,遼軍已經近在眼前,六隊壓陣的遼軍正在前方偵察。宋江隨即派關勝在左,呼延灼在右,率領本部軍馬去沖擊壓陣的遼兵,大隊人馬則繼續前進,與遼軍正面相接。

    接著,宋江又派花榮、秦明、董平、楊志在左,林沖、徐寧、索超、朱ほ在右,兩隊軍兵去沖擊遼軍的皂旗七門。果然,他們撞開了皂旗陣勢,打敗了皂旗人馬,遼軍正北的七座旗門,隊伍頓時混亂起來。

    宋江陣中,李逵、樊瑞、鮑旭、項充、李袞率領五百牌手沖向前去,背後魯智深、武松、楊雄、石秀、解珍、解寶帶著所有步軍頭目,也一同殺入。然而,混天陣內突然四面炮響,東西兩面的遼軍,以及正面的黃旗軍,一齊殺了過來。宋江的軍馬抵擋不住,轉身便逃,後面的士兵也難以招架,最終大敗而回,退回原寨。

    宋江急忙清點軍隊,發現折損了大半兵力。杜遷、宋萬也受了重傷,而且在混亂中不見了黑旋風李逵。原來,李逵殺得性起,只顧著往遼軍陣里猛沖,結果被遼軍的撓鉤搭住,活捉了去。宋江在寨中得知此事,心中憂慮萬分。他傳令先將杜遷、宋萬送到後寨,讓安道全醫治,受傷的馬匹則交給皇甫端照料。

    宋江又與吳用等人商議︰“今日又折損了李逵,輸了這一陣,這可怎麼辦才好?” 吳用說︰“前日我們活捉的那個小將軍,是兀顏統軍的兒子,正好可以用他來交換李逵。” 宋江卻擔憂道︰“這次換了,以後要是再折損將領,拿什麼去解救?” 吳用勸道︰“兄長何必如此固執,先顧好眼前的事要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還沒說完,小校前來報告︰“有遼將派使者前來傳話。” 宋江將使者喚入中軍。那番官進來與宋江相見,說道︰“我奉元帥之令,今日捉了你們的一個頭目,帶到我們總兵面前,總兵沒有殺害他,還好酒好肉招待著。總兵想把他送來,換你們手中的小將軍。如果將軍同意,就把那個頭目送回來。” 宋江答道︰“既然如此,我明日把小將軍帶到陣前,雙方交換。” 番官領了宋江的話,上馬離開了。有詩為證︰

    宋江前日擒王子,番將今朝捉李逵。

    此是乾坤消息理,不須惆悵苦生悲。

    宋江又與吳用商議︰“我們沒有辦法破敵陣勢,不如把小將軍帶來,就在這里與遼軍和解這一陣,兩邊各自停戰。” 吳用說︰“暫且讓軍馬休息,再想良策破敵,也為時不晚。”

    到了第二天拂曉,宋江派人連夜去取兀顏小將軍,同時也派人前往兀顏統軍那里,說明情況。

    且說兀顏統軍正在帳中坐著,小軍前來報告︰“宋先鋒派人來傳話。” 統軍傳令讓使者進來。使者到帳前,見到兀顏統軍後說道︰“我們宋先鋒向統軍致意,如今送小將軍回來,換回我們的那個頭目。現在天氣嚴寒,軍士們十分勞苦,兩邊暫且停戰,等到來年春天再作商議,以免人馬凍傷,請統軍定奪。”

    兀顏統軍听後,大聲喝道︰“我那沒出息的兒子被你們生擒,就算活著回來,還有什麼臉面見我!不用交換,把他拿下,替我斬了。要是想停戰,就讓宋江綁了自己前來投降,饒他不死;否則,我率領大兵一到,定讓你們寸草不留!” 說罷,大喝一聲︰“退下!” 使者飛馬回寨,把這番話告訴了宋江。

    宋江十分慌張,生怕救不出李逵,趕忙拔寨起軍,帶著兀顏小將軍,直奔前軍,隔著陣大聲喊道︰“快把我的頭目放回來,我就還你小將軍。要是不停戰也無妨,我就與你對陣廝殺。”

    只見遼軍陣中,沒過多久就把騎著馬的李逵送出陣來,這邊也牽出一匹馬,將兀顏小將軍送出陣去。兩家達成一致,兩邊同時放回人質。李逵回到寨中,小將軍也騎馬回到了遼軍那邊。當天,兩邊都沒有再廝殺,宋江退兵回寨,為李逵的歸來而慶賀。

    宋江在帳中與諸位將領商議︰“遼軍勢大,我們無計可施,我心中憂慮,度日如年,這可如何是好?” 呼延灼說︰“我們明日可以把軍馬分成十隊,兩路去抵擋壓陣的軍兵,八路一齊沖擊,與他們決一死戰。” 宋江說︰“全靠各位兄弟齊心協力,明日就按此計行事。” 吳用卻道︰“兩次沖擊都沒有成功,不如守在這里,等他們來交戰。” 宋江說︰“等他們來也不是好辦法,只是各位兄弟應當全力拼殺,哪有接連失敗的道理。”

    當天,宋江傳令,第二天一早拔寨起軍,分成十隊迅速向前沖去。兩路軍先截住遼軍後背的壓陣軍兵,八路軍馬二話不說,吶喊搖旗,沖入混天陣。只听陣內雷聲大作,四七二十八門一齊打開,變作一字長蛇陣,遼軍順勢殺了出來。宋江的軍馬措手不及,急忙下令撤軍,結果大敗而逃,旗槍雜亂,金鼓歪斜,迅速退回本寨。一路上,軍馬損失慘重。宋江傳令,讓軍將們緊緊守住山口的寨柵,深挖濠塹,牢固地埋下鹿角,緊閉寨門,不再出戰,暫且熬過寒冬再說。

    且說副樞密趙安撫多次向朝廷呈送文書,奏請朝廷發放衣襖等物資。于是,朝廷特地派遣御前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現任鄭州團練使王文斌,此人文武雙全,智謀和勇氣兼備。他帶領著京師一萬多人,征調民夫和車輛,押運著五十萬領衣襖,前往宋先鋒的軍營前交割,同時催促軍將們向前交戰,早日奏捷,不得違抗怠慢,否則將治罪。

    王文斌領了聖旨文書,帶上隨行的軍器,整理好衣甲鞍馬,催促著人夫和軍馬,押運著車仗,從東京出發,朝著陳橋驛進發。他們押著一二百輛插著黃旗、寫有 “御賜衣襖” 字樣的車子,緩緩前行。一路上,所經之處的官府都會供給口糧。

    經過多日行程,王文斌一行來到邊庭,拜見了趙樞密,並呈上中書省的公文。趙安撫看後,十分高興地說︰“將軍來得正好!如今宋先鋒被大遼兀顏統軍擺下混天陣勢,連續輸了好幾陣。很多頭目和士兵都受了傷,現在都在這里調養,由安道全負責醫治。宋先鋒在永清縣扎寨,不敢出戰,心中十分煩悶。”

    王文斌稟報道︰“朝廷因此派我來催促軍士向前,盡快取勝。如今既然屢次戰敗,我回京師去見省院官員,實在難以向聖上復命。我雖不才,自幼讀過一些兵書,略懂些陣法,我想到軍前,施展些小策略,與宋先鋒一同分憂。不知樞相意下如何?” 趙樞密听後大喜,設酒宴款待王文斌,還在軍中犒勞押車的人夫,同時讓王文斌將衣襖轉運到宋江軍前發放。趙安撫先派人去通知宋先鋒了。有詩為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文斌天使解衣裝,共仰才名世少雙。

    自逞英雄沖大陣,遼兵不日便歸降。

    且說宋江在中軍帳中煩悶不已,听說趙樞密派人前來,得知東京派教頭、鄭州團練使王文斌押送五十萬領衣襖前來,還將在軍前催促大家努力作戰。宋江派人將王文斌接到寨中,下馬後請入帳內,擺酒為他接風。

    幾杯酒下肚,宋江詢問緣由,說道︰“我自蒙朝廷派遣來到邊境,仰仗天子洪福齊天,已經拿下四個大郡。如今到了幽州,沒想到被大遼兀顏統軍設下這混天象陣,屯兵二十萬,軍容整整齊齊,按照周天星象排列,還請大遼國主御駕親征。我軍連敗數陣,只能堅守不出,實在無計可施,只能屯駐在此,不敢輕舉妄動。如今有幸將軍到來,還望不吝賜教。”

    王文斌說︰“就這混天陣,有什麼稀奇的!我雖不才,願同將軍一起到軍前看看,自有主見。” 宋江听後大喜,先讓裴宣將衣襖發放給軍將們。眾人穿上衣襖後,面向南方謝恩,高呼萬歲。當天,中軍擺下酒宴,熱情款待王文斌,同時犒勞三軍。

    第二天,五路大軍全都行動起來。王文斌取出自己帶來的頭盔和衣甲,全副武裝後跨上戰馬,一同來到陣前。對陣的遼兵看到宋兵出戰,連忙報告到中軍。一時間,金鼓齊鳴,喊殺聲震天,六隊遼軍的戰馬呼嘯著沖出陣來,宋江連忙分兵迎擊,將遼軍殺退。

    王文斌登上將台,親自觀察了一番遼軍陣勢,然後走下雲梯說道︰“這個陣勢不過如此,沒什麼驚人的地方。” 實際上,王文斌自己並不識得此陣,只是想要借此虛張聲勢、沽名釣譽,于是便下令前軍擂鼓挑戰。對陣的番軍也敲響戰鼓,鳴起金鑼。

    宋江立馬陣前,大聲喝道︰“有沒有膽大包天的,敢出來與我挑戰?” 話還沒說完,黑旗隊里第四座門內突然沖出一員將領。只見那番官披頭散發,頭上扎著黃羅抹額,戴著金箍,身著烏油鎧甲,外披禿袖皂袍,騎著一匹烏騅馬,手持三尖刀,直逼陣前。他背後跟著數不清的牙將,率領的軍隊打著皂旗,上面用銀字寫著 “大將曲利出清”。曲利出清躍馬陣前,向宋軍挑戰。

    王文斌心想︰“我若不在這兒顯顯本事,還能到哪兒去施展呢?” 于是,他挺槍躍馬出陣,與番官二話不說,催馬交鋒。王文斌舉槍便刺,番將揮刀來迎。兩人戰了不到二十回合,番將突然轉身就跑,王文斌見狀,立刻催馬持槍,奮力追趕。原來,番將並非真的戰敗,而是故意露出破綻,引他來追。番將輪起大刀,看準王文斌靠近,突然回身,反手一刀,將王文斌從肩膀到胸脯砍成兩段,王文斌當場死于馬下。

    宋江見此情景,急忙下令收軍,遼兵趁機沖殺過來,宋軍又吃了一場敗仗,只能慌慌張張地收拾殘兵,退回寨中。眾多軍將看到王文斌就這樣被斬殺在陣前,都面面相覷,心中充滿了駭然。

    宋江回到寨中,寫了一份文書,回復趙樞密說︰“王文斌自願出戰,不幸戰死,現已安排他帶來的隨從返回京城。” 趙樞密得知此事後,心中十分憂慮煩悶,煩惱不已,只得寫了申呈奏本,與省院溝通,打發王文斌帶來的人回京去了。有詩為證︰

    趙括徒能讀父書,文斌詭計又何愚。

    輕生容易論兵策,無怪須臾喪厥軀。

    且說宋江獨自在寨中煩悶,絞盡腦汁,卻始終想不出破敵之法︰“怎樣才能打敗遼兵呢?” 他茶飯不思,夜不能寐,坐立不安,滿心憂慮。

    這天夜里正值嚴冬,天氣十分寒冷,宋江關上帳房,點起蠟燭,獨自沉吟悶坐。二更時分,他感到神思困倦,便和衣靠在案幾上睡著了。恍惚間,他感覺寨中狂風驟起,冷氣撲面而來。宋江起身,只見一個青衣女童走上前來,向他行了個稽首禮。宋江問道︰“童子從哪里來?” 女童回答說︰“小童奉娘娘法旨,前來請將軍,煩請將軍移步。” 宋江又問︰“娘娘現在何處?” 女童指著前方說︰“離這兒不遠。”

    宋江便跟隨女童走出帳房。只見天地間一片明亮,金碧輝煌,香風輕輕吹拂,瑞靄飄飄,仿佛是二三月間的宜人天氣。他們走了不過兩三里路,便看到一片大林子,里面青松郁郁蔥蔥,翠柏挺拔聳立,紫桂亭亭玉立,石欄若隱若現,兩邊都是茂密的樹林和修長的竹子,垂柳依依,夭桃灼灼,曲折的闌干環繞其間。轉過一座石橋,眼前出現一座朱紅的欞星門。宋江抬頭望去,只見四面都是蕭牆粉壁,畫棟雕梁,門上釘著金釘,朱紅的大門,碧瓦重檐,四邊掛著蝦須簾,正面窗戶呈龜背形狀。

    女童帶著宋江從左廊下進入,來到東向的一個閣子前,推開朱門,讓宋江在里面稍坐。宋江舉目四望,只見四面雲窗寂靜無聲,台階上灑滿霞光,天花紛紛揚揚飄落,異香繚繞。女童進去後,又出來傳旨說︰“娘娘有請,星主請隨我來。” 宋江還沒坐熱乎,便立刻起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時,外面又進來兩個仙女,她們頭戴芙蓉碧玉冠,身穿金縷絳綃衣,面容如同滿月般姣好,體態輕盈優美,雙手如同春筍般縴細,向宋江施禮。宋江不敢抬頭直視。兩個仙女說道︰“將軍何必如此謙遜?娘娘換好衣服就出來,請將軍商議國家大事。請將軍一同前往。” 宋江答應著,跟著她們前行。有詩為證︰

    蕊珠仙子碧霞衣,綽約姿容世亦稀。

    口奉九天玄女命,夜深飛夢入靈扉。

    只听殿上金鐘敲響,玉磬鳴響,青衣女童前來迎接宋江上殿。兩位仙女在前面引路,帶著宋江從東階而上。來到珠簾前,宋江只听到簾內傳來隱隱約約的玎聲,那是玉佩相互踫撞的聲音。青衣女童請宋江進入簾內,跪在香案前。宋江舉目觀望殿上,只見祥雲繚繞,紫霧騰騰,正面的九龍床上坐著九天玄女娘娘。娘娘頭戴九龍飛鳳冠,身穿七寶龍鳳絳綃衣,腰系山河日月裙,腳穿雲霞珍珠履,手中拿著無瑕的白玉圭璋。兩邊侍奉的女仙大約有二三十個。

    玄女娘娘對宋江說︰“我傳給你天書,不知不覺已經過去好幾年了。你一直堅守忠義,從未有過絲毫懈怠。如今宋天子命你破遼,戰況如何?” 宋江俯伏在地,跪拜奏道︰“臣自從承蒙娘娘賜予天書,從未輕易泄露給他人。如今奉天子敕命破遼,沒想到被兀顏統軍擺下這混天象陣,我軍接連戰敗,臣實在想不出破陣的辦法,如今正處于危急存亡的關頭。”

    玄女娘娘問道︰“你知道混天象陣的陣法嗎?” 宋江再次跪拜奏道︰“臣乃凡夫俗子,不懂得此陣之法,懇請娘娘賜教。” 玄女娘娘說︰“此陣之法,匯聚的是陽象。如果只是這樣攻打,永遠無法攻破。若想破陣,必須運用相生相克的道理。比如,前面皂旗軍陣內設有水星,對應上界北方五氣辰星。你宋軍當中可選出七員大將,身著黃旗、黃甲、黃衣,騎著黃馬,沖破遼兵的皂旗七門,隨後派一員猛將,身披黃袍,直取水星,這就是土克水的道理。再挑選八員將領,率領白袍軍馬,打透大遼左邊的青旗軍陣,這是金克木的道理。接著選八員將領,帶領紅袍軍馬,打透大遼右邊的白旗軍陣,這是火克金的道理。然後選八員將領,率領皂旗軍馬,打透大遼後軍的紅旗軍陣,這是水克火的道理。再派一支青旗軍馬,選九員將領,直取中央黃旗軍陣的主將,這是木克土的道理。還要再選兩支軍馬,一支是繡旗花袍軍馬,扮作羅,單獨攻破遼兵的太陽軍陣。另一支是素旗銀甲軍馬,扮作計都,直破遼兵的太陰軍陣。另外,打造二十四部雷車,按照二十四節氣,上面放置火石火炮,直接推進遼兵的中軍。讓公孫勝施展風雷天罡正法,直奔大遼國主的駕前。依此計策行事,定能大獲全勝。注意,白天不可出兵,必須在黑夜進軍。你要親自領兵,掌控中軍,催動人馬,一鼓作氣便可成功。我所說的這些,你要秘密接受,保國安民,切不可心生退意。天凡有別,我們從此永別,他日若在瓊樓金闕,再當重逢。你趕快回去,不可久留。” 說完,特地讓青衣女童獻上茶水。宋江喝完茶,青衣女童便送他回寨。有詩為證︰

    玉女虛無忽下來,嚴祠特請敘高懷。

    當時傳得幽玄秘,遼陣堂堂頃刻開。

    宋江再次跪拜,誠懇地感謝娘娘,然後離開殿庭。青衣女童在前面引路,宋江下殿後,從西階而出,轉過欞星紅門,沿著來時的路返回。剛走過石橋和松徑,青衣女童用手指著前方說︰“遼兵就在那里,你可以去破陣了。” 宋江回頭看時,青衣女童輕輕一推,宋江猛然驚醒,發現自己還在帳中,剛才的一切原來是一場夢。他靜靜地听著軍中的更鼓,已經敲過四更了。

    宋江立刻讓人請軍師吳用前來圓夢。吳用來到中軍帳內,宋江問道︰“軍師,你有破混天陣的計策嗎?” 吳用說︰“還沒有想出好辦法。” 宋江說︰“我夢到玄女娘娘傳授了秘訣,我已經想好了,特地請軍師來商議。我們可以召集諸將,分撥任務。這一戰,必須依靠大將。” 吳用說︰“願聞良策,如何破敵?” 宋江開口講述,話還沒說幾句,就仿佛看到了希望。這一番計策,將會讓大遼國主拱手歸降,兀顏統軍命喪黃泉。正所謂︰動達天機施妙策,擺開星斗破迷關。那麼,宋江到底用了什麼計策,如何攻打遼軍的陣勢呢?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八十八回 顏統軍陣列混天象 宋公明夢授玄女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八十八回 顏統軍陣列混天象 宋公明夢授玄女法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