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者奮筆疾書把戰場的細枝末節,盡數記錄在案。
報務員一刻不得閑,記錄好的文字,還需轉譯成編碼再向長安發報。
同樣忙碌的,還有遠在皇宮的長樂公主和小兕子。
一人一台電報機,輪流抄收前線發來的電報。極少需要回電,只需將電文譯出交給李世民和甦塵即可。
“特麼的,這個大度設有意思哈!”
甦塵接過小兕子遞來的電文,與李世民評頭論足,“陛下你看,那玩意竟然給仁貴他們扣上叛軍的帽子,還說幫陛下捉拿押送至長安!”
“看來陛下威名遠揚四海啊,嚇得薛延陀胡亂找借口!”
長樂公主和小兕子負責接收電報,甦塵坐在兩人中間便是傳話人,將電文內容轉述坐在對面的李世民。
李世民輕輕笑了笑,沒有言語回應。
“嘖~這麼搞不行!”甦塵輕輕拍了拍,戴著耳機的長樂公主肩膀,“小五,給他們回電!速戰速決,爭取天黑之前結束戰斗,多抓些俘虜!”
長樂公主比劃了一個手勢,“收到!”
不一會兒,小兕子又收到一封電報,翻譯成電文交到甦塵手上。
“ ~這個執失思力不太靠譜啊!今天才帶兵趕到陰山支援阿史那社爾!”
甦塵此前還覺得奇怪,頡利和阿史那社爾為何不向定襄本部調兵,反而向大唐搬救兵。
無論是從兩地的距離,還是其他方面考慮都說不通。
李世民的一番話卻點醒了甦塵,頡利可汗之所以舍近求遠向大唐求援,實則意為試探遠征軍的作戰能力,以薛延陀數萬兵馬試探神武大將軍。
另外,頡利可汗知曉朔方駐軍配備了神武大將軍,距離阿史那社所在駐地很近。
甦塵的方案,正好迎合頡利可汗心中所想,朔方的神武大將軍出現在東突厥戰場。
對于神武大將軍,頡利只不過是從阿史那社爾、康甦密口中得知。
頡利可汗向李世民求援的用意很明顯,沒有絲毫遮掩。
李世民明知頡利的盤算,依然同意派兵支援,目的只有一個︰向頡利可汗——秀肌肉!
“~拿來!”李世民打了個哈欠,伸手向甦塵要來電文。
“好 !”甦塵將電文放在圓桌轉盤上,轉到李世民跟前。
“呵呵~頡利老兒終究是低估了帝國神器——神武大將軍啊!”看到電文中匯報執失思力領三萬援兵至陰山,李世民淡然開口。
迫擊炮射程雖遠,但李世民能夠想象到,戰場發揮絕對作用的還是神武大將軍。
炮彈只有千發,迫擊炮不可能如雨點般齊齊發射。
迫擊炮適合攻城和追擊逃亡敵軍,排兵布陣兩軍對壘時,卻顯得優勢不明顯。
李世民知道薛仁貴最後一趟,運去五大箱神武大將軍散彈鐵球,幾乎是遠征軍所有的庫存。
每一個箱子都是能裝下五十貫銅錢的錢箱。
……畫面轉向陰山戰場,每六名炮兵推著神武大將軍,在草原上緩慢前行。
迫擊炮只需一人肩扛,率先抵達前方兩百米預定地點,並且已挖好迫擊炮底座坑槽。
對面薛延陀數萬騎兵在遠征軍推進時,也跟著向戰場靠攏。
當炮兵停下架設迫擊炮時,大度設下令薛延陀大軍停止前行,並再次嚴令身旁六位將領盡量避開唐軍。
大概半炷香過後,神武大將軍就位,兩軍相距不到五百米。
遠征軍族長牛進達,最後一次請示師長侯君集,得其準許取下背後的一面紅色旗幟。
“炮兵就位!”
炮兵連神武大將軍炮手掏出隨身火折子,投彈手裝填彈藥,副手手持長竹竿隨時準備清理炮膛。
另外一人負責看旗語。
迫擊炮投彈手從彈藥箱取出炮彈,拔掉彈頭的保險插銷。
神武大將軍四人一組,迫擊炮兩人一組,分工明確。
薛延陀大軍統領大度設手舉彎刀,發出進攻命令。
頡利可汗與薛仁貴下馬立于炮兵身後。
“開炮!”
神武大將軍戰場作戰有嚴格規定,必須間隔開炮,除非有特殊命令。
薛延陀五個陣列數萬騎兵打頭陣,身後跟著一大群步兵沖向炮口。
十數息,五聲驚天巨響依次響徹草原。
濃煙散去,只見對面不足四百米之外的薛延陀大軍,人畜不分中彈後倒地哀嚎嘶嗚。
前方的戰馬中彈向前撲倒,或是前腿高高抬起嘶嗚。
後方大軍止步不及時,出現了踩踏事故。
場面相當混亂。
踩踏的傷害遠勝于神武大將軍。
牛進達看不到前方的狀況,按照預定的作戰計劃,高喊一聲,“迫擊炮,發射!”
~!
~!
~!
迫擊炮發射的速度比神武大將快得多,八十枚炮彈橫向分布隨機落在薛延陀五個陣營中。
哀嚎不止,估計是有人中了碎彈片!
薛延陀領軍人大度設安然無恙,眼神中卻充滿不解與無限恐懼。
“鎮定!鎮定!”
幾聲巨響過後,薛延陀的戰馬比人更恐懼。
頡利可汗慢慢放下手中的望遠鏡,若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他的手有些顫抖。
上前幾步,驚恐的目光看向塵煙散盡漆黑的迫擊炮。一旁的薛仁貴,將頡利可汗細微神情變化盡收眼底。
戰場之中最恐懼的莫過于,被炮彈炸傷的薛延陀後方士兵。
距離爆炸點較近的士兵,只听到一聲巨響,緊隨其後一陣濃煙升起,便看到四周哀嚎遍地。
草地被炸出一尺深五尺見寬的凹坑,碎石泥草飛濺。
若非冬季身上穿著貂裘厚衣,死傷難料。
盡管如此,不少薛延陀士兵被彈片劃破裸露皮肉,樣子看上去十分淒慘。
自始至終不知前方狀況的士兵,心中恐懼油然而生,誤以為觸犯了天神降下雷罰。
否則無法解釋眼前從天而降的雷火。
薛延陀主帥大度設勒緊躁動不安的戰馬,不停高呼︰“鎮定!鎮定!”
“四散開來,拿下對面唐軍叛兵!”
後方的士兵不知發生何事,大度設看得清清楚楚,火器乃唐軍所為。
只要不惜代價沖殺至對面陣宮,控制住為數不多的唐軍,眼前困局自然迎刃而解。
剩下的三萬東突厥兵馬,在己方七萬大軍絕對優勢下不足為慮。
很快,薛延陀為首的數萬騎兵組織第二次沖鋒,兩軍陣營再次拉近不足四百米。
牛進達一聲令下,手中紅色旗幟左右交叉揮舞,“開炮!”
十二尊神武大將軍同時點火開炮。
每隔六十米一尊橫向排列,無需調炮口發射方向,火力正好可以將薛延陀五個陣營囊括其中。
對面運氣好的,處于兩尊火炮覆蓋空檔,方能確保不被散彈鐵珠所傷。
震天巨響過後,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
……
……。
