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和往年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大年初一一就是高處拜年,到了大年初二,李梟就帶著一大家子去了廠甸廟會。
廠甸廟會之前也停了幾年,今年剛開,這也是公私合營後,四九城唯一的官辦春節廟會,場面可以說相當盛大。
可以從和平門外的橋頭,直接擺到虎坊橋的十字路口,要知道這一段距離足足有15公里。
在路的兩邊有著各種各樣的攤位。
特色小吃、兒童玩具、文化藝術品、雜技表演、搭台唱戲的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像是小吃李梟一路走來就看到了多種,艾窩窩、炸三角、豌豆黃、羊霜霜、甑兒糕、薄脆、冰糖葫蘆等等!
這麼多小吃要是在平時想要吃到可不容易,需要跑很多攤位。
就為了吃這麼一口小吃,早上李梟就沒吃飯,專門為了這些小吃來的,一些小吃也不買多,就買上一份,然後一家人分著吃,每種小吃都能夠吃上一兩嘴。
兒童玩具雖然沒有後世樣子多,但可玩的東西也不少。
雞啄米、轉花筒、竹節蛇、紙蝴蝶、布老虎等等之類的,還有吹糖人、小鬃人、彩面塑。
只要是小孩來到這些攤位前就邁不動腿。
很多小孩看到大人不給買,直接就哭了起來,很多大人也不慣著,直接就啪啪啪一陣打。
不過也有心軟的家長,就會給孩子買一兩個。
李梟就屬于後者,帶著小悠然買了一個糖人,又買了一個雞啄米這才去其它地方玩。
不過等到文化藝術品那一塊,就輪到李梟走不動道了。
文化藝術品廟會上賣的更是五花八門,有賣碑帖、紙墨筆硯的,也有賣古董、珠寶玉器、雕漆琺瑯的。
李梟只能說是半個文化人。
雖然對一些古籍也很喜歡,不過其中有一大半是奔著收藏的目的去的,包括古董也一樣,純粹為了它們今後價值。
當然李梟也不會刻意去收集,收集這些以後有的是時間。
他屬于踫上喜歡的東西了,就買下收藏起來,如果東西太貴他也不強求。
那就不買了
不過就算是抱著這種心態去收集,這些年下來零零總總也是買了十幾樣東西,算做是自己的收藏。
這一次李梟就在一堆東西中,找出了一幅《溪山行旅圖》的仿品。
這幅畫原本屬于北宋範寬創作的一幅墨筆畫,不過它買的屬于明代的仿品,就算到了後世價值也不高。
但李梟卻很喜歡,價格倒也不貴,只花了十幾塊錢。
倒是李彤在一堆舊書中,選出了好幾本古代醫書,只不過很多都損壞了,一看就是沒好好保養。
但也算是勉強能看,也就拿了下來。
書里面的方子雖然都是古方,但也很有研究的價值,這還不是這幾本書中最貴重的,最貴重的還要屬書中記載的一些新的體會。
能寫成書並且流傳下去的,書中的內容肯定有些東西,否則的話早就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里了。
至于廟上的表演,那就更吸引人了。
表演飛叉的、耍五虎棍的、玩中幡的、耍壇子的、扔石鎖的,還有表演古彩戲法的,每一個都很精彩。
特別是古彩戲法,那些表演的人員,要是放在後世的話,可以說都是最頂尖的存在。
很多戲法並不稀奇。
就像是三仙歸洞,你明知道它是怎麼回事,是什麼原理,但人家在你面前表演,你就是看不出來。
還有像是吉慶有余、空碗變水,知道原理,但也看不出破綻。
這種在後世可不常見。
李梟記得後世有一年的春晚上,有一個表演魔術的節目,是變出很長的一個面包來,結構直接就露餡了,被拍到了是從袖子里抽出來的。
當然就算是不被拍到,眾人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但知道歸知道,露餡歸露餡。
一下子就沒了看下去的興趣。
從早上逛到快到了中午,在廟會上來回走了一遍,李梟這才帶著一家子回來百萬莊。
倒是在回去的時候,李梟看到了一位戴著大口罩、墨邊老花鏡和厚厚的皮帽子的領導在逛廟會。
只不過和這一位李梟並不熟悉,也就沒上前打招呼。
放假的時間過的很快,很快就到了初三,各行各業也都陸續開工,李梟也是收了收心思。
把注意力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第三機械廠研究所中。
听到張工所說農機的研究進度,李梟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張工你抽出一部分人來進行測試,其余的人全部聚集起來,過幾天會有一些新同志過來,我們會組成一個新的研究團隊,專門研究極端環境應用的車輛。”。
“那應急機械橋的設計呢?”,听到李梟這麼說,張工也是遲疑了一下這才道。
“一起研究,圖紙我已經給了你們,橋梁結構還算簡單,主要是車輛問題,這一次一起研究出一款六驅運載卡車出來。”。
說完李梟就又看向了旁邊的趙工道“趙工,新款卡車其中很多技術,會用到你們這幾年研究出來的技術,你也派幾個人協助張工他們研究。”。
“是,科長。”,趙工沒有遲疑的就道,不過說完猶豫了一下就又好奇的開口道“科長,這一次卡車是什麼樣的?你能不能也和我說說。”。
外人或許不知道,但他可知道,只要李梟拿出來的東西,還真沒簡單的。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