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話合集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戰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隨竹影 本章︰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戰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將

    北方的胡馬迎著勁風嘶鳴,揚起漫天塵土,飄揚的旗幟與陣陣鉦鼓相互映襯。留著黃胡須的番將們跨坐在雕鞍之上,他們插好羽箭、拉滿彎弓,有條不紊地排列著隊伍。將領們揮舞韁繩,驅馬朝南而來,人人都威風凜凜、耀武揚威。他們好似要揮刀誅殺北海的赤須龍,拔劍斬殺南山的白額虎一般氣勢洶洶。

    而梁山泊內的一眾英雄,胸中涌動著足以吞沒長虹的豪邁勁氣。自從歸順朝廷,秉持大義以來,他們便立誓要肅清天下,誅殺那些作惡多端的奸邪之徒。如今,他們奉詔一路直抵幽燕地界,接連奪取城池,建立了赫赫戰功。

    遼國的兀顏統軍堪稱良將,其神機妙算,智謀遠超常人。幽州城下,即將迎來一場決定勝負的大戰,青青的山川都將被飛揚的塵土染上紅色。對于梁山泊的英雄們來說,擒獲胡虜、攻破敵陣並非難事,一切功名都盡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當時,兀顏延壽率領著兩萬多軍馬,與太真駙馬、李金吾二位將軍會合,總共統領三萬五千番軍。他們將槍刀、弓箭等一應器械都準備得完備無缺,便整頓隊伍,啟程出發。很快,就有探子來到幽州城,向宋江報告了這一消息。

    宋江趕忙請來軍師吳用商議︰“遼兵屢次戰敗,這次必定挑選了精兵猛將前來廝殺。我們應當用什麼計策來應對呢?” 吳用回答道︰“先調兵出城,布下陣勢,等遼兵來了,我們慢慢與他們挑戰。如果他們沒有能耐,自然就會退去。” 宋江稱贊道︰“軍師的高見極為英明。”

    隨即,宋江調遣軍馬出城,在離城十里的地方,有一處名叫方山的地方,這里地勢平坦,靠山傍水,宋江便在此處排下了九宮八卦陣勢。

    在等候的過程中,只見遼兵分成三隊浩浩蕩蕩地前來。兀顏小將軍的兵馬打著皂旗,太真駙馬的隊伍舉著紅旗,李金吾的軍隊則是青旗。三軍一齊抵達,看到了宋江擺下的陣勢。

    那兀顏延壽在父親的教導下,曾經學習過陣法,對其中的玄妙頗為了解。他見宋江擺下九宮八卦陣勢,便命令青旗和紅旗兩隊軍馬,分別在左右兩側扎下營寨。自己則來到中軍,豎起雲梯,仔細觀察宋兵的陣勢,確認是九宮八卦陣後,從雲梯上下來,不禁冷笑不止。

    左右副將見狀,問道︰“將軍為何冷笑?” 兀顏延壽說道︰“就憑他這個九宮八卦陣,誰不明白!他用這樣的陣勢,根本瞞不過人,我倒要嚇唬嚇唬他。” 于是,他命令眾軍擂響三通畫鼓,豎起將台。在將台上,他用兩把號旗來回招展,指揮左右列成陣勢。布置完畢後,他走下將台,騎上馬,命令首將打開陣勢,自己親自來到陣前,與宋江對話。

    這位小將軍是怎樣的裝扮呢?只見他頭戴一頂三叉如意紫金冠,身穿一件蜀錦團花白銀鎧,腳上穿著四縫鷹嘴抹綠靴,腰間系著雙環龍角黃帶。手持虯螭吞首打將鞭,身佩霜雪裁鋒殺人劍。左邊懸掛著金畫寶雕弓,右邊插著銀嵌狼牙箭。手持一枝畫桿方天戟,騎著一匹鐵腳棗騮馬。

    兀顏延壽勒住馬,徑直來到陣前,高聲喊道︰“你擺下九宮八卦陣,想要瞞誰!你可認得我擺的陣?” 宋江听說番將要斗陣法,便讓軍中豎起雲梯。宋江、吳用、朱武登上雲梯,觀望遼兵的陣勢,只見三隊兵馬相互連接,左右呼應。朱武一眼便認了出來,對宋江說道︰“這遼兵的陣勢是太乙三才陣。”

    宋江留下吳用和朱武在將台上,自己走下雲梯,騎上馬來到陣前,揮舞著馬鞭,直指遼將,喝道︰“就你這太乙三才陣,有什麼稀奇的!” 兀顏小將軍說道︰“你既然識得我的陣,看我變法,讓你認不出來。” 說罷,他勒馬回到中軍,再次登上將台,揮動號旗,變換陣勢。

    吳用和朱武在將台上看到,這陣勢變成了河洛四象陣,便派人走下雲梯,將情況回復給宋江。兀顏小將軍再次走出陣門,橫戟問道︰“你還認得我的陣嗎?” 宋江答道︰“這是變出的河洛四象陣。”

    那兀顏小將軍搖著頭,冷笑一聲,又回到陣中,登上將台,將號旗左搖右擺,再次變出陣勢。吳用和朱武在將台上觀察後,朱武說道︰“這是變成了循環八卦陣。” 他們又派人將消息告知宋江。

    那小將軍再次來到陣前,高聲問道︰“你還能認出我的陣嗎?” 宋江笑著說︰“想必只是變出循環八卦陣,沒什麼稀奇的。”

    小將軍听了,心中暗自思忖︰“我這幾個陣勢都是秘密傳承下來的,沒想到卻被此人識破。宋兵之中,必定有能人。” 兀顏小將軍再次回到陣中,下馬登上將台,揮動號旗,左右盤旋,變出一個陣勢,只見四周都沒有出路,里面隱藏著八八六十四隊兵馬。

    朱武再次登上雲梯觀看,對吳用說道︰“這是武侯八陣圖,隱藏了首尾,一般人都不了解。” 于是,他派人請宋公明來到陣中,登上將台觀看這個陣法,並解釋道︰“可別小瞧了遼兵,他們的這些陣圖都是有傳承的。這四個陣法都是從同一流派傳承下來,沒有絲毫差錯。先是太乙三才陣,演變出河洛四象陣,四象陣又生出循環八卦陣,八卦陣再變出八八六十四卦,最終演變成八陣圖。這是循環無窮、絕妙高超的陣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宋江走下將台,騎上戰馬,來到陣前。小將軍將戟插在地上,勒住馬,站在陣前,高聲大叫︰“你能認出我的陣嗎?” 宋江喝道︰“你這小將年幼學淺,如同井底之蛙,只以為這樣的陣法就絕頂高明了。你這藏頭八陣圖,能瞞得過誰?就連我大宋的小孩子都瞞不過!”

    兀顏小將軍說道︰“你雖然識得我的陣法,那你也排一個奇異的陣勢,來瞞過我。” 宋江喝道︰“就我這九宮八卦陣勢,雖然不算高深,但你敢攻打嗎?” 小將軍大笑道︰“就這麼個小陣,有什麼難的!你們軍中別放冷箭,看我來攻打你這個小陣。” 有詩為證︰

    九宮八卦已無敵,河洛四象真堪奇。

    莫向陣前夸大口,交鋒時下見危機。

    且說兀顏小將軍當即傳下將令,讓太真駙馬、李金吾各撥一千軍,說道︰“等我打透這個陣勢,你們便來策應。” 傳令完畢,眾軍擂響戰鼓。宋江也傳下將令,讓軍中擂響三通戰鼓,門旗向兩邊打開,放打陣的小將進來。

    那兀顏延壽帶著本部二十來員牙將,一千披甲馬軍,他掐指一算,當日屬火,便不從正南離位進攻,而是帶著軍馬轉向右邊,從西方兌位出發,揮動白旗,殺入陣內。後面的軍馬被宋軍弓箭手射住,只有一半人馬得以進入陣中,其余的都退回本陣。

    卻說小將軍進入陣中後,便直奔中軍,只見中間白茫茫一片,如同銀牆鐵壁一般,將小將軍團團圍住。兀顏延壽見了,嚇得面如土色,心中暗想︰“陣里怎麼會有這樣的城子?” 他連忙命令士兵從四邊打通原來的道路,想要殺出陣去。

    眾軍回頭一看,只見白茫茫一片,如同銀色的海洋,滿地只听見水響,卻不見路徑。小將軍十分慌張,帶領軍隊朝著南門殺去,只見無數團火塊、萬縷紅霞在地上滾動,卻不見一個宋軍的身影。小將軍哪里敢從南門出去,便斜著向東門殺去,只見帶葉的樹木、連枝的山柴交錯塞滿地面,兩邊都是鹿角,根本無路可進。

    無奈之下,他又轉向北門,卻見黑氣遮天,烏雲蔽日,伸手不見五指,仿佛進入了黑暗地獄一般。那兀顏小將軍在陣內,四門都找不到出路,心中懷疑道︰“這肯定是宋江施展的妖法。不管怎樣,就從這里拼死沖出去。” 眾軍領命,齊聲吶喊,奮力殺去。

    這時,旁邊突然殺出一員大將,高聲喝道︰“乳臭未干的小將,往哪里跑!” 兀顏小將軍想要迎戰,卻措手不及,腦門上早有一鞭飛來。小將軍眼明手快,連忙用方天戟抵擋,只听得雙鞭同時落下,早把戟桿打斷成兩段。他還來不及掙扎,就被那員大將撲入懷中,那大將輕舒猿臂,一把扭住他的狼腰,將這兀顏小將軍活捉了過去。這位大將攔住遼軍後軍,喝令他們下馬投降。眾軍在這黑天摸地、不辨東西的情況下,只得下馬受降。

    原來,拿住小將軍的不是別人,正是虎軍大將雙鞭呼延灼。當時公孫勝在中軍施展法術,得知捉了小將軍,便收了法術,陣中又恢復了青天白日的模樣。

    且說太真駙馬和李金吾將軍各率領一千兵馬,只等陣中傳來消息,便要來策應。卻一直不見動靜,不敢貿然殺過來。宋江來到陣前,高聲喝道︰“你們這兩支軍隊,還不投降,更待何時!兀顏小將已經被我生擒在此。” 他喝令群刀手將兀顏小將軍押到陣前。

    李金吾見了,騎著一匹馬,手持一條槍,徑直沖過來要救兀顏延壽。卻有霹靂火秦明正在前部,他揮動狼牙棍,直取李金吾。兩匹馬相交,兵器相互踫撞,兩軍齊聲吶喊助威。李金吾心中先自慌亂,出手的速度和緩急都出現了差錯,被秦明當頭一棍,連頭盔帶腦袋打得粉碎,李金吾從馬上栽倒下來。

    太真駙馬見李金吾戰敗,率領軍隊便往回逃。宋江催動兵馬掩殺過去,遼兵大敗而逃。宋軍奪得戰馬三千多匹,旗幡、劍戟丟棄得滿山遍野都是。宋江率領軍隊徑直朝著燕京進發,一心想要長驅直入,席卷敵軍,恢復大宋的疆土。有詩為證︰

    矢心直欲退強兵,力殫機危竟不成。

    生捉兩員英勇將,敗軍殘卒奔遼城。

    且說那戰敗的遼軍殘部逃回遼國,見到兀顏統軍,紛紛報告說小將軍去攻打宋兵陣勢,結果被他們活捉了,其余的牙將也都歸降了;李金吾則被宋軍那邊的一個叫秦明的人,一棍給打死了,軍卒們四散奔逃,不知去向;太真駙馬倒是撿回了一條命,但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兀顏統軍听後大驚,說道︰“我兒自幼學習陣法,對其中的玄妙頗為知曉。宋江那廝用的什麼陣勢,竟把我兒給捉了?” 左右回答道︰“只是個九宮八卦陣勢,也沒什麼稀奇的。咱們小將軍擺了四個陣勢,都被那些蠻子識破了。最後,他們還對小將軍說︰‘你識得我這九宮八卦陣,你敢來攻打嗎?’咱們小將軍便率領著千百騎馬軍,從西門殺了進去,卻被宋軍的強弓硬弩擋住,只有一半人馬得以進入。也不知怎麼回事,就被他們生擒活捉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兀顏統軍說︰“就這九宮八卦陣,有什麼難攻打,肯定是他們變了陣勢。” 眾軍說道︰“我們在將台上看到,他們陣中隊伍一動不動,旗幡也沒有改變,只是上面有一片黑雲籠罩著整個陣中。” 兀顏統軍說︰“如此看來,必定是妖術。我若不起兵,那廝也會來。若不取勝,我唯有自刎以謝罪。誰敢做我的前部先鋒,領兵前去?我率領大隊人馬隨後就到。”

    這時,帳前有兩員將領站了出來,齊聲說道︰“我們二人願做前部先鋒。” 一個是大遼番官瓊妖納延,另一個是燕京番將,復姓寇,名鎮遠。兀顏統軍十分高興,說道︰“你們兩個要小心謹慎,帶領一萬軍兵做前部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我率領大軍隨後就到。”

    且不說瓊、寇二將領命出發,擔任先鋒去開路。再說兀顏統軍隨即開始整頓本部下的十一曜大將和二十八宿將軍,準備傾巢而出。

    先說那十一曜大將︰

    太陽星御弟大王耶律得重,率領五千兵馬;

    太陰星天壽公主答里孛,帶領女兵五千;

    羅星皇佷耶律得榮,率領雄兵三千;

    計都星皇佷耶律得華,率領雄兵三千;

    紫氣星皇佷耶律得忠,率領雄兵三千;

    月孛星皇佷耶律得信,率領雄兵三千;

    東方青帝木星大將只兒拂郎,率領三千兵馬;

    西方太白金星大將烏利可安,率領三千兵馬;

    南方熒惑火星大將洞仙文榮,率領三千兵馬;

    北方玄武水星大將曲利出清,率領三千兵馬;

    中央鎮星土星上將都統軍兀顏光,總領各飛兵馬首將五千,鎮守中壇。

    兀顏統軍又點齊部下那二十八宿將軍︰

    角木蛟孫忠、亢金龍張起、氐土貉劉仁;

    房日兔謝武、心月狐裴直、尾火虎顧永興;

    箕水豹賈茂、斗木獬蕭大觀、牛金牛薛雄;

    女土蝠俞得成、虛日鼠徐威、危月燕李益;

    室火豬祖興、壁水成珠那海、奎木狼郭永昌;

    婁金狗阿哩義、胃土雉高彪、昴日雞順受高;

    畢月烏國永泰、觜火猴潘異、參水猿周豹;

    井木犴童里合、鬼金羊王景、柳土獐雷春;

    星日馬卞君保、張月鹿李復、翼火蛇狄聖;

    軫水蚓班古兒。

    兀顏光整頓好十一曜大將和二十八宿將軍後,率領大隊精兵二十多萬,幾乎傾全國之力,還請大遼國主御駕親征。

    且不說兀顏統軍率領大隊人馬鋪天蓋地而來。再說先鋒瓊、寇二將帶領一萬人馬,逢山開路,率先前來進兵。很快,就有細作把消息報告給宋江,說這場廝殺必定規模不小。

    宋江听後大驚,立即傳下將令,一面讓盧俊義部下的所有軍馬全部集合,一面又召集檀州、薊州原有的人員前來听候調遣。還邀請趙樞密前來監督戰事。另外,讓水軍頭目帶領水手人員全部上岸,都到霸州集合,從陸路進發。水軍頭領負責護送趙樞密,跟在後面,所有軍馬都向幽州進發。

    宋江等人迎接趙樞密,參拜完畢。趙樞密說道︰“將軍如此勞心費力,真是國家的棟梁之材,您的英名必將流傳萬載,您的功德永不磨滅。下官回朝後,必定在天子面前極力保薦將軍。” 宋江回答道︰“小將無德無能,不值一提。這都是托天子洪福齊天,仰仗元帥虎威,才偶然立下小功,並非小將一人之力。如今有探听消息的人回報,得知遼國兀顏統軍率領二十萬軍馬,傾國而來。興亡勝敗,在此一戰。特請樞相另外安營扎寨,在十五里外屯扎,看宋江我盡忠竭力,效犬馬之勞,與眾兄弟齊心協力,決戰這一場。依靠天子的盛德,早日取勝,以報答朝廷。”

    趙樞密說︰“將軍要善于把握時機。孫子說過︰‘多算勝,少算不勝。’要多加謀略,事事都要仔細考慮。” 宋江于是辭別趙樞密,與盧俊義一起率領大兵,轉過幽州地面所屬的永清縣界,將軍馬屯扎下來,安下營寨。聚集諸將頭領在營帳中一同商議軍情大事。

    宋江說道︰“此次兀顏統軍親自率領遼兵傾國而來,絕非小事。生死勝負,就在這一戰。你們眾兄弟都要努力向前,不可有退縮後悔之意。只要立下微小功勞,上報朝廷,天子的恩賞,必定會與大家一同分享,絕不會有獨自享用的道理。” 眾人都站起身來,齊聲說道︰“兄長的命令,誰敢不遵從!我們必定盡心竭力,報答兄長的大恩。”

    正商議著,小校前來報告︰“有遼國使者前來下戰書。” 宋江讓人把使者叫到帳下,呈上戰書。宋江拆開戰書一看,原來是遼國兀顏統軍帳前先鋒使瓊、寇二將軍,作為前部兵馬,約定明日決戰。宋江在戰書末尾批示,答應明日決戰。又招待來使酒食,然後讓他回到本寨。約定明日天明,準時決戰。

    此時已是秋盡冬來,士兵們身披厚重鎧甲,戰馬也披上了皮甲,一切都準備就緒。次日,五更時分就開始做飯,天剛亮就拔營起寨,全體人馬出發。沒走四五里路,宋兵就與遼兵迎面相遇。遠遠望去,在皂雕旗影中,閃出兩員先鋒的旗號。戰鼓喧天,門旗打開,只見那瓊先鋒一馬當先,出現在陣前。他是怎樣的打扮呢?但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頭戴魚尾卷雲鑌鐵冠,身披龍鱗傲霜嵌縫鎧,身穿石榴紅錦繡羅袍,腰系荔枝七寶黃金帶,足穿抹綠鷹嘴金線靴,腰懸煉銀竹節熟鋼鞭。左插硬弓,右懸長箭。騎著跨越山嶺的巴山獸般的戰馬,手持能翻江攪海的龍形長槍。

    當下,瓊妖納延橫槍躍馬,立在陣前。宋江在門旗下看到瓊先鋒如此英勇,便問道︰“誰去與這位將軍交戰?” 這時,九紋龍史進提刀躍馬,出陣與瓊將軍挑戰。兩匹戰馬交錯,兩種兵器並舉,鞍上的人爭斗,坐下的馬也相互廝斗,刀來槍往,好似一團花,槍來刀去,又似一簇錦,四條手臂揮舞得縱橫交錯,八只馬蹄奔跑得撩亂紛雜。

    史進與瓊妖納延斗了二三十合,漸漸氣力不支,撥轉馬頭,朝著本陣便跑,瓊先鋒縱馬追趕。宋江陣上,小李廣花榮正在宋江背後,看到史進輸了,便拈起弓,搭上箭,把馬趕到陣前,等瓊先鋒的馬跑近,颼的一箭,正中瓊先鋒面門,瓊先鋒翻身落馬。史進听到背後有人落馬,猛地回身,又是一刀,結果了瓊妖納延的性命。可憐這位能征善戰的番官,到此也難免喪命。

    那寇先鋒看到瓊先鋒被砍死,頓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躍馬挺槍,徑直來到陣前,高聲大罵︰“賊將怎敢暗算我兄長!” 這時,病尉遲孫立飛馬而出,直沖向寇鎮遠。軍中戰鼓喧天,耳邊喊聲不斷。孫立的金槍使得神出鬼沒,寇先鋒見了,先自嚇得膽戰心驚。斗了不到二十回合,寇先鋒勒轉馬頭便跑,不敢回陣,生怕沖亂了陣腳,便繞著陣向東北方向逃去。

    孫立一心想要建功,怎肯放過,縱馬追趕。寇先鋒跑遠了,孫立在馬上帶住槍,左手拈弓,右手取箭,搭上箭,拽滿弓,看準寇先鋒後心,一箭射去。那寇將軍听到弓弦響,連忙把身子一倒,那枝箭正好射到,他順手一抓,便抓住了那枝箭。孫立見了,暗暗喝彩。

    寇先鋒冷笑道︰“這廝賣弄弓箭!” 便把那枝箭咬在嘴里,把槍掛在了事環上,急忙用左手取出硬弓,右手搭上箭,扭過身來,朝著孫立前心窩就是一箭。孫立早已偷眼看到,在馬上左躲右閃,那枝箭射到胸前,孫立把身子往後一倒,那枝箭便從身上飛了過去。他的馬收勒不住,只顧往前跑。

    寇先鋒把弓掛在臂上,扭回身去看孫立是否中箭。寇先鋒心想︰“他肯定是中箭了。” 原來孫立兩腿有力,緊緊夾住寶鐙,故意倒在馬上,裝作中箭的樣子,卻並沒有墜下馬來。寇先鋒勒轉馬頭,想要來捉孫立。兩匹馬的馬頭正好迎面相對,相距不過丈尺,孫立突然跳將起來,大喝一聲︰“不這樣拿你,你就跑了!” 寇先鋒吃了一驚,說道︰“你只能躲過我的箭,可躲不過我的槍!” 說著,便朝著孫立胸前奮力一槍刺來。

    孫立挺起胸脯,迎著他的槍,槍尖刺到鎧甲上,孫立微微一側身,那槍便從肋下刺了過去,寇將軍卻一下子撲入孫立懷里。孫立趁機提起腕上的虎眼鋼鞭,朝著寇先鋒的腦袋用力砸下,削去了半個天靈骨。那寇將軍在鎮遠做了半輩子番官,最終死在孫立之手,尸骸倒在馬前。孫立提槍回到陣前。

    宋江見狀,立即指揮三軍,掩殺過去。遼兵失去主將,頓時亂作一團,四處逃竄,各自逃命。

    宋江正在追趕之際,忽然听到前面連珠炮響。宋江連忙讓水軍頭領先擋住,派一支軍卒人馬守住水口。又派花榮、秦明、呂方、郭盛騎馬上山頂觀望,只見密密麻麻,番軍人馬鋪天蓋地而來。宋江嚇得三魂出竅,七魄悠悠。正所謂︰饒君便有張良計,到底難逃白虎危。那麼,前來的大隊番軍究竟是哪里的人馬呢?且听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典白話合集》,方便以後閱讀古典白話合集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戰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典白話合集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戰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將並對古典白話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