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像一盆打翻的墨汁浸透漢東的天空。
祁進步望著車窗外倒退的梧桐樹,雨水在玻璃上劃出蜿蜒的裂痕,恍惚間竟像極了兩年前在湘西查辦稀土走私案時,那個被雙規的縣委書記辦公室里掛的山水畫——同樣支離破碎的筆觸,同樣晦暗不明的底色。
手機在西裝內袋震動起來。
司機老周從後視鏡瞥見他掏出那部黑色加密電話時,默默調高了車載收音機的音量。
新聞正在播報第四輪巡視組受理信訪的倒計時︰&34;截至2014年12月30日……&34;
&34;哥!&34;電話那頭的聲線裹著電流聲劈進耳膜,&34;老地方?&34;
祁進步的手指無意識摩挲著公文包邊緣的磨損痕跡。
那里藏著今天下午才封存的最後三份舉報材料,其中某份關于光明湖改造工程的線索,牽扯到省發改委某位曾在太學與他同期進修的干部。
&34;七點半,巷子口那家徽菜館。&34;他听見自己喉嚨里滾出的沙啞。
暮色中的青磚牆泛著油潤光澤,檐角飛翹的徽派門樓懸著&34;同慶樓&34;鎏金匾額 。
這棟始建于民國初年的三進宅院,門墩處嵌著半截斷裂的&34;東風菜館&34;石匾——某個時期改名留下的歷史褶皺里,仍能辨認出兄弟倆用鋼筆刻的&34;祁氏兄弟到此一游&34;,墨痕早被三十年的油煙沁成褐色的年輪 。
推門而入,天井里立著明代樣式的青石魚缸,幾尾太平湖鯽魚在浮萍下游弋。
二樓回廊的木格窗欞糊著桑皮紙,透過民國時期安裝的西洋彩色玻璃,將落日余暉折射成斑駁的徽州水墨 。
八仙桌木紋里浸著深褐色的腌篤鮮湯汁,桌角刀痕是1987年某次激烈爭執的見證——剁骨刀劈入柏木的裂口,至今仍滲出松脂清香 。
正廳照壁懸掛著&34;清正廉明&34;的烏木牌匾,金漆剝落處露出嘉慶年間的匠人題記。左側明廚里,戴著靛藍頭巾的老師傅正在鐵鍋邊&34;篤篤&34;敲打毛豆腐,乳酸菌在竹篩上綻放出雪絨般的菌絲 。
後廚防空洞改造成的酒窖內,排列著1972年封缸的太平猴魁黃酒,陶壇表面凝結的鹽霜如同徽州連綿的雪峰 。
炭爐上的徽州一品鍋沸騰著層層疊疊的豐腴︰底層冬筍汲取著三層肉的油脂,中間蛋餃包裹著蝦仁與馬蹄的脆爽,頂層鋪陳的徽州刀板香臘肉,正將三十年橡木燻香滲入湯底 。
侍者端來的青花瓷盤中,古法腌制的臭鱖魚泛著琥珀色光澤,蒜瓣肉在筷子輕觸下如松針般簌簌散落,發酵產生的游離氨基酸在舌尖炸開三重鮮味 。
包廂牆面的炭筆涂鴉里,&34;寧可食無魚,不可心蒙塵&34;的祖訓與兒童稚嫩的&34;進步是豬&34;相互疊印。
收銀台後的博古架上,1989年抗洪表彰會的集體照旁,靜靜躺著半截印有&34;徽州同慶樓1972&34;的紅磚煙囪——這是老廚子從拆遷廢墟中搶救的歷史殘片 。
八仙桌在二樓最角落的包廂,木紋里沁著三十年老醬湯的咸香。
祁高閣脫下的檢察官制服搭在藤椅上,領口第二顆紐扣不見了——這是兄長再熟悉不過的細節,就像小時候弟弟每次打架回來總要扯掉那顆扣子。
&34;巡視組明天撤場?&34;祁高閣用筷子尖撥弄著臭鱖魚上的紅椒,&34;听說省委招待所後廚今天運出去三箱茅台,怕不是給你踐行?&34;
祁進步沒接茬。
他的視線掠過弟弟眉骨處新添的結痂,那是上周到廠區時被飛濺的磚石劃傷的。
作為反貪局長,祁高閣本該坐在辦公室听匯報,卻偏要沖到現場和舉著煤氣罐的工人對峙。
&34;爸的降壓藥按時吃了?&34;祁進步突然問。
空氣凝固了兩秒。
祁高閣的筷子懸在半空,油星滴落在印著紙上——那是他隨手拿來包燒餅的。
&34;上周三我讓司機送了兩箱贛南臍橙過去。&34;祁進步從公文包抽出牛皮紙袋,&34;順便在老爺子書房發現了這個。&34;
泛黃的《黨內監督條例》內頁夾著張黑白照片︰1987年的祁家父子,背後是掛著&34;清正廉明&34;牌匾的村委會辦公室。
十五歲的祁進步攥著父親的梅花表,十二歲的祁高閣踮腳偷瞄案卷上的紅頭文件。
瓦罐湯在炭爐上咕嘟作響。祁高閣摸出包未拆封的黃山毛峰,指尖在&34;巡視組專用&34;的封條上頓了頓,終究還是撕開倒進搪瓷缸。
&34;光明湖招標檔案我看過了。&34;祁進步將茶盅推過桌面,&34;山水集團那個叫高小琴的總經理,和趙立春的兒子有資金往來。&34;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祁高閣的瞳孔驟然收縮。
三天前,反貪局剛收到匿名寄來的高小琴體檢報告,顯示這位叱 商界的鐵娘子竟懷著五個月身孕。而此刻兄長輕描淡寫拋出的線索,像把鋒利的手術刀,瞬間剖開了漢東省政商交織的腫瘤。
&34;趙瑞龍的離岸公司,上個月通過地下錢莊轉移了八千萬。&34;祁進步從手機調出加密郵件,&34;這是國際合作局剛傳來的資金流向圖。&34;
祁高閣突然笑起來,笑聲驚飛了窗外樟樹上的夜鷺。
他想起去年中秋家宴,父親把哥倆送的五糧液全潑進了花壇︰&34;你們一個個都在京城當欽差,倒是把祁家祖傳的軸勁兒發揚光大了!&34;
服務生進來添炭時,祁進步正在紙上畫關系網。
趙立春的名字被圈在正中央,放射狀紅線連著省政法委書記高育良、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
&34;沙瑞金昨天約我喝了三小時茶。&34;祁高閣用筷子蘸著魚湯,在&34;李達康&34;旁邊寫了個&34;橫&34;字,&34;他說要推薦我當省紀委副書記。&34;
祁進步筆尖在&34;高育良&34;三字上戳出個洞。
他想起巡視組進駐時這位法學教授出身的省委副書記,如何用《資治通鑒》里的典故解釋&34;漢大幫&34;不過是正常的師生情誼。
那些掛在嘴邊的&34;政治規矩&34;,此刻在餐巾紙上化作纏繞的蛛網。
喜歡紅色家庭的我,在漢東巔峰對決請大家收藏︰()紅色家庭的我,在漢東巔峰對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