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雜耍的不止一家,一圈下來發現了三四家。
耍武術的也不止一個,也有著許許多多表演武術的,胸口碎大石、油錘貫頂、耍春秋大刀等等。
這些雜耍李梟前世也就是小時候看過,長大之後雜耍的人就少了。
也是看的津津有味,特別是耍春秋大刀的那人,李梟還試了試拿刀的重量,至少有五六十斤,要知道耍春秋大刀的,耍的刀一般也就二三十斤,五六十斤的大刀,絕對算得上是吸引人的一個點。
油錘貫頂李梟也是第一次看見過,這個和胸口碎大石有些相同,不過一個是在胸口上放大石頭,一個是在頭頂放磚頭,然後再以油錘猛擊,把磚擊碎。
看到一人把磚頭擊碎,而那人頭頂竟然沒有半點事,這讓李穎不由“哇”了一聲。
“那人太厲害了。”,李穎興奮道。
陸秀秀也是一樣,眼楮瞪的很大,還有些不敢相信,拉了李梟的衣服問道︰“哥,那人是怎麼做到的?”。
李梟想了想道︰“他們這是有技巧的,磚塊堆疊的越多,沖擊力傳導至頭部的比例越小,還有就是磚頭的選擇,更容易碎裂……。”。
這也听的陸秀秀眼前一亮,看到對方躍躍欲試的樣子,李梟又連忙道︰“當然肯定人家也是練過硬氣功的,不然肯定也會受傷。”。
這麼一說陸秀秀才散了那份心思。
“哥、哥,我也想知道。”,看到兩人說悄悄話,李穎也是想要知道,焦急道。
李梟還沒說,陸秀秀就湊到了李穎耳邊說起了話,等到听完李穎也一下子明白了是怎麼回事,眼中也全都是興奮。
一行人一邊走一邊看著表演,每人臉上都帶著濃烈的興趣,時不時就會停下來看看。
而各種雜耍表演也是五花八門。
除了上面哪幾種,崩鐵鏈、捋鐵條,所謂的崩鐵鏈就是將鐵鏈捆綁在身上,然後用力給崩斷。
捋鐵條更是嚇人,就是徒手滑過燒紅的鐵鏈,一遍又一遍的滑過,每滑過一次,都會帶起一團白煙,看著就讓人害怕。
這個李梟在後世到是看過相關的報道,只不過那是利用雜耍,來賣假藥的把戲,天橋這里到是沒賣藥,就是單純的雜耍。
此外還有表演輕功的,叫做皮條杠子,李梟也是第一次看到,所謂的皮條杠子,就是將在三根杉篙搭成的三角架上,然後就是借皮條懸在空中,來表演節目,像是“鷂子翻身”、“寒鴉浮水”之類的。
在後世雖然沒有人在表演這個,但類似的卻不少,像是空中飛人之類的。
“耍猴”的也不少,耍猴在後世那叫非遺,不能說是失傳了,但也很少有人在學習在表演,畢竟限制太多,一就是猴子都成了保護動物,二也是因為網上的一些言論,很容易遭到攻擊。
但這個年代可不一樣,雖然耍猴的有很多,但也是各有各的本事,每一處看到人都是眼前一亮,也都有不少人圍著觀看。
越往里走就越熱鬧,人也越多。
像是後世套圈游戲,彈珠游戲也有,要不是這個年代國內沒有氣球,那麼肯定還會加一個扎氣球的。
從西走到東,逐漸市場上雜技、唱戲、說相聲的變成了各種小商的吆喝聲。
這也是這個市場的的特點,東邊以各種小吃、百貨、二手商品為主,西邊則是雜耍、戲棚之類的。
走到這邊李穎、陸秀秀兩個小丫頭看著兩邊各種小吃攤,眼楮根本就忙不過來。
李梟也沒路兩邊的各種小吃,像是炸灌腸、炸糕、薄脆、排叉、鹵煮火燒、炒肝、扒糕、驢打滾、艾窩窩、豌豆黃等等。
這個年代的小吃絕對沒有科技與狠活,味道吃著也很不錯。
甚至一些小吃攤弄的還很文藝,像是賣炸糕、薄脆、豆汁的攤鋪,李梟就看到小吃攤上就寫著“一碗浮世暖,半勺舊京愁。”。
這說的就是豆汁。
除了小吃攤外,周圍還有不少店鋪,像是爆肚石記,就是一家小有名氣的飯館,還有鴻興餃子館、羊霜腸、豆腐腦白、茶湯李,這些都是天橋周圍比較有名的。
“哥我要吃驢打滾。”,看到周圍的小吃,李穎道。
“給你錢自己去買,不過買多少吃多少,吃不完可不行。”,李梟笑著道。
“哥你放先吧!一人一口就吃了。”,李穎保證道,笑呵呵拿著錢,就去了賣驢打滾的攤位上。
雖然剛才已經吃過飯,不過聞著周圍小攤販上散發出來的香味,李梟也是有些 饞了。
走到了賣毛肚的攤位上,要了三碗毛肚,讓用五個碗來裝。
他還真沒嘗過“爆肚石記”加的味道如何。
而毛肚放一端出來,聞著那味道,一下子讓他食欲大震。
芝麻醬兌高湯𤪓h 癰 欏 河禿屠苯酚停 鋼值髁弦換旌希 牆幸桓魷悖 隕弦豢諉 牽 彩譴噯縋鬯瘛 br />
只能說不愧是能闖出名氣的店鋪,都有各自吸引顧客的本事。
就這味道不要說是現在,就算是放到後世,那個添加劑肆虐的時代,要是哪一家店鋪有這本事,絕對也能夠聞名,成為不少人眼中的寶藏店鋪。
本來李梟還想帶著一家人下個飯館,只不過一圈下來,各種小吃每個人都吃了不少根本就不餓。
也就沒在去飯館。
而是直接去了四九城的天文館。
天文館也是今年才建成的,可以說是國內第一座大型天文館,像是周日的時候,都會有專家進行講座,也有不少天文模型展示。
這些或許對于後世的人不算稀奇,但對于這個年代的人來講,就很稀奇了。
剛剛進入天文館,看到懸在大廳中那個170公斤的銅球,兩個小丫頭都不由發出了一聲驚嘆。
李彤、王芳也不例外,也是有些驚嘆于博物館中的東西。
不僅是銅球,還有南丹鐵隕石、黑色大理石加上白色刻的度盤,都很吸引人的目光。
“哥,是明代正德十一年那是哪一年?這塊石頭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看到南丹鐵隕石陸秀秀好奇道。
“明代正德十一年就是1516,也就是400多年前,你說的沒錯,這塊石頭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之後李梟就講了講隕石的來歷,最後是如何形成的。
聞言這也讓周圍人听的都很認真,這些知識其它地方他們可听不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信息傳播匱乏的年代,很多東西人們都是不知道的,這些都需要慢慢的宣傳才行。
“小同志,你這也講的太好了,這個東西你知道是什麼不?”,等到听完李梟講述,一位看樣子三四十歲的人,指著附近一樣東西道。
李梟看了看,那是隕石雨動態沙盤,看了一下介紹這才知道,隕石雨沙盤,模擬的就是1516年廣西南丹隕石雨。
李梟也就講了講隕石雨沙盤的具體來歷,這主要還是識字的少,很多字都不認識,這才需要他解釋。
這一轉就轉悠了兩個來小時,這才轉完了整個天文博物館。
直到出了天文博物館,除了李梟之外,王芳幾人都還在討論,特別是在可難過蔡司光學天象儀之後。
蔡司光學天象儀絕對是這個年代的稀罕物,要知道這可是目前世界頂級天象儀,可以在直徑23.5米的穹頂上,模擬出12,000年內的星空變化。
這在這個年代就很厲害了,要知道這東西可是能看到日食、月食、流星雨等天象。
要不是後世類似的東西看的太多,李梟肯定也會忍不住對此感到驚嘆。
“哥什麼時候咱們再來一趟吧!剛剛只看了一分鐘,根本就沒看完。”,和嫂子討論完李彤對著李梟道。
“那咱們下次就專門在來這里轉一趟,在好好看看。”,李梟也是笑著答應道,對于去哪里他是無所謂的,也就是在四九城不多的幾個景點轉悠,去過一次再去也就沒有多大的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