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張好古

第四八二章 糧船到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東溪听水夜半更 本章︰第四八二章 糧船到了

    兩人來到琉璃殿前。藍色的琉璃瓦在白雪的映襯下泛著夢幻般的光芒,宛如一片靜謐的海洋。崇禎仰頭望著,輕聲道︰\"每次朕心煩時,就來這里坐坐。想著遠方有你這樣的臣子在為朕分憂,心里就踏實許多。\"

    張好古站在皇帝身後,看著這個孤獨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他想告訴皇帝松江的街道有多熱鬧,想告訴皇帝那里的孩子們現在都能讀書識字,想告訴皇帝海邊的日出有多壯麗...但最終,他只是輕聲說︰\"陛下保重龍體,大明需要您。\"

    崇禎轉過身,雪光的映襯下他的眼楮格外明亮。\"致遠,留下來陪朕用膳吧。朕讓人準備了你愛吃的江南菜。\"

    \"臣...遵旨。\"致遠的聲音有些顫抖。

    天色漸暗,御膳房特意做了清蒸鰣魚、蟹粉獅子頭和蓴菜羹。崇禎破例讓致遠坐在自己身邊,而不是按照規矩遠遠地下座。王承恩在一旁伺候,眼中滿是驚訝——皇帝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親近一個臣子了。

    \"嘗嘗這個,朕記得你最愛吃魚。\"崇禎親自為致遠夾菜。

    致遠受寵若驚,連忙起身謝恩,被崇禎按回座位。\"今夜沒有君臣,只有師生重逢。\"

    酒過三巡,崇禎的臉上泛起紅暈,話也多了起來。\"致遠,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嗎?\"

    兩人相視而笑,仿佛回到了那段金鑾殿殿試的時候。但很快,崇禎的笑容黯淡下來。\"如果...如果朕的兄長還在,或許大明不會...\"

    \"陛下!\"致遠急忙打斷,\"先帝在天之靈,定會為陛下如今的勤政愛民感到欣慰。\"

    崇禎搖搖頭,飲盡杯中酒。\"朕每日批閱奏章到深夜,可國事依然每況愈下。有時候朕想,是不是朕真的...\"

    \"陛下!\"致遠再次打斷,這次更加堅決,\"大明有陛下這樣的明君,是萬民之福。眼下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君臣一心,必能渡過難關。\"

    崇禎定定地看著致遠,仿佛要從他眼中找出答案。良久,他輕聲道︰\"希望如此。\"

    晚膳後,崇禎堅持要送張好古到宮門。這在禮制上是極大的殊榮。月光下,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明日早朝,朕會宣布你新職的決定。\"崇禎在宮門前停下,\"不管有多少反對聲音,朕都會堅持。\"

    致遠跪地叩首︰\"臣定當肝腦涂地,報效陛下知遇之恩。\"

    崇禎扶他起來,突然壓低聲音︰\"小心溫體仁。他...不會善罷甘休。\"

    致遠心頭一凜,但面上不顯︰\"臣明白。\"

    看著致遠的身影消失在宮門外,崇禎站在原地久久不動。王承恩輕聲提醒︰\"陛下,夜深了,該回宮了。\"

    \"承恩,你說朕這個皇帝,是不是當得很失敗?\"崇禎突然問道。

    王承恩嚇得跪倒在地︰\"陛下何出此言!陛下勤政愛民,日理萬機...\"

    \"起來吧。\"崇禎疲憊地擺擺手,\"朕只是...有時候覺得很累。\"

    他最後看了一眼致遠離去的方向,轉身走向深宮。雪光照在他明黃色的龍袍上,卻照不進他沉重的內心。

    而在宮門外,致遠回頭望了一眼緊閉的朱紅大門,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知道,等待他的將是一場腥風血雨。但為了這個信任他的皇帝,為了這個他深愛的國家,他願意赴湯蹈火。

    夜風吹過,帶來遠處更鼓的聲音。三更天了,新的一天即將開始,而紫禁城內的暗流,才剛剛開始涌動。

    當張好古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時,他驚訝地發現成均竟然還在等待著他。成均面帶微笑地迎上前,告訴張好古一個好消息︰自從他離開後,就再也沒有人來打擾他們了。

    不僅如此,戶部的畢自嚴大人還親自前來監督驗成色和過稱的過程,確保一切都按照規定進行。而錦衣衛的駱大人更是一直堅守到交驗完畢才離開。所有的交收文書也都已經妥善辦理好了。

    听到這些,張好古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他對成均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並讓成均明天回家去看看。然而,成均卻堅決地拒絕了這個提議。

    成均一臉認真地說道︰“我覺得還是留在這里等袁飛回來比較好。畢竟現在是非常時期,誰也說不準會發生什麼意外狀況。我現在不會離開,等袁飛回來再說。”

    他頓了頓,接著說︰“而且,有我和大寶兩個人一起保護大人,總比只有吳大寶一個人要穩妥得多吧。多一個人就多一份保障嘛。”

    成均稍稍加重了語氣,繼續說道︰“雖然回家幾天確實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大人的安全可是至關重要的啊!我寧願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也要確保您的安全,萬無一失。”

    張好古听了成均的這番話,也覺得有些道理,于是便點頭表示同意。

    成均注意到張好古臉上的倦意,連忙關切地說︰“你看起來很累了,早點去休息吧。我也去找個地方睡一會兒。”說完,他便轉身去找睡覺的地方了。

    張好古雖然心中有些不情願,但還是決定按照成均的建議去早朝,于是他簡單洗漱後便躺下睡覺了。

    第二天清晨,張好古早早地起床,洗了把臉,匆匆吃了點早餐,就出門了。此時,成均和吳大寶已經在門外等候多時。今天的情況有些不同,駕車的人竟然是成均本人。不僅如此,跟隨張好古一同回京的那十位老弟兄也都在,顯然他們已經得知了昨天發生的事情。

    早朝結束後,張好古原本打算直接回家休息,畢竟他不需要坐班。然而,當他看到成均和吳大寶時,成均卻告訴他一個重要的消息︰運糧的船隊已經抵達通州碼頭。

    張好古听聞這個消息後,立刻改變了主意。他毫不猶豫地調轉馬頭,直奔戶部而去。到了戶部,他徑直找到了畢自嚴,並將運糧船隊到達的消息告訴了他。畢自嚴一開始並沒有太在意,只是隨意地吩咐手下人去喊倉科員外過來。

    在等待的當中,畢自嚴隨口問了一句,這次帶來多少糧食。

    張好古告訴畢自嚴,帶來九萬石大米,本來應該是十石,因天津衛幫助護送利稅銀,就按市價賣給天津衛一萬石。

    “什麼十萬石,你怎麼不早說呢?算了,一會我也親自過去吧?一萬石給了天津衛,天津不缺糧,怎麼不一起解來京城呢?”

    說完話,畢自嚴放下手里賬本,不等倉科郎中過來,便拽著張好古找了過去。

    半路上遇到了倉科郎中,畢自嚴把他拽上了自己的馬車,喊上張好古,一行人去了通州碼頭。

    臘月的通州碼頭,漕船如林,帆影重重。運河兩岸,腳夫們扛著麻袋,喊著號子。遠處,兩輛馬車在護衛的保護下緩緩駛來,頭前的車簾微掀,露出一張威嚴的面孔——戶部尚書畢自嚴。

    他身旁坐著戶部倉科郎,正翻著一本賬簿,眉頭緊鎖。

    而後面的馬車也停了下來,松江知府張好古神色輕松,輕輕一跳,下了馬車。

    “畢大人,這批糧食若能順利入庫,京城東庫的糧倉就能滿了。”倉科郎低聲說道。

    畢自嚴微微頷首,目光深沉︰“九萬石,不算多,但能解一些災禍中的難民。”

    張好古來到畢自嚴的馬車前笑道︰“松江今年風調雨順,百姓納糧踴躍,下官不敢怠慢,親自押送,確保萬無一失。”

    三人走到碼頭,迎面便見一艘大船緩緩靠岸,船頭站著兩名武將——護國軍二團長袁飛和水師儉事李明忠。

    袁飛依然消瘦,但精神十足,一身戎裝,腰間挎著胡國軍制式軍刀,目光如鷹般銳利。李明忠則略顯儒雅,但眉宇間透著軍人的剛毅。

    二人見畢自嚴,張好古等人走來,立刻上前行禮。

    “末將袁飛,參見張大人大人!”

    “水師儉事李明忠,見過諸位大人!”

    張好古抬手示意免禮,目光掃過船上堆積如山的糧袋,問道︰“路上可有耽擱?”

    袁飛抱拳道︰“回大人,自天津衛與張知府分別後,末將和李儉事日夜兼程,沿途雖有水匪窺伺,但無人敢犯。”

    李明忠補充道︰“水師派了戰船護航,確保漕運無虞。”

    張好古滿意地點頭︰“袁團長、李儉事辛苦了,這批糧食若能順利入倉,朝廷必有嘉獎。”

    倉科郎早已帶著幾名吏員登上船,開始查驗糧食。他抓起一把米,仔細看了看,又嗅了嗅,確認無霉變、無摻假後,才向畢自嚴稟報︰“大人,糧食品質上乘,數目也對得上。”

    畢自嚴終于露出一絲笑意︰“好,即刻安排入庫,不得延誤。”

    袁飛和李明忠指揮士兵們開始卸糧,碼頭上一片忙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學名張好古》,方便以後閱讀學名張好古第四八二章 糧船到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學名張好古第四八二章 糧船到了並對學名張好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