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高興的答應一聲,立刻行動起來。
國家這次也是投了大本錢,抽出10萬米元購買薄膜,又分給10個地方做實驗,而歲豐農場就是其中之一。
兩天後,何雨柱與農大教授一起到了農場,開始給大棚上面蓋薄膜,100畝地,一共建起了200個大棚。
“何廠長,根據我們測算,用150個大棚種植卷心菜和胡蘿卜,就能滿足方便面廠的需要。另外的50個大棚,可以種植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菠菜、生菜、韭菜等作物。”鄔蘭樵教授說道。
何雨柱說︰“以產量高、收成期長的作物為主吧。”
“那就以韭菜、黃瓜、番茄為主。”
農場里專門建造了二十間客房,農學院的五位教授每個人一間,他們每人又帶過來四名學生,每兩人一間房,住宿條件相當不錯,比在學校強多了。
很快,雞苗、鴨苗、小羊包括耕地用的牛、馬、騾子等家禽、家畜陸續到位,而土地里都長出了青青的麥苗,一眼望去幾乎都看不到盡頭,就像是希望已經在萌芽,看著就喜人。
慢慢的,農場開始熱鬧起來,農場工人的家屬們陸續到來,孩子們也多了起來,副書記馮新舟主管後勤,很快就建起了托兒所,還與附近的學校聯系,給年紀比較大的孩子辦理了入學,農場的一切工作都在慢慢進入正軌。
時間很快進入了1958年。
1月12日,吃過晚飯,何雨柱和任曉旭拎著一個裝滿麻雀的袋子走向95號院。
還沒走到院子,他們就听到了院里一片喧鬧,接著就是何大清的聲音︰“好了,95號院的居民們,大家都安靜了,今天,街道辦的領導到咱們院傳達上級精神,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街道辦李主任講話。”
“嘩嘩嘩。”
掌聲傳出很遠,何雨柱說︰“今天來的比較巧,你以前都沒見過四合院開大會的場面,今天就見識一下。”
“好呀。”
說話間,兩人進入了前院。
和以前一樣,一張八仙桌前坐著街道辦的李主任,左邊是街道的干事李宇西,而居民們都在桌前或坐或站,密密麻麻的將近一百多號人。
就听李主任說道︰“95號院的居民們,今天我代表街道來咱們院傳達上級在1月9日剛頒布的一項《條例》,條例的名稱叫做《戶口登記條例》。這是咱們國家第一部戶籍法規,條例中確定了一套嚴格的戶口管理制度,它包括了常住、暫住、出生、死亡、遷出、遷入、變更等7項人口登記制度。而且,戶籍管理制度的確立,初步明確了城市和鄉村不同戶口登記管理模式,所有個體被普遍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大類……”
“你們院里有一些人,他的戶口還在鄉下,是農村戶口,我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們想要轉為非農業戶口,那麼就要盡快辦理手續,這樣,你們就在城里有了定量……”
他剛說完,賈張氏立刻問道︰“李主任,我想問一下,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有啥區別?”
李主任說︰“農業戶口指靠自己生產口糧的居民,非農業戶口則指靠國家分配口糧的城市居民。也就是說,農業戶口的人可以分配土地,而非農業戶口的人不享受這個待遇,但在城市里有定量。”
“那和以前也沒啥兩樣呀?”
“區別還是有的,以後呀,城市里的工廠招人,會以非農業戶口的人為先,而且,有些票,不是非農業戶口的人沒有票。”
“哦。”
听到這句話,賈張氏放下心來,其實也沒啥區別嘛,城里工廠招工,當然是先招城里人了。
至于票麼,有兒子一個人就行了。
現在的票證是按戶口配給的,比如一個戶口,每年配給幾尺布、每月計劃糧多少斤,每月配給幾兩油、幾兩糖等等。
但是,光有票也不行,想買就要掏錢,沒錢有票也沒用。
賈張氏心思電轉,整個院里,也只有賈家存在李主任說的情況,其他住戶本來就登記在城里,以後都是非農業戶口了。
自老賈死後,靠自己的爭取,賈家的房子、工位,甚至是老賈家在農村的土地都保住了,自己還不用親自耕種。
雖然自己沒有定量,但是自己每年拿的糧食分成就頂得上一個成年人的定量了,最關鍵的是不用花錢買。
如果自己轉為了非農業戶口,雖然有了定量,但土地肯定就沒了,沒了糧食分成還要花錢買,傻子都能算明白。
想到這里,賈張氏決定不轉戶口,維持現狀,于是大聲的說道︰“李主任,我家決定了,不轉戶口。”
賈東旭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听到母親這麼說,他有點兒遲疑的說︰“媽,要不把淮茹的戶口轉到城里來吧。”
“你是不是傻?轉什麼轉?雖然淮茹現在拿的糧食分成沒我高,但是也夠她一個人吃了,如果轉到城里,咱們每個月都要花錢買糧,她又找不到工作,這都是損失呀。听我的,不準轉啊。”
“那好吧。”賈東旭答應下來,其實賬他也算得明白。
至于秦淮茹,本身就沒有話語權,再听婆婆的分析,也明白維持現狀是最有利的,自然也不會提出反對。
任曉旭低聲問道︰“師兄,你覺得賈家是轉戶口好還是不轉好?”
何雨柱沒有回答,而是直接反問道︰“你覺得呢?”
“是我先問你的。”
任曉旭拍了一下丈夫的胳膊,見他還是不想回答,于是想了想說︰“我覺得應該轉。”
“為什麼?”
“嗯,現在還看不出來區別。可是,我想既然國家出台了這項政策,那接下來肯定還會有相關的政策出台。而且,剛才李主任也講了,人口允許遷入和遷出,但是,我覺得可能從城市遷出容易遷入難,會設置嚴格的門檻,不會那麼自由的。”
何雨柱不由暗挑了一下大拇指,自己找的老婆就是厲害,稍微一分析就找到了一個關鍵點。
“你說的沒錯。國家既然分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肯定是有區別,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區別將會越來越大。賈張氏現在不轉戶口,估計以後再想轉就難了。”
何雨柱可是知道,戶口對以後的華國人來說有多麼重要,它將會關系到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尊貴與卑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